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3)
2023(15065)
2022(13261)
2021(12370)
2020(10474)
2019(24299)
2018(24212)
2017(47567)
2016(25518)
2015(28556)
2014(28385)
2013(27828)
2012(25143)
2011(22353)
2010(22180)
2009(20107)
2008(19192)
2007(16470)
2006(14105)
2005(11859)
作者
(71372)
(59459)
(58957)
(56312)
(37639)
(28520)
(26866)
(23581)
(22622)
(21038)
(20193)
(19840)
(18680)
(18614)
(18395)
(18041)
(17817)
(17673)
(16941)
(16893)
(14638)
(14484)
(14415)
(13644)
(13359)
(13090)
(13007)
(12905)
(11921)
(11768)
学科
(102981)
经济(102872)
管理(74685)
(70948)
(59977)
企业(59977)
方法(53392)
数学(47329)
数学方法(46568)
(26223)
(26000)
中国(24473)
业经(22220)
(21376)
地方(19406)
理论(17927)
(17626)
贸易(17618)
农业(17511)
(17076)
(17047)
(17012)
财务(16930)
财务管理(16897)
技术(16109)
企业财务(16033)
(15835)
环境(15668)
(14062)
(13528)
机构
学院(356056)
大学(355668)
管理(145656)
(140544)
经济(137674)
理学(128497)
理学院(127114)
管理学(124435)
管理学院(123822)
研究(111655)
中国(80830)
(73962)
科学(70794)
(61754)
(54914)
业大(54519)
(54436)
财经(51311)
中心(50894)
研究所(50239)
(48820)
(46836)
(46085)
北京(45920)
师范(45619)
农业(43132)
经济学(42369)
(41300)
(40010)
财经大学(38569)
基金
项目(254790)
科学(201668)
基金(186235)
研究(183765)
(162210)
国家(160904)
科学基金(139965)
社会(115720)
社会科(109762)
社会科学(109732)
(99913)
基金项目(99131)
自然(93263)
自然科(91214)
自然科学(91194)
自然科学基金(89534)
教育(86059)
(83742)
资助(77672)
编号(74746)
成果(58049)
重点(56822)
(56060)
(53356)
(53194)
课题(50767)
创新(49551)
科研(49171)
教育部(48451)
大学(47813)
期刊
(143461)
经济(143461)
研究(97481)
中国(58935)
学报(55814)
管理(52149)
科学(51853)
(48002)
(46090)
大学(42870)
学学(40621)
教育(38258)
农业(33672)
技术(33147)
业经(24852)
(24333)
金融(24333)
经济研究(24212)
财经(24077)
(20512)
问题(18299)
技术经济(17673)
统计(17623)
(17357)
科技(17129)
商业(17047)
图书(16957)
理论(16340)
(16166)
(16121)
共检索到487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毕神浩  钟晓红  来宇敏  余泽骎  
在能源、环境双重约束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及效率成为节能减排关注的焦点,为探究两者的关系,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阐释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联机制;并以两者发展现状作为现实依据,引入PVAR模型,采用2000~2019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结合两者发展状态将其划分为东、西、中3个区域,利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通过熵值法测算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以技术进步、环境规制、产业结构3个控制变量,定量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效率的双向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各区域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效率均密切相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态势,仅作用力度和方向存在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东、中部为正、西部为负,而能源效率对能源效率结构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均为正,只是西部不显著,据此,需根据不同区域的能源消费及效率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素  周凯  
本文采用PVAR方法,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90-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都是相互促进关系,而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影响更显著;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对等的,经济增长受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更显著一些;石油、煤炭、天然气单个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一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烽  
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分析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的经验模型,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价格、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能源价格上涨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软"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正向冲击效应,但"硬"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冲击在统计上不显著;能源价格与"硬"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的长期累计贡献相当且均大于"软"技术进步的长期累积贡献。结果提示,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完成"硬"技术进步由生产效率导向型向节能导向型转变是实现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节能减排政策的施行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都是在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样本数据,使用ARDL模型方法对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在长期和短期内都有显著影响,且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间也存在相互的影响。未发现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推行适宜的节能减排政策不会阻滞我国的经济增长,而节能减排政策的一项重点应该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宛晨  胡永翔  
消费结构主要是通过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等中间变量来影响产业结构的,为了定量分析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PVAR模型,对我国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先进行整体参数估计,然后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别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中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而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有负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断优化消费结构以及推行差异化政策等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海良  张格琳  
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将2001~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驱动效应分解为人口效应、收入效应、结构效应、能耗强度效应,并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研究发现:(1)三大产业能耗比重变化明显不同,第一、二、三产业能耗比重分别呈现逐年减少、先增加后减少、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2)收入效应和能耗强度效应分别对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起正向和负向作用,对总效应的贡献率达到115.49%和-27.71%。(3)第二产业对收入效应、结构效应、能耗强度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71.91%、108.97%、89.84%,远大于第一、三产业的贡献率。据此,提出应强化产业结构改善和技术进步运用、注重第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辉群  彭传立  
在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以2003—2017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SBM方向距离函数方法对样本期内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通过构建包含技术创新在内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系统阐述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影响路径。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各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空间分布较为稳定,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即东部沿海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但目前该作用效果还尚小且存在滞后性特征;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良性互动,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反之,技术创新也能促进对OFDI外溢技术的吸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辉群  彭传立  
在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以2003—2017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SBM方向距离函数方法对样本期内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通过构建包含技术创新在内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系统阐述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影响路径。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各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空间分布较为稳定,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即东部沿海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但目前该作用效果还尚小且存在滞后性特征;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良性互动,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反之,技术创新也能促进对OFDI外溢技术的吸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胜  靳景玉  
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视角,通过C-D生产函数,得到GDP与四种能源消费的比例关系,由此计算四种能源消费增量所带来的GDP增量,运用DEA方法进行能源效率测算,得到以下结论:我国能源规模效率处在高位波动运行,能源总量规模投入接近能源最优规模,能源效率较低是由于能源技术效率水平低下所致;通过能源效率与能源结构的关系分析,可知降低煤炭的使用量,增加石油、电力、天然气的使用量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验证了"能源效率的惯性"现象,表明我国未来一段时间能源效率将在高位波动运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安印  刘博  
深入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特征对促进能源合作具有积极意义。运用1990—2016年中亚五国面板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亚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双向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中亚地区GDP增长与电力消费在整体上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与石油消费呈现单向促进关系,天然气消费与GDP增长不存在显著的相互关系。从中亚区域整体这一关系特征出发,加强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终端产品合作和电力互联互通合作是未来提升“一带一路”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重要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海涛  宋荣兴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理论,从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验、变量间的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角度,利用我国1978~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表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数量关系模型的建立,为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数理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军  王赛  
考察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与能源效率的互动关系,对于提高能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除中国港澳台地区、西藏),运用面板回归及空间自回归(S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均可以有效提高能源效率;(2)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协同发展形成"双重结构",优化提高能源效率;(3)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东部地区能源效率呈现高—高集聚状态,中西部地区以低—低集聚为主;(4)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及其交互项—"双重结构"优化过程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阻滞外围区域能源效率提升。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对策建议,旨在对我国制定相关能源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吴琦  武春友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根据能源系统的特点,基于DEA方法建立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行政区域进行实证研究。针对能源效率的概念缺少统一标准的现状,从综合投入、技术效率和有效产出3个角度界定能源效率概念,为能源效率研究提供清晰的概念框架;构建以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和固定资产折旧为投入指标以及以经济产出和环境影响为产出指标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可处理非期望产出的DEA能源效率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评价模型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有效应用于能源效率的评价,并较好地满足系统分析的要求;在生产实践方面可以为能源效率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爱芹  
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消费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能源消费量模型,准确预测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做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分析,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能源生产计划、外供能、节能计划及制定相关的政策等提供科学的依据,这对于保持中国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运用组合模型进行预测不仅预测结果准确性高,而且稳定性好。本文借助组合模型对能源消费所做的预测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稳步增长,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保持此增长势头及速度。组合模型集结了更多的有用信息,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慧芳  朱雅玲  
本文基于AIDS扩展模型,从时间影响和城乡差异两个视域,实证研究了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关系的差异演化。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中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没有完全遵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最主要的收入因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则在特定阶段或群体中对各项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