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7)
- 2023(18039)
- 2022(15542)
- 2021(14530)
- 2020(12197)
- 2019(28220)
- 2018(27943)
- 2017(53836)
- 2016(28674)
- 2015(32568)
- 2014(32462)
- 2013(32149)
- 2012(29358)
- 2011(26480)
- 2010(26420)
- 2009(24420)
- 2008(23337)
- 2007(20170)
- 2006(17771)
- 2005(15669)
- 学科
- 济(133785)
- 经济(133650)
- 管理(82267)
- 业(76880)
- 企(62985)
- 企业(62985)
- 方法(58947)
- 数学(52119)
- 数学方法(51349)
- 中国(33174)
- 农(31794)
- 财(28538)
- 业经(26755)
- 地方(26455)
- 学(26264)
- 贸(23201)
- 贸易(23188)
- 易(22471)
- 农业(21642)
- 制(20543)
- 理论(19886)
- 和(18967)
- 环境(18806)
- 技术(17428)
- 务(17271)
- 银(17209)
- 财务(17186)
- 银行(17165)
- 财务管理(17150)
- 融(17137)
- 机构
- 大学(413617)
- 学院(412351)
- 济(177067)
- 经济(173698)
- 管理(163360)
- 理学(142395)
- 理学院(140821)
- 研究(140462)
- 管理学(138054)
- 管理学院(137324)
- 中国(104795)
- 京(87405)
- 科学(84617)
- 财(76896)
- 所(69625)
- 研究所(63659)
- 农(62757)
- 财经(62655)
- 中心(62474)
- 业大(59427)
- 江(57331)
- 经(57150)
- 北京(55486)
- 经济学(54561)
- 范(53134)
- 师范(52665)
- 院(50986)
- 农业(48944)
- 经济学院(48941)
- 财经大学(46661)
- 基金
- 项目(282683)
- 科学(223691)
- 基金(207624)
- 研究(205397)
- 家(180907)
- 国家(179470)
- 科学基金(155008)
- 社会(131698)
- 社会科(124942)
- 社会科学(124909)
- 基金项目(109043)
- 省(107919)
- 自然(100829)
- 自然科(98579)
- 自然科学(98556)
- 自然科学基金(96781)
- 教育(94943)
- 划(91029)
- 资助(87006)
- 编号(82427)
- 成果(65588)
- 部(63146)
- 重点(62993)
- 发(60103)
- 创(58322)
- 课题(56481)
- 国家社会(54918)
- 教育部(54700)
- 创新(54452)
- 科研(53945)
- 期刊
- 济(192028)
- 经济(192028)
- 研究(122469)
- 中国(74207)
- 学报(62523)
- 管理(61178)
- 科学(59216)
- 财(57486)
- 农(56250)
- 大学(48254)
- 学学(45673)
- 教育(42107)
- 农业(39323)
- 技术(37979)
- 经济研究(33041)
- 融(32359)
- 金融(32359)
- 财经(30859)
- 业经(29411)
- 经(26523)
- 问题(24135)
- 技术经济(21781)
- 统计(21513)
- 业(21005)
- 贸(19636)
- 策(19109)
- 世界(18897)
- 商业(18725)
- 图书(18699)
- 科技(18465)
共检索到598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小莉 潘浩然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于现有的研究,文中选取人均GDP、能源强度、资本形成总额作为阈值变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发现资本形成总额为最优阈值变量,这一结论显示出现阶段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中资本投入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使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三个非线性模型都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②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能源消费量将会增加,人均GDP达到13 000元左右时,能源消费量对收入水平较敏感,能源消费弹性分别为0.473 1和0.394...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PSTR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全 王俏茹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平滑转移模型实证研究了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得出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V型关系的结论,并通过门限值的计算得出最优的消费水平为68.12%,在这一门限值以下,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于这一门限值之后,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减弱。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消费率依旧偏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政府应建立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同时优化投资结构,创新对外贸易模式,保持适度的通胀水平,提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全 王俏茹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平滑转移模型实证研究了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得出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V型关系的结论,并通过门限值的计算得出最优的消费水平为68.12%,在这一门限值以下,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于这一门限值之后,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减弱。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消费率依旧偏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政府应建立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同时优化投资结构,创新对外贸易模式,保持适度的通胀水平,提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小莉 赵坚 潘浩然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选取滞后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作为阈值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估计模型,其主要实证研究结果为:除低水平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情况外,三个非线性模型都显示城镇化和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会下降,而随着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该弹性会增加;弹性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增加趋势,到2010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文章最后分析了不同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PSTR模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咬亮 程凯
本文首次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我国30个省份2000~2015年的财险需求变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影响财险需求的关键因素,在不同的城镇化变化过程中,经济增长对财险需求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省份保险需求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说明要促进不同区域保险业的平衡发展需要兼顾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在不同城镇化阶段对财险需求均有正影响,而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对财险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保险业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哲
在钱纳里标准模型提出半个多世纪以后,本文基于全球153个国家(地区)1960-2020年的样本数据和2000-2021年国内省级面板数据,再次使用钱纳里设计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除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钱纳里提出的经济增长与消费率之间存在的U型关系在不同人口规模的国家和整体样本中都存在,这一发展规律也适用于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变化情况。钱纳里模型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用于理解与预测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居民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钱纳里模型 经济增长 消费率 再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火根 龙建辉
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线性关系假设为前提。本文在非线性框架下,利用Hansen and Seo(2002)最新发展的门限协整方法(threshold cointegration test)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两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两机制门限协整,当对均衡的偏离小于或等于门限值-7.85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倾向于不向均衡状态调整,而当对均衡的偏离大于门限值-7.85时,他们都倾向于向均衡状态调整,并且能源消费的调整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门限协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强 李青川 贺畅达
本文利用平滑转换模型STR,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研究利率期限结构与未来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其中,利率期限结构的特征由无套利NS模型的三因子来刻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与实际GDP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从静态角度,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利率曲线的斜率与GDP之间,超过阀值的斜率对未来经济增速具有非对称的加速作用;从动态角度,水平和斜率因子的变化与预测期限长于12个月的经济增速之间也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中水平因子在过去12个月的变化对未来12个月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秀梅 王磊
本文选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4)的年度GDP增长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使用HP滤波方法将我国的GDP增长率和失业率数据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并应用门限估计法对变量的波动部分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被人们认为严重背离奥肯定律的我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互逆关系,在我国存在非线性的表现形式,产出的变动可以引起失业率的非对称性的变动。具体来看,当经济处于衰退期(产出缺口为负)时,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当经济处于扩张期(产出缺口为正)时,经济增长对失业有正向的拉动效应,且当期失业率受到前两期失业率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非线性 奥肯定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蒋坦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吗?本文在产品种类增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中,集中考察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产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此外,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方法对中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贸易开放程度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少,但两者始终保持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经济增长 非线性 STR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进 曾琦 张乐天
选用中国2000~2014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以银行信贷为转换变量,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当信贷增长率低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信贷增长率高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实现"稳定房价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央行应将信贷增速维持在低增长体制的最优区间中。同时,央行还应该改善信贷结构,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武春友 谢风媛
文章应用门限面板数据模型,采用1997-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入境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限效应,即入境旅游收入占GDP的百分比低于2.36%时,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当该比例高于2.36%时,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两种状态下的地区其经济增长均不具有条件收敛性,入境旅游发展缩小区域差异的作用没有得到验证。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门限回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勇 池振合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紧密的联系。笔者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1952~2008年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以此探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最终结论: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内保持均衡状态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敏 赫英
本文采用三因素CES生产函数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模型,探讨能源消费对GDP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了能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得出:能源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GDP增长,但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生产函数 产出弹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优智
以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分别使用财政科技投入、R&D经费投入作为科技投入的代理变量,研究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适合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来拟合。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两个门限,其转换变量为前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一个门限,其转换变量也是前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平滑转换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银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探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PSTR模型
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PSTR模型
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再检验
中国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城市化与环境污染排放的联立非线性关系
FDI技术外溢、技术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
银行信贷、股市融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
产业集聚结构与城市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
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国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