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4)
2023(17425)
2022(14877)
2021(14032)
2020(11690)
2019(27173)
2018(26777)
2017(51859)
2016(27870)
2015(31397)
2014(31054)
2013(30689)
2012(27945)
2011(25138)
2010(24928)
2009(22440)
2008(21530)
2007(18415)
2006(15759)
2005(13591)
作者
(78287)
(65364)
(64709)
(61739)
(41437)
(31174)
(29470)
(25710)
(24752)
(23086)
(22114)
(21936)
(20626)
(20535)
(20271)
(19998)
(19498)
(19176)
(18609)
(18571)
(16091)
(15973)
(15762)
(14813)
(14553)
(14497)
(14240)
(14045)
(13059)
(12831)
学科
(116531)
经济(116414)
管理(79176)
(74811)
(62173)
企业(62173)
方法(55576)
数学(49159)
数学方法(48372)
中国(30891)
(30262)
(26902)
业经(25507)
(24180)
地方(21763)
(21639)
贸易(21628)
(21084)
农业(19842)
(19795)
环境(19422)
理论(18564)
(18143)
技术(17928)
(17135)
财务(17043)
财务管理(17008)
(16136)
企业财务(16089)
(15835)
机构
大学(391250)
学院(390775)
(161350)
经济(158289)
管理(156716)
理学(137284)
理学院(135828)
管理学(133171)
管理学院(132494)
研究(130543)
中国(96437)
(82796)
科学(80839)
(69402)
(63943)
(61368)
研究所(58911)
业大(58768)
中心(58686)
财经(57169)
(53473)
(52312)
北京(52178)
(50093)
师范(49573)
经济学(49390)
农业(48160)
(48050)
经济学院(44677)
(43435)
基金
项目(276073)
科学(218308)
基金(202163)
研究(200200)
(176750)
国家(175377)
科学基金(151459)
社会(126830)
社会科(120418)
社会科学(120387)
基金项目(106615)
(106468)
自然(99408)
自然科(97164)
自然科学(97143)
自然科学基金(95383)
教育(92381)
(90023)
资助(84549)
编号(80294)
成果(63531)
重点(61938)
(61170)
(59185)
(57698)
课题(55135)
创新(53875)
科研(53026)
国家社会(52741)
教育部(52696)
期刊
(166148)
经济(166148)
研究(110823)
中国(68494)
学报(61228)
科学(57471)
管理(57226)
(54850)
(51231)
大学(47209)
学学(44648)
教育(41265)
农业(38748)
技术(35948)
(28501)
金融(28501)
经济研究(28365)
业经(27236)
财经(27211)
(23415)
问题(21618)
(20848)
技术经济(19474)
统计(19006)
科技(18866)
图书(18377)
(17718)
理论(17203)
(17189)
(17162)
共检索到549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文  王丹涪  赵鹏  韩莹  
以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产业共生、能源结构和环境规制驱动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由此构建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的实现机理模型,并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PP)从时、空两个维度综合评价中国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据此给出提升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的扩展形式,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将空间自相关性纳入传统模型中,并且未采用简单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描述产业结构,而是将生产部门细分为五类行业。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空间维度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受经济规律和发展实际的限制,这影响了减排效果的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工业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仍非常明显,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与二氧化碳排放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胜  
我国的碳排放主要源于生产领域,所以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基于环境负荷模型,以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为因变量,以工业产值增长率、建筑业产值增长率、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率、非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率以及环保投资额增长率为自变量,通过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能源消耗与各类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的路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并在有效技术推动下实现低碳经济。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科  
大多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实证研究隐含地假定各地区具有相同的环境与收入的关系模式,这种假定抹灭了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本文运用动态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中国1995-2009年30个省份产业结构对EKC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EKC曲线,但该曲线会因高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的不同而发生非线性变化,当该比重值高于10.975%时,碳排放的转折点将大幅下降,因此提高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水平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某些中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不利于碳减排。此外,中国的碳排放模式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发展低碳环保的居民消费方式是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性碳减排的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雅楠  罗岚  陈伟  王博文  
论文采用EIO-LCA模型对中国各行业部门从生产到供应链再到消费环节的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进行分析,并构建碳减排潜力模型评价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减排潜力。研究表明:(1)基于能源消费的中国直接碳排放主要来自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部门、其他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与住宿业。(2)从生产链视角来看,建筑业是隐含碳排放最大的行业,进一步对其隐含碳排放来源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生产链中的通信专业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及煤炭采选产品3个行业部门的排放量对建筑业隐含排放量的贡献最大。(3)从消费需求视角来看,居民消费需求的隐含碳排放占比最大,政府消费需求、资本形成和出口的占比维持在20%左右。(4)中国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潜力较大的行业部门位于供应链上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芳  江可申  
依据IPCC中的碳排放系数和不变价GDP计算了1978—2010年中国的碳强度,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碳强度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碳强度与煤炭消费比重以及第三产业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煤炭消费比重对碳强度的贡献度较大,并具有持久的冲击作用;第三产业比重与碳强度负相关,短期内其影响稍弱。因此,降低煤炭消费比率和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有利于降低碳强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伟  关新  
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区域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剧了环境污染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即使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配比达到合理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政府通过单纯的行政指令和财政宏观政策调控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比例,没有考虑到现实需求。因此,需要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关系,发现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技术经济范式的某些特征,动态调整两者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状况。通过建立专家评价体系和量化系统模型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动态调节方法,使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珍  张云  
在生态环境和资源短缺压力下,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产业结构低碳化是中国实现减排目标和经济低碳化转型的必要路径。文章结合已有研究构建数学模型,设定经济增长为目标函数,排放强度减排目标、水资源和就业人数等为约束条件函数,通过模型转化和相关数据求解,估测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以及严控高排放行业增长条件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结果,证实了中国所提出的2015年减排目标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行性,结合计算结果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雪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文章运用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深入探究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进而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智峰  陈霜华  汪伟  
文章依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对1992-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各个时期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判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对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增长进行结构分解,以探究各产业部门产出增长的动因,并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进而揭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同时对新兴的信息产业做了单独考察。文章还基于各种推动因素,多角度地考察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考察期,2002-2007年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期,其推动因素为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其中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较大。(2)信息产业产出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是信息产业的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卷  
文章基于1978-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分别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变动在总体上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变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存在"结构性减速"现象。具体而言,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回归结果都证实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这两种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当前的经济减速问题,归根结底是结构性原因引起的,人口结构的自然演变会引发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等其他多种结构性经济变量的相应变化,进而引起经济结构性减速。文章所得结论的启示是,在遵循产业结构自然演进规律的同时,应积极推进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卷  
文章基于1978-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分别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变动在总体上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变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存在"结构性减速"现象。具体而言,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回归结果都证实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这两种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当前的经济减速问题,归根结底是结构性原因引起的,人口结构的自然演变会引发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等其他多种结构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丽  陈迅  汪德辉  
本文利用动态CGE模型,通过投资动态机制与价格的内生化,并考虑资源限制及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性,先完成历史模型更新投入产出数据,然后构建基线模拟封闭准则,以逐年递归动态求解方式,进行2007-2012年我国17部门的产业结构预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卷  
文章基于1978-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分别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变动在总体上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变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存在"结构性减速"现象。具体而言,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回归结果都证实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这两种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当前的经济减速问题,归根结底是结构性原因引起的,人口结构的自然演变会引发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等其他多种结构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  
本文首先构建服务化指数来量化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标准。然后通过Moore值来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动态化变迁速度,发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速度不稳定,表现出周期性特征。进一步深入到产业内部测量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变迁速度,得知第二产业的变迁速度和第三产业相比表现疲软。在此基础上,以产业结构动态化变迁速度与服务化程度为变量,建立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动态化变迁速度是服务化程度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并且存在正向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