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1)
2023(13522)
2022(11593)
2021(11089)
2020(9268)
2019(21341)
2018(21058)
2017(40671)
2016(21762)
2015(24324)
2014(24050)
2013(23116)
2012(21112)
2011(18642)
2010(18657)
2009(17015)
2008(16208)
2007(14137)
2006(12133)
2005(10235)
作者
(58209)
(48730)
(48346)
(45899)
(31109)
(23210)
(21958)
(19033)
(18442)
(17468)
(16519)
(16319)
(15343)
(15280)
(15173)
(14905)
(14512)
(14351)
(13995)
(13948)
(11923)
(11790)
(11779)
(11175)
(10963)
(10832)
(10795)
(10603)
(9777)
(9709)
学科
(82751)
经济(82672)
管理(68090)
(65249)
(56668)
企业(56668)
方法(41368)
数学(35917)
数学方法(35217)
(22802)
中国(22068)
(21849)
技术(20072)
业经(19516)
理论(16130)
地方(16095)
农业(14981)
(14902)
贸易(14893)
(14587)
(14515)
(14314)
(14166)
(13763)
(13722)
财务(13657)
财务管理(13625)
技术管理(13460)
环境(12968)
企业财务(12917)
机构
学院(295419)
大学(290677)
管理(121650)
(118826)
经济(116326)
理学(105671)
理学院(104643)
管理学(102623)
管理学院(102055)
研究(90996)
中国(69158)
(59254)
科学(55028)
(54822)
(44055)
中心(44029)
财经(43635)
(43197)
(43049)
业大(42075)
(39744)
研究所(39311)
(37640)
师范(37302)
北京(36457)
经济学(35256)
(34803)
(34100)
农业(33561)
技术(32578)
基金
项目(205881)
科学(164429)
研究(153033)
基金(148849)
(128672)
国家(127572)
科学基金(111884)
社会(96907)
社会科(92039)
社会科学(92017)
(82968)
基金项目(78268)
自然(72919)
教育(72601)
自然科(71284)
自然科学(71267)
自然科学基金(69986)
(69119)
编号(62708)
资助(61059)
成果(49687)
(47409)
重点(46122)
(45511)
(44286)
课题(43630)
创新(43480)
教育部(39597)
国家社会(39503)
科研(39252)
期刊
(124283)
经济(124283)
研究(81619)
中国(56628)
管理(46864)
(42116)
学报(39801)
科学(39412)
(38120)
教育(36777)
大学(31700)
技术(30975)
学学(29801)
农业(26380)
(25447)
金融(25447)
业经(21627)
财经(20675)
经济研究(19728)
(17806)
技术经济(16131)
问题(15843)
统计(15735)
(15593)
科技(15555)
(15119)
理论(13390)
图书(13257)
决策(13176)
现代(13018)
共检索到423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地丽格娜·地里夏提  宋晓亭  
文化遗产的适度保护与转化创新是文化生产力和创新力的关键源头。基于85项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相关的政策研究分析显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工作先后经历了摸索式保护、生产性转化和可持续发展3个阶段,总体呈现了从“以保护促保护”向“以创新促保护”转变的发展模式。量化评价表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政策总体质量良好,但存在部门协同治理相对不足、政策受体范围局限、单一政策工具组合使用较为集中和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据此提出健全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调整社区和企业作为政策受体的范围、优化政策工具的使用配比、增加政策的监管作用,以及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中知识产权保护和税收优惠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以2014-2016年国务院12项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并结合创新政策特点,构建PMC指数模型,包含9个一级变量及37个二级变量。通过文本挖掘方式对12项国务院创新政策进行深入挖掘和量化评价,并结合PMC曲面将最终结果直观反映出来,发现待评价的12项政策均为优秀级别。为便于分析和改进,对传统政策评分等级进行二次划分,将优秀级别分为优上和优下两个级别,通过多投入产出表和各项政策PMC指数汇总表对两级变量得分进行两级追溯和确定,找到政策薄弱环节,对新政策制定或原有政策修改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晓  
终身教育政策是指导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略。量化评价终身教育政策,审视政策优势与不足,提出优化策略对于完善终身教育政策体系,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结合文本挖掘和PMC指数建模方法构建终身教育政策评价体系,并利用PMC指数和曲面对选取的12项代表性终身教育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在政策监管性、政策时效设定、政策工具选择以及政策执行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优化空间,据此提出统筹多元目标、完善政策工具、加强主体协同以及观照区域情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亮  张华  吴华珠  胡峰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近年来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纲要、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宏观和微观政策引导,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治理方式转变。开展现有数字乡村政策量化评价研究,既是对现有政策体系的协同性的理论探索,又是对新政策的制订、政策工具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利用ROSTCM文本挖掘工具和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数字乡村政策进行高频词分析,设计评价指标,对12项数字乡村政策样本构建PMC模型,测算PMC指数,绘制PMC曲面,分析各项政策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结果表明,我国数字乡村政策整体态势良好,设计较为合理,但是在以下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政策激励举措不足、政策前瞻性引导偏弱、内生发展动力关注度低,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甜甜   曹海军  
文章以2016—2021年我国出台的75项新型智慧城市政策为样本,通过文本挖掘法确定新型智慧城市政策评价体系并以此建立PMC指数模型,进而对其中8项新型智慧城市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表明:我国新型智慧城市政策总体设计较为合理、政策质量表现优良,其中,P7为完美水平,P3、P4、P5、P8为优秀水平,P1、P2、P6为可接受水平;新型智慧城市政策整体呈现“下优于上”的趋势,即省级、地市级与区县级政策的PMC指数总体上高于国家级;样本政策仍存在政策缺乏长期规划部署、政策描述性和诊断性作用相对缺失、政策功能结构性失衡以及政策激励措施不足等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春林   付少丹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需要充分且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政策文本量化能为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精准发力。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省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水平,为省级区域政府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提供参考。基于2015年以来我国省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包含的高频词,构建包括9个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PMC指数模型对省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7.57分,整体政策处于良好级别,但还存在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政策视角考虑不全、政策目标内容欠周、政策客体单一化和政策保障手段不完善等5个方面共性问题。由此提出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拓宽政策视角、改进政策目标、丰富政策客体和完善政策保障手段等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昕  孙远太  
文章借助科学的编码方法,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与政策效力的三维量化评价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与PMC政策效力评价模型,对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中央部委发布的135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进行文本挖掘,以实现对乡村振兴政策的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呈现核心聚集、协同分散特征;政策类别中,生态与社会类政策占比较低,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限制了政策效力的有效发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邹钰莹  娄峥嵘  
【目的/意义】养老服务政策是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重要依据。【设计/方法】通过文本挖掘方法处理2013至今国家层面出台的养老服务政策,建立PMC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养老服务政策进行量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两项差距较大的养老服务政策深入对比分析,揭示政策差异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结论/发现】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政策更关注现代信息技术、专业医疗卫生技术与养老服务的结合,但存在政策作用方式结构性失调和政策激励有效性难以发挥、政策目标划分不合理等问题。未来养老服务政策制定要合理划分小目标、运用权威工具加大监管力度、推动建立标准化养老服务体系和促进激励方式优化升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杨  陈雨涵  陈亚文  
选取2014~2017年间我国政府颁布的43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作为研究样本,应用PMC指数模型评价方法,基于统计分析与文本挖掘,从政策样本中确立具体评价指标,进而通过构建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单一政策的PMC指数得分并绘制成PMC曲面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具体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重点评价与分析,同时探讨了国家宏观政策对地方政策的引导作用,旨在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评价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新丽   向恩利   黄芙蓉  
为客观科学评价我国数字乡村政策质量,文章基于PMC指数模型构建数字乡村政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出台的16项省级层面数字乡村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在16项政策中,有优秀等级政策6项和良好等级政策10项,无可接受等级和不良等级政策,但仍存在政策时效短、政策客体受限、保障措施欠缺、权责不明晰等内生性问题和城乡数字鸿沟较大、区域特色不足等外生性问题。对此,从完善数字乡村法律法规体系、扩大政策受众客体范围、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增强政策可操作性、强化政策可嵌入性等方面提出优化数字乡村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瑞英  陈宜泓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开放政策在透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对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数据开放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将会促进今后相关政策制定和改进优化。[方法/过程]以2015年以来制定的我国公共数据开放政策为研究对象,分析政策内容,并参考PMC模型相关研究的评价指标,构建公共数据开放政策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选择5项省级典型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的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5项省级典型的政策文本中P2(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P5(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属于良好水平,P1(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办法)、P3(四川省公共数据开放技术规范)、P4(广西政务数据共享和公共数据开放工作计划的通知)为及格水平。虽然各省的公共数据开放政策整体评价效果较好,但在“政策性质”“政策内容”“政策评价”和“政策目标”等方面的改进空间依然很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喻饶   耿艳   李太伟  
为丰富国内促进快递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的系统性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设计﹑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以快递业国家级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文本属性﹑内容分析和政策一致性(PMC)指数模型等方法,总结国内快递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历程,归纳现行政策特征并开展政策支持评价。结果表明:国内快递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支持经历了探索期﹑起步期和战略体系形成期3个阶段,现有政策体系整体性﹑科学性较强,但存在政策工具分布不均衡﹑政策约束性与强制性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制,以及未形成明确的邮政业碳排放测算﹑报告和核查机制等问题,并据此提出建立强有力的沟通协调机制﹑提升强制性政策比重﹑加大需求端政策工具供给等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董纪昌  袁铨  尹利君  李秀婷  
本文基于2013—2019年我国中央层面出台的较为典型的220项房地产政策,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提取关键词频,进而综合参照已有学者对于政策指标的设定进行改进,创新性地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变量中加入政策效力级别这一具有递进和排他性的一级变量,构建房地产政策的PMC指数模型,对六项样本房地产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政策1和政策3的PMC指数水平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余四项政策均为优秀水平;专项调节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涉及面较窄,PMC指数较低;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的政策,关乎民生且覆盖面较为广泛,因此PMC指数相对较高;从一级指标内部来看,政策的调控范围和政策的调控对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为忠  潘玉  王丹  
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循环产业需要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对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可以为政策制定、调整、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2001~2021年中国国家层面发布的80项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效力评价标准和PMC指数政策评价模型,并对其中6项政策文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循环法律对其他级别的政策具有导向引领作用;样本政策文本的PMC指数得分均值属于良好级别,仍存在改善空间;政策重保障、轻激励,产业进程主要依赖企业,行业发展动力不足。据此针对政策制定者、企业、行业协会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兰剑  牛嘉嘉  李洄旭  
基于2006—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利用熵值法测度各区域创新政策绩效基础上,运用耦合模型和变异系数具体分析各区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耦合协调实施效果,以及各区域创新政策耦合协调总体差异变化。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政策绩效不断提高,其中以江苏为代表的部分东部省份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最佳;(2)四大区域及各省份间的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政策运行效果远超其他区域,个别省份在积极赶超且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3)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导,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政策耦合协调运行效果稳居第一,省份间的创新政策耦合协调运行效果远不及四大区域间的效果;(4)创新政策应注重促进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避免因过度倾斜而导致政策耦合运行不理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