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
- 2023(1820)
- 2022(1541)
- 2021(1475)
- 2020(1078)
- 2019(2412)
- 2018(2263)
- 2017(4511)
- 2016(2293)
- 2015(2509)
- 2014(2291)
- 2013(2259)
- 2012(1856)
- 2011(1593)
- 2010(1411)
- 2009(1210)
- 2008(1007)
- 2007(711)
- 2006(517)
- 2005(338)
- 学科
- 济(9291)
- 经济(9280)
- 管理(8226)
- 业(7819)
- 企(6747)
- 企业(6747)
- 方法(5380)
- 数学(4864)
- 数学方法(4789)
- 农(2951)
- 财(2557)
- 业经(2204)
- 贸(2046)
- 贸易(2045)
- 易(2008)
- 技术(1914)
- 务(1893)
- 财务(1888)
- 财务管理(1885)
- 企业财务(1796)
- 中国(1758)
- 农业(1607)
- 划(1583)
- 技术管理(1344)
- 制(1338)
- 环境(1314)
- 和(1311)
- 地方(1218)
- 产品(1196)
- 产业(1189)
- 机构
- 学院(29605)
- 大学(29431)
- 管理(14317)
- 济(13149)
- 经济(12977)
- 理学(12973)
- 理学院(12883)
- 管理学(12759)
- 管理学院(12701)
- 研究(7545)
- 中国(5508)
- 财(5445)
- 京(5346)
- 财经(4738)
- 业大(4495)
- 经(4423)
- 经济学(4045)
- 经济管理(4018)
- 科学(4016)
- 中心(4000)
- 商学(3914)
- 商学院(3877)
- 农(3745)
- 财经大学(3714)
- 经济学院(3695)
- 江(3664)
- 范(3018)
- 农业(3008)
- 院(2994)
- 师范(2986)
共检索到35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史丽萍 刘强 贾亚男 于心齐
依据组织免疫和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理论,引入情境变量产品生命周期,构建基于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和组织质量记忆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理论框架。使用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适应度景观和NK模型对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产品导入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防御→组织质量记忆,产品成长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记忆,产品成熟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史丽萍 刘强 贾亚男 于心齐
依据组织免疫和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理论,引入情境变量产品生命周期,构建基于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和组织质量记忆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理论框架。使用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适应度景观和NK模型对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产品导入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防御→组织质量记忆,产品成长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记忆,产品成熟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史丽萍 刘强 唐书林
本文以组织特异性免疫为切入点,基于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防御和组织质量记忆视角,选取前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质量绩效提升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投影寻踪法和强迫进入法对已构建的路径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提升质量绩效的路径,研究结论将为企业提升质量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史丽萍 刘强 吴康俊 杜泽文
为提升质量绩效,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以组织特异性免疫为切入点,构建了组织质量记忆等五个变量及五变量间以乘积形式表现的多纬一致性关系对质量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提取由五变量分别组合配置成的多纬一致性变量,使用PP法、fit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就构建的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组织质量外部监视、组织质量内部监视、组织质量记忆五个变量一致性可有效指导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进而提升质量绩效。五个变量之间的一致性形成一条影响质量绩效的链条。实证结论为提升质量绩效提供管理启示和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艳杰
为深入了解质量管理的情况,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质量管理现状和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理论,构建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资本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权函数对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资本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得出各企业的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资本化熔炼及升级综合评价值。
关键词:
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资本化 变权函数 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恒 孙欣 陈世林
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引入专利质量,细化技术质量与经济质量平衡的质量导向,考察专利资助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对我国2014—2018年237家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专利资助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技术质量与经济质量在专利资助与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经济质量中介作用高于技术质量;其次,技术质量在企业成长期与成熟期均起中介作用,在衰退期不起中介作用;最后,经济质量仅在企业成长期起中介作用,在企业成熟期与衰退期均不起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论,对进一步推动企业专利质量提升提出建议:专利资助政策聚焦到专利质量的各个维度而不是单一指标,对专利技术质量和经济质量按1∶1.3~1∶1.4比例进行资助,并区分企业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强 史丽萍 陈伟 苏屹
使用SYT识别团队质量缺陷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先决条件,采纳基于模糊规则提取FR的集对分析法CA对经SYT法识别的团队质量缺陷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医学免疫和医学循证视角审视团队质量缺陷管理的功能要素具有可操作性,SYT-FR-CA联合模型在识别影响因素和提取微宏观模糊规则方面具有合理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庆华 储敏
“里昂惕夫之谜”提出已有半个世纪,经济学家曾做出多种解释,但仍然没有定论。从产品生命周期论的角度试图分析出现“里昂惕夫之谜”的原因。我们认为,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美国的国际直接投资远大于其他国家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总和,美国资本大量外流,本国则生产高科技和熟练劳动要素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是二战之后特殊环境下所产生的特例,“H-O”模型对国际贸易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丹丹 郑少锋
从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公布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样本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成长期与成熟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财务绩效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衰退期,两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两变量的关系符合以上动态规律,但在非国企中生命周期因素对两变量关系的影响减弱;与重污染行业相比,生命周期因素对非重污染行业中的两变量关系的作用程度更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丹丹 郑少锋
从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公布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样本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成长期与成熟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财务绩效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衰退期,两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两变量的关系符合以上动态规律,但在非国企中生命周期因素对两变量关系的影响减弱;与重污染行业相比,生命周期因素对非重污染行业中的两变量关系的作用程度更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隗宏岩 谭靖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社会的重要的教育形式,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高职院校的组织形态多数参照本科院校的组织形式或者沿用原有体制,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学校组织和企业组织一样拥有相对完整的、规律性的生命周期,而变革成为了学校组织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以莫里森的“第二曲线”为理论基础,为学校组织提供发展的理论指导,探索出扁平化的“倒科层制”组织形式、重组基层教学单元以及平台化组织建设设想的学校组织变革路径,以期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形态上的变革来协调各要素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现学校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关键词:
生命周期 第二曲线 组织变革 高职院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创新主体及其支持环境,借助于特定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实现能量循环及知识、信息流动。其历经形成、发育、成长、成熟四个阶段,且依此为基础分化为三种不同的演化路径,并通过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演化进行诠释。中国在培育与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应关注创新生态系统的个别组成要素,而且要重视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整体性,更应抓住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演化的内在异质性和影响根源,且在实践推进过程中还要具有优良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在充分考虑中国特定制度、文化、经济等情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晓燕
新时代呼唤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格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社会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地方社会治理创新动力减小,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不足,"碎片化创新""趋同式创新"等问题日益凸现,囿于困境中的社会治理创新急需学者的关注和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利用生命周期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以地方政府创新为中间变量研究社会治理创新,具有一定的逻辑自洽性。因此,重构地方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可以从强化政府的创新本领(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诱致性制度变迁)两个维度来推进。G区社区营造创新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案例,通过剖析G区社区营造,可以由小及大,帮助我们再次审视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创新主体及其支持环境,借助于特定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实现能量循环及知识、信息流动。其历经形成、发育、成长、成熟四个阶段,且依此为基础分化为三种不同的演化路径,并通过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演化进行诠释。中国在培育与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应关注创新生态系统的个别组成要素,而且要重视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整体性,更应抓住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演化的内在异质性和影响根源,且在实践推进过程中还要具有优良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在充分考虑中国特定制度、文化、经济等情景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演化发展的经验,在不同的演化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重点,系统考虑,有序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