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4)
- 2023(14638)
- 2022(12574)
- 2021(11947)
- 2020(9928)
- 2019(23177)
- 2018(23043)
- 2017(44515)
- 2016(24048)
- 2015(27168)
- 2014(27045)
- 2013(26327)
- 2012(23739)
- 2011(21109)
- 2010(21028)
- 2009(18766)
- 2008(17939)
- 2007(15303)
- 2006(12967)
- 2005(10771)
- 学科
- 济(92622)
- 经济(92525)
- 管理(69369)
- 业(64643)
- 企(54615)
- 企业(54615)
- 方法(48044)
- 数学(42419)
- 数学方法(41658)
- 农(24381)
- 财(22734)
- 中国(22722)
- 业经(20763)
- 学(19400)
- 地方(17714)
- 理论(17414)
- 农业(16371)
- 贸(15853)
- 贸易(15846)
- 易(15390)
- 和(15226)
- 技术(15189)
- 务(15043)
- 制(14988)
- 财务(14961)
- 财务管理(14928)
- 环境(14481)
- 企业财务(14087)
- 划(13116)
- 银(12124)
- 机构
- 学院(330083)
- 大学(329951)
- 管理(135709)
- 济(125781)
- 经济(122979)
- 理学(118885)
- 理学院(117639)
- 管理学(115182)
- 管理学院(114599)
- 研究(102230)
- 中国(74753)
- 京(69124)
- 科学(65464)
- 财(55908)
- 农(51109)
- 业大(50985)
- 所(49487)
- 中心(47697)
- 江(46289)
- 财经(46043)
- 研究所(45619)
- 北京(43039)
- 范(42997)
- 师范(42584)
- 经(42083)
- 农业(40040)
- 院(38132)
- 州(38020)
- 经济学(37266)
- 技术(36484)
- 基金
- 项目(237051)
- 科学(186370)
- 研究(172387)
- 基金(171516)
- 家(149538)
- 国家(148339)
- 科学基金(128546)
- 社会(106725)
- 社会科(101132)
- 社会科学(101103)
- 省(93035)
- 基金项目(91173)
- 自然(85722)
- 自然科(83644)
- 自然科学(83619)
- 自然科学基金(82063)
- 教育(80910)
- 划(78419)
- 资助(71393)
- 编号(71282)
- 成果(55762)
- 重点(52731)
- 部(51804)
- 创(49509)
- 发(49442)
- 课题(48416)
- 创新(46117)
- 科研(45658)
- 大学(44648)
- 教育部(44617)
- 期刊
- 济(128858)
- 经济(128858)
- 研究(90025)
- 中国(58374)
- 学报(52285)
- 管理(48768)
- 科学(47913)
- 农(45471)
- 财(42285)
- 大学(40214)
- 教育(39406)
- 学学(37727)
- 技术(32378)
- 农业(32097)
- 融(22453)
- 金融(22453)
- 业经(22335)
- 财经(21231)
- 经济研究(20551)
- 图书(18371)
- 经(18038)
- 业(16623)
- 问题(16546)
- 科技(16377)
- 技术经济(16074)
- 理论(15753)
- 版(15586)
- 统计(15129)
- 实践(14644)
- 践(14644)
共检索到457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解放
我国在施工索赔领域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大型土建施工项目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相关索赔方法仍较为缺乏。基于Partnering理论,对现有规范中的工程索赔条款进行补充,并提出Partnering索赔模式。以某施工项目为例,阐述基于Partnering模式的特大自然灾害施工索赔过程,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培军 袁艺
基于作者近年对多次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的实践,就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破坏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的综合评估予以阐述。重特大自然灾害快速评估结果是制定应急救援、转移安置方案和恢复重建规划的科学依据。综合现场调查、遥感监测、模型评估和地方上报数据于一体,是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评估结果准确度和精度的关键。制定科学合理的重特大自然灾害评估指标体系,仍然需要在大量综合评估的实践中完善。
关键词:
重特大自然灾害 综合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俞青 牛春华
在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县级政府作为灾害应对的第一道关口,其基础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县级政府灾害应急的表现却并不理想。以舟曲县政府在"8.8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处置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并分析作为应急工作第一线的县级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显在或潜在的"短板",并探讨将其修复的途径,为县级政府今后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切实的依据和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县级政府 对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德明 夏敏
基于经典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可知: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审计目标应服从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灾害发生初期,政府审计应强调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以确保救灾物资、资金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应逐步增加效益审计;审计方法应当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审计部门应加强与其他各部门合作,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收集信息,以避免审计失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政府审计部门,应承担起预防大灾之后经济系统发生"次生灾害"的职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聂峰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业 自然灾害 保险 巨灾救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正奎 吴坎坎 张侃
我国是灾害多发的国家,重大灾害事件不仅导致人民巨大的生命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而且也给亲历灾害的幸存者带来了严重的个体、家庭和集体的心理创伤。本文重点回顾了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地震和8.8舟曲特大泥石流三大自然灾害后,我国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历程,分析了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意义,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援助的主要经验与贡献,同时,对我国灾后心理援助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华金秋
美国灾民救济金使用中的问题美国每年秋季几乎都要遭受飓风的袭击,其中以2005年的飓风"卡特里娜"和"丽塔"危害较大。风灾发生后,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FEMA)启动了个人和家庭救济项目(Individuals and HouseholdProgram,IHP)。截至2007年6月中旬,FEMA先后向"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灾区拨付救济金达190亿美元。据美国审计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GAO)调查,其中有11%(约20亿美元)的救济金使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林 张丽 汪丽萍
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益严重,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有关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研究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协同论的思想,分析了灾害补偿的主体,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灾害补偿机制框架,试图整合各种灾害补偿方式,使整个系统发挥更大的补偿效率。
关键词:
协同论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 机制框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刘敏 侯东哲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已深刻反映出我国应急财政资金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应急资金准备不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救灾关系混淆不清、政府财政救灾项目过少且缺乏稳定的标准。本文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了相关制度设计,即:各级政府都应建立自己的、多层次的灾害准备金;中央与地方在救灾方面的事权主体要明确,财权可交叉,但必须明确、可计算;重新设计财政救灾的项目与标准,增加项目,稳定标准。我们认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提高我国应急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率,可用于各级政府的实际操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
文章从"汶川地震"后生产消费物资的供求,各方援助和政府宏观调控等角度对地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住房、日用消费品和粮食的供求变化可能会分别引发需求性的、结构性的和周期性的价格上涨;国内援助会使购买力发生区域性转移,而国外援助,货币性援助将会是物价上涨的助推器;基础设施投资和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引发需求拉动型的通胀和货币供给的增加。作者针对以上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价格水平 供求弹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岱 张文忠 余建辉
5.12四川汶川地震,4.14青海玉树地震及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性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的灾后重建是非常复杂而漫长的工作。灾后重建规划是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据,不断完善重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提高我国综合减灾恢复重建能力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大量国际组织发表的文献资料,总结了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5年美国Katrina飓风的灾后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中的先进理念,分析提出积极推进今后我国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灾区民意和强化生产、生活氛围复兴(软环境重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都闪闪 侯宇恒
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及时防范气候变化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自然灾害冲击、金融中介以及多个经济主体为分析对象构建了DSGE模型,阐明了自然灾害对金融变量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冲击短期使资产价格上升,长期使资产价格下降,并提高了资本收益率的风险溢价;自然灾害冲击对银行信贷需求和总资产造成负向冲击,并使产出和资本存量减少;自然灾害冲击主要通过资产价格、融资成本以及信贷需求产生影响,加剧金融风险并反馈于实体经济。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碳减排等措施缓解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与金融风险,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体制机制建设,重点防范自然灾害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冲击效应及相关风险。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金融风险 宏观经济 GK模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涛 沈江
在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灾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如何利用阈值理论实现特征级融合和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方法的决策级融合,保证了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做出更加及时、准确的决策,对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水平以及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转移 保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晟哲
文章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测算并绘制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省域分布Moran's I散点图,藉此呈现自然灾害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集聚4种空间象限关系,并通过LISA集聚图划分了集聚分布区域,发现空间分布并非随机而是具有规律可循的,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呈现出省域旱灾、风雹等损失类型的带状、团状、点状或离散等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发现,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区域往往与贫困地区存在空间叠加关系,致贫返贫效应长期恶性循环且难以消除。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空间特征 扶贫搬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