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1)
- 2023(18417)
- 2022(16008)
- 2021(14916)
- 2020(12574)
- 2019(29197)
- 2018(29276)
- 2017(55891)
- 2016(30539)
- 2015(34829)
- 2014(35101)
- 2013(34867)
- 2012(32294)
- 2011(29165)
- 2010(29312)
- 2009(26953)
- 2008(26679)
- 2007(23658)
- 2006(20550)
- 2005(18258)
- 学科
- 济(128909)
- 经济(128779)
- 管理(86384)
- 业(82818)
- 企(67299)
- 企业(67299)
- 方法(57959)
- 数学(50617)
- 数学方法(49938)
- 中国(35352)
- 农(35325)
- 地方(31130)
- 财(30910)
- 业经(28431)
- 学(27720)
- 贸(26962)
- 贸易(26949)
- 易(26143)
- 农业(23573)
- 制(21881)
- 理论(20135)
- 环境(19894)
- 和(19773)
- 技术(19526)
- 务(19460)
- 银(19382)
- 财务(19360)
- 银行(19320)
- 财务管理(19313)
- 融(18867)
- 机构
- 学院(437895)
- 大学(437340)
- 济(173461)
- 管理(170666)
- 经济(169595)
- 研究(147786)
- 理学(147190)
- 理学院(145491)
- 管理学(142714)
- 管理学院(141932)
- 中国(110423)
- 科学(93894)
- 京(93720)
- 财(78530)
- 所(75730)
- 农(75302)
- 研究所(68976)
- 中心(67574)
- 业大(67541)
- 江(65283)
- 财经(62537)
- 北京(59305)
- 农业(59221)
- 范(58688)
- 师范(58077)
- 经(56689)
- 院(53680)
- 州(53015)
- 经济学(51506)
- 技术(47796)
- 基金
- 项目(296084)
- 科学(230866)
- 研究(214167)
- 基金(212036)
- 家(185090)
- 国家(183518)
- 科学基金(156838)
- 社会(132342)
- 社会科(125349)
- 社会科学(125315)
- 省(117657)
- 基金项目(112634)
- 自然(103310)
- 自然科(100878)
- 自然科学(100850)
- 教育(99013)
- 自然科学基金(98986)
- 划(98429)
- 资助(88458)
- 编号(88316)
- 成果(71304)
- 重点(66498)
- 发(65670)
- 部(64432)
- 课题(61284)
- 创(60811)
- 科研(56961)
- 创新(56800)
- 教育部(54702)
- 大学(54607)
- 期刊
- 济(190938)
- 经济(190938)
- 研究(125865)
- 中国(85010)
- 学报(71225)
- 农(68313)
- 科学(64326)
- 管理(61375)
- 财(59980)
- 大学(53423)
- 学学(50226)
- 教育(49034)
- 农业(47391)
- 技术(40826)
- 融(37150)
- 金融(37150)
- 业经(32920)
- 经济研究(30269)
- 财经(29654)
- 问题(25454)
- 经(25263)
- 业(24673)
- 图书(23673)
- 技术经济(21796)
- 版(20860)
- 理论(20778)
- 科技(20777)
- 贸(20671)
- 统计(20508)
- 商业(20385)
共检索到646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琪 蒋惠园 罗丽颖 赵珊珊
港口物流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对其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在分析湖北省港口群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方面对湖北省港口群物流协调发展现状进行测度,利用R/S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分形分析,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湖北省港口群物流发展的绝对差异在逐渐增大,而相对差异却呈缓慢降低趋势,尽管港口群不协调程度有所下降,但不协调、不平衡仍然存在,且发展具有长期正相关特征,不协调趋势仍将继续。
关键词:
湖北 港口物流 协调发展 R/S分析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汪艳
港口作为拓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设施及面向全球发展的基本支撑,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11个港口作为港口群且以该群为研究对象,选取港口与港口腹地相关指标,运用层次聚算类法对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中的港口进行聚类分层,并且依据分析结果,层次划分各港口,明确定位各港口,从而提出协调发展对策。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港口群 聚类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安娥 陈丽
为定量评价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本文计算湖北省1995-2010年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指标,识别其真实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程度,并构建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足迹近1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资源压力指数近6年逐步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1995年的7.85元/m3显著提高至2010年的53.72元/m3,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由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向弱脱钩的初级协调转化,协调发展状态呈减弱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志 张振 孙志国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是当今重要的课题。文章在阐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和协调度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综合水平指数与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的协调度测度模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1990~2005年统计年鉴、全省及各地市州环境公报等各类统计资料,测算出1990年以来湖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度,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 协调度 时空特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谢奔一 蒋惠园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了企业的生态位竞争战略选择量化矩阵,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武汉港为共生发展战略,宜昌港以共生发展战略为主,局部生态位分离战略为辅;荆州港、黄石港以生态位错位分离及生态位特化战略为主,生态位扩充战略为辅。
关键词:
港口群 生态位 竞争战略选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景清 周亚娟 林爱文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指导地区发展的基本方针,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引领和抓手。本文在科学合理地分析目前湖北省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势以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生态建设、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建设、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健全以及乡村振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湖北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建议,为“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 格局优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侯媛媛 丁莉 魏艳
针对海口港发展概况与海口城市经济发展现状,选取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海口港港口物流与海口市城市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关系VAR模型,研究了海口港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系统的协同性,得出了2001-2020年海口港港口物流子系统与海口市经济子系统的协同度划分等级。结果表明,海口港港口物流和海口市经济之间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相互促进,复合系统的发展势头不断增强。海口港与海口市经济系统的协同程度因时间不同而变化,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协同度不断提高,在2017年之后,海口港与海口市经济发展达到了极度协同。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继续加强港口与城市发展合作的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爱文 樊星
利用拟合回归模型方法,对湖北省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湖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并不断由中度协调转向优质协调。2002年之后,湖北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步入稳步提升阶段,2008年起土地城镇化发展速度显著提升,并于2010年首次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这一发展趋势主要以政策改革为驱动力。通过模型预测得知,湖北省2015—2020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差距将逐渐拉大,土地城镇化水平将明显超过人口城镇化,但二者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而其协调程度与变化趋势以及土地城镇化后续效应尤其值得密切关注。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 湖北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湖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面临的若干矛盾,剖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政策、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金融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金融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燕
本文在分析江苏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下的江苏港口物流协调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分析了江苏港口物流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江苏 港口物流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燕
本文在分析江苏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下的江苏港口物流协调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分析了江苏港口物流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江苏 港口物流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培红 李庆雯
基于"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机理的分析,构建了"港口—产业—城市"三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沿海城市秦皇岛、唐山和沧州在2013—2018年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度和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子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成为制约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较高,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互动作用关系;复合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港、产、城协调发展均处在由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河北省沿海城市需要在提高三大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优化系统内部协调机制,加强与其他城市联系等方面发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启仿 李娟文
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内涵出发 ,设计了由 11个指标所组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和加法合成模型 ,对湖北省 17个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与比较 ,得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对此 ,文章从如何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城市网络体系 ,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如何促进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共同发展等 3方面 ,提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因子分析法 湖北省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超 吴洲 李荣娟 邢健 张梦鑫
县城联结城乡,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县城城镇化高质量与协调发展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63个县城为研究对象,从“业—地—人—态”4个维度解构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县城城镇化质量内涵,揭示其在2015—2020年的时空演化与空间关联特征,探索县城城镇化多维协调发展状态,厘清制约县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表明:(1)湖北省县城城镇化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维度间差异较大。区域差距虽持续缩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湖北省中部县城城镇化质量普遍高于东部、西部以及外围县城,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与关联特征,区域间权衡博弈现象明显,尚未形成区域发展合力。(3)县城城镇化各维度间的协同性持续下滑,低水平耦合在局部地区集聚。县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稳步改善,但仍任重而道远。(4)湖北省县城城镇化问题复杂,县城发展阶段一致性较差。障碍因子呈“首位集聚,末位分散”特征,需有的放矢,差异化调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翔 邹莎
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绿色金融秉持环境保护的理念,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基于2009~2020年湖北省12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9~2020年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绿色金融表现为波动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超前于绿色金融。(2)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度发展水平较高。从时间维度看,12市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耦合水平在不断发展;从空间维度看,12市耦合水平发展分布较均匀。(3)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并表现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在湖北省12个地市中,武汉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领先。(4)2009~2020年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负自相关,以武汉为中心表现出“高-低”聚集,表明湖北省各地级市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最后,为进一步提升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促进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