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6)
2023(14241)
2022(12556)
2021(11767)
2020(9849)
2019(23085)
2018(22806)
2017(44075)
2016(23754)
2015(26680)
2014(26260)
2013(25706)
2012(23542)
2011(20649)
2010(20379)
2009(18183)
2008(17266)
2007(14728)
2006(12510)
2005(10317)
作者
(65733)
(54885)
(54297)
(51752)
(34714)
(26152)
(24835)
(21648)
(20851)
(19386)
(18771)
(18327)
(17284)
(17076)
(16919)
(16671)
(16413)
(16410)
(15741)
(15540)
(13450)
(13287)
(13083)
(12442)
(12190)
(12106)
(12055)
(11910)
(11033)
(10990)
学科
(89977)
经济(89883)
管理(66477)
(63692)
(51033)
企业(51033)
方法(44904)
数学(39618)
数学方法(39065)
(24165)
中国(23084)
(22366)
业经(20393)
地方(19606)
(19179)
农业(16258)
(16256)
贸易(16249)
(15727)
(15068)
理论(14610)
(14485)
技术(14419)
财务(14414)
财务管理(14385)
环境(14277)
(14246)
企业财务(13591)
(12371)
(12145)
机构
大学(319973)
学院(317895)
管理(131859)
(122474)
经济(119681)
理学(115156)
理学院(113916)
管理学(111703)
管理学院(111127)
研究(101879)
中国(74943)
(69375)
科学(65162)
(53950)
(50754)
业大(49992)
(49310)
中心(48208)
研究所(45461)
(44797)
财经(44261)
北京(43487)
(41821)
师范(41439)
(40579)
农业(39700)
(38051)
(36982)
经济学(35967)
技术(33816)
基金
项目(232446)
科学(182651)
基金(168739)
研究(168393)
(147443)
国家(146246)
科学基金(126534)
社会(105129)
社会科(99616)
社会科学(99585)
基金项目(90558)
(90015)
自然(84082)
自然科(82146)
自然科学(82123)
自然科学基金(80584)
教育(76949)
(76624)
编号(69453)
资助(69121)
成果(54346)
重点(51610)
(50498)
(49009)
(48310)
课题(46268)
创新(45072)
科研(44964)
教育部(43212)
大学(43170)
期刊
(127266)
经济(127266)
研究(87343)
中国(57101)
学报(51765)
科学(46605)
管理(45633)
(44224)
(40198)
大学(39441)
学学(36758)
教育(33962)
农业(31140)
技术(28846)
(23020)
金融(23020)
图书(22055)
业经(21390)
财经(20086)
经济研究(19847)
(17120)
问题(16645)
理论(15934)
科技(15900)
(15845)
资源(14958)
实践(14932)
(14932)
技术经济(14917)
书馆(14814)
共检索到448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凌豪  
【目的】服务建筑设施是公园开展游憩服务、科教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我国公园设计规范对公园内的建筑设施有着严格的指标控制。本文意图全景式地分析北京公园服务建筑设施的类型、数量分布和空间分布指征,总结规律,发现问题,以期对我国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更新中公共空间和设施的优化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北京市309个主要公园内的兴趣点(POI)数据和兴趣面(AOI)数据,采用统计归纳法对比分析公园内服务建筑设施的总体分布特征,以空间均匀度指标来衡量公园服务建筑设施空间布局的特征及游客获得设施服务的便捷度;分析各公园中各类别服务建筑设施的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指征;以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统计北京公园公共厕所的空间分布合理性。【结果】研究认为,北京公园的服务建筑设施总体缺乏,数量严重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公园之间水平差异度大。距市区较远的大尺度郊野公园和森林公园,服务建筑设施尤其缺乏,布局稀疏,大部分公园的设施集聚程度高,空间均匀度不够;餐饮建筑服务设施与购物服务设施的种类设置不合理;缺乏科教文化设施。【结论】研究认为长期以来对公园服务建筑设施建设的政策限制,已经影响了公园的游憩服务功能、文化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了公园作为绿色综合体的城市功能复合属性,也制约了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的未来城市发展模式。我国的城市更新和公园建设,应当制定灵活的公园服务建筑设施控制指标和管理体系,增加服务建筑设施种类,适度引入社会资本,主动引入科教文化服务设施,优化建筑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婧  李裕瑞  陈宗峰  
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基于POI抓取技术获得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数据,运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和多维组合特征对北京市农家乐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家乐可分为8种类型,包括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交通—市场主导型、强综合型和弱综合型,不同类型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资源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呈离散状分布,且主要集中在生态涵养区,交通主导型农家乐分布具有明显条带状特征,市场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和交通—市场主导型农家乐呈环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强综合型农家乐主导分布在城市功能扩展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达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解释度均在0.1以上且高于自然地理因素的解释度;生态涵养区农家乐以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为主,占比达到89.89%。为此,文本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提出空间转型、产业转型和管理转型发展策略,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丽华  郑新奇  象伟宁  
城市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建筑物的空间分布上,研究建筑分布特点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指导。在突破以往建筑密度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局限性的基础上,在GIS软件支持下,以2.0km×2.0km的样方为统计单元,利用样方中的建筑物基底面积/样方面积来统一计算整个北京市的建筑密度,通过分析建筑密度分布图来研究北京市建筑密度总体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绘制以天安门旗杆为中心的8个不同方向的剖面、卫星城之间的10个剖面以及将建筑密度与主要环线道路进行叠加进一步来详细分析建筑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京市建筑密度等级类型空间分布图直观反映出了北京市建设已经从"单中心"模式发展转移为"多中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毕波  林文棋  陈清凝  
对于我国特大城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问题,需要从社会空间角度探索中小学服务分布特征,寻求基于"质"的干预措施。以北京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对2010年街道人口普查数据降维,并利用2011年中小学数据构建了街道中小学服务指标,包括就学率、可达性、前重点学校比例、公办学校比例、平均师生比、生均用地和建筑面积,探索其与社会空间分异因子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两组有意义的关系:一是"职业—住房"因子得分与重点中小学比例和中学可达性正相关;二是"外来—本地人口"因子得分的与中小学就学率和公办中学比例负相关。通过对主因子得分分布与中小学服务质量的GIS可视化对比,可见两组关系呈现明显的"中心—边缘"格局。讨论了研究结果对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毕波  林文棋  陈清凝  
对于我国特大城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问题,需要从社会空间角度探索中小学服务分布特征,寻求基于"质"的干预措施。以北京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对2010年街道人口普查数据降维,并利用2011年中小学数据构建了街道中小学服务指标,包括就学率、可达性、前重点学校比例、公办学校比例、平均师生比、生均用地和建筑面积,探索其与社会空间分异因子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两组有意义的关系:一是"职业—住房"因子得分与重点中小学比例和中学可达性正相关;二是"外来—本地人口"因子得分的与中小学就学率和公办中学比例负相关。通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经南  朱恺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效率优先向社会公平转变。城市规划是维护社会公平的手段之一,其重要内容之一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与否则是社会公平在空间上能否得到落实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设施空间位置及其联系,而不是基于设施服务人群能力和特征。文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以街坊为基本单元,利用POI数据,分析武汉市的3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生活服务设施、小学、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归纳出对公平性影响较大的3类典型区域:位于低人口街坊的极高值类,城市远郊区极低值类、城市中心区极低值类。研究为实现空间资源配置上的社会公平提供了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宝生  乔晓春  
本文以北京市2016年养老设施普查获得的16个区460家养老机构调查数据为样本,针对入住老人的不同类型,分4个方面对老年人入住比率与养老机构医护条件、政府补贴、配套设施和服务、医疗机构收费等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理老人和半自理及非自理老人的需求差异较大,自理老人对运动休闲活动有需求,对医疗照护没有需求;半自理及非自理老人则需要医疗照护而不需要运动休闲活动。研究显示,由于政府补助和各类优惠政策支持,养老机构的收费不是影响入住率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北京地区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延吉  朱春武  秦波  
既有犯罪地理研究存在"重犯罪数量、轻犯罪危害""多横向分析、少纵向分析""求本地影响、弃空间依赖"等局限。为此,论文利用2012—2017年北京刑事案件、兴趣点、道路网等3期面板数据,以个案刑罚结果衡量其社会危害性,探究犯罪发生数量与危害程度的空间结构,厘清建成环境对两者的影响异同。研究表明:①犯罪数量与危害均呈集中集聚格局,但犯罪危害的集中程度高于数量、集聚程度低于数量、稳定程度相对偏弱。②如防卫空间理论所言,高强度土地利用、多样化城市功能、通达的次干道支路网、邻近诱发地都对犯罪数量和危害发挥正向作用,后者所受影响更大。③建成环境的上述影响大多存在空间依赖,3D维度和商业场所具有集聚溢出效应,管制较严的教育科研机构、公园广场、旅馆、公交站、停车场、居民区表现出内低外高式的空间竞争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戢晓峰  李晓娟  杨晓泉  覃文文  
针对当前缺乏有效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的现实问题,集成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 G_i~*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从高德地图自主获取的城市交通设施POI数据,从方向分布、空间集聚和热点估计3个维度建立系统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以昆明市为例,对2016年和2018年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①昆明市交通设施呈现西北—东南格局分布。与2016年相比,2018年椭圆长轴、短轴轴长分别增长11. 53%,1. 71%,表明交通设施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均有扩散,且"西北—东南"方向为最大扩散方向。②空间上,交通设施总体呈"核心-圈层"格局分布及"一核向多核"演化趋势,核密度集聚街道数量由2016年的78. 85%增至2018年的86. 54%,且各类交通设施空间聚集特征差异显著。③交通设施热点区域集聚于市中心,冷点区域集中于城区外围,整体呈"核心-外围"分布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地区增多,冷点地区减少,反映了昆明市交通设施整体建设趋好,且分布更趋于均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邵晖  吕思琦  
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着居民生活品质,更对治理"城市病"、缓解社会空间分异和培育城市功能多中心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北京市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对其人均规模聚类模式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发现,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分布的核心-边缘格局使得区际和圈层分化突出,设施规模总体上从中心向外蔓延扩散,尚未形成明显的多中心格局;热点分析显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聚类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洋   郭昕蔚   谭思思  
文章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了2021年湖南省14个市(州)养老设施的POI样本点数据,并基于ArcGIS进行坐标和投影转换,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进一步运用最邻近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探讨湖南省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依据一致性系数计算公式,探究湖南省14个市(州)养老资源的集聚程度,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湖南省各市(州)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异成因。研究发现:(1)湖南省养老设施整体最邻近指数约为0.613,呈现显著集聚的分布状态,分布密度总体上“东密西疏、北密南疏”。(2)湖南省各市(州)的养老资源一致性在地域上分异明显,养老资源投入与老年人口分布表现出弱协调性。(3)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医疗保健设施数是影响各市(州)养老设施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口数是最直接的原因,直接决定着养老设施的建设问题。(4)地理探测器的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养老设施的分布受多个因子的共同作用,老年人口数量与其他因子叠加后能够对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异产生更强的解释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李雪  
北京市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机构养老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对其布局公平性和合理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预测了自然增长状态下2020年北京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然后建立设施布局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各需求点到养老设施的可达性差异最小化为目标;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对北京市养老设施进行以公平最大化为目标的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平最大化的目标下,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即中心城区)所提供的机构养老资源不能完全满足本地需求。城市发展新区在满足当地的机构养老需求之外,还将为中心城区提供大量机构养老服务,生态涵养发展区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少量机构养老服务。该布局导向与《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提出的布局建议相一致,且符合中心城区用地紧张、郊区自然环境较舒适的现实情况。研究结果能为养老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建议,所采用的方法也能为其他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彦云  张波  周芳  
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从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出发对城市空间进行优化布局的重要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本研究基于全量POI数据对北京市"15分钟生活圈"覆盖率、达标率以及与人口的发展协调性进行空间测度,为北京市城市空间优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研究发现,各城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交通和购物发展最成熟,不仅覆盖率、达标率高,而且城区差异最小,而休闲和养老类公共服务设施达标率低且城区差异大,其中,休闲广场和公园2项的覆盖率与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供需缺口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晓春  熊峰  王振伟  陈双  张祚  彭丽娜  
文章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在500 m网格尺度上,以POI数据与"六普"人口数据为基础,结合现有的城市养老设施分布特征,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养老设施选址布局进行定量模拟。文章先从武汉市31 390个网格中模拟出4 878个适合选址点位,然后根据各区域老龄化程度,进一步筛选出1 366个需要优先布局的点位,初步实现精细化尺度下养老设施定量化选址。研究发现:(1)模型模拟结果与现有养老设施对比,准确度为95.7%,方法可靠。(2)预测结果表明武汉市新增养老设施主要布局在三环以内等老龄化人口集聚区;同时,部分远城区街道人口老龄化也比较严重,需尽快新建养老设施。(3)研究尝试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养老设施规划选址,可以使整体的布局趋向最优,可以尽量避免规划选址的主观性。该方法在其他公共设施选址中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