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5)
- 2023(15304)
- 2022(13246)
- 2021(12263)
- 2020(10134)
- 2019(23362)
- 2018(22782)
- 2017(43755)
- 2016(23534)
- 2015(26373)
- 2014(26230)
- 2013(25511)
- 2012(23151)
- 2011(20621)
- 2010(20110)
- 2009(18001)
- 2008(17297)
- 2007(14549)
- 2006(12345)
- 2005(10372)
- 学科
- 济(95792)
- 经济(95702)
- 管理(67325)
- 业(61727)
- 企(51383)
- 企业(51383)
- 方法(46835)
- 数学(40956)
- 数学方法(40425)
- 贸(24720)
- 贸易(24705)
- 农(23968)
- 易(23968)
- 中国(23221)
- 财(22571)
- 地方(22368)
- 业经(20350)
- 学(18892)
- 农业(16084)
- 理论(15575)
- 环境(15268)
- 务(14986)
- 财务(14913)
- 财务管理(14882)
- 技术(14629)
- 和(14614)
- 企业财务(14021)
- 制(13906)
- 划(12848)
- 融(12487)
- 机构
- 大学(325519)
- 学院(324661)
- 管理(132530)
- 济(131022)
- 经济(128363)
- 理学(116775)
- 理学院(115542)
- 管理学(113437)
- 管理学院(112862)
- 研究(104541)
- 中国(75087)
- 京(67210)
- 科学(64956)
- 财(55896)
- 所(50172)
- 业大(48488)
- 农(48370)
- 中心(47649)
- 财经(46486)
- 研究所(46234)
- 江(44366)
- 范(42887)
- 经(42511)
- 师范(42508)
- 北京(41398)
- 院(39584)
- 经济学(39150)
- 农业(37967)
- 州(36469)
- 经济学院(35658)
- 基金
- 项目(235769)
- 科学(186439)
- 研究(172619)
- 基金(171950)
- 家(149522)
- 国家(148360)
- 科学基金(128559)
- 社会(109158)
- 社会科(103644)
- 社会科学(103618)
- 省(91922)
- 基金项目(91820)
- 自然(84213)
- 自然科(82270)
- 自然科学(82251)
- 自然科学基金(80711)
- 教育(79702)
- 划(77309)
- 编号(70435)
- 资助(70262)
- 成果(55053)
- 重点(52768)
- 部(52057)
- 发(50587)
- 创(49140)
- 课题(47609)
- 创新(45885)
- 科研(45354)
- 国家社会(44964)
- 教育部(44943)
- 期刊
- 济(131493)
- 经济(131493)
- 研究(90136)
- 中国(54052)
- 学报(49458)
- 管理(46161)
- 科学(45668)
- 农(42465)
- 财(40835)
- 大学(38170)
- 学学(35989)
- 教育(35437)
- 农业(30521)
- 技术(29068)
- 业经(22365)
- 融(22070)
- 金融(22070)
- 经济研究(21752)
- 财经(21104)
- 问题(18156)
- 经(17965)
- 贸(17350)
- 图书(16228)
- 业(15643)
- 科技(15613)
- 技术经济(15162)
- 理论(15128)
- 商业(14922)
- 资源(14804)
- 国际(14638)
共检索到450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崔日明 郭贞贞
在深挖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内涵、梳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指标,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研究范围置于RCEP框架下,采用世界银行PTAs数据库数据,测算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质量。根据测算结果,从覆盖力指标和法律约束力指标两个维度,按照总体、区域、国家、条款进行分类,多角度分析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归纳出东亚区域经济体深度一体化特征,为推进RCEP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各经济体间的高质量贸易投资合作、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提供有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东亚区域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协定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剑 许亚云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亚太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但给该区域的深入合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整合和重构亚太地区现有的贸易协定,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区域价值链的融合,是未来促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演变的特征事实,实证检验并模拟了亚太地区不同路径下贸易协定整合的潜在收益。研究发现,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复杂程度远高于世界整体水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表现出了明显的相互竞争与制衡关系;RCEP整合并优化了成员国间已有的多个协定,在内容深度上也有很大提升。RCEP显著促进了成员国的出口贸易,不同整合路径下域内成员获得的潜在收益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美国重返亚太地区,中国参与亚太区域贸易协定整合的正面影响更大;RCEP预期将促进绝大多数成员国的GDP增长,而对非成员国的GDP存在负面影响。本文最后提出进一步整合和重构亚太地区贸易协定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静
本文通过比较区域贸易协定中涉及的WTO+条款和WTO-X条款数量,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度。结果表明,一方面东亚各国已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包含大多数WTO+条款和部分WTO-X条款内容,说明东亚正在积极推进深度一体化;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已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对于WTO+条款的覆盖率和执行率均要高于其对WTO-X条款的覆盖率和执行率。作为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成员国,中国已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深度仅略高于东盟,远远低于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因此,中国亟需将深度一体化内化于自贸区战略中,积极谨慎地推进贸易投资新议题的谈判,加快与"自然贸易伙伴"的深度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代中强 孙全刚
本文运用自然语言文本处理分析方法量化亚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度,探讨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加强显著提升了各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从国家类型看,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能显著提升北–北、南–北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从产品类别看,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高知识产权密集型和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质量提升作用更显著,另外不同行业所受影响也存在差异。从驱动因素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研发激励效应是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同时,我国签订FTA的生效及其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加强均能促进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因此,渐进有效推动FTA知识产权规则深化,合理审慎选择FTA伙伴方,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将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知识产权保护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瑾 施戍杰 封于瑶
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定(RTA)签署的数量激增,学术界理论与现实出现悖论,引发学者思考各国热衷于建立RTAs背后的原因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本文首次从RTAs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效应哪个更为重要的视角,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发达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新一代贸易协定规则的原因。通过比对RTA协议的每一条条款,测算出涉及传统WTO+和新一代WTO-X领域的条款覆盖率和法定承诺率指标来衡量RTA的质量,实证分析得出,签署高质量的区域贸易协定能更有效地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该影响效应在发达国家中更为明显,而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执行能力在新一代规则下签订RTA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质量 经济增长 亚太地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荣林 于明言
采用1990~2010年亚洲国家间双边贸易流量和区域贸易协定(RTA)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亚洲国家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成员国的双边贸易总量、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解决了传统引力模型估计中存在的RTA内生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引力模型中的主要解释变量对RTA的形成均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对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量、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PSM方法缓解了因受国家特征协变量影响而存在的统计偏误(高估RTA的贸易效应)的问题。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效应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当伟 陈漓高
区域贸易协定(RTAs)在数量、范围以及深度上的迅速发展是当今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RTAs大量涌现的原因,传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已不能很好地做出解释了。本文介绍了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理论,即区域贸易协定在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发信号、提供保险、增强讨价还价能力、协调一致机制等方面为成员国带来的新的收益,并对该理论进行了简单评述。笔者认为,对于用传统国际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这种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另外,本文还运用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理论对东亚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非传统收益 东亚自由贸易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远鹏
最近几年 ,东亚地区兴起一股自由贸易协定热潮 ,这股热潮的特点是 ,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主要由小经济体倡导 ,并且在东亚和亚太范围内同时进行。这一热潮兴起的基本原因是 2 0世纪 90年代东亚经济体之间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快速发展、东亚国家 (地区 )对自由贸易协定态度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东亚区域内外竞争的压力 ,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的停滞不前等。面对这股热潮 ,中国应该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 ,与时俱进 ;抓住机遇 ,扎实走好第一步 ,并要具备前瞻性眼光。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东亚 10+3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蓝茵茵 罗新星
从21世纪开始,新型深度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迅速发展削弱了以WTO为核心的传统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基本经济学分析和文献述评研究认为新型深度RTA具有性质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作为"深于"且"广于"WTO的深层协调机制,巩固了跨国生产网络并提升参与国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为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新型规则制定,"权力导向"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在多边框架内规范新型RTA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在跨区域巨型RTA的冲击下,中国贸易治理多边化与区域化实践的具体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建忠 占芬
研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文献不可胜数,但涉及到"GATS-"条款的文献却是屈指可数。"GATS-"条款具有潜在的危害,理应引起适当的警惕,它们的存在不仅使人质疑"GATS-"下区域协定的合法地位,而且对于整个贸易体系都有着不良的暗示。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GATS-"条款的主要特点、存在原因以及潜在的危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为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视角。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服务贸易 “GATS-”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林清 蒋邵梅
虽然CPTPP的经济总量远不及其前身TPP,但从其机制设计到影响力等方面看,仍然是重要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将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2020年11月15日签署的RCEP能否改善CPTPP给中国造成的负面经济效应?通过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分析RCEP与CPTPP各自逐步削减关税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表明,RCEP的关税和非关税自由化水平虽不足以完全实现对CPTPP的战略对冲,但RCEP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削减有助于改善中国多项宏观经济指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洪愧
本文在系统总结区域贸易协定(RTAs)和全球价值链(GVC)的发展趋势以及两者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RTAs影响增加值贸易关联的理论机制、传导路径及研究假说,并且首次利用最新开发的中间产品引力模型以及增加值贸易数据,实证研究RTAs对服务业增加值贸易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管是对于加总服务行业还是细分服务行业,RTAs均能够显著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增加值贸易关联;(2)区分不同类型RTAs的估计结果表明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RTAs开放度的加深而增强,即欧盟和负面清单类型的RTAs相比于正面清单类型的RTAs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3)区分三组不同双边国家组合的估计结果显示,只有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敏 陈淑梅
目前东亚地区以东盟10+X为核心的区域贸易协定、跨区域合作基础上的各种贸易协定,以及美国介入的与诸多APEC国家签订的混合型的多边或双边协定的交叉发展,是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区域贸易协定多元化的新动向。该地区多元化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跨国产业转移的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目前东亚地区区域贸易协定多元化特征和我国跨国产业转移趋势基础上,就其对中国跨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展开探讨,并从国家层面产业转移政策环境优化和企业层面竞争优势的提升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寒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起步较晚,且整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如何持续有效提升中国国际贸易水平是重中之重。以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制定为切入点,以中国与东盟地区国家贸易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制定对中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盟地区 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秀 毛艳华
文章首先构建了纵向测量法RTA深度指标,用横向测量法和纵向测量法测算了G20(43个国家)在2016年前签订的153个RTA的深度,并分析了其特点和RTA深度变化趋势;其次分析了RTA深度及单项条款深度与双边增加值贸易之间的关系,并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RTA的签订、缩短关税削减时间表、提高争端解决机制、服务贸易、电子商务条款的规范性和深度可以显著促进所有成员价值链贸易的出口; RTA深度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投资和竞争政策条款深度的提高对不同样本国家(地区)间贸易的作用表现出异质性和不对称性,RTA深度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条款深度的提高对发达-发展中成员、发达成员间的贸易有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间的贸易有抑制作用;投资条款深度的提高会抑制发达成员间的贸易。
关键词:
RTA深度 价值链贸易 异质性 纵向深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