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1)
- 2023(16794)
- 2022(13717)
- 2021(12401)
- 2020(10094)
- 2019(23252)
- 2018(23155)
- 2017(44279)
- 2016(23998)
- 2015(26838)
- 2014(26917)
- 2013(26080)
- 2012(23914)
- 2011(21389)
- 2010(21382)
- 2009(19189)
- 2008(18385)
- 2007(16068)
- 2006(14227)
- 2005(12602)
- 学科
- 济(106185)
- 经济(106087)
- 管理(66003)
- 业(62615)
- 企(49108)
- 企业(49108)
- 方法(42566)
- 数学(37666)
- 数学方法(37006)
- 中国(32074)
- 农(30061)
- 地方(29695)
- 业经(24424)
- 财(21574)
- 农业(20660)
- 学(20300)
- 环境(19963)
- 制(16928)
- 贸(16548)
- 贸易(16534)
- 发(16166)
- 理论(15934)
- 易(15912)
- 技术(15801)
- 和(15551)
- 银(15350)
- 融(15332)
- 金融(15331)
- 银行(15329)
- 地方经济(14975)
- 机构
- 学院(331339)
- 大学(326950)
- 济(134307)
- 经济(131392)
- 管理(128669)
- 研究(113727)
- 理学(110624)
- 理学院(109356)
- 管理学(107052)
- 管理学院(106450)
- 中国(84939)
- 科学(71042)
- 京(70285)
- 财(59134)
- 所(56357)
- 农(55859)
- 江(53556)
- 中心(53232)
- 研究所(51387)
- 业大(50019)
- 财经(46876)
- 范(45474)
- 师范(44963)
- 北京(43386)
- 农业(43267)
- 经(42563)
- 院(42289)
- 州(41034)
- 经济学(40511)
- 技术(36568)
- 基金
- 项目(230142)
- 科学(182482)
- 研究(167870)
- 基金(165442)
- 家(144565)
- 国家(143376)
- 科学基金(124172)
- 社会(106594)
- 社会科(101122)
- 社会科学(101094)
- 省(93990)
- 基金项目(87414)
- 自然(80586)
- 自然科(78712)
- 自然科学(78697)
- 划(77511)
- 教育(77442)
- 自然科学基金(77181)
- 编号(68044)
- 资助(67136)
- 发(54414)
- 成果(53172)
- 重点(52713)
- 部(49514)
- 创(48199)
- 课题(48125)
- 创新(45087)
- 科研(43905)
- 国家社会(43886)
- 发展(43022)
- 期刊
- 济(149727)
- 经济(149727)
- 研究(94789)
- 中国(69408)
- 农(50978)
- 学报(49229)
- 管理(48174)
- 科学(47561)
- 财(44533)
- 教育(38923)
- 大学(38229)
- 学学(35989)
- 农业(35251)
- 技术(33447)
- 融(30076)
- 金融(30076)
- 业经(26752)
- 经济研究(23406)
- 财经(22062)
- 问题(20793)
- 业(19256)
- 经(19032)
- 资源(17640)
- 技术经济(17002)
- 统计(16866)
- 科技(15820)
- 策(15752)
- 图书(15212)
- 现代(15109)
- 商业(15058)
共检索到493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伊 张蓉 尹海钊
本文基于PSR框架模型型,结合当前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结现状,从压力从、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构建了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2003-2012年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并采用协调度函数测度发展协调状况。结果表明: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水平提升有限;提升过程中压力—状态—响应三大系统间的协调度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还是存在不均衡、不和谐的情况。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文静 袁莹莹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的动力源泉。江西作为具有生态优势的省份,发展低碳经济有先行优势。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了解了江西省低碳发展水平的现状,明确了各个城市经济与低碳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加快江西省城市经济低碳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江西省 城市低碳经济 因子分析 评价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霞 路正南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实现途径,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对及时、准确掌握城市经济运行状况、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确保低碳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科学、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相关理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克服了多指标评价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士专 杜丽慧
本文基于PSR模型建立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西省11个地市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各个城市的政府环境绩效进行评价,衡量其环保效益成果。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市的政府环境绩效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将江西省11个地市分为政府环境绩效水平高的城市、政府环境绩效水平较高的城市、政府环境绩效水平低的城市三种类型,并对每一类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基于PSR模型,从时间尺度上对江西省1990~2007年的农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农地压力指数呈现出快速上升后趋于稳定;农地状态指数则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3个阶段;响应指数则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趋于稳定并略有上升的趋势;而农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则一直呈线性上升的趋势。运用多元回归定量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农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结果表明,城市化是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其影响最大;人均GDP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影响最小;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与农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从农业科技、物资使用效率、城市化进程、第三产业、农民收入,提出了提高...
关键词:
农地 集约利用 PSR模型 评价 江西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敏 廖为明 王立国 邓荣根
根据KAYA公式,文章建立了三个低碳经济模型。以江西为例运用模型量化研究江西各市的碳排放量,通过对三个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南昌市、新余市、鹰潭市人均CO2排放量较大,CO2排放与工业发展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在模型三计算中,森林植被对CO2减排有巨大作用;通过对全省各市的CO2排放对比分析,发现江西各设区市低碳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时还发现,由于森林等生态系统对CO2的吸收功能,部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存在CO2零排放的低碳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
KAYA公式 低碳经济 模型构建 运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春 欧阳欢蕤 赵雪茹
运用熵值法、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江西省绿色发展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环境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工业发展领先地区的环境成本相对较高,这些城市还存在着粗放型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当前江西省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偏低,资源配置能力有待提升,尚未充分利用技术和规模效应;南昌、九江、赣州、上饶等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需要提高技术管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平,而鹰潭、抚州、景德镇等地区绿色发展效率较高,基本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江西省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其增长率波动下降,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利用效率及规模效益贡献不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滢,杨梅玲,章定富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设计的城乡划分标准,用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组统计数据,城市、县城、市县以下建制镇三个层次,分析了江西省人口城市化南北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促进江西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江西 城市化 空间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军 梅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非农化已成必然,开展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对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西省为例,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极差标准化方法及综合指数法,计算出1998~2007年江西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得出在这期间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PSR各子系统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并通过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概括为社会经济因素、耕作资源及政策制度因素、自然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今后耕地集约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
PSR 耕地集约利用 驱动力 江西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传裕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城市化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对土地利用目标能否实现构成关键性影响的因素之一。拟从城市化发展角度出发,研究江西省的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与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江西 城市化发展 土地利用 城市经济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萍 吴克宁 李爱新
研究目的:研究区域碳通量时空演变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指导区域减排增汇。研究方法:分别从人口碳源、水泥生产碳源、化石燃料消费碳源、森林植被碳汇、农作物碳汇、土壤碳汇6大引致碳库变化的通量测算区域净碳排总量,梳理时间尺度变化趋势,探索空间尺度分异规律,定量化建立碳通量影响因子回归模型,讨论测算误差并研究展望。研究结果:(1)江西省2008年碳排总量54.88 TgC,1996—2008年碳排总量年均增幅7.19%,但单位GDP碳排量却以年均5.93%的降幅逐年递减;(2)人口、水泥生产、化石能源消费、森林植被成为影响区域碳库变化的主要因子,累计因子贡献率达到99.93%;(3)在95%的置信区间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婧 汤争争 刘学敏 卢一富
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济源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济源市"十一五"时期低碳城市的建设状况,对济源市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DPSIR模型 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献士 李相佑 王殿茹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资源要求的经济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2005—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响应因子指数大幅增加,说明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较有成效。但是,影响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增长表明了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生态负荷在增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海生 王晓明 张学玲 金志农
探讨了区域生态化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生态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生态化指数计算等构建了具有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生态化评价模型。选取2000~2010年江西省及其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数据,对江西省生态化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江西省生态化指数由0.1077上升到0.2861,总体逐年上升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生态化发展情况比较分析,总体上南昌市、赣州市、抚州市较好,吉安市、宜春市、鹰潭市相对落后。
关键词:
生态化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江西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立国 Guangyu Wang 陈美球
低碳旅游模式的创新既是建立区域低碳旅游的可靠路径,也是区域旅游低碳化发展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下的低碳旅游涵义,并结合婺源乡村旅游具体案例,从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介和载体四维度分析,以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探讨了一种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低碳旅游模式。该模式以生物处理中心为核心,是乡村体验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和农-工-旅结合三种旅游形态下循环式低碳发展的乡村旅游系统,它从不同途径促进旅游活动中碳排放的减少,为实现全域低碳旅游发展提供科学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低碳旅游 婺源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