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9)
2023(16545)
2022(14329)
2021(13495)
2020(11240)
2019(26339)
2018(26123)
2017(50312)
2016(27316)
2015(30972)
2014(30963)
2013(30182)
2012(27600)
2011(24585)
2010(24492)
2009(22046)
2008(21237)
2007(18548)
2006(16113)
2005(13229)
作者
(76670)
(63797)
(63366)
(60489)
(40698)
(30829)
(28884)
(25232)
(24432)
(22712)
(22031)
(21307)
(20345)
(19919)
(19869)
(19319)
(19067)
(18855)
(18362)
(18183)
(15734)
(15512)
(15446)
(14678)
(14206)
(14196)
(14122)
(14056)
(12900)
(12664)
学科
(108364)
经济(108250)
管理(77874)
(70883)
(58871)
企业(58871)
方法(52039)
数学(45623)
数学方法(44843)
(29701)
中国(28888)
(25244)
地方(25236)
业经(23963)
(23252)
农业(19957)
理论(19478)
环境(19236)
(17698)
(17044)
贸易(17033)
(16884)
技术(16838)
(16445)
(16180)
财务(16086)
财务管理(16049)
(15589)
企业财务(15095)
(13562)
机构
学院(374978)
大学(374066)
管理(150995)
(141558)
经济(138181)
理学(131700)
理学院(130221)
管理学(127430)
管理学院(126763)
研究(120161)
中国(87811)
(80270)
科学(77795)
(62848)
(59697)
(58556)
业大(58146)
中心(56357)
(54386)
研究所(53887)
财经(51190)
(51160)
师范(50680)
北京(50136)
(46622)
农业(46546)
(44884)
(44836)
经济学(41659)
技术(41398)
基金
项目(267799)
科学(210243)
研究(194901)
基金(192118)
(167414)
国家(166031)
科学基金(143636)
社会(120686)
社会科(114214)
社会科学(114182)
(106073)
基金项目(102603)
自然(95216)
自然科(92966)
自然科学(92945)
教育(91203)
自然科学基金(91200)
(89151)
编号(80686)
资助(79371)
成果(63625)
重点(59973)
(58037)
(56736)
课题(55671)
(55490)
创新(51698)
科研(51154)
大学(49877)
教育部(49746)
期刊
(149857)
经济(149857)
研究(103771)
中国(70919)
学报(58886)
科学(54242)
管理(53214)
(53063)
(47465)
教育(46341)
大学(45091)
学学(42097)
农业(37202)
技术(36611)
(26201)
金融(26201)
业经(26140)
财经(23221)
经济研究(23196)
图书(21699)
问题(20686)
(19814)
(19443)
资源(18870)
科技(18513)
统计(18250)
技术经济(18209)
(17754)
理论(16986)
(16721)
共检索到531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君丽  刘聪聪  徐勇戈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号召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并以生态宜居城市作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界定生态宜居城市内涵,提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营造舒适平等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生态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指标层的具体权重并计算了生态宜居综合指数,选取四个中心城市与西安市进行空间对比以及水平时间演变分析,并基于PSR模型对西安市2012—2019年的城市生态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西安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君丽  刘聪聪  徐勇戈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号召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并以生态宜居城市作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界定生态宜居城市内涵,提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营造舒适平等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生态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指标层的具体权重并计算了生态宜居综合指数,选取四个中心城市与西安市进行空间对比以及水平时间演变分析,并基于PSR模型对西安市2012—2019年的城市生态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西安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莹  王慧敏  
[目的]通过构建基于结构绩效、经济绩效、公平绩效、环境绩效的建设用地供应绩效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十二五"期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水平,判定影响绩效水平的障碍因子。[方法]运用熵权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对2011~2015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绩效水平及因子障碍度进行测算。[结果]"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结构绩效呈波动式上升,经济绩效贡献度降低,公平绩效有所提升,环境绩效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结构障碍度平均达到58.44%,其后依次是经济障碍度、公平障碍度、环境障碍度,均值分别为14.84%、13.66%和11.24%。[结论]"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综合绩效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旧处于中级水平。结构与经济是制约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的主要方面,而公平与环境则对土地供应绩效贡献度较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小双  张雪花  雷喆  
近年来,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给人类营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和指标参考值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引导作用。本文综合考虑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城市生态宜居程度综合评价,最后认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以后发展过程中更应注意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方面,并保持经济发展势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馨  裴成荣  
文章以西安为例,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理想解法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991—2015年的测度值都呈现出局部波动、整体上升的趋势,并且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测度值都表现出继续上扬的趋势,而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的测度值都表现出收敛的趋势。综合评价的测度值从1991年的0.069增加到2015年的0.835,增长了12倍,并且自然因素影响最大,文化因素的作用开始显现。基于定量分析,探讨了处于遗址片区的城市,在特色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环境改善应当努力的方向,从而使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成为特色生态城市建设的推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壮林  高阳  安韬  熊英  马飞  
为科学、有效地对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论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对指标优化并赋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模型,采用贡献度和障碍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整体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绿色交通水平等级由“较差”转变为“中等”;(2)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驱动力层面因素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影响层面因素是影响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3)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万车事故率是制约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发展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楠  马耀峰  李天顺  白凯  
当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旅游产业会成为促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化发展的独立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互为背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文章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西安市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0~2009年西安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呈现上升的趋势;耦合度经历了2000~2002年快速变化和2003~2009年缓慢变化两个阶段;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壮林  高阳  安韬  熊英  马飞  
为科学、有效地对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论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对指标优化并赋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模型,采用贡献度和障碍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整体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绿色交通水平等级由“较差”转变为“中等”;(2)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驱动力层面因素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影响层面因素是影响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3)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万车事故率是制约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发展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红兵  周新  曾洁  闫文周  
土地整理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但作为区域整治活动,土地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为了尽量减少土地整理的负面影响,积极的生态补偿做法是必要的.以西安市蓝田县某村落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研究了生态补偿措施和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渠道设计中,需要考虑耕层保护,边坡平台建设等问题.以石头为原料的渠道、灌渠和排水渠道,由于其采用了泥石碴路的方法,道路和渠道可以显著减少土地整理过程中的负面生态效应.因此,结合DEA算法能够较好的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增加了DEA算法对管理现实世界问题的贡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来  薛齐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测算了其生物资源、能源消费及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临泉县生态足迹存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供需总量失衡、矛盾突出、受"域间贸易"影响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构成不对称等问题;与安徽省生态足迹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临泉县暂时属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等级,相当于安徽省1994年的状态;结合临泉县城市产业经济特点,基于生态足迹角度的分析,认为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是临泉县面临的生态压力的主要根源。基于测算结果,提出了临泉县建设宜居城市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文梅  任志远  王丽霞  侯琳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各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土资源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保护水土资源,保证水土资源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以西安市为例,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目标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按照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系统层建立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的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综合评价法计算生态安全值,并将生态安全值划分为5个判别等级,以此来判定西安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维  张可云  
生态宜居城市应当是偏重在生态方面的宜居程度。构造出包括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维护、污染处理4个准则层共计19个指标的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对河南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进行评价,肯定了河南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成就,但也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维护投入资金不足、污染治理力度参差不齐、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加快河南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精明增长;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维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银杰  南灵  
以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2010年近20年的有关数据,利用建设用地扩展速度指数、扩展强度指数和扩展弹性系数,研究了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变化特征;运用单因素法系统考察了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里,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经历了低速发展、稳定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影响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为非农业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君  丁超  
再生水是水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已逐渐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第二水源"。为了推进再生水的利用,合理测定再生水的成本价格便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选取了操作性较强的平均成本价格模型对西安市再生水价格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西安市再生水与自来水的比价情况。最后,提出了促进再生水回用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符新伟  段婕  白海林  
综合运用分析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西安市为例,截取2010—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城市建设的影响程度的评级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影响程度逐年递增,其中合作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高于合作创新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