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8)
2023(10498)
2022(9121)
2021(8544)
2020(7290)
2019(16981)
2018(16945)
2017(32592)
2016(17568)
2015(19586)
2014(19387)
2013(18797)
2012(16822)
2011(14873)
2010(14744)
2009(13271)
2008(12471)
2007(10540)
2006(8922)
2005(7247)
作者
(48423)
(40516)
(40410)
(38471)
(25545)
(19552)
(18359)
(16125)
(15439)
(14376)
(13802)
(13731)
(12689)
(12642)
(12609)
(12350)
(11943)
(11849)
(11604)
(11523)
(9927)
(9866)
(9808)
(9218)
(9149)
(9046)
(8748)
(8735)
(8228)
(8014)
学科
(74439)
经济(74378)
管理(50260)
(46047)
方法(39547)
(37589)
企业(37589)
数学(36076)
数学方法(35423)
(19208)
地方(16721)
中国(16243)
(16178)
(14938)
环境(14653)
业经(14576)
农业(13275)
理论(11677)
(11423)
贸易(11416)
(11154)
(11075)
(11007)
技术(10920)
(10303)
财务(10246)
财务管理(10222)
企业财务(9684)
(9583)
地方经济(9029)
机构
学院(239403)
大学(236618)
管理(98031)
(97357)
经济(95562)
理学(86359)
理学院(85478)
管理学(83588)
管理学院(83176)
研究(75692)
中国(55177)
(49168)
科学(48849)
(40316)
(39385)
业大(38962)
(36851)
中心(36148)
研究所(34331)
财经(33674)
(33242)
(30867)
农业(30480)
北京(30140)
(29959)
经济学(29826)
师范(29634)
(28541)
经济学院(27189)
经济管理(27040)
基金
项目(178380)
科学(141493)
基金(130381)
研究(126822)
(115209)
国家(114355)
科学基金(98959)
社会(80700)
社会科(76666)
社会科学(76644)
(70664)
基金项目(69317)
自然(66136)
自然科(64591)
自然科学(64578)
自然科学基金(63375)
教育(59465)
(59373)
资助(54217)
编号(50146)
重点(40774)
(38949)
(38388)
(37484)
成果(37458)
创新(35062)
科研(34784)
课题(34402)
国家社会(33810)
教育部(33465)
期刊
(95684)
经济(95684)
研究(59457)
中国(39161)
学报(37685)
科学(35947)
管理(34366)
(33765)
(30362)
大学(29487)
学学(28289)
技术(24600)
农业(23603)
教育(22983)
业经(17224)
财经(15548)
(15397)
金融(15397)
经济研究(15187)
统计(14277)
(13590)
(13374)
资源(13227)
(13167)
问题(13026)
技术经济(12755)
科技(12340)
决策(11857)
林业(11521)
(11364)
共检索到322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毛旭鹏  陈彩虹  郭霞  周丹华  胡焕香  
为了揭示长株潭地区森林生态安全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SR模型,依据研究区具体情况构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熵值法赋权,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森林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至2010年长株潭地区森林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等级值由3.6186增长至3.9040,总体水平都处于"一般"状况;由于受到冰雪灾害和森林火灾的严重影响,2008年森林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等级值最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和平  杨宗之  
[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开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活动。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主体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就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系统地评价森林生态安全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建立中部地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择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配,采用模糊物元模型对中部地区2005年、2010年、2015年森林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评价期内该地区森林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呈现良好状况且提升稳健,但区域发展不均衡,北部省份(山西、河南)森林生态安全状况较佳,中部省份(湖北、安徽)森林生态安全状态良好,南部省份(湖南、江西)森林生态安全状态有待提升。[结论]评价期内森林生态安全状态提升较为缓慢,且省份间存在较大差别;河南、湖北、安徽3省承受了较大的森林生态安全压力;单位GDP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普遍偏低,成为阻碍地区森林生态安全响应的主要因素。中部6省森林生态安全提升重点应在于减轻人类活动对森林环境的负面干扰,增强森林的营造、管护力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彦  郑洁  祝凌云  辛姝玉  孙博  张大红  
以湖北省85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利用熵权法与G1法确定综合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法计算湖北省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并分析比较1999—2014年湖北省森林生态安全变化,在GIS技术支持下对湖北省县域森林生态格局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整体良好;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人口密度等指标权重较大;县域森林生态安全水平地区分布不平衡,西部水平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1999—2014年湖北省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变化较小;县域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高—高聚类显著性更强,大多集中于湖北省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彦  郑洁  祝凌云  辛姝玉  孙博  张大红  
以湖北省85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利用熵权法与G1法确定综合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法计算湖北省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并分析比较1999—2014年湖北省森林生态安全变化,在GIS技术支持下对湖北省县域森林生态格局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整体良好;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人口密度等指标权重较大;县域森林生态安全水平地区分布不平衡,西部水平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1999—2014年湖北省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变化较小;县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兴萍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从20个指标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和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自直辖以来的生态安全问题。运用熵权和AHP的平均值作为权重,结合主观和客观赋权的优点,使评价更为合理。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7-2003年生态安全度为很不安全状况,2004-2007年生态安全度为不安全状况。从资源环境压力来看,1997-2007年其ESI一直处于很不安全状况;从资源环境状态来看,1997-1999年为很不安全状态,2000年和2001年为不安全状态,2002-2006年为临界安全状态,2007年为较安全状态;从人文环境响应来看,1997-2004年为很不安全状况,2005-2007年为不安全状况。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3方面分析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的影响,据权重值得知,人文环境响应对城市生态影响最大,其次是资源环境状态,影响最小的是资源环境压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闽  黄鹏  何天友  陈凌艳  郑郁善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分析福建省三明市生态安全程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出20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研究主导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生态环境要素,评价2004年至2013年城市生态安全现状及趋势.结果表明,三明市的城市生态安全基本处于稳定、上升趋势,安全等级较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重华  巫涛  王海峰  黄宗胜  彭殷  
对长沙岳麓山、湘潭昭山、株洲大京山等地部分天然林,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样方75块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长株潭地区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地区森林主要有15个天然群落,其中乔木46种,27科31属;灌木67种,29科35属;草本27种,13科19属.②群落类型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③15个群落植物种数量,灌木层最多,乔木层居中,草本层最少,植物分层分布格局基本符合较古老次生植被种的分布规律.④长株潭地区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值不高,反映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周边自然环境尤其是森林植被的日益破碎化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玲  边燕燕  
文章通过构建PSR模型建立了四川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的生态安全状况作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四川省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在经历上升趋势后又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生态安全状态指数和生态安全响应指数都呈现出波动性上升趋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0.396上升到2013年的0.551238,表明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整体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红  汪洋  
研究基于PSR模型框架,从压力、状态、响应等3个准则层入手构建佳木斯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与变异系数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对佳木斯市2000~2012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划定其安全等级。研究表明:2000~2012年,佳木斯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系统的压力指数整体低于状态指数与响应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形变化趋势,压力指数从0.084上升到0.129,下降到0.041,再上升到0.157;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数呈现先增长又下降的变化趋势,从0.158增长到0.251,再下降到0.208;土地安全状态响应指数呈现平缓的增长变化趋势,从0.140增长到0.308;...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解雪峰  吴涛  肖翠  蒋国俊  边华菁  马勇  陈建华  
以与乡镇结合的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将遥感影像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相结合,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生态安全度模型和RS与GIS技术,结合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选取18项评价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流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东阳江流域生态安全状态优秀区域面积占8%,良好区域面积占81%,一般区域面积占11%,流域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2流域上游部分评价单元设有自然保护区(东阳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生态安全处于优秀状态;流域中游评价单元(马宅,画水等)河流流经丘陵低山地带,主要流域环境处于自然-半自然状态,整体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流域下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汉斌  乔瑞琪  朱坚真  
海洋生态安全是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而海洋渔业生态安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海洋渔业生态安全,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化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路  吕洁华  张滨  
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城市带具有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和黑河市3个核心发展区辐射周边区域,该城市带的建立有利于整合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发展区域林业经济优势产业。文章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通过根据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计算,测试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分别测算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增长动力,根据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若干提升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动力,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庆  陈利根  舒帮荣  胡雁娟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由于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被重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已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探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针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特点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土地生态安全动态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的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生态安全呈现逐渐恶化趋势,目前已经处于不安全等级;同时存在水土协调度、受灾面积成灾率、人口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万元GDP能耗等不安全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陕永杰  魏绍康  苗圆  原卫利  
土地生态安全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46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基于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2005—2018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2005—2010年降低,2010—2015年微小提升,2015—2018年又小幅度下降,总体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性降低。(2)与2005年相比,2018年研究区23个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降低1级,20个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保持不变,仅3个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提高1级。(3)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不安全的水平。研究结果为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土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陕永杰  魏绍康  苗圆  原卫利  
土地生态安全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46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基于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2005—2018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2005—2010年降低,2010—2015年微小提升,2015—2018年又小幅度下降,总体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性降低。(2)与2005年相比,2018年研究区23个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降低1级,20个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保持不变,仅3个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提高1级。(3)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不安全的水平。研究结果为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土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