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3)
2023(11184)
2022(9549)
2021(8925)
2020(7452)
2019(17252)
2018(17098)
2017(32744)
2016(17613)
2015(19676)
2014(19477)
2013(18742)
2012(16846)
2011(14856)
2010(14692)
2009(13173)
2008(12370)
2007(10387)
2006(8840)
2005(7234)
作者
(47926)
(40020)
(39907)
(38024)
(25513)
(19495)
(18152)
(15827)
(15612)
(14284)
(14134)
(13638)
(12701)
(12500)
(12488)
(12197)
(11908)
(11741)
(11725)
(11617)
(9778)
(9772)
(9746)
(9408)
(9092)
(8949)
(8760)
(8652)
(8088)
(7953)
学科
(75478)
经济(75423)
管理(50976)
(45264)
方法(37252)
(37210)
企业(37210)
数学(33810)
数学方法(33178)
地方(20315)
(19381)
中国(16672)
(15670)
业经(15201)
环境(15045)
(14340)
农业(13283)
(11825)
理论(11694)
地方经济(11195)
技术(11160)
(11097)
(10986)
贸易(10980)
(10597)
(10055)
财务(9999)
财务管理(9976)
(9690)
企业财务(9434)
机构
学院(239016)
大学(234628)
管理(98063)
(94529)
经济(92692)
理学(86345)
理学院(85416)
管理学(83488)
管理学院(83066)
研究(74687)
中国(54558)
科学(48478)
(48369)
(39377)
(38891)
(37584)
业大(37314)
中心(36146)
(35863)
研究所(33412)
财经(32724)
(31373)
师范(31024)
(29933)
农业(29496)
经济学(28422)
北京(28321)
(28215)
(27327)
经济管理(26732)
基金
项目(178444)
科学(142489)
基金(129914)
研究(128615)
(113674)
国家(112821)
科学基金(98683)
社会(81964)
社会科(77870)
社会科学(77846)
(72893)
基金项目(69327)
自然(65526)
自然科(63944)
自然科学(63930)
自然科学基金(62724)
教育(60264)
(59964)
资助(53024)
编号(51812)
重点(41106)
(39152)
(38757)
成果(38639)
(37890)
课题(35691)
创新(35436)
科研(34568)
国家社会(33930)
教育部(33083)
期刊
(94708)
经济(94708)
研究(58090)
中国(41190)
学报(35064)
管理(34386)
科学(33849)
(31842)
(29876)
大学(27293)
学学(26042)
技术(24955)
教育(24487)
农业(22884)
业经(17059)
(15896)
金融(15896)
财经(14954)
资源(14912)
经济研究(14394)
统计(14093)
(13376)
(12934)
(12747)
技术经济(12375)
问题(12199)
科技(11917)
决策(11879)
(11035)
商业(10556)
共检索到323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孝富  邵艳莹  崔书红  王文杰  李元钊  田石强  
基于PSFR(压力-状态-功能-响应)框架模型,从社会经济影响、水生态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水环境与水资源调控管理4个方面,选择15个大项,46个小项建立了东江湖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加权叠加、分类分级的方法定量化地评价了东江湖流域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生态安全指数为79,处于安全水平,但还未达到很安全的理想程度。影响东江湖流域生态安全的劣势因子主要是水环境与水资源调控管理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包括污染治理、水利工程、矿产开采、流域污染负荷等。完善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流域环境治理和监管体系,是提高流域生态安全,实现东江湖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宗岸  陈有光  许华平  黎星辉  肖润林  
分析并评价了东江湖流域的土壤、灌溉水、大气的质量,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的土壤、灌溉水、大气的质量均达到了国家1级标准,适合开展无公害生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解雪峰  吴涛  肖翠  蒋国俊  边华菁  马勇  陈建华  
以与乡镇结合的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将遥感影像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相结合,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生态安全度模型和RS与GIS技术,结合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选取18项评价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流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东阳江流域生态安全状态优秀区域面积占8%,良好区域面积占81%,一般区域面积占11%,流域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2流域上游部分评价单元设有自然保护区(东阳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生态安全处于优秀状态;流域中游评价单元(马宅,画水等)河流流经丘陵低山地带,主要流域环境处于自然-半自然状态,整体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流域下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乐婷  彭秋志  郭媛媛  刘颖慧  江源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以及SUFI-2程序对东江流域进行了51 a(1960—2010年)月径流模拟,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江流域水文过程的空间差异。模拟结果表明,河源站受新丰江水库影响,模拟结果不确定性较大,确定性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相对其他站点较低,龙川站、岭下站、博罗站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皆满足模型适用性要求。流域出口博罗站率定期R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83、0.83,验证期为0.84、0.84,模型模拟精度较高。东江流域径流深主要受降水空间不均影响,形成由北向南先增后减的趋势。流域下垫面差异对产流过程也有一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游文荪  丁惠君  
补偿标准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关键,也是生态补偿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分配以流域水资源四级区为基础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流域水资源四级区为计算单元、以水资源四级区各行政区为计算单位、以下泄水资源是否达标作为被补偿与补偿的依据,按照利用某行政区水资源产生效益(或增加利用成本)大小来确定行政区间的补偿量,建立了流域内补偿的鄱阳湖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计算模型。并以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四级区袁河为例,计算了2008年袁河流域内及其下游各行政区受到(或付出)的水生态保护补偿量。补偿标准计算模型为建立鄱阳湖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供依据,对别的流域确定水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益敏  管成文  朱军  余艳红  
生态用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星云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从水土保持、地质灾害规避与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安全4个方面,构建了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指标及其识别方法,并识别出流域重要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加权叠加模型更适用于高原湖泊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2)根据生态用地重要性分为核心型、辅助型、过渡型和非重要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75.98 km~2、105.05 km~2、89.47 km~2和65.11 km~2,分别占流域生态用地总面积的22.64%、31.30%、26.66%和19.40%。识别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重要生态用地维护流域的生态安全。以星云湖流域作为高原湖泊流域的典型,为高原湖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方向,以期协调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玲燕  杜建国  刘高峰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估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有助于了解农村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太湖流域镇江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云模型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PSR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雷达图、云模型发生器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对太湖流域镇江区域的工农业废水排放、供水总量和治水投入的要求更高;2010~2014年太湖流域镇江区域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基本保持稳中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处于弱承载状态,且丹阳>丹徒>润州>京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发能  王学雷  
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四湖流域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对四湖流域进行景观生态规划,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分别计算得到湖泊、人工水面和城镇的阻力面,从而对湖泊、人工水面、水田、旱地和城镇等景观要素的面积和具体分布做出相应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贵良  刘吉宁  魏蓓  
针对太湖流域水排污权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市场竞价的角度探讨太湖流域水排污权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提出考虑水排污权交易的成本以及交易量的改进双边叫价拍卖模型,并运用算例说明该模型的实践应用。通过对太湖流域水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应充分发挥水排污权交易中各参与主体的作用、建立太湖流域统一的水排污权交易市场、增加可交易的水排污权数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具体对策,以期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使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和体系得到优化和完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黔湘  王华斌  
基于TM卫星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涨渡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库;通过提取湿地信息,运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该流域土地利用特别是湿地资源在2010年~2015年的数量变化进行预测;运用GIS软件制作了2015年主要变化类型土地的密度分布图,并从人文因素方面阐述了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涨渡湖流域到2015年湿地的变化趋势是坑塘较目前增加1 713.4hm2,主要围绕涨渡湖流域分布,水田减少2 083.1hm2,主要分布在涨渡湖流域上部;耕地减少277.8hm2,主要在涨渡湖流域的东部以及南部;建设用地增加544.3hm2,主要分布在涨渡湖的北部。总的趋势是除水库坑塘、滩地、沼泽呈现增加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钢  王慧敏  仇蕾  刘高峰  
针对湖域工业初始排污权定价问题,文章从多利益相关者合作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利用合作博弈理论构建了基于多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湖域工业初始排污权纳什议价(Nash-Bargaining)定价模型。即在满足湖域水环境排污权总量控制及区域产业规划调整方案的前提下,通过政府主体与行业主体之间考虑议价能力系数λ影响的Nash-Bargaining,求解符合价格约束的行业初始排污权价格的最大满意解。其中,价格约束通过求解行业治污成本函数的Aumann-Shapley值给出。并以江苏省太湖流域纺织染整行业为例,针对湖域工业点源氨氮初始排污权定价问题,对比分析了Nash-Bargaining定价模型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占东  黄群  Lotz Tom  
流域出口径流观测序列是水文模型参数率定重要依据,不受水文站控制区域的模型应用是水文研究关注点之一。首先根据水文站观测资料建立洞庭湖流域四水控制站之上基于水文响应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同质移植和虚拟水库等方法,将分布式水文模型拓展到包含无径流站控制区域的丘陵区间和平原圩垸区,最终实现了洞庭湖全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较完备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空间数据支持下,通过合理的流域划分和水文响应单元定义,建立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较好地在水文响应单元尺度反应降水发生后蒸散、地表径流、土壤和地下水的响应特征。而基于观测实验及基流分割等方法获取的关键水文过程特征对模型参数优化的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秋成  
生态补偿的范围或资源在经济活动和生态维护的利用边界应是边际上经济收益与生态收益相等之处,生态补偿的最低标准便是资源用于经济活动产生的边际收益。如果东江湖库区生态保护主要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最先应该退耕的是玉米,然后是板栗、水稻、茶叶,最后是柑橘和生姜;如果生态保护主要是提高水质,减少氮磷总量流入水库,则最先退耕的应是生姜,其次是柑橘、茶叶和玉米,最后是水稻和板栗。生态补偿采取行政强制方式时,可能导致信息租金或交易成本太高。这时,生态补偿可考虑谈判交易的方式。在东江湖库区,化肥对柑橘收入、产量和种植业及林业收入增加的作用已不明显,如果氮、磷超标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勿须进行大规模退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军  李益敏  余艳红  
以星云湖流域自然人文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熵值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星云湖流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异格局及优化。选取海拔高程、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土地覆被(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距自然保护区距离、距离建设用地和距水源距离等因素为阻力因子叠加生成综合阻力要素,根据GIS空间成本距离分析原理,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构建流域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进一步规划优化流域生态功能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表明:(1)从各安全等级面积比例和平均生态安全指数角度,星云湖流域中度安全占流域总面积的45.81%,高度安全为25.24%,较低安全为21.05%,不安全占7.9%,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2.95,流域生态安全总体处于中度安全,生态系统健康一般,但部分地区生态安全性较低,主要分布在南部、东部和北部地区,应重视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时,坡度、水土流失因子和水资源(自然环境要素)、土地利用格局和距离建设用地(人类活动干扰要素)等因素是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的主要因子;(2)识别规划了中枢生态源、核心型生态源斑块、一般生态源、多种级别的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或战略点等构成的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的流域生态安全网络格局,对不同层次和结构的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或战略点进行针对性建设保护,将有效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性和系统的完整性,进而加强流域生态稳定安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建忠  崔肖林  陈晓玲  
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系统框架出发,建立了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变异系数对指标权重进行客观赋值,对鄱阳湖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网密度和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施用量等指标对鄱阳湖水资源安全有较大影响。在2000~2010年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经历了由一般状态(状态Ⅲ)到良好状态(状态Ⅳ),再到一般状态(状态Ⅲ),最后发展为较差状态(状态Ⅱ)的过程。从警源上分析发现,这种变化主要由区域经济不断增长,人口压力增大,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所致。从总体趋势上看,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状态呈现恶化的趋势,虽然近年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环保投资方面有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