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1)
2023(15772)
2022(13134)
2021(12354)
2020(10411)
2019(24215)
2018(23834)
2017(45777)
2016(24361)
2015(27550)
2014(27334)
2013(26934)
2012(24663)
2011(22076)
2010(22445)
2009(21241)
2008(20137)
2007(18102)
2006(15617)
2005(13699)
作者
(69113)
(58331)
(57804)
(55028)
(36478)
(27978)
(26423)
(22856)
(21953)
(20654)
(19662)
(19587)
(18225)
(18031)
(17915)
(17915)
(17450)
(16926)
(16722)
(16629)
(14352)
(14224)
(14180)
(13416)
(13254)
(13081)
(12867)
(12826)
(11858)
(11688)
学科
(104685)
经济(104578)
(77211)
管理(66941)
(54183)
企业(54183)
(52791)
方法(49002)
数学(44327)
数学方法(43625)
农业(35468)
中国(30241)
(27870)
金融(27867)
(27213)
业经(27014)
(26414)
银行(26388)
(25394)
地方(22213)
(22014)
(18744)
贸易(18730)
(18281)
(18054)
(17416)
财务(17353)
财务管理(17313)
企业财务(16471)
理论(16127)
机构
学院(348054)
大学(340745)
(144882)
经济(141978)
管理(136983)
理学(119370)
理学院(118209)
管理学(115877)
管理学院(115265)
研究(109623)
中国(90041)
(72698)
(69070)
科学(66901)
(64882)
业大(56238)
农业(56020)
中心(55208)
(54348)
财经(52274)
(51321)
研究所(49458)
(47618)
经济学(44584)
(42588)
北京(42352)
师范(42138)
(41321)
经济学院(40584)
经济管理(38992)
基金
项目(236996)
科学(187345)
研究(172992)
基金(172667)
(149860)
国家(148559)
科学基金(128823)
社会(110674)
社会科(104811)
社会科学(104779)
(94960)
基金项目(91377)
自然(83305)
自然科(81429)
自然科学(81410)
自然科学基金(79954)
教育(79768)
(77981)
编号(71275)
资助(71085)
成果(55735)
重点(53118)
(52331)
(51692)
(49972)
课题(48092)
创新(46619)
国家社会(45941)
科研(45763)
教育部(44911)
期刊
(154910)
经济(154910)
研究(93155)
(74006)
中国(65210)
学报(52894)
(50118)
农业(49900)
科学(49568)
管理(45503)
(44478)
金融(44478)
大学(41458)
学学(39751)
技术(31946)
业经(31760)
教育(31531)
财经(25008)
(24232)
经济研究(23419)
问题(21638)
(21427)
统计(18748)
(18633)
技术经济(17690)
(17108)
农村(16080)
(16080)
理论(16001)
世界(15878)
共检索到501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付兆刚  张启文  
本文利用PSTR面板平滑转化模型分析了农村不同金融渠道的发展水平对减贫效应的影响。选择FGT指数,分析转换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关系,利用2009~2014年全国26个省份地区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具体的阈值。发现农村不同金融渠道在阈值前后对贫困发生率以及相对率的扰动效应均出现先强后弱的特征,对农村贫困失衡率的影响均一直表现为阻碍效果。农村非正规金融渠道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和相对率的阻碍效果更显著,农村正规金融渠道对农村贫困失衡率的阻碍效果更明显。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按经济发展阶段和地区特点,科学配置农村不同金融渠道和金融资源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唐李伟  
本文利用2003—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在门槛值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和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明显。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地区差异显著,考察期间,除青海、宁夏、海南3个省域外,其他省域的农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西现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模型对少数民族农村的减贫效应进行分析,选取医疗贫困、收入贫困与教育贫困三个指标作为主要贫困指标。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农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缓解医疗贫困,对收入贫困的缓解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越来好的情况下,教育贫困这个问题将会慢慢得到很好的解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西现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模型对少数民族农村的减贫效应进行分析,选取医疗贫困、收入贫困与教育贫困三个指标作为主要贫困指标。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农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缓解医疗贫困,对收入贫困的缓解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越来好的情况下,教育贫困这个问题将会慢慢得到很好的解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基于中国农村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检验并测算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及其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村贫困缓减,并且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并存。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肖攀  
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利用30省市1999~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医疗贫困、收入贫困和教育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在各自门槛水平前后,农村金融发展对医疗贫困的影响始终表现为促进,并且促进效应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对收入贫困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但抑制效应只有在跨越门槛之后才能有效显现;对教育贫困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但仅抑制效应显著。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不仅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而且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丽萍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金融供求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效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沁  孙浩  
基于2003—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我国农村多维贫困(收入、教育与医疗贫困)的空间集聚特征以及农村金融减贫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三种贫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关联,表明我国贫困表现为空间集聚的格局;农村金融发展对收入与教育贫困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对降低医疗贫困并未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对三种贫困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而东部地区则不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农村金融发展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省份发挥间接减贫作用,这为进一步解决贫困的集聚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浩  李瑞晶  
金融扶贫是我国农村减贫的重要环节,但金融减贫的实际效果如何却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以金融生态环境为门限变量的双重门限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非线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商业金融缓解农村居民收入贫困和综合贫困的作用都逐渐增强;但由于不同渠道的支农金融存在相互替代效应,财政金融的减贫效果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缓解收入贫困相比,缓解农民综合贫困的金融生态环境门槛更高;农户自有投资、地区经济增长等控制变量的减贫效果也各有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浩  李瑞晶  
金融扶贫是我国农村减贫的重要环节,但金融减贫的实际效果如何却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以金融生态环境为门限变量的双重门限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非线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商业金融缓解农村居民收入贫困和综合贫困的作用都逐渐增强;但由于不同渠道的支农金融存在相互替代效应,财政金融的减贫效果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缓解收入贫困相比,缓解农民综合贫困的金融生态环境门槛更高;农户自有投资、地区经济增长等控制变量的减贫效果也各有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减贫绩效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华增  兰庆高  
农村贫困在我国一直是个难题,必须缩小贫富差距,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着力发展农村金融,切实提升农村整体经济水平。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文章提出了当前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建立了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扶贫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唐李伟  肖攀  
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与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存在非线性影响,其发生门槛转换的位置水平分别为0.309、0.312和0.575。在跨过门槛值之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明显提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地区差异显著,在东部沿海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更加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攀  李连友  苏静  
笔者基于1998年~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呈现显著的门槛特征;在相应门槛值前后,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交通和通讯消费的影响始终表现为促进,且促进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而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衣着消费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在自身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能显著促进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文教娱乐用品消费及家庭设备和服务消费的增长,而不论处在何种发展水平区间,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促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慧霞  
土地问题是维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建立灵活、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拟通过农村金融对土地流转的效应分析,提出土地流转对农村金融发展影响的三个假设。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制度变革应以担保、抵押为突破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苏静  唐李伟  
文章基于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财政金融支农模式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财政金融支农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是存在的。财政支农规模的最优比重为41.7%,金融支农与财政支农的最优结构比重为3.502,且绝大部分省份大多数年份财政支农规模与财政金融支农资金配置结构均没有达到上述最优比重。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有效互动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