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4)
- 2023(16634)
- 2022(14606)
- 2021(13783)
- 2020(11478)
- 2019(26740)
- 2018(26344)
- 2017(51152)
- 2016(27773)
- 2015(31278)
- 2014(31372)
- 2013(30555)
- 2012(27956)
- 2011(24900)
- 2010(24808)
- 2009(22446)
- 2008(21537)
- 2007(18555)
- 2006(16128)
- 2005(13551)
- 学科
- 济(113130)
- 经济(113019)
- 管理(77002)
- 业(71609)
- 企(59226)
- 企业(59226)
- 方法(53349)
- 数学(46429)
- 数学方法(45636)
- 农(29765)
- 地方(27162)
- 中国(26765)
- 财(25590)
- 学(25059)
- 业经(24145)
- 农业(20321)
- 理论(19582)
- 贸(18198)
- 贸易(18187)
- 易(17574)
- 环境(17572)
- 和(17504)
- 制(17430)
- 技术(16871)
- 务(16426)
- 财务(16339)
- 财务管理(16302)
- 企业财务(15322)
- 划(14952)
- 银(13987)
- 机构
- 学院(383585)
- 大学(381943)
- 管理(153907)
- 济(144749)
- 经济(141412)
- 理学(134067)
- 理学院(132530)
- 管理学(129683)
- 管理学院(128991)
- 研究(123849)
- 中国(91210)
- 京(81510)
- 科学(80799)
- 财(64238)
- 农(62177)
- 所(61218)
- 业大(59406)
- 中心(57903)
- 研究所(56367)
- 江(55733)
- 范(53209)
- 师范(52697)
- 财经(52553)
- 北京(51003)
- 农业(48664)
- 经(47827)
- 院(46219)
- 州(45976)
- 经济学(42661)
- 师范大学(42561)
- 基金
- 项目(273245)
- 科学(214551)
- 研究(197518)
- 基金(196685)
- 家(172295)
- 国家(170912)
- 科学基金(147149)
- 社会(122594)
- 社会科(116045)
- 社会科学(116012)
- 省(108024)
- 基金项目(105088)
- 自然(97943)
- 自然科(95615)
- 自然科学(95592)
- 自然科学基金(93783)
- 教育(91896)
- 划(91136)
- 编号(81559)
- 资助(81488)
- 成果(63991)
- 重点(61337)
- 部(59166)
- 发(58516)
- 创(56477)
- 课题(55988)
- 创新(52649)
- 科研(52436)
- 大学(50543)
- 教育部(50373)
- 期刊
- 济(152534)
- 经济(152534)
- 研究(103582)
- 中国(71883)
- 学报(60909)
- 科学(57178)
- 农(55149)
- 管理(53365)
- 财(48065)
- 大学(45974)
- 教育(44430)
- 学学(43213)
- 农业(38626)
- 技术(35956)
- 融(27282)
- 金融(27282)
- 业经(26736)
- 财经(23760)
- 经济研究(23527)
- 图书(20699)
- 经(20265)
- 资源(20230)
- 问题(20202)
- 业(20132)
- 科技(18849)
- 统计(18323)
- 技术经济(18287)
- 版(18169)
- 理论(17275)
- 策(17059)
共检索到542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儒练 李洪义
土地集约利用是衡量全域旅游示范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引入PSR模型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土地集约利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指标体系,对上饶市2008—2017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演变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运用系统协调度函数计算PSR系统协调度指数,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的压力、状态以及政府的响应政策情况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上饶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综合值从2008年的0.029 3上升到2017年的0.050 4,保持平稳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向良性方向发展;(2)上饶市2008—2017年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分值较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仍属于粗放式用地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3)上饶市土地利用集约度与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40,P<0.01;(4)2008—2017年上饶土地集约利用PSR系统协调度指数偏低,均值为1.599,并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土地集约利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欠佳。研究结果能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及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天 濮励杰 张晶 朱明
研究背景:在当今城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成为土地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城乡交错带这一特殊的城市扩张边缘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研究目的:通过典型研究区域南京市栖霞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探讨城乡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特点和方法。研究方法:模型法、主成分分析法、文献法。研究结果:9a内栖霞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但受到产业发展模式制约,综合集约利用水平仍不高。研究结论:城乡交错带这一特殊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具有不同于城镇与乡村的特点。引入PSR模型进行城乡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是可行的,在研究区的评价实践中是成功的,评价结果能较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恒 李英
科学研判全域旅游示范区空间结构的合理性,有助于全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辽宁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方法,从总体空间分布和区域分布均衡程度等方面分析示范区空间结构;采用拓扑分析法,从网络回路性、连接性、连通度、通达度和中心点等方面分析示范区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研究发现:示范区布局较分散,旅游资源禀赋与示范区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北部及东部地区示范区建设有待提升;交通网络回路性一般,示范区空间分布交通指向性显著。基于此可得,示范区空间分布呈聚集状态,应合理调整示范区空间布局,促进旅游空间均衡发展;交通便利程度影响全域旅游发展效率,应持续完善全域旅游交通网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泽平 张河清 王蕾蕾
区域旅游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区整体旅游的发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必须追求更高的旅游效率。基于投入和产出有效时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对广东省1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6年旅游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有效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各示范区创建单位旅游综合效率差异较为明显,但多数区域整体旅游效率水平较高;整体旅游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正相关;技术效率差异较小,整体规模效率较为理想;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影响和制约作用更大。加强区域旅游内部合作、合理调整旅游要素投入比例与投入规模以及主动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有助于旅游效率的提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尹丽 田良
本文以国家发布的两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研究样本,从空间范围、人口、经济和旅游发展四方面对其规模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设计了省级单位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定指标,对31个省市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初步评估。研究表明:485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小型规模的示范区居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比较适合在小规模的区域开展;31个省级单位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初步评估表明,贵州省各项指标突出,综合指标排名第一,其次是江苏、浙江、海南;此外,省级单位内部市、县、区由于发展不平衡,全域旅游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直接按照公布的名单确定,其规模大小和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尚需深入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河清 邓泽平 王蕾蕾
首先,对特殊区域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广东省1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研究对象,从要素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发展竞争力、新媒体评价五个方面,创新性地选取21个指标构建特殊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各示范区旅游分项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优化和提升广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金仁重
[目的]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业界推动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识。[方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既没有现成的范例,也没有统一的模式,需要在具体实现途径上认真探索,其中,引入CIS战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有针对性地筛选CIS构成要素后,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CIS系统,并制定其战略步骤。首先是在以理念识别(即MI,包括示范区称谓和使命)为核心的基础上,对行为识别(即BI,包括示范区内部行为识别系统和外部行为识别系统等)和视觉识别(即Ⅵ,包括外观形象、应用系统、产品系统等)的具体化,然后是对三者在时间跨度和空间纬度上推进的总体设计。[结果]实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CIS战略,就是将组织识别系统的理论应用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与运营,以提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识别度、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识别系统来突出该示范区不可代替的个性和加强对社会公众持久的吸引力。[结论]CIS系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无形资产,它是一种市场号召力,在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改善示范区生态环境状况、提高示范区居民生活水平、重塑示范区形象、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俞策 孟令国
在新昌县全域旅游国家级示范区的全力推进中,工业旅游成了严重短板。虽然新昌工业旅游的发展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优越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契机,但当前却面临着重视程度不够、主体认知不足、市场开发不足、客观条件落后等问题。要促进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必须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进行总体谋划,找准发展定位,立足实际,有序推进,深度开发,持续创新。
关键词:
全域旅游 工业旅游 创新 融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学锋 陈瑶
改革创新是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要素。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工作在于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区域,通过改革创新,破除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以旅游业引领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旅游业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全域旅游的新实践,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毓利 徐彤
基于中国70个重点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视为推动城市旅游化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旅游化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化能够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并且其促进效应存在一年的政策预期。相较于中西部城市,旅游化对于东部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旅游化对于各等级城市共同富裕的政策促进效应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对低行政等级城市共同富裕的政策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化可通过发挥产业收入效应、就业增收效应、美好生活效应和创新提质效应等提升各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
关键词:
旅游化 共同富裕 促进效应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吴海金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上饶市12个县(市、区)的148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调研,分析了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投入与使用成效,指出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公用经费 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黎孔清 陈银蓉 陈家荣
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首次建立了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运用Super Decision软件进行实证演算。研究得出:①影响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地均GDP、地均碳排放、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②1998—2009年南京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评价指数从0.41增加到0.55,年均增长速率为2.72%;③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低碳水平和可持续性制约了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发展,是未来改革方向。所构建模型和ANP方法有助于客观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水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建男 廖军凯 廖合群
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良好的融合发展基础,两者进行产业融合无疑是促进红色旅游深入持续发展的破题之举和战略选择。在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等,两者融合发展的方向主要有红色文化创意园、红色影视、实景演出、红色展览宣讲、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和现代媒体传播等。
关键词:
红色旅游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国平 李治 张祚
将"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能较好地揭示土地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文章据此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呈梯度分布;②陕西省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显著;③PSR系统的协调度与陕西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成较高正相关,充分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均衡度,同时模型可信度也比较高。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培东 赵丽 杨皓 赵文晖 朱永明
该文以沧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沧州市及所辖县(市)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沧州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7.31%;所辖14个县(市)之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平均增长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吴桥县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沧州市始终最高,海兴县最低,集约度平均增长率黄骅市最高,为11.63%;任丘市最低,为4.41%;从空间分布来看,沧州市西南部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再次,东部最低;PSR模型子系统中响应系统贡献大,PSR模型系统协调度呈下降趋势,说明农用地集约度的提升是由单一子系...
关键词:
集约利用 农用地 PSR 模型 沧州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速铁路对区域内部旅游可达性影响——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评估——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分析
基于改进熵值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基于DEA模型的青岛市休闲农业效率评价——以青岛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
基于PSR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水平测度——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基于PSR模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农村金融制度性缺失与资金需求非均衡——以上饶市为例
基于全域旅游的龙头景区带动型模式研究——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
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用地时空演变与驱动分析——以上饶市城区为例
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以皖江示范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