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1)
- 2023(10494)
- 2022(8979)
- 2021(8510)
- 2020(7227)
- 2019(16801)
- 2018(16589)
- 2017(32446)
- 2016(17377)
- 2015(19450)
- 2014(19255)
- 2013(18529)
- 2012(16663)
- 2011(14761)
- 2010(14715)
- 2009(13271)
- 2008(12797)
- 2007(10469)
- 2006(8811)
- 2005(7348)
- 学科
- 济(68558)
- 经济(68487)
- 管理(49294)
- 业(48387)
- 企(38847)
- 企业(38847)
- 方法(37039)
- 数学(33720)
- 数学方法(33061)
- 中国(20937)
- 财(17321)
- 农(15742)
- 业经(13207)
- 地方(12823)
- 理论(12280)
- 学(12178)
- 务(11904)
- 制(11892)
- 财务(11850)
- 财务管理(11823)
- 企业财务(11198)
- 险(11142)
- 保险(11049)
- 银(10864)
- 银行(10849)
- 贸(10846)
- 贸易(10839)
- 易(10535)
- 农业(10413)
- 技术(10286)
- 机构
- 学院(234100)
- 大学(233576)
- 管理(96157)
- 济(93095)
- 经济(91049)
- 理学(83800)
- 理学院(82913)
- 管理学(81031)
- 管理学院(80598)
- 研究(72285)
- 中国(56971)
- 京(48552)
- 科学(45154)
- 财(43019)
- 业大(35309)
- 财经(35295)
- 农(35006)
- 中心(34937)
- 所(34285)
- 江(33341)
- 经(32344)
- 研究所(31496)
- 北京(29809)
- 经济学(29074)
- 范(28403)
- 师范(28097)
- 院(27880)
- 农业(27528)
- 财经大学(26823)
- 州(26524)
- 基金
- 项目(169862)
- 科学(135342)
- 基金(125840)
- 研究(120173)
- 家(110323)
- 国家(109508)
- 科学基金(96038)
- 社会(76892)
- 社会科(72999)
- 社会科学(72978)
- 基金项目(66694)
- 省(65857)
- 自然(65066)
- 自然科(63670)
- 自然科学(63656)
- 自然科学基金(62457)
- 教育(56521)
- 划(56339)
- 资助(52605)
- 编号(47542)
- 重点(38163)
- 部(37314)
- 成果(35819)
- 创(35711)
- 发(35147)
- 科研(33438)
- 创新(33406)
- 课题(32360)
- 教育部(32351)
- 国家社会(32306)
共检索到324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牛彦合 焦胜 操婷婷 夏保林 冯永杰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设施服务能力三方面构建城市多灾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风险区划和指标分值双向引擎的方式进行多灾种风险评估,基于此提出规划对策,有助于弥补某些高风险地区及高风险要素被忽视的缺陷、全面系统地解决多灾种防控问题。以三门峡市中心城区为例,首先辨识出研究区面临的多灾种为火灾、重大危险源灾害、洪涝灾害和地震地质灾害,然后评估出高风险区域为重大危险源附近、城中村、城边村、断裂带两侧以及老城区建筑人口密集区,高风险要素为P5(最小地面高程)、S2(建筑密度)、R6(人均避难场所面积)、R9(物资保障点建筑面积)等,最后从优化用地布局、配置避难空间和完善避难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薛晔 陈报章 黄崇福 严建武
在复杂的灾害风险系统中,风险并非简单相加,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基本是单一灾种简单相加得到的综合风险,缺乏可靠性。因此,此研究基于灾害风险系统理论,引入模糊信息粒化方法和模糊转化函数,利用模糊近似推理理论和方法,建立一个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软层次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的优势:1)不仅考虑了灾害风险系统中的确定性,而且还包括了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2)利用模糊信息粒化方法不仅减少了数据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了一些主观信息,使得评估结果更加接近实际,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更有利于风险管理者和决策者为减少损失规避风险提供依据;3)通过模糊转化函数将不同灾种得到的不同量纲的量转化同一量纲的量,以便于综合分析和模糊近似推理,获得多灾种综合风险。以云南省丽江地区(市)的地震-洪水灾害为例,验证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软层次模型的实用性,并将其结果与世界银行灾害管理中心和哥伦比亚大学灾害和风险研究中心所建议的风险评估模型(HMU-CHRR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本研究所建模型在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中的特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成国 白露 白夏 金菊良 蒋尚明
区域旱灾风险评估与区划是科学揭示旱灾风险系统要素相互作用与演变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可为制定区域旱灾风险防控措施、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为系统描述区域旱灾风险系统包含的随机性、模糊性及未确知性等复杂不确定性信息,论文基于随机抽样Bootstrap方法在合理构建区域旱灾风险系统样本方案集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确定性旱灾等级标准进行云化处理,采用正向正态云算法对区域因旱受灾风险系统Bootstrap样本集进行风险估计,并借助Arc 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区域旱灾风险分布状况进行区划研究,最终建立了基于自助法与云模型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估及区划模型。该模型在安徽省的应用结果表明:1)云模型方法能较好地描述旱灾风险系统的不确定性,计算所得的旱灾风险率区间估计结果能进一步反映风险内涵;2)淮北平原(阜阳市、宿州市、亳州市、滁州市)、江淮丘陵地区(六安市)及皖东南山区(黄山市、池州市)未来发生旱灾风险事件的总体概率较大,是安徽省旱灾风险管理的重点区域。可见,采用云模型方法进行旱灾风险评估能进一步降低旱灾风险系统不确定性对评估结果的误差影响,对区域旱灾风险评估及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宁嘉辰 吴吉东 唐茹玫 陈笑娟 许映军
多灾种风险评估是制定综合风险防范战略的基础工作之一,而目前尚缺乏一套通用的多灾种风险评估方法。论文选取全球减少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全球气候风险指数报告、世界风险管理指数报告、世界风险指数和世界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等5份国际权威风险评估报告,从评估目的、评估内容、模型方法、评估结果等方面对比分析可知:(1) 5份报告评估目的各有侧重,其中4份评估报告构建了动态风险评估机制,能够实现评估报告的定期更新发布;(2)以风险要素的综合为表征的多灾种风险评估方法易于推广应用,但需要进一步提升指标可用性,并且采取更直观、易于理解的风险表征方式;(3) 5份报告评估结果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风险水平略高于全球水平,是全球灾害风险防范的重点;(4)综合来看,5份报告各有自身的优缺点,未来可以结合“多灾种叠加损失”“灾害链损失”等概念丰富多灾种风险评估的模型方法、指标体系与结果表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革 邓庆彪 蔡耀星
基于PSR模型构建我国社会重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聚类分析筛选有效指标,用冗余度和变异系数法对筛选后的指标体系进行有效性检验。采用标准离差法、CRITIC法和熵值法分别计算压力、状态和响应维度指标权重,计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和反映我国社会重大风险总体状况的总指数。从时间趋势和空间差异上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各个指数变动情况。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重大风险状况取决于社会系统主体对社会重大风险源和形成的社会重大风险的处理。
关键词:
PSR模型 社会重大风险 评估体系 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五三 吴蓉 丁小俊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合肥市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历史内涝灾情数据,基于二维非恒定流水动力模型(FloodArea),开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研究表明:根据城市内涝预警业务需求,综合暴雨强度公式和广义极值分布两种方法,推算出合肥市1、3、6、12、24 h下5、10、20、30、50、100 a一遇的降水量,应用FloodArea模型模拟得到不同历时下多个重现期的淹没水深图谱,耦合精细化的承灾体信息及脆弱性曲线,完成合肥市城市内涝风险评估,再结合强降水预报,开展城市内涝风险预警业务应用;由典型内涝过程的效果检验可知,风险评估结果与灾情调查数据较为吻合、可靠度高,进而建立了降水预报→淹没模拟→风险评估→预警发布→效果检验一套较为完备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与预警业务流程,可用于城市内涝实时风险评估与预警业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华丽
中国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极端严重灾害多发。典型如洪水灾害,呈现出较厚尾分布的特性,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如何对洪灾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估算和拟合,是公平合理厘定洪灾保险费率的前提,也是保障洪灾保险推广运行的关键。本文将极值风险模型运用于洪灾风险的定量研究,采用泊松复合极值模型拟合洪灾灾害损失概率及损失程度,并就结果在洪灾保险的承保及转移分散机制中的运用提出对策。
关键词:
极值模型 风险评估 洪灾保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俊梅 郭琳
如何考虑不确定因素(风险因素)实现节能风险的有效防范是当前节能调度优化决策中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目前,节能调度的确定性模型的优化结果和决策方案缺乏可信度,计及不确定性因素的以机会约束的形式考虑随机性因素的不确定性,可避免为了满足不确定环境下极端情形所造成的决策方案过于保守的问题。以日为优化范畴的节能调度优化模型无法充分挖掘节能调度的节能潜力。国家电网公司已明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疏学明 颜峻 胡俊 吴津津 邓博誉
为评估建筑火灾动态风险,从防火工程的角度将火灾发展过程划分为"火情—火警—火险—火灾"4个阶段,分别研究了不同阶段的主要风险评估参数。采用Bayes网络方法构建了动态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网络结构与参数。采用敏感度分析法研究了评估参数对火灾风险的影响程度。以2座典型建筑为例,分别计算得到每个阶段风险和综合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火灾风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各阶段风险、评估参数均存在差异;评估节点和依赖关系构成了因果网;评估模型可以有效地将消防监测终端采集的消防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许玲燕 王慧敏 陈军飞
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是影响干旱灾害风险的主要因素。根据干旱灾害发生的极端过程特点,用极值理论刻画干旱灾害风险两个特征变量的边缘分布,用Archimedes Copula函数捕捉旱灾风险两个特征变量之间的极值相依结构,本文构建的基于Copula-EVT的旱灾风险评估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旱灾形成的极端过程和影响因子。实证分析以淮河流域蚌埠站为例,证实了ClaytonCopula-EVT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蚌埠站干旱灾害风险的历史经验分布,计算得出:蚌埠站干旱历时大于5个月,干旱强度超过7.45的极端干旱灾害风险概率为3%,重现期T_∩(t,d)为32.4年,对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的条件重现期研究得出干旱强度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聂建亮 叶涛 王俊 史培军
科学精算费率是保险经营的重要前提,是我国农作物保险可持续性的基本保障,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果的基础。本文在辨析农户尺度多灾种产量保险与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差异的基础之上,发展了一套基于抽样大田产量序列数据的农作物多灾种产量险费率定价方法。通过收集省级尺度的农作物统计单产序列和农业气象站点记录的抽样大田单产序列数据,运用该定价方法测算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纯费率。结果证明,该方法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模型测算的结果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灾种产量险 费率厘定 产量统计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雨晨 张梦琳 毛义华 张若雪
试图将韧性理论在多种灾害情境下进行拓展应用,并提出一种新的城市韧性评估方法。与传统的线性组合不同,将韧性按损失和恢复速率进行区分,并基于工程韧性理论模型,构建了城市韧性的评估体系和详细流程。通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评估结果显示:省内各个城市的韧性存在明显差异,这尤其体现于洪水和风灾中;在空间上以粤中地区珠三角核心城市群为高韧性集聚点,向东、西和北部呈现大幅下降;根据其自身风险高低灵活选择进行多灾害韧性评估,相比于无差别在各类灾害下的评估结果,差异较为明显。根据研究结果,为广东省各市的韧性提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多灾害 城市韧性 工程韧性 韧性评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德祥 徐力
内部审计逐渐由传统的账项和制度审计转变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思想,意味着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风险程度和重要性来规划审计项目执行的先后顺序以及审计资源的配置,这也正是审计计划的重点所在。本文即将以某Z公司为对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来指导企业年度内部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绪堪 王京
文章借助粗糙集思想将犹豫模糊语义术语转化为区间数,采用犹豫模糊语义表达城市型水灾害发生频率、严重度和紧密程度等不确定信息,并通过DEMATEL分析风险因素的净影响度和VIKOR方法对风险模式进行排序,构建城市型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平原河网地区城市型水灾害风险评估为例,选取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8个风险因子,根据专家给出的风险因子评价信息,验证了构建模型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为城市型水灾害科学和高效应对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云仙 孟生旺
地震损失数据存在明显的厚尾特征,使得通常的均值回归模型因为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而无法适用。本文对传统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函数系数的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基于我国大陆地区1990-2015年的地震灾害损失数据,重点探讨了它们在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计算了不同震级和置信水平下,我国地震灾害损失的VaR和TVaR等风险度量值。基于前述结果,本文最后还探讨了我国地震巨灾指数保险的设计和费率厘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