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3)
2023(12883)
2022(10789)
2021(10521)
2020(8621)
2019(20179)
2018(19726)
2017(36281)
2016(19296)
2015(22165)
2014(21889)
2013(21304)
2012(19781)
2011(17816)
2010(17402)
2009(15951)
2008(15620)
2007(13354)
2006(11452)
2005(9843)
作者
(52863)
(44381)
(44013)
(42017)
(27923)
(21317)
(20085)
(17476)
(17005)
(15590)
(15176)
(15086)
(13784)
(13765)
(13729)
(13599)
(13096)
(12831)
(12759)
(12470)
(10988)
(10604)
(10579)
(10187)
(9994)
(9920)
(9580)
(9538)
(8927)
(8722)
学科
(81952)
经济(81882)
管理(54356)
(47605)
方法(38997)
(38774)
企业(38774)
数学(34790)
数学方法(34289)
中国(24938)
(21748)
(19229)
(16546)
贸易(16537)
业经(16475)
(16196)
环境(15752)
(15749)
地方(15055)
农业(14113)
(13820)
(13257)
(11904)
金融(11903)
(11806)
银行(11792)
理论(11771)
(11769)
技术(11397)
(11319)
机构
大学(268931)
学院(265496)
(115350)
经济(113299)
管理(104047)
研究(93788)
理学(89786)
理学院(88826)
管理学(87237)
管理学院(86751)
中国(72734)
(57917)
科学(55355)
(50468)
(45072)
中心(44262)
研究所(41191)
(40759)
财经(40511)
业大(37636)
(37335)
(37290)
北京(36550)
经济学(36124)
(35378)
师范(35047)
(34747)
经济学院(32528)
农业(31649)
财经大学(30409)
基金
项目(185623)
科学(147635)
基金(137157)
研究(136699)
(119897)
国家(118976)
科学基金(102477)
社会(88689)
社会科(84129)
社会科学(84107)
基金项目(72024)
(69228)
自然(65221)
自然科(63672)
自然科学(63656)
教育(63107)
自然科学基金(62511)
(59671)
资助(56214)
编号(53636)
成果(42797)
(42675)
重点(42413)
(39871)
(38360)
国家社会(38177)
课题(37102)
教育部(36927)
创新(36056)
科研(35809)
期刊
(121152)
经济(121152)
研究(77669)
中国(55047)
学报(39916)
(39033)
科学(38397)
管理(38209)
(35806)
大学(31772)
教育(30319)
学学(29402)
技术(25817)
农业(25595)
(21916)
金融(21916)
财经(20046)
经济研究(19657)
业经(17482)
(17448)
问题(15908)
(15331)
(15240)
图书(14377)
国际(14092)
世界(14090)
资源(14012)
统计(13619)
技术经济(13465)
(12424)
共检索到398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论文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环境、行为和决策三个层面建立中国生态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用1953—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与生态建设成效之间的关系。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生态建设成效有所提升,阶段性波动明显,按10年左右为周期划分为6个阶段。环境质量变化及政策演变轨迹相吻合。近60年间生态建设成效经历了不显著甚至负效应再到逐渐显化的过程。评价体系中各子系统及内部因子之间的协调性有待提高,表现为压力较大、状态不佳和响应不够的状况。生态系统演变具有长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为彻底改善生态环境,避免决策失灵,提高生态建设成效,需要国家意志与社会行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利  董必荣  
文章以会计学专业为例,构建了基于学生投入的一流专业建设成效评价框架,包括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学生学习成果、课程、有效教学实践、教育经验丰富度、师生互动水平、专业环境支持度、持续改进机制等八个维度,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中影响学生投入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框架的各维度及质量标准强调了学生投入理论和OBE理念等先进教育理念,突出了一流专业的学业挑战度和高阶认知学习,以及各维度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印证关系,体现了一流专业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应落实到学生学习上,从学生投入的视角构建一流专业建设成效评价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投入理论及其实践应用NSSE(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和CCSS(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工具为框架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雯雯  杨椅伊  
引用西北林业1999-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以层次分析法(AHP)和Delphi法赋权后将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建立西北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以协调度函数评估各子系统间协调度。结果表明,我国西北林业建设有3个明显阶段,但稳中有持续上升趋势,且协调度良好,利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由于政策失灵和林业系统的长期、动态、不稳定性,西北林业的建设需要国家从政策方面更加大力度,人民更积极参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超   吴水荣   孟贵   李婷婷   陆霁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论文构建了包括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民生改善5个方面共35项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19年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由1999年的0.169提高至2019年的0.803,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大,生态制度建设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小。山西省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超   吴水荣   孟贵   李婷婷   陆霁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论文构建了包括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民生改善5个方面共35项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19年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由1999年的0.169提高至2019年的0.803,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大,生态制度建设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小。山西省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思远   殷阿娜   王殿茹  
论文从首都“两区”建设成效评价这一新的视角,构建了包括水源涵养、生态支撑、绿色发展三个系统的评价体系框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测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建设效应显现。初期建设趋势明显,测度结果与首都“两区”建设目标指向一致。(2)动态建设成效显著。三个系统成效均趋于增长,2022年比2019年增长39.09%,水源涵养系统增长12.46%,生态支撑系统增长47.36%,绿色发展系统增长1.33%。(3)系统间建设成效强弱不均,生态支撑系统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绝对值+393.96,绿色发展系统建设成效次之,绝对值+1.88,水源涵养系统建设成效较弱,绝对值+0.292,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工程提升涵水蓄水能力、立足水资源承载节约集约用水、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实现进程三条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思远   殷阿娜   王殿茹  
论文从首都“两区”建设成效评价这一新的视角,构建了包括水源涵养、生态支撑、绿色发展三个系统的评价体系框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测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建设效应显现。初期建设趋势明显,测度结果与首都“两区”建设目标指向一致。(2)动态建设成效显著。三个系统成效均趋于增长,2022年比2019年增长39.09%,水源涵养系统增长12.46%,生态支撑系统增长47.36%,绿色发展系统增长1.33%。(3)系统间建设成效强弱不均,生态支撑系统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绝对值+393.96,绿色发展系统建设成效次之,绝对值+1.88,水源涵养系统建设成效较弱,绝对值+0.292,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工程提升涵水蓄水能力、立足水资源承载节约集约用水、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实现进程三条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晓文  赵普  纪爱兵  
针对目前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存在主客观偏好,建立了直觉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数学模型。基于直觉模糊集,提出了两种直觉模糊合成算子,即直觉模糊加权平均算子(IFWA)和直觉模糊主因素突出算子(IFPFP),将其应用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评价。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学科评价领域中部分评价指标量化困难、代表性差等突出问题,可给出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燕  袁新敏  
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对24个首批国家级生态村进行了公示,标志着我国对于农村生态建设管理和评价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对首批国家级生态村的分布、经济发展模式、村民生活方式等情况进行的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新农村生态建设的主要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由此对加强我国新农村生态建设提出了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涛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财务分析预测企业发展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哈佛分析框架是从战略的高度来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与威胁,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与不足,在科学的预测基础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文章将运用哈佛分析框架的研究顺序,以中国石油2008到2010年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按照哈佛分析框架关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的四个构成要素展开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修玉   滕飞达   庄长伟   孔玲玲   郑子琪   韩瑜   关晓彤   曹君   谢紫霞   马秀玲   胡习邦   田岱雯   侯青青   代雪娇   陈星宇   姚一博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区域之一,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鉴于此,论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2020年为目标年,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围绕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综合评估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短板,为2025年前珠三角地区分阶段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整体发展状况良好。(2)生态制度分领域成效较为突出,但生态空间和生态经济领域不平衡较为突出,短板明显。(3)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上游水平,并且相比之下,深圳市在六大领域建设的平衡度较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矛盾和障碍。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和规律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上世纪七十年代,党中央就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做出过明确要求,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我国首个环境保护"32字方针"。党的十八大将生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修玉   滕飞达   庄长伟   孔玲玲   郑子琪   韩瑜   关晓彤   曹君   谢紫霞   马秀玲   胡习邦   田岱雯   侯青青   代雪娇   陈星宇   姚一博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区域之一,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鉴于此,论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2020年为目标年,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围绕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综合评估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短板,为2025年前珠三角地区分阶段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整体发展状况良好。(2)生态制度分领域成效较为突出,但生态空间和生态经济领域不平衡较为突出,短板明显。(3)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上游水平,并且相比之下,深圳市在六大领域建设的平衡度较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项赟  刘晓文  张剑鸣  张玉环  李宇  温勇  方晓航  
通过文献统计及客观赋权的方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五个方面构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对江苏和广东各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与验证。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有力抓手,也是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针对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性、导向性、公信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以推进高水平专业群的顶层设计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构筑凸显专业特色的人才体系为目标、以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水平为关键、以推进服务国际战略的专业建设为举措、以强化成效评价体系的结果运用为保障,从体制机制、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国际合作、评价机制六个方面着手,构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