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2)
2023(9828)
2022(8473)
2021(8071)
2020(6775)
2019(15688)
2018(15567)
2017(29504)
2016(15891)
2015(17580)
2014(16944)
2013(16342)
2012(14782)
2011(12780)
2010(12208)
2009(10448)
2008(9604)
2007(7810)
2006(6280)
2005(4902)
作者
(39541)
(33242)
(32760)
(31475)
(21028)
(15971)
(15161)
(12987)
(12826)
(11572)
(11481)
(11016)
(10413)
(10401)
(9930)
(9922)
(9849)
(9790)
(9664)
(9465)
(7821)
(7805)
(7788)
(7665)
(7477)
(7439)
(7125)
(7057)
(6715)
(6480)
学科
(58862)
经济(58789)
管理(42145)
(38851)
(31176)
企业(31176)
方法(29517)
数学(26915)
数学方法(26458)
(16681)
(15140)
中国(14317)
地方(14202)
业经(12955)
农业(11135)
(9855)
财务(9822)
财务管理(9804)
(9567)
贸易(9562)
(9558)
(9234)
企业财务(9205)
技术(9142)
环境(9054)
(8978)
理论(8703)
(8579)
(7717)
教学(6961)
机构
大学(196830)
学院(196145)
管理(80802)
(77222)
经济(75603)
理学(70942)
理学院(70116)
管理学(68725)
管理学院(68333)
研究(60561)
中国(45506)
(40765)
科学(36948)
(34476)
中心(31290)
业大(29375)
(29372)
财经(28324)
(28234)
(27269)
(27099)
师范(27032)
(26024)
研究所(24962)
北京(24625)
经济学(23671)
(23274)
农业(22933)
(22540)
师范大学(22217)
基金
项目(147839)
科学(117881)
研究(109213)
基金(108496)
(94146)
国家(93336)
科学基金(82000)
社会(69743)
社会科(66067)
社会科学(66050)
基金项目(58624)
(57275)
自然(53831)
自然科(52610)
自然科学(52595)
自然科学基金(51606)
教育(50782)
(49387)
编号(44738)
资助(43193)
成果(34182)
重点(33083)
(32763)
(31676)
(31396)
课题(29499)
创新(29363)
国家社会(29250)
科研(29035)
教育部(28536)
期刊
(76615)
经济(76615)
研究(52769)
中国(37909)
(27961)
管理(27734)
学报(27657)
科学(26597)
(24993)
教育(22581)
大学(22030)
学学(20593)
技术(19139)
农业(17433)
(14408)
金融(14408)
业经(12861)
财经(12846)
经济研究(11610)
(11083)
资源(10833)
问题(10712)
图书(10683)
(9871)
理论(9418)
财会(9331)
(9269)
(9225)
科技(8974)
技术经济(8833)
共检索到275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晓春  熊峰  王振伟  陈双  张祚  彭丽娜  
文章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在500 m网格尺度上,以POI数据与"六普"人口数据为基础,结合现有的城市养老设施分布特征,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养老设施选址布局进行定量模拟。文章先从武汉市31 390个网格中模拟出4 878个适合选址点位,然后根据各区域老龄化程度,进一步筛选出1 366个需要优先布局的点位,初步实现精细化尺度下养老设施定量化选址。研究发现:(1)模型模拟结果与现有养老设施对比,准确度为95.7%,方法可靠。(2)预测结果表明武汉市新增养老设施主要布局在三环以内等老龄化人口集聚区;同时,部分远城区街道人口老龄化也比较严重,需尽快新建养老设施。(3)研究尝试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养老设施规划选址,可以使整体的布局趋向最优,可以尽量避免规划选址的主观性。该方法在其他公共设施选址中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经南  朱恺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效率优先向社会公平转变。城市规划是维护社会公平的手段之一,其重要内容之一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与否则是社会公平在空间上能否得到落实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设施空间位置及其联系,而不是基于设施服务人群能力和特征。文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以街坊为基本单元,利用POI数据,分析武汉市的3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生活服务设施、小学、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归纳出对公平性影响较大的3类典型区域:位于低人口街坊的极高值类,城市远郊区极低值类、城市中心区极低值类。研究为实现空间资源配置上的社会公平提供了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祝明明  罗静  余文昌  周洋  周亮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电子地图兴趣点(POI)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区域POI火灾风险评估,并引入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的最小化设施点模型、最大化覆盖模型和最大化有容量限制的覆盖模型,对武汉市现有消防设施进行空间评估以及多重情境的空间优化布局调整。结果表明:(1)城市不同类型POI火灾风险存在较大差异;(2)现有条件下武汉市中心城市消防设施的服务缺口巨大;(3)在5 min消防队到达条件下,短期内亟待新建7座消防站,以保证超过90%的社区、居民点、商业网点、公共设施服务点等POI位置得到保护覆盖;(4)远期需要建设4座特勤消防站,39座一级普通消防站和29座二级普通消防站,其中新增45座消防站,改建27座,以保证武汉市中心城区97.24%的区域能够及时得到保护,同时需要完善武汉市的交通路网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伟  潘雪晴  谢波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结构的变革,不断增长的社区养老需求与社区养老设施配置不够健全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借鉴“城市人”理论,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展开实证,运用社会调查、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老年人、设施提供者双方匹配的配置半径为:综合服务类和生活照料类设施为300~500m,文化休闲类设施为500~700m,提取出影响养老设施满意度的人居要素为道路密度、周边环境和设施质量,最终从“点、量、质”3方面提出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翔  肖炳科  孙强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城市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机构养老设施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力量,应充分发挥其灵活性,有序协调城市养老资源。本文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例,充分研究分析当下机构养老设施现状,运用差异化分析进行养老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微观和政策引导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推动城市机构养老设施的有序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翔  肖炳科  孙强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城市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机构养老设施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力量,应充分发挥其灵活性,有序协调城市养老资源。本文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例,充分研究分析当下机构养老设施现状,运用差异化分析进行养老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微观和政策引导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推动城市机构养老设施的有序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博闻  黄正东  刘稳  
公交站点的布局影响了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服务品质。评价或优化站点布局的文献对公交服务的供需匹配程度的关注较少。基于此不足,综合使用了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方法来研究公交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匹配程度,并以此为依据评价站点的布局情况。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研究区域内公交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匹配良好,公交站点的分布基本满足来自职住分布的需求。(2)局域上:部分公交站点的设置存在问题,对应区域存在供需失配现象,基于空间统计的方法表明,该失配现象在少部分站点所在区域相对更明显。本文中的方法可应用于公交站点布局实际案例的评估,亦可应用于相关站点布局优化方法的效果评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亚平  卢有朋  单卓然  周敏  
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具有不确定性,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需要借助情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大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演化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力的变迁促使主导功能要素升级,而政府力则通过公共产品供给与制度框架干预空间资源配置。随后以武汉市为例,根据市场力与政府力的现状特征识别出三大空间发展驱动力,并生成三种情景空间布局方案,在综合比对分析后提出了整合性方案,对多元驱动力下城市空间布局情景规划方法做了初步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亚平  卢有朋  单卓然  周敏  
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具有不确定性,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需要借助情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大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演化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力的变迁促使主导功能要素升级,而政府力则通过公共产品供给与制度框架干预空间资源配置。随后以武汉市为例,根据市场力与政府力的现状特征识别出三大空间发展驱动力,并生成三种情景空间布局方案,在综合比对分析后提出了整合性方案,对多元驱动力下城市空间布局情景规划方法做了初步探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书桥  张国方  
近几年来CNG加气站规模规划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大多数关于CNG站点规模和数量的建设的研究都将经济效益作为指导因素;以武汉市为例,用F-AHP的方法将安全性和便利性也放入指导因素之中,然后通过CNG文献的收集来确定三种不同因素之间的权重,最后结合相关权重和不同因素的标准化方程组成新的目标函数,再根据相关约束条件,确定CNG母站、子站和标准站的数量;旨在对于CNG站点网络的建设给出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而为其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欣然  岳邦佳  林爱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时期,养老服务设施仍供不应求,养老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对社会公平公正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步行、私家车和公交3种方式,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Two 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相比最小邻近距离法修正研究了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区位熵法分析了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的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1)3种方式下研究区内街道的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差异较大,呈现出老年群体内部两极分化的特征.2)相比于公交和私家车方式,步行方式下养老服务设施资源配置的总体公平性较差,呈现出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口分布空间失配的特征;私家车出行方式下养老服务设施资源较能满足街道老年人口需求,呈现出更为公平的空间分布格局.3)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较差的是中心城区老年人口集聚的街道以及城郊西部和东南部的部分街道,需要在这些区域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的基础上规划布局更多的养老服务设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洁斯  万昆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人口逐步集聚到城镇地区,城镇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部分区域普通中小学建设滞后于房地产开发,有房住、没学上的情况频发。为了解决这一建设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须加速普通中小学规划实施,本文将探索建立普通中小学空间预警体系,精准指导普通中小学建设计划的制定,逐步落实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缓解就学矛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正洪  李承聪  焦洪赞  
社区生活圈是居民完成日常生活行为的基础空间单元,如何界定社区生活圈的范围、评价社区生活圈的质量成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引导下的城市规划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社区生活圈实质上表征的是社区居民与社区物质空间的供需关系,因此,社区生活圈测度方法需要关联居民活动的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还原社区居民群体获取社区公共服务的全过程。在城市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居民日常生活调查与居住小区周边物质环境调查的生活圈测度方法。该方法基于社区居民手机信令与社区周边电子地图POI数据,通过手机信令调查居民日常生活范围,电子地图POI数据调查社区周边物质环境,结合两类数据推测社区居民在社区周边的实际活动范围,进一步识别与测度社区生活圈。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文章针对武汉市典型社区的生活圈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不同社区生活圈空间特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颖  许家成  
完善首都特殊教育体系,优化特殊教育学校布局,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以北京市特殊教育设施布局为例,从特殊教育需求、国内外发展趋势和资源环境等客观分析出发,按照"点、面、体"的整体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建立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设施布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鹏  胡守庚  杨剩富  成佩昆  
精准刻画城市住宅地价分布特征,对于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效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住宅地价与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给地价分布精细模拟带来了挑战。论文旨在探索基于地理大数据和集成学习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模拟方法体系,以满足快速、精准监测地价动态变化的需要。选取武汉市为典型区,以住宅用地交易样点、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POI)和夜间灯光影像为数据源,以500 m分辨率网格为估价单元,提取POI核密度和夜间灯光强度作为住宅地价预测变量,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bagging、stacking集成方法构建住宅地价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其精度。研究发现:(1)单个机器学习算法中,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预测精度最高,接下来依次是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k-NN)、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BP-NN);(2)在提升单个算法预测精度方面,stacking方法的性能优于bagging方法,使用stacking集成SVR和k-NN的地价预测模型精度最高,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仅为8.29%,拟合优度R~2达0.814;(3)基于论文所构建模型生成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图能有效表征价格圈层分布特征和局部奇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住宅地价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