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4)
2023(13784)
2022(11670)
2021(10698)
2020(9225)
2019(20895)
2018(20458)
2017(39260)
2016(21453)
2015(23747)
2014(23715)
2013(23264)
2012(21126)
2011(19026)
2010(18392)
2009(16953)
2008(16635)
2007(14646)
2006(12141)
2005(10297)
作者
(63127)
(53190)
(52852)
(50115)
(33351)
(25797)
(24152)
(20969)
(20066)
(18468)
(17922)
(17783)
(16709)
(16694)
(16573)
(16260)
(16239)
(15814)
(15221)
(15187)
(13353)
(12841)
(12497)
(12148)
(12016)
(11806)
(11641)
(11565)
(10774)
(10650)
学科
(92918)
经济(92820)
管理(61975)
(57682)
(46731)
企业(46731)
方法(45203)
数学(40930)
数学方法(40467)
(22935)
(22850)
中国(21402)
地方(18733)
(18385)
业经(17623)
(16885)
贸易(16884)
(16416)
农业(15550)
(14926)
财务(14884)
财务管理(14851)
(14109)
企业财务(14100)
环境(13423)
技术(12999)
(12566)
(11945)
金融(11942)
(11923)
机构
大学(305581)
学院(305122)
(124158)
经济(121798)
管理(120343)
理学(105940)
理学院(104748)
管理学(102814)
管理学院(102266)
研究(99741)
中国(72934)
科学(64860)
(62119)
(57569)
(53922)
业大(51386)
(50855)
中心(47297)
研究所(47042)
农业(46168)
财经(44837)
(43331)
(40938)
经济学(38625)
(37781)
北京(37568)
师范(37244)
(35790)
经济学院(35353)
(34241)
基金
项目(219522)
科学(173027)
基金(161942)
研究(150873)
(144182)
国家(143074)
科学基金(122600)
社会(97513)
社会科(92599)
社会科学(92571)
基金项目(86877)
(86263)
自然(82888)
自然科(81039)
自然科学(81012)
自然科学基金(79590)
(73501)
教育(69504)
资助(65355)
编号(58700)
重点(49896)
(48106)
(46806)
(45998)
成果(45016)
科研(43654)
创新(43137)
计划(42819)
国家社会(40996)
教育部(40757)
期刊
(121747)
经济(121747)
研究(77418)
学报(54697)
(49806)
中国(49203)
科学(48724)
(42143)
大学(40162)
管理(39673)
学学(38664)
农业(33682)
技术(25375)
(23143)
金融(23143)
教育(22998)
财经(21449)
业经(20431)
经济研究(20272)
(18348)
(18052)
问题(16981)
(15944)
统计(15724)
技术经济(14923)
(14662)
科技(14646)
商业(14340)
资源(14311)
业大(14085)
共检索到414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林  陈炜林  
人口流动抑制或推升城市的住房价格,同时住宅房价的增长会反过来会抑制人口的流动。通过住宅房价和人口流动情况等指标建立PVAR模型,选取东部7省和西部8省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论表明:(1)东部房价的上升会抑制人口流入,西部房价上升会抑制人口流失;(2)东部人口流动的变化对住宅价格产生的波动幅度相对西部显著,东部的人口流动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影响;(3)东部大部分地区在住房上仍应控制住房的供给,降低住房空置率,西部地区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城镇建设以减少人口的流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升平  董艳玲  李琼  
构建新型普通住宅房价指数对于指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建普通住宅房价指数编制方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利用房价指数将房价进行贴现,建立房价贴现的半线性模型,并基于上下楼集合概念,建立了我国新建普通住宅房价指数编制的贴现匹配模型。设计了数量指标以评价不同编制方法的优劣。为避免每次计算新周期的房价指数时需要更新已经估计出的房价指数,提出了链式加权的匹配模型。本文方法不仅为我国新建普通住宅房价指数编制提供了完整方案,而且为我国二手房与新建房市场合并编制房价指数给出了框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焱林  张攀红  
基于中国59个大中城市2000-2011年的数据,利用面板VAR模型对人口迁移、地方公共支出和房价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公共支出和房价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人口迁移和地方公共支出以及房价之间的关系是非对称的;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人口迁移冲击对地方公共支出和房价的正向作用较小,地方公共支出冲击对人口迁移和房价具有正向影响,房价冲击对地方公共支出和人口迁移具有负向影响;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口迁移具有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房价变动对自身、人口迁移和地方公共支出的波动均产生影响,相比房价对地方公共支出波动的影响,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先倚懿  金升平  
我国目前新建住宅房价指数编制方法仍采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方法,与真实房价情况严重脱节。现今房价指数编制第三代方法逐渐成为国际上的主要方法,但这一方法并非完全适合国内情况。文章采取第三代方法"同质可比"的思想,考虑我国实际房产交易情况,研究虚拟重复交易虚拟数据产生方法,并建立单一新建住房交易和虚拟重复住房交易两种交易数据的模型,找到一种新的、具有更高计算精确度和有效性的房价指数编制模型——自回归混合效应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会广  刘忠原  
准确把握房价与地价关系是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基础。本文在归纳概括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房价与地价的市场属性、预期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土地市场与住房市场的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假说,构建了一个解释房价与地价关系的机理模型,即开发商根据住房销售市场状况及未来的房地产开发价值的预期,调整其在土地出让市场上的竞价行为;当期土地市场上的变化又会引起该地块开发后房地产价格及该地块所在区域内房价的变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全国和部分城市2002年-2009年普通住宅销售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房价与地价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全国层面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房价与地价有双向影响,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永平  张宗益  祝接金  
本文采用新近提出的ARDL-ECM模型,通过检验各地区储蓄-投资的长期共积关系并计算其储蓄保留系数,从储蓄-投资相关关系这一新角度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实证结果与从不同流动渠道分析区域间资本流动的结论一致,即总体上东部是资本净流入地区,西部是资本净流出地区,中部地区基本持平,证实了资本向东部地区流动的区域间资本流动的基本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2014年均超过了0.115,房价上涨阻碍了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管小婷  
一、引言商品价值决定价格。在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进行上下波动。因此,在研究商品价格时,对商品价值的分析至关重要。如何评价商品的价值关系到商品价格分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根据房地产价格指标的几种分类方法和目前已有的分析方式,通过最新的数据对西安市房地产价值进行估计。主要应用到三种方法:按投资收益变现法、房价收入比、租售比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小广  
2007年,我国住宅房地产增长的基本态势是:住宅投资仍将过热,房价继续高位增长,但需求增长将进一步回落。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关键是抑制住宅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因此,要继续加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1)尽快着手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跃  张峰  
当前我国住宅房地产价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其是否合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国际比较通用房价合理性判断依据,从"区域内中等收入的家庭可以消费得起中等房价的住房"和"房地产价格增长率是否过快"两个标准,判断我国房价水平是否合理,得出我国房价增长过快,已经不处于一个合理范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蔡黔芬  刘富勤  
以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细分理论为依据,对现阶段房地产开发商的细分市场状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得我国现阶段房地产市场还处于发展的深化中,并指出老年住宅市场是很有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会元  黄珊  李均超  
完善我国住房交易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格兰杰检验和TVP-VAR模型,研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及现房、期房房价与消费者预期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期房与现房价格具有双向价格发现功能。期房价格对现房价格具有正向影响,并随影响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这种影响有所下降。现房价格同样正向影响期房价格。另外,期房价格走势单向引导消费者预期,且这种引导能力不断增强。因此,本文提出相关构建高效信息披露体系、完善我国期房价格监测预警制度、提高政府治理房地产市场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立达  何理  
从全国范围看,人口城镇化率和人口在省际间流动比率的提高均会促进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具体来看,人口在省际间流动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要大于人口城镇化率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人口城镇化率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在经济最发达的第一类区域并不显著,对第二类和第三类区域的商品住宅价格影响显著,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第二类区域;人口在省际间的流动对第一、二类区域的商品住宅价格都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第三类区域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呈负相关。为避免经济发达地区住房价格过高,并缓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住房空置率过高的问题,需要坚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制定分区域差别化的购房政策,实现人口流动和住房市场发展二者的良性互动,最终将住房主体回归于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会广  刘忠原  
本文在综述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二者属性,构建一个认识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表明,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地价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土地需求作为引致需求受房价影响较大。同时,本文利用1998年至2009年季度数据对房价和地价进行G ranger因果关系检测,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房价与地价互为影响,房价对地价影响更为显著;长期内,房价是地价的G ranger因,而不是相反。计量结果可以揭示房地产市场信号短期与长期传递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房地产市场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