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1)
2023(16128)
2022(14035)
2021(13224)
2020(11127)
2019(25741)
2018(25338)
2017(49681)
2016(26516)
2015(29945)
2014(29726)
2013(29036)
2012(26389)
2011(23583)
2010(23377)
2009(21536)
2008(21115)
2007(18539)
2006(16111)
2005(14333)
作者
(74357)
(61581)
(61131)
(58396)
(39374)
(29483)
(28021)
(24199)
(23681)
(21890)
(21163)
(20768)
(19480)
(19283)
(19203)
(18944)
(18480)
(18260)
(17724)
(17632)
(15045)
(14908)
(14854)
(14059)
(13790)
(13735)
(13606)
(13548)
(12343)
(11939)
学科
(100706)
经济(100561)
管理(81347)
(77096)
(64928)
企业(64928)
方法(49106)
数学(42763)
数学方法(42198)
(30074)
(29218)
中国(27373)
(25741)
(25659)
银行(25594)
(24098)
业经(23631)
(19884)
(19830)
金融(19825)
(19638)
财务(19560)
财务管理(19516)
企业财务(18512)
(18337)
贸易(18322)
地方(18195)
理论(17835)
(17699)
农业(16766)
机构
大学(369743)
学院(366682)
管理(150148)
(146113)
经济(142864)
理学(129530)
理学院(128179)
管理学(125934)
管理学院(125250)
研究(115523)
中国(95677)
(77513)
(72800)
科学(69467)
财经(57784)
(55655)
(55516)
中心(55480)
(53638)
业大(52724)
(52585)
研究所(50394)
北京(48567)
(45817)
师范(45380)
经济学(44615)
(43950)
财经大学(43510)
农业(43395)
(42205)
基金
项目(253148)
科学(200444)
基金(186102)
研究(185716)
(160509)
国家(159231)
科学基金(138939)
社会(118085)
社会科(111948)
社会科学(111921)
基金项目(98979)
(97594)
自然(90925)
自然科(88832)
自然科学(88812)
自然科学基金(87199)
教育(85752)
(82070)
资助(76623)
编号(75638)
成果(60535)
(56471)
重点(55819)
(52933)
(51956)
课题(50870)
创新(49420)
(49313)
教育部(49208)
科研(48634)
期刊
(154410)
经济(154410)
研究(111459)
中国(68921)
(56925)
管理(55018)
学报(54916)
科学(50838)
(49424)
(47723)
金融(47723)
大学(42937)
学学(40473)
教育(37574)
农业(32396)
技术(31890)
财经(28548)
业经(25038)
(24135)
经济研究(24086)
理论(19832)
问题(19734)
实践(18280)
(18280)
图书(18260)
技术经济(17073)
科技(16933)
(16532)
现代(16233)
(16179)
共检索到539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方先明  熊鹏  
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在现代商业银行日常运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信用风险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并行分布处理和较强的鲁棒性及容错性等特性,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信用风险预测控制模型,从理论上探寻信用风险非线性智能控制。仿真试验表明,信用风险度能被控制在以最佳风险度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因此,该预测控制系统适合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舟  
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可从控制不良贷款率着手,而对于不良贷款率的控制,可从分子(不良贷款余额)、分母(各项贷款余额)两方面进行。做小分子:控制不良贷款余额"看上去很美"控制存量不良贷款,主要涉及两大要素:一是压降存量不良贷款余额,二是防止存量各项贷款中出现劣变、迁徙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训艳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按期还本付息而给贷款人造成损失的风险。传统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考虑到了风险环境的变化,不仅包括传统定义上的贷款违约风险也包括借款人违约可能性发生变化而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本文在研究目前较为流行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之后,提出BP神经网络预警系统来预警信用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舒海棠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才能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现实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阳  
文章探讨进行逆向选择问题的对道德风险的监督和问题的预防,而且通过数学模型对逆向选择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证明,建立了以抵押品比率为信号的信号传递模型来解决商业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隐藏行为。建立了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道德风险监督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进行求解,并从理论上提出了银行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最优概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燕  
从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理论根源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从内部生成机制和外部生成机制两个方面,全面地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嵘欣  
本文以商业银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为切入点,利用贵州省地方法人银行的500户信贷企业财务数据,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构建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49家样本企业进行预测,结果发现,该模型对信用风险的提示和预警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防控信用风险的能力,也有利于中央银行量化差别化货币政策、提高宏观审慎管理效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阮伟卿  李昕  郭崇  杨竣博  和莉  
征信系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银行信贷决策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全过程,当前银行风险控制的新形势,也为征信系统数据提供的有效性、全面性等提出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征信数据的分析应用,更好地服务于自身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不良贷款压力日益增大,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信息数据库等。此外,金融危机中信用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被大大提升,这要求所有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控制。在新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框架下,我国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相关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建设较为系统的、科学的风险控制系统,同时着力从外部打造良好的商业银行信用文化体系,理性且有效地控制中国商业银行运营中普遍存在的信用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莲丽  郭立宏  李建勋  杨涛  
基于证据理论,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建立用于证据信息量生成的信度函数、评价指标以及适用于信用风险的证据合并规则,通过理想化系统思想和遗传算法实现合并权值的求解,并给出测度方法的演算步骤和各参数对测度精度的影响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获得一个量化的信用风险测度值,且拥有84.6%以上的判别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宗益  胡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丽瑞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有效地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者尤为关注的问题。介绍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新巴塞尔协议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基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所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明  
文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级研究中涉及的各种信用测度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对现有各种评级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等做了必要的比较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信用风险评级测度方法研究存在模型研究与指标体系研究相脱节的现象,指出信用风险评级研究应该综合考虑风险分析、模型研究、指标体系研究,并给出了建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的基本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