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7)
- 2023(16378)
- 2022(13952)
- 2021(12922)
- 2020(10640)
- 2019(24476)
- 2018(24239)
- 2017(46550)
- 2016(24866)
- 2015(27920)
- 2014(27802)
- 2013(27213)
- 2012(25224)
- 2011(23007)
- 2010(23552)
- 2009(21620)
- 2008(20923)
- 2007(18452)
- 2006(16652)
- 2005(15042)
- 学科
- 济(121190)
- 经济(121087)
- 管理(72343)
- 业(69148)
- 企(56325)
- 企业(56325)
- 方法(46188)
- 数学(40616)
- 数学方法(39938)
- 中国(32117)
- 农(30186)
- 地方(29637)
- 业经(25506)
- 财(24773)
- 学(21680)
- 农业(20465)
- 制(19822)
- 贸(19052)
- 贸易(19036)
- 易(18385)
- 理论(17506)
- 银(17323)
- 银行(17307)
- 策(17208)
- 地方经济(17205)
- 环境(17185)
- 融(16976)
- 金融(16975)
- 和(16892)
- 行(16724)
- 机构
- 学院(355775)
- 大学(351157)
- 济(154992)
- 经济(151869)
- 管理(137906)
- 研究(123719)
- 理学(117853)
- 理学院(116590)
- 管理学(114433)
- 管理学院(113748)
- 中国(94486)
- 京(74195)
- 科学(72984)
- 财(69354)
- 所(61858)
- 中心(56491)
- 研究所(55798)
- 农(55225)
- 江(54808)
- 财经(54345)
- 经(49234)
- 业大(48794)
- 经济学(47168)
- 北京(47145)
- 范(46628)
- 师范(46168)
- 院(44820)
- 州(43498)
- 农业(42644)
- 经济学院(42010)
- 基金
- 项目(232866)
- 科学(184479)
- 研究(172568)
- 基金(168078)
- 家(145659)
- 国家(144430)
- 科学基金(124929)
- 社会(109864)
- 社会科(104293)
- 社会科学(104268)
- 省(92028)
- 基金项目(87360)
- 教育(80030)
- 自然(79834)
- 自然科(77932)
- 自然科学(77913)
- 划(76942)
- 自然科学基金(76512)
- 编号(70454)
- 资助(70104)
- 成果(56870)
- 发(54738)
- 重点(52856)
- 部(51370)
- 课题(49430)
- 创(48828)
- 创新(45536)
- 国家社会(45321)
- 教育部(44355)
- 科研(43910)
- 期刊
- 济(180117)
- 经济(180117)
- 研究(107825)
- 中国(73819)
- 管理(55155)
- 财(52776)
- 农(50649)
- 学报(49387)
- 科学(48214)
- 教育(40350)
- 大学(38541)
- 学学(36211)
- 技术(35678)
- 融(35621)
- 金融(35621)
- 农业(34777)
- 经济研究(29520)
- 业经(29088)
- 财经(27271)
- 经(23609)
- 问题(22642)
- 技术经济(19471)
- 业(18735)
- 统计(18562)
- 贸(17885)
- 策(16944)
- 世界(16679)
- 图书(16647)
- 商业(16448)
- 现代(16278)
共检索到547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易炜 陈新军
根据1998—2015年中国鲐灯光围网生产的统计数据、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的评估结果和相关经济数据,基于Pella-Tomlinson模型推算东、黄海鲐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生物经济平衡点(bioeconomic equilibrium,BE)和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 economic yield,MEY)以及相应的捕捞努力量。考虑不同的管理目标,对f_(MSY)、f_(BE)和f_(MEY)取不同权重,设计出10种不同的捕捞计划,比较在不同捕捞方式下鲐5年、10年和20年的生物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发现:东、黄海鲐的资源丰度逐年下降;加强捕捞努力量的投入会对经济效益、产量和资源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权衡生物、经济和社会目标,确定策略10为最适捕捞策略,即f_(MSY)、f_(BE)和f_(MEY)的权重取值分别为0.25、0.25和0.50,此策略下5年内累计的利润和产量分别为30.19亿元和132.02万t,5年后的资源量为86.73万t。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广文 陈新军 李思亮 李纲
鲐鱼是我国近海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船队主要捕捞种类。如何兼顾两种渔业的利益,并从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来科学制定渔业管理目标,是确保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根据渔获统计等数据,在理论上模拟了50年内(1948年-2048年)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捕捞船队的动态变化,探讨5种方案下各渔业捕捞努力量、鲐鱼资源量、产量及利润,以及与其对应的总利润及总产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所有方案下,资源量在前10年(1998年-2008年)中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随后趋于稳定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在基准方案下,群众围网船队在捕捞努力量、产量及利润方面占优。其余方案中,大型围网船队最终在捕捞努力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文 陈新军 李纲
鲐鱼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类,如何综合考虑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来科学制定渔业管理目标是确保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中、日、韩三国鲐鱼围网生产作业数据及相关经济数据,构建基于Schaefer剩余产量的生物经济模型,探讨不同管理目标下的产量及其对应捕捞努力量,以及1年(短期)、5年(中期)和10年(长期)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状况。结果表明,最大持续产量(MSY)、最大经济产量(MEY)和生物经济平衡点(BE)对应的捕捞努力量(以我国大型灯光围网的单位网次产量为准)分别为23964网次,13816网次和27631网次,其对应的第1年产量和利润分别为39.29万t和5.56亿元,22.65万t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雅丽 陈新军 李纲
渔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与其种群大小有关,而且还与作业规模、单位作业的经济成本和贴现率等有关。传统生物经济模型通常忽视了贴现率对渔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根据1999年-2009年中、日、韩三国在东黄海捕捞的鲐鱼渔获量以及生产成本数据,结合贴现率和渔获价格等数据,构建基于贴现率的东黄海鲐鱼动态生物经济模型。结果表明,贴现率为10%~30%时,短期利益占长期利益的10%~20%,渔获价格在(2327~4654)元/t时,可保证鲐鱼渔获量低于最大可持续产量,从而有效地控制捕捞强度,确保鲐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生物经济模型 贴现率 东黄海 鲐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从军 陈新军 李纲
鲐鱼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类,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中、日、韩3国1998-2008年灯光围网渔业的生产作业数据以及相关的经济数据,估算东、黄海鲐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SY)、最大经济产量(MEY)和生物经济平衡点(BE)及其对应的捕捞努力量。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多种基于不同权重的生物、经济和社会目标的捕捞方案,建立东、黄海鲐鱼生物经济社会综合模型,比较其在不同捕捞方案下的短期(1~5年)、中期(10年)、长期(20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渔业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东、黄海鲐鱼资源量正处于或已经处于过度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从军 汪金涛 陈新军 官文江
根据2000?2011年中国、日本以及韩国三国的鲐鱼大型灯光围网渔业生产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经济数据,运用贝叶斯方法构建东、黄海鲐鱼贝叶斯生物经济模型,分别以剩余产量模型参数r、K、q的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3种方案,来模拟不同管理策略下鲐鱼资源量及渔业短期、中期和长期利润变动规律,并对其管理策略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参数r、K、q为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方案下估算出的管理参考点期望值(正态方案下的BMSY除外)均小于均匀分布方案估算出来的期望值。研究认为,如果单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若将管理策略设定为收获率0.4以上,则2031年以后资源量可能存在着资源崩溃的风险。较为保守的管理策略应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从军 汪金涛 陈新军 官文江
根据2000?2011年中国、日本以及韩国三国的鲐鱼大型灯光围网渔业生产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经济数据,运用贝叶斯方法构建东、黄海鲐鱼贝叶斯生物经济模型,分别以剩余产量模型参数r、K、q的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3种方案,来模拟不同管理策略下鲐鱼资源量及渔业短期、中期和长期利润变动规律,并对其管理策略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参数r、K、q为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方案下估算出的管理参考点期望值(正态方案下的BMSY除外)均小于均匀分布方案估算出来的期望值。研究认为,如果单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若将管理策略设定为收获率0.4以上,则2031年以后资源量可能存在着资源崩溃的风险。较为保守的管理策略应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纲 陈新军 官文江
运用基于贝叶斯的剩余产量模型,对东、黄海鲐资源进行评估,确定了当前鲐资源开发利用状态,估算了在不同收获率水平下未来5年鲐资源量和年总可捕捞量,分析了管理策略实施后鲐资源崩溃的风险。结果表明,2006年东、黄海鲐正遭受过度捕捞,但其资源量并未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决策分析表明,收获率为0.3是最适预防性的管理策略,在该策略下,鲐平均资源量将从2006年的451千吨将增加到2011年的871千吨,2011年资源量恢复到BMSY的概率为0.48,而过度捕捞的概率为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波 陈新军 李纲
鲐是我国近海重要中上层鱼类,研究其资源变动、渔场分布与时空、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根据1998-2004年我国东黄海大型鲐围网渔业的生产统计和时间、空间、表温、表层盐度、表温梯度、表温的月差异等环境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和广义线性模型(GLM)对鲐资源丰度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部海域,作业渔场集中在122.5°E~124°E、26.5°N~28°N,适宜表温26.5~30℃,适宜表层盐度33.3~34.3,并明显集中在锋区周边海域;在北部海域,作业渔场集中在122.5°E~125.5°E、33°N~37.5°N,适宜表温15~20℃,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纲 郑晓琼 朱国平 陈新军
水温是影响鲐鱼生长、繁殖、补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东、黄海鲐鱼灯光围网渔业渔获量、标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2月产卵场(127°30'E、29°30'N)平均海表面温度(SST),建立了基于SST因子的剩余产量模型,分析SST对东、黄海鲐鱼资源和持续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持续产量可由捕捞努力量和SST的函数来表征,表达式为:Yt=1 080.97ft-0.006ft2+114.51SSTt ft-2.91SSTt2ft,鲐鱼资源量和持续产量的变动受产卵场SST和捕捞努力量控制。分析认为,2月产卵场最适SST范围为18.5~20.6℃。为此,建议在渔业管理中应根据各年海洋环境状况来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琼 王丽 廖斌
以资源开发部门和最终产品供给部门的投入产出最大化为目标,对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问题进行规整性决策。文章采用基于异步次梯度法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稳态下不可再生资源价格和产量的增长率,并对求解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规整性开发起到决定性作用;最终产品供给部门和开发部门的资源开发优先级约束、生产约束与资源开采净现值水平将显著影响不可再生资源产量的增长率。据此提出面向规整性开发与合理配置不可再生资源的管理策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雅丽 陈新军 李纲
资源租金是自然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合理收取资源租金既可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为渔业资源再生产提供必要的资本。以生物经济模型为基础,以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yield,MSY)处所获得的资源租金作为参考,估算2008年东黄海鲐鱼渔业资源租金状况。研究认为,2008年东黄海鲐鱼资源的全部价值为373.03百万元,其所捕捞的渔获价值为179.70百万元,MSY时的资源价值为157.89百万元。同时,随着鲐鱼的繁殖生长,平均每年渔获可增加的经济价值为13.81百万元,渔业净利润为9.81百万元。以2008年中日韩3国近海鲐鱼的生产数据和经济数据为基准,累计5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从军 邹莉瑾 李纲 陈新军
根据1999—2011年我国鲐大型灯光围网渔业数据,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估算了影响CPUE的时间(年、月)、空间(经度、纬度)、捕捞性能和环境效应[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高度、海表面叶绿素浓度],并以年效应作为资源丰度指数,分析了东、黄海鲐资源丰度的年间变化,东、黄海鲐资源丰度指数的年间变化与产卵场海表面温度以及捕捞强度间的关系。GAM结果表明,时间、空间、捕捞和环境变量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11.69%,...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津津
文化历史和艺术是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旅游资源具有的意境美、抒情性、季节性、地域性与多元复杂性等特征,是生态旅游规划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这一特种旅游资源的价值已越来越引人注目。文中指出,开发文学旅游资源应重视保护真实性,深层次营造艺术氛围,重视营销策略和分析游客心理体验等。本研究旨在吸引文化游客,创设特种遗产体验,促进文学地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官文江 马雪莲
分布于东、黄海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为我国主要经济鱼种之一,其资源现状和开发潜力日益受到重视。加强东、黄海日本鲭的资源评估研究是其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与基础。为此,基于1979—2019年中国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及辽宁6省2市与日本、韩国的日本鲭捕捞产量以及相关文献的资源丰度指数数据,利用贝叶斯动态产量模型对日本鲭进行了资源评估。结果表明:由于内禀增长率(r)与承载能力(K)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的先验分布影响模型的参数估计,给出合理的r先验有利于提高模型评估的质量;渔获量数据的观测误差精度对模型参数估计及资源状态的判断具有重要影响;东、黄海日本鲭种群结构的划分仍存在争议,目前无法按种群分别进行资源评估,若按数据统计单元对日本鲭进行资源评估将不利于日本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日本鲭有较大概率(大于60%)被过度捕捞,总可捕捞量(total allowable catch, TAC)低于4.82×10~5 t时,10年后其未被过度捕捞的概率大于60%。基于当前东、黄海日本鲭种群划分存在争议的现状及相应数据收集存在的困难,建议将东、黄海日本鲭作为同一个种群处理,以满足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基本假设、提高该渔业资源的评估质量。而将渔获量控制在4.82×10~5 t以下则有利于该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