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9)
- 2023(16591)
- 2022(14735)
- 2021(13874)
- 2020(11995)
- 2019(28074)
- 2018(28228)
- 2017(55034)
- 2016(29905)
- 2015(34506)
- 2014(34784)
- 2013(34444)
- 2012(31845)
- 2011(28908)
- 2010(29074)
- 2009(27018)
- 2008(26573)
- 2007(23702)
- 2006(20603)
- 2005(18109)
- 学科
- 济(123188)
- 经济(123057)
- 管理(86065)
- 业(82471)
- 企(67932)
- 企业(67932)
- 方法(61265)
- 数学(53605)
- 数学方法(52839)
- 农(32706)
- 中国(32178)
- 财(31377)
- 贸(29192)
- 贸易(29179)
- 易(28329)
- 学(25958)
- 业经(25804)
- 地方(23966)
- 制(22565)
- 农业(21282)
- 理论(20550)
- 务(19955)
- 财务(19848)
- 财务管理(19801)
- 和(19327)
- 银(19268)
- 银行(19213)
- 融(18732)
- 金融(18728)
- 企业财务(18506)
- 机构
- 大学(438702)
- 学院(438357)
- 济(176340)
- 经济(172546)
- 管理(172228)
- 理学(149432)
- 理学院(147806)
- 管理学(144910)
- 管理学院(144147)
- 研究(143533)
- 中国(106660)
- 京(92726)
- 科学(89679)
- 财(80637)
- 所(73075)
- 农(71465)
- 研究所(66567)
- 业大(66477)
- 财经(65246)
- 中心(64990)
- 江(62735)
- 经(58991)
- 北京(58681)
- 农业(56523)
- 范(56416)
- 师范(55870)
- 经济学(52535)
- 院(51979)
- 州(51399)
- 财经大学(48358)
- 基金
- 项目(293932)
- 科学(229165)
- 研究(212624)
- 基金(211540)
- 家(184238)
- 国家(182729)
- 科学基金(156026)
- 社会(131147)
- 社会科(124264)
- 社会科学(124229)
- 省(115476)
- 基金项目(112018)
- 自然(103156)
- 自然科(100721)
- 自然科学(100693)
- 教育(99018)
- 自然科学基金(98807)
- 划(97247)
- 资助(89398)
- 编号(88006)
- 成果(71404)
- 重点(65744)
- 部(64960)
- 发(62319)
- 课题(60411)
- 创(60265)
- 科研(56761)
- 创新(56257)
- 教育部(55360)
- 大学(54840)
- 期刊
- 济(187679)
- 经济(187679)
- 研究(125119)
- 中国(74559)
- 学报(69670)
- 农(63810)
- 科学(62663)
- 管理(60959)
- 财(60500)
- 大学(52222)
- 学学(49304)
- 教育(45111)
- 农业(44135)
- 技术(39989)
- 融(35983)
- 金融(35983)
- 业经(31432)
- 财经(30951)
- 经济研究(30744)
- 经(26357)
- 问题(25863)
- 贸(24372)
- 业(22714)
- 统计(22109)
- 技术经济(21928)
- 图书(21381)
- 国际(21153)
- 理论(21033)
- 商业(20890)
- 版(20133)
共检索到629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巍
主要研究我国国际原油贸易物流运输方式选择问题,为未来的原油运输方式选择提供参考。首先提出了原油物流运输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获得各指标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2个主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R型因子分析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对四种原油运输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管道运输是最优运输方式,同时也证明了该方法的便捷、实用性。
关键词:
R型因子分析 国际原油贸易 物流运输方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峰
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因素,研究表明贸易波动的主要因子是供给冲击、需求冲击、贸易竞争力、体制与政策因素和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并通过对四个不同时期的考察发现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其重要性不同。文章最后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是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减少国际贸易波动不利影响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国际贸易波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建
基于1990-2011年国际原油贸易数据,本文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国际原油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及核心节点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贸易网络密度受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国际市场价格的显著影响;大多数原油进口国家的贸易伙伴比较集中,国际原油贸易网络整体不够紧密,其核心节点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日本等国际原油需求大国以及沙特、俄罗斯等原油生产大国;国际原油贸易格局的演变与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石油资源禀赋分布密切相关。
关键词:
原油贸易 石油安全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军领 范爱军
在不确定需求以及国际分散化生产的背景下,运输方式的选择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文章利用详细的日本海关数据对中日机电产品贸易中的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需求的不确定性越大、国际分散化生产越普遍,国际贸易中采用航空运输的可能性和比重越大;相比一般产品贸易,零部件贸易的航空运输比重更高。改善航空运输业的效率有助于增强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关键词:
运输方式选择 国际贸易 中日 机电产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红
构建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基于国际贸易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多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以第一主成分对选取5个主因子进行综合评估,提炼出竞争力综合指标进行比较,并从这个角度出发,用数据说明为什么要把上海而不是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因子分析 港口物流 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 峰 薛 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FECM 模型 价格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薛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FECM模型 价格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剑 扈文秀
本文从非线性视角构建STR模型,实证WTI油价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我国总需求,抵消了WTI油价上涨从总供给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向直接影响,从而最终使两者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所以WTI油价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结果是由总需求变化决定。经济新常态下,应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适度扩大总需求,实现当前WTI低油价有利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关键词:
WTI油价 经济增长 非线性 STR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万经花
在对现阶段国际原油运输成本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考虑物流运输成本的价值工程模型,通过计算价值系数,确定最佳成本方案,其结果既能保证国际原油的供应,又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为实际的国际原油运输成本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国际原油 物流运输成本 优化控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政 石晴 卜林
基于最新构建的地缘政治风险总指数、地缘政治威胁和地缘政治行动子指数,文章采用单因子和双因子的混频波动率GARCH-MIDAS模型,从样本内拟合和样本外预测两方面考察了地缘政治风险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种类原油中的差异特征,并进一步识别了引发油价波动的具体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地缘政治风险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地缘政治风险对不同种类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对布仑特原油的影响更为强烈;(3)地缘政治风险中地缘政治行动而非地缘政治威胁是引发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具体风险因素。上述结论有助于原油市场中不同主体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原油价格波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宝玲 张宝成 李淑静
随着中国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从中东进口的原油量逐年增加,"亚洲溢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东原油的"亚洲溢价"现象的实质是价格歧视。本文运用价格歧视理论对"亚洲溢价"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亚洲对中东原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中东国家通过"目的地限制"和"禁止转售"条款实现市场的有效分割,从而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实现垄断利润。
关键词:
价格歧视 原油贸易 价格弹性 市场分割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邹辉文 朱丽娟
【目的/意义】为捕捉国际原油与国际股市之间的整体联动关系,判断油价暴跌期间的市场走向,提高投资者的能源意识和国家的能源安全及金融安全管理水平。【设计/方法】借助R-Vine Copula模型对国际原油及国际股市之间的复杂相依结构进行刻画。【结论/发现】研究表明在油价暴跌期间,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最先受到波及。此外,受油价波动影响,不同国家股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外溢情况,使得原油波动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相较于原油进口国,油价波动对原油出口国的冲击会更强一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治国 郭景刚
笔者选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原油批发零售市场开放前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批发零售市场的开放加快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传导;世界油价的上涨导致产出更大规模的下降,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它同时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政府实施的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仍存在施加过度的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 蒋殿春
本文基于2003年1月~2009年2月的月度数据,采用SVAR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产出增长不仅具有直接的消极影响,而且还通过加大了国内通胀压力、促使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人民币汇率波动间接影响产出的增长,但这种间接效应相对较低。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SVAR模型 货币政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萍
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间的物流与国际贸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二者存在于商品交易与物流服务的天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量化格兰杰因果模型明确了物流业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确定了物流业对国际贸易促进作用的大小,从而明确了当前我国高速发展的物流行业蕴含巨大潜力,并由二者的增长不对称性提出了我国物流业面临的困境与建议,以促使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国际贸易 相互关系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