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7)
2023(10983)
2022(9566)
2021(9037)
2020(7651)
2019(17612)
2018(17156)
2017(33352)
2016(17734)
2015(19999)
2014(19601)
2013(18606)
2012(16673)
2011(14565)
2010(14392)
2009(12887)
2008(12178)
2007(10204)
2006(8619)
2005(7023)
作者
(47433)
(39877)
(39592)
(37667)
(25318)
(19319)
(17954)
(15762)
(15183)
(14010)
(13681)
(13302)
(12496)
(12448)
(12265)
(11995)
(11712)
(11645)
(11452)
(11377)
(9692)
(9653)
(9536)
(9181)
(8996)
(8931)
(8661)
(8613)
(7988)
(7918)
学科
(71529)
经济(71465)
管理(56390)
(51747)
(44885)
企业(44885)
方法(38267)
数学(34275)
数学方法(33641)
(18476)
(18436)
中国(15545)
业经(15273)
环境(15213)
地方(14841)
(12936)
(12744)
(12686)
财务(12629)
财务管理(12603)
技术(12255)
农业(12030)
企业财务(11987)
理论(11976)
(11511)
(11496)
贸易(11489)
(11391)
(11180)
(8812)
机构
学院(240651)
大学(237928)
管理(101645)
(95503)
经济(93639)
理学(89833)
理学院(88966)
管理学(87127)
管理学院(86699)
研究(71944)
中国(52791)
(48083)
科学(45098)
(41942)
业大(36285)
(35438)
中心(34874)
财经(34690)
(33579)
(33202)
(31740)
研究所(31094)
(29933)
师范(29634)
北京(28910)
经济学(28788)
农业(27698)
(27261)
经济管理(26731)
(26516)
基金
项目(177889)
科学(142256)
基金(131043)
研究(128065)
(114612)
国家(113614)
科学基金(99813)
社会(82552)
社会科(78380)
社会科学(78353)
(70559)
基金项目(69705)
自然(66372)
自然科(64840)
自然科学(64827)
自然科学基金(63621)
教育(60546)
(58902)
资助(53605)
编号(51226)
重点(40326)
(39328)
成果(38451)
(38210)
(37465)
创新(35664)
课题(34801)
科研(34622)
国家社会(34537)
教育部(34173)
期刊
(92426)
经济(92426)
研究(59256)
中国(40824)
管理(35795)
学报(34617)
科学(33922)
(33535)
(30238)
大学(27637)
学学(26360)
技术(24259)
教育(23780)
农业(21332)
财经(16112)
业经(15979)
(15263)
金融(15263)
经济研究(14761)
统计(13848)
(13735)
资源(13292)
(13266)
技术经济(12445)
问题(12039)
(11956)
科技(11888)
决策(11642)
(11371)
财会(11024)
共检索到322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晓华  阳文林  傅泽鼎  曹俭  王赫  杨欣欣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湖南境内洞庭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良PSR框架模型,筛选14项水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指标体系。测算2010—2019年21个“县域单元”水环境治理水平。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权重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状态值(0.462)、压力值(0.285)、响应值(0.253),表明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状态环境是最能反映治理绩效。(2)湖区水环境治理总体呈现良好趋势,但不明显,年均增长率区间为(-0.92%~1.92%),说明治理力度即响应水平还有待提升。(3)洞庭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呈现出“东西两边高中部低”整体趋势,远离湖区(上游)水环境治理绩效好于中心湖区(下游)治理绩效的分布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晓华  阳文林  傅泽鼎  曹俭  王赫  杨欣欣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湖南境内洞庭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良PSR框架模型,筛选14项水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指标体系。测算2010—2019年21个“县域单元”水环境治理水平。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权重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状态值(0.462)、压力值(0.285)、响应值(0.253),表明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状态环境是最能反映治理绩效。(2)湖区水环境治理总体呈现良好趋势,但不明显,年均增长率区间为(-0.92%~1.92%),说明治理力度即响应水平还有待提升。(3)洞庭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呈现出“东西两边高中部低”整体趋势,远离湖区(上游)水环境治理绩效好于中心湖区(下游)治理绩效的分布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红梅  蒋岚  
基于湖南省洞庭湖区1996—2016年21个县(市、区)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综合采用SE-SBM等多种模型和方法对湖区农业生态效率及其县(市、区)际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洞庭湖农业生态效率近年来有所下降;农药、农膜和化肥投入过量是影响洞庭湖区生态效率的主要原因,同时碳排放、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过量排放也是造成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且各县(市、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泰尔指数三个指标显示,总体上湖区农业生态效率的县际差异及差异变化程度相对不大;σ敛散性检验结果显示,湖区各县(市、区)农业生态效率的差距随时间推移呈逐步扩大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洁   刘琴   唐晓佩   谭雪兰   刘沛  
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对1996—2020年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呈现出“三增三减”特征,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程度较为显著,水域和草地次之,耕地和林地的变化程度最小。(2)总净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碳排放高值区由中部转向西、东、南部,土地利用碳足迹压力指数始终大于1,以0.54的年均增幅不断上升。(3)人均GDP、单位GDP用地面积和单位土地碳排放强度是影响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因子,人均GDP和单位GDP用地面积分别成为促进和减缓洞庭湖区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文  钟声  
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湖泊面积急剧下降、水质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血吸虫疫情反复等。政府确立了江湖同治的指导思想,治理方针经历了从"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到恢复湖泊面积,改善湖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并先后采取了洞庭湖整修工程、园田化建设、血吸虫病防治、水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治理措施,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为了进一步改善湖区环境,还需在树立科学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以及整合社会力量等方面作更大的努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姣  严定容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主客观联合赋权;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灰色物元分析法分别对2003—2010年湖南省整体和洞庭湖区8个重点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湖南省水环境承载力总体未得到有效改善;研究区域中除益阳外,其他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普遍较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瑛  李丽立  吴信  张彬  印遇龙  李凤娜  
洞庭湖湿地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生态功能的退化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湖区集约化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尿等排泄物对湖区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从畜禽养殖量、粪尿等污染物的年排泄量、粪便猪粪当量及负荷量、土地畜禽粪便负荷承受程度4个方面估算并分析了洞庭湖各县(市区)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威胁性。结果表明:2007年洞庭湖区各类畜禽粪尿排泄总量为3 172.79万t,相当于猪粪当量2 921.13万t。全年畜禽粪尿流失总量达1 110.48万t。畜禽排泄物中年流失化学需氧量50.80万t,氨氮7.81万t。从畜禽粪便负荷量警报值及分级结果看,畜禽排泄物对岳阳楼区、汩罗市的环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建新  彭保发  陈端吕  王亚力  
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是判定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和制定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洞庭湖区2001~2010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利用状态预警和动态预警模型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洞庭湖区3个时相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介于0.4~0.6之间,安全等级均属一般,且呈下降趋势。(2)静态上,洞庭湖区3个时相的生态安全处于轻警状态,但各因素层的警情差异明显,其中恶化最明显的是低生态组分覆盖率、气候变化指数、水土流失率和区域开发指数,均处于中警状态。(3)动态上,生态安全综合指数2005年相对于2001年下降了0.06,进入恶化趋势和速度预警状态,2010年相对于2005年下降0.022,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拥康  李际平  吕勇  
为了在森林资源调查中能够方便快捷地估测出具有较高精度的林分蓄积量,以西洞庭湖区96块林分样地资料为基础,建立该区杉木林分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经假设检验(t检验)得该模型估计精度较理想,可达到近似实测树高曲线法的水平,既避免了较大地域范围因形高变异而引起估测立木材积的较大偏差问题,又降低了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支良  王久荣  潘亚飞  汤少勋  单计光  黄瑞林  
以洞庭湖流域3个选择畜牧业为替代产业的退田还湖示范堤垸为例,以氟、铬、镉、铅、汞和砷为主要检测指标,参照国家标准,分别对示范堤垸内与畜牧业密切相关的水、土壤与饲草饲料的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示范堤垸水环境化学指标除了大肠杆菌群落外,其余基本达到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卫生标准中关于农田灌溉用水和养殖用水的规定;土壤中铬、镉、铅、汞和砷与氟的背景值均低于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规定的产地土壤环境指标;大部分饲料、饲草原料中氟、铬、镉、铅、汞和砷含量符合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卫生标准。示范堤垸水、土和饲料资源的良好环境背景状况为畜牧业向绿色或有机畜牧业方向发展奠定了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深树  谭美英  黄璜  龙岳林  邓云波  甘德欣  
运用环境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对湖南洞庭湖区2006年畜禽养殖环境成本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6年湖南洞庭湖区畜禽养殖环境成本为2.564×109元,相当于该区域当年畜牧业生产总值的14.08%.如将畜禽养殖环境成本计入生产成本,则每个畜禽养殖单元(1头肉牛)亏损83.57元.可见,畜禽养殖已对环境造成较大损害,影响了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佩钦  仇少君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伟平  李佩瑶  
洞庭湖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影响方式和程度存在地区差异性。从洞庭湖区整体,岳阳、常德及益阳市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演替轨迹,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整体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量已越过EKC曲线拐点,工业废水仍处于"U"型曲线的右侧。工业废气EKC曲线在岳阳、常德和益阳三个行政区划中倒"U"型特征较为明显,且拐点均出现在"十一五"期间。说明洞庭湖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由"同向"关系向"反向"关系演替。通过LMDI分析法得出影响洞庭湖区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中,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是拉动因素,污染物排放强度因素发挥了重要的抑制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端吕  李际平  
森林景观格局决定着森林景观功能,不同的格局有不同的物质流过程,能控制水分、养分的流动过程,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在对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灰关联识别模型进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剖析景观格局的区域环境直接与间接响应。结果表明:1)在森林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中,通径系数表达了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响应,为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2)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产生一定的直接响应,但这种响应是森林景观结构改变功能的体现。在环境响应的森林景观格局的指数中,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均匀度>变动系数>分离度>分维度>优势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邢旭东  张建新  鲁江  吕焕哲  
以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讨论了区域土壤肥力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洞庭湖区土壤肥力处于较高水平,但区域内土壤肥力存在差异,其中平原区河流冲积物区土壤肥力最高,丘岗山地区的红层、花岗岩等区土壤肥力较低;地质背景对土壤肥力有显著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微量养分影响最为显著,认为在合适的区域,以合理的耕种方式和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对培肥地力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