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3)
2023(8360)
2022(7034)
2021(6622)
2020(5514)
2019(12775)
2018(12481)
2017(24577)
2016(12710)
2015(14110)
2014(13775)
2013(13154)
2012(11682)
2011(10205)
2010(9652)
2009(8541)
2008(7978)
2007(6451)
2006(5187)
2005(4229)
作者
(31862)
(26898)
(26809)
(25507)
(16995)
(12822)
(12098)
(10616)
(10355)
(9224)
(9192)
(8970)
(8510)
(8207)
(8085)
(8046)
(8017)
(7755)
(7749)
(7643)
(6402)
(6397)
(6266)
(6240)
(6073)
(5998)
(5672)
(5556)
(5229)
(5215)
学科
(54202)
经济(54149)
管理(36583)
(36460)
方法(30258)
(29826)
企业(29826)
数学(26772)
数学方法(26386)
(13985)
(13952)
中国(13534)
业经(11268)
农业(10046)
理论(9562)
(9381)
(8897)
贸易(8896)
(8727)
财务(8690)
财务管理(8672)
(8658)
企业财务(8287)
地方(8272)
技术(7965)
(7950)
(7739)
环境(7440)
(6858)
(6577)
机构
大学(174152)
学院(172210)
(75602)
经济(74445)
管理(73378)
理学(65518)
理学院(64931)
管理学(63813)
管理学院(63483)
研究(49424)
中国(36218)
(33685)
(33227)
财经(28220)
科学(28089)
(26041)
经济学(25270)
中心(24189)
业大(23746)
经济学院(22979)
(22320)
(21864)
财经大学(21555)
(21390)
(21134)
师范(20943)
商学(19825)
研究所(19781)
经济管理(19737)
北京(19704)
基金
项目(127945)
科学(103968)
基金(97463)
研究(93668)
(83794)
国家(83141)
科学基金(74206)
社会(63647)
社会科(60566)
社会科学(60553)
基金项目(51603)
(48150)
自然(47623)
自然科(46605)
自然科学(46596)
自然科学基金(45762)
教育(44111)
(40694)
资助(39299)
编号(36539)
(29632)
重点(28362)
成果(27721)
国家社会(27594)
(27409)
教育部(26570)
(26467)
人文(26050)
创新(25625)
科研(25124)
期刊
(69797)
经济(69797)
研究(44174)
管理(26300)
中国(26272)
(25830)
学报(23332)
科学(22736)
大学(19438)
(18549)
学学(18398)
技术(16059)
教育(14355)
财经(14011)
农业(12841)
(12083)
经济研究(11653)
业经(11054)
(10886)
金融(10886)
问题(9678)
统计(9103)
技术经济(8361)
(8266)
理论(8246)
(7648)
实践(7451)
(7451)
决策(7447)
商业(7402)
共检索到225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肖群鹰  刘慧君  
文章利用"五普"9.5%抽样比例长表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分地区数据,基于二次迭代分配(QAP)算法和修正扩展重力模型,从关系数据视角鉴别中国以往省际劳动力迁移影响因素理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同以往研究结论一致,迁出和迁入省份间的预期收入、产业结构、教育程度、人口分布、迁移成本差异,以及是否处于同一经济带,对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有显著影响;但经济规模、对外开放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省际劳动力迁移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传裕  
工资水平差异是我国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动因。运输成本越大,产品的替代弹性越大,消费者在工业品上的支出比例越低,劳动力越倾向于在空间均匀分布,否则,劳动力更倾向于迁入工资水平高的地区,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的空间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停  
研究目的: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城市化也经历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的外出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表现出非永久性迁移特征。本文旨在揭示这种非永久性迁移特征与中国特殊的农地制度安排的内在联系机制。研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统计检验,分析农地资产安全性、农地资产变现能力对劳动力迁移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1)中国农地归集体所有,承包土地周期性的可能被重新分配,外出务工能导致农民失地,于是农地产权的安全性影响劳动力迁移决策;(2)农地资产的变现能力差影响迁移农户在城镇的安家置业能力,也对劳动力迁移模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当前,要大力推进农地确权工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芸  邹杨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的基础上,选取2001-2012年度的8个代表性指标,对现实农村人口迁移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载体和生活成本是阻碍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两大原因;农业发展对人口转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在吸纳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潜力。因此,一个有序的、分层的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模式应重点关注产业、区位与文化教育梯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刊秉承"前沿性、前瞻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青川  
基于2014年中国卫计委流动监测数据的证据,对劳动迁移与未来再迁移决策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户口在省际流动决策中有显著的作用;吸引人口迁入前提是改善当地经济状况,提高迁入者居住意愿在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认同;省际迁移成本会降低社会认同对外来迁移人口居住意愿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为了提升省际迁移的质量,需要改革户籍关联的就业制度,降低迁移给劳动者带来的各种负担,加强流入地对省际迁入人口的包容性,以建立良好的长期居留意愿,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秀芳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作用机制在理论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验证,但缺乏实证数据的检验。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表征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华东地区的数据构建PVAR模型对劳动力转移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再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劳动力转移可以直接驱动经济增长;同时,劳动力转移也可以通过影响非农资本深化程度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恂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回困境。因而必须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迁移能力;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回报,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不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恂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回困境。因而必须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迁移能力;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回报,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不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选  张晓艳  
根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不同解释,把国外有关劳动力迁移的主要文献分为三类:传统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和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目前国内研究劳动力迁移的文献主要以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而对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借鉴和应用还比较罕见,因此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heories of labor migration.Accordingly the history includes 3 phases:before the 2 nd World War,from the 2 nd World War to 1980 and from 1980 o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曾琳琳  刘念  
基于我国1995—2015年29省的省域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工业化发展是否通过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工业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工业化水平增加1%,农村劳动力价格将上涨0.19%。工业化发展对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工业化后期开始,其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发展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趋势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  王开玉  向鹏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居民贫富差距的问题日益显现。本文利用2002—2008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将贸易开放和劳动力迁移这两个指标置于一个框架下,来分析其对中国各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同时,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泊松极大似然估计模型对贸易开放度进行了细化分解。实证研究表明,"自然"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各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有抑制作用,而"政策"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却会加剧该地区的贫富差距。总的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扩大一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人口的迁入有利于一地区居民收入的均衡,而一地区人口的迁出则会加重该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