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3)
2023(7638)
2022(6514)
2021(6071)
2020(5246)
2019(12099)
2018(11758)
2017(22985)
2016(11986)
2015(13303)
2014(12881)
2013(12408)
2012(10985)
2011(9492)
2010(8975)
2009(7820)
2008(7184)
2007(5663)
2006(4506)
2005(3470)
作者
(30869)
(25706)
(25514)
(24362)
(16300)
(12382)
(11770)
(10179)
(9946)
(8873)
(8860)
(8642)
(8076)
(7843)
(7725)
(7689)
(7668)
(7533)
(7431)
(7384)
(6093)
(6082)
(6055)
(5864)
(5815)
(5702)
(5442)
(5410)
(5064)
(5025)
学科
(48935)
经济(48887)
管理(34769)
(33272)
方法(29301)
(28100)
企业(28100)
数学(26738)
数学方法(26289)
(13130)
(11247)
中国(10869)
业经(9340)
(9044)
财务(9003)
财务管理(8983)
企业财务(8568)
(8484)
技术(7863)
(7773)
贸易(7770)
农业(7616)
(7603)
(7212)
地方(7181)
理论(7118)
环境(6911)
(6843)
(6372)
(6010)
机构
大学(158581)
学院(157175)
管理(67553)
(66038)
经济(64882)
理学(60096)
理学院(59539)
管理学(58313)
管理学院(58014)
研究(45143)
中国(33980)
(31100)
(28991)
科学(26940)
财经(24702)
业大(23677)
中心(23225)
(22750)
(21989)
经济学(21240)
(20861)
(19798)
经济学院(19412)
财经大学(18857)
(18541)
研究所(18338)
师范(18333)
北京(18286)
经济管理(17948)
商学(17693)
基金
项目(119827)
科学(96749)
基金(90833)
研究(85622)
(78940)
国家(78358)
科学基金(69744)
社会(56911)
社会科(54226)
社会科学(54213)
基金项目(48080)
自然(46213)
(45460)
自然科(45283)
自然科学(45272)
自然科学基金(44454)
教育(40505)
(38743)
资助(37355)
编号(33134)
(27511)
重点(26555)
(25433)
国家社会(24682)
成果(24572)
(24366)
教育部(24229)
科研(23947)
创新(23808)
人文(23596)
期刊
(58139)
经济(58139)
研究(39208)
管理(24032)
中国(23748)
学报(23341)
(22912)
科学(21556)
大学(19043)
学学(18062)
(18053)
技术(16141)
教育(12812)
农业(12664)
财经(11743)
(10674)
金融(10674)
统计(10544)
(10052)
经济研究(9789)
业经(9452)
(9261)
决策(8496)
技术经济(8262)
问题(7981)
理论(7788)
财会(7399)
(7339)
实践(7195)
(7195)
共检索到206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熊军林  赵铎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臂在越来越多的场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准确的抓取位置检测是整个机械臂系统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要素。为此提出了一种以整个图片为输入直接输出结果的端到端实时检测方案。物体的抓取点位置会影响到该物体的抓取角度。基于此给出了一种两阶段预测方案将这两个要素分开预测。首先,建立一个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物体的抓取点位置。此后,以抓取点位置为中心采集原图像中的一个方形区域。针对这一区域利用Canny算法以及Hough变换做边缘提取和直线检测。并提出了一个主方向提取算法,分析得到的直线,进而确定物体的角度和抓取时平行夹持器张开的间距。抓取位置检测算法给出了基于RGB图像预测的较好准确率,神经网络与传统方法的结合使用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晶  陈金海  彭志轩  李杰  伍万能  周广兵  
针对工业机器人成本高、开源性差和维护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抓取实验系统。该系统利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路径规划等技术对目标工件进行识别、定位,并完成抓取任务。机器人系统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串联结构,利用无刷直流电机作为机器人关节的驱动机构。为了解决工件识别与定位问题,利用Pytorch框架下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工件图像进行处理,并利用YOLOV3算法对工件进行识别;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实现机器人6自由度的运动学求解与运动规划;完成了系统总体与软硬件设计,并验证了机器人抓取试验系统的有效性。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好和高可靠性等优点,软硬件完全开源,便于日常实验和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铁中  魏剑涛  
研究设计了蔬菜嫁接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利用目标与背景颜色不同的特点实现了图像分割,并用图像形态学方法寻找到嫁接苗(瓠瓜)生长点的位置,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铁中  陈利兵  宋健  
成熟草莓果实重心和采摘点的确定是草莓采摘机器人采摘收获作业中的关键问题。采用LRCD (lumi nanceandredcolordifference)方法分割草莓图像。在RGB色彩模型中 ,求得图像中每个像素的色差 ,在灰度图像中显示以色差值为灰度值的色差图像 ,取合适的阈值对该图像二值化 ,得到分割后的草莓图像 ;提取分割后草莓图像的几何特征 ,从而确定草莓的重心位置和采摘点。采用本文所述的机器人视觉系统 (CCD成像像素 75 3× 5 82 ,像素中心距 10 μm× 10 μm)的试验结果表明 ,其采摘点位置误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高云茜  邓三鹏  
为实现草莓采摘机器人在温室中对草莓的快速、精确检测,该文提出一种yolov5-en算法。在原有yolov5基础上,首先对原始主干网络卷积操作并加入CBAM模块;其次,引入BiFPN模块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然后,使用直方图均化算法和Mosaic数据增强进行目标检测数据预处理;最后,优化K-means算法对训练数据集聚类分析,同时使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构建yolov5-en目标检测网络。通过对比试验得出:与yolov5、Faster-RCNN ResNet101和Faster-RCNN VGG16模型相比,yolov5-en的mAP分别提升了3.41%、17.85%和14.40%,可达94.36%。通过采摘机器人模拟环境检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且达到了应用水平,可为采摘机器人实时小目标检测提供支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丹   杨江照   黄升松   杨嘉俊  
为满足市场对直角机器人相关检测需求,该文研发了基于自诊模型的直角机器人闭环检测系统。首先调研已有检测标准和新需求,确定闭环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目标,搭建基于知识库的自诊模型架构。然后在自诊模型中,分别引入故障树、功能列表和数学模型构建知识库管理系统;引入规则推理、功能验证和实时计算实现检测系统关键技术。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检测系统符合设计目标,能满足直角坐标类智能装备分析与检测的需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清华  周晓时  朱兰  
本文采用1991—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和世界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即增加国家层面的就业量;分经济发展阶段看,工业机器人对国别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创造效应最大;分产业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小于对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分性别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女性劳动力的创造效应大于男性,且在工业内这种促进作用较服务业更为显著。因此,工业机器人不会替代劳动力,不会加剧失业,反而会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促进就业。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江宏  何宇凡  王佳林  张奇梁  
针对"机器人应用技术"和"工程建模分析与实践"等课程现场实验教学难以开展的问题,该文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管道检测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模拟真实实验环境,实现机器人模型设计和管道实验设计等教学内容。经过实践证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软件综合应用能力与自主创新意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才  任奕林  文友先  
禽蛋检测与分级智能机器人系统SIRDGE(system of intelligent robot detecting and grading eggs)包括场景图像的采集和摄像机的标定,图像处理和特征值的提取,机器人运动控制和轨迹规划,真空吸盘的单片机控制,敲击声音的处理与破损检测,彩色图像处理与内部品质检测等子系统。笔者对各子系统软件的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VC++编程实现了其软件功能,对SIRDGE进行调试结果表明,SIRDGE性能稳定,运行正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岚   徐雪环   罗德弢   胡梦蝶   邓钦文   高文新   蒲海波  
[目的]为了克服作物害虫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差异对模型检测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跨阶段作物害虫检测模型CrossStage-YOLO。[方法]在YOLOv7-tiny的主干网络中结合重新构建的ELAN-D模块,实现降低计算内存消耗的同时提高特征提取速度;引入感受野增强模块(RFE),提升模型对害虫特征和位置的感知能力;嵌入BiFormer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对害虫头部、触须等细微特征的敏感度。[结果]试验结果显示,CrossStage-YOLO的平均精度均值为88.6%,相对于原始模型提升了3%;对成虫和幼虫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90.8%和81.1%,较原始模型分别提升了3.3%和2%;并且模型以6.79M的低参数量实现了0.043秒的单张图片检测时间,综合性能优于主流目标检测模型。[结论]本文提出的CrossStage-YOLO模型能够有效提升作物害虫不同生长阶段的检测准确率,为作物害虫检测的自动化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帅  张云洲  段强  
针对室内环境的三维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3D VSLAM)计算量大、耗时长、硬件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GB-D的云机器人VSLAM实验平台。采用Kinect传感器,获取环境的RGB图像和深度信息,采用金字塔Lucas-Kanade算法实现帧间FAST特征点的快速追踪与匹配,运用RANSAC算法进行初始配准,提取关键帧。借助于云计算动态供给、弹性计算的优势,将VSLAM中计算消耗大的精确配准、闭环检测和全局优化处理过程卸载至云端进行,以减轻本地处理器的运算负担。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轻VSLAM对硬件的依赖度,缩短SLAM的执行时间并提高构图精度,为云机器人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先进SLAM算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延军  徐丽明  
针对机械手摘除苹果果袋时的图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转换颜色空间的分割算法:将RGB颜色空间的图像转换到L*a*b*颜色空间,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去噪、面积提取等处理后,获得果袋分割后的图像,并计算出果袋的重心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当果袋遮挡面积不大于果袋总面积的25%时,重心坐标水平方向误差≤10.5 mm,垂直方向误差≤8.8 mm,满足机械手进行果袋摘除的定位要求。利用该方法进行果袋图像分割可解决光照强度对图像检测影响的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小康  闫磊  孔建磊  刘晋浩  
【目的】对人工林区内的采育目标进行检测和识别,为采育作业操作员提供辅助信息,弥补人眼判断的不足,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操作风险。【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激光和图像的人工林采育目标检测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二维激光测距仪和红外热像仪搭建采育目标信息采集系统,利用上位机对传感器的信息采集进行控制,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目标的激光数据、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图像;2)将激光与图像进行标定,得到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同时由激光坐标得到目标的位置信息,为目标识别和定位打好基础;3)将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进行融合,融合后的图像信息更丰富并减少由单一传感器所引起的不确定性,起到互补的作用;4...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倩   代伟   朱美强   张坤   王军  
针对机器人抓取问题进行了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提出了基于物体点云信息的机器人跟踪抓取方法。通过阈值处理保留运动模糊光条中亮度较高的部分,改善了运动模糊情况下光条区域提取困难的问题;利用特征直方图对不同物体的点云进行特征描述,实现了由未知的点云信息查询得到实际的抓取位置的目标;采用基于位置控制的优化算法实时更新跟踪路径,完成抓取操作。通过该完整的实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激光三角法、点云信息、位置逼近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倩   朱美强   王惠   代伟   李海港  
该文针对透明物体的抓取问题,进行了机器人抓取综合性实验设计。提出了基于几何约束的透明物体深度补全算法,研究了基于Deep Learning的深度补全,利用语义分割图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联合表面法线和遮挡边缘作为几何约束来预测缺失的深度值;选取基于RGBD(red green blue depth map)信息融合的抓取检测网络GR_ConvNet对透明物体进行抓取检测。实验数据表明,Trans Lab算法体现出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很好地突显所有物体的形状和轮廓,利用补全后的深度图进行训练的模型精度更高。通过该实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深度补全、语义分割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