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3)
2023(17072)
2022(14697)
2021(13650)
2020(11098)
2019(25510)
2018(24965)
2017(48250)
2016(26298)
2015(29319)
2014(29068)
2013(28432)
2012(25874)
2011(23144)
2010(22617)
2009(20019)
2008(18742)
2007(15864)
2006(13526)
2005(11077)
作者
(72821)
(60776)
(60092)
(57262)
(38345)
(29261)
(27438)
(23880)
(23152)
(21165)
(20887)
(20259)
(18936)
(18728)
(18649)
(18326)
(18191)
(18076)
(17196)
(17189)
(14936)
(14528)
(14467)
(13792)
(13625)
(13303)
(13289)
(13110)
(12209)
(12020)
学科
(103978)
经济(103880)
管理(73405)
(67512)
(54729)
企业(54729)
方法(48412)
数学(42782)
数学方法(42201)
(29691)
中国(25617)
地方(25498)
(24110)
业经(23454)
(22411)
农业(20485)
环境(20006)
(17218)
贸易(17210)
(16666)
(16647)
理论(16580)
技术(15921)
(15822)
(15398)
财务(15326)
财务管理(15296)
(15102)
企业财务(14423)
地方经济(13212)
机构
学院(357154)
大学(355417)
管理(143504)
(137487)
经济(134396)
理学(126220)
理学院(124798)
管理学(122448)
管理学院(121817)
研究(114788)
中国(82436)
科学(74128)
(73926)
(59547)
(58647)
业大(56568)
(55532)
中心(53450)
研究所(51418)
(50603)
财经(49173)
(48744)
师范(48286)
农业(45931)
北京(45220)
(44873)
(42964)
(41188)
经济学(40892)
师范大学(39132)
基金
项目(261583)
科学(206309)
研究(190910)
基金(188859)
(164753)
国家(163389)
科学基金(141216)
社会(119745)
社会科(113406)
社会科学(113373)
(104610)
基金项目(101512)
自然(92721)
自然科(90522)
自然科学(90501)
自然科学基金(88824)
教育(88328)
(87346)
编号(78839)
资助(76173)
成果(61329)
重点(58840)
(56769)
(56703)
(54711)
课题(53691)
创新(51031)
科研(50278)
国家社会(48836)
大学(48593)
期刊
(141547)
经济(141547)
研究(96478)
中国(62743)
学报(57626)
科学(52872)
(52597)
管理(48837)
(44057)
大学(44033)
学学(41458)
教育(41046)
农业(37046)
技术(32398)
业经(25397)
(24337)
金融(24337)
财经(22022)
经济研究(21998)
图书(18851)
问题(18841)
(18822)
资源(18426)
(18423)
科技(17827)
(17239)
技术经济(16523)
理论(16141)
商业(15249)
现代(15214)
共检索到492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邱士雷  董会忠  吴宗杰  
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6年版能源消耗碳排放计算公式和水泥生产碳排放模型,选取2005—2014年能源消费数据和水泥产量数据,计算并分析山东省10年间的碳排放量及其特征,并通过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利用2005—2014年山东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燃料、动力类价格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解释能力为0.894 3;其余变量与碳排放均呈正相关,其中人口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雷鸣  孙梁平  刘丙泉  
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山东作为经济大省、能耗大省承担着重要的减排任务。然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诸多因素,给山东省碳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山东省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并同相关地区开展比较研究,分析总结山东省碳排放的演化规律,进而讨论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山东省碳排放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应用Kaya恒等式采用IPCC的清单计算方法,对山东省及相关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根据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山东省碳排放的演化规律;进而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治国  朱永梅  吴茜  
在大力倡导低碳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国际国内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双重压力,实现山东省碳排放2027年达峰目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成为关键。文章以山东省2000-2016年制造业碳排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对能源、投资、产值等碳排放演变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并进行综合性、阶段性以及贡献值累积性分析,发现产出规模、能耗规模、投资规模对碳排放具较强的促进作用、碳强度效应较强的抑制作用以及碳效率效应比较微弱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引导制造业投资流向、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双调并举、碳强度和能源强度实现双降的碳减排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浩  代汝峰  
文章结合产业集群与弹性脱钩理论,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碳排放弹性分析的脱钩模型,以山东省石化产业集群为例对其产业减排脱钩弹性、能耗脱钩弹性、集群脱钩弹性、政策导向脱钩弹性分别进行计算与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对山东省石化产业集群的低碳化路径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近些年山东省石化产业集群的产业减排弹性呈现增长连接状态,CO2排放量增长较快,产业能耗弹性保持在负脱钩状态,生产效率较高;石化产业GDP的快速增加没有促进石化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从构建低碳产业链、加强产业集群低碳化改造、由工业园向低碳产业园转型、加大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权礼  陈玲玲  
区域旅游产业碳排放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对旅游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2001—2015年江苏省旅游业及主要部门的能源消费与CO_2排放量的序时性变化,并利用LMDI分解法对CO_2变化的驱动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江苏省旅游业能源消费量自289.54×108 MJ提升至710.11×108 MJ,CO_2排放量自211.86×104 t增加为448.68×104 t。(2)旅游交通的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量最高,旅游住宿的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而旅游活动的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持续快速走高。(3)能源结构、能源强度、消费水平和游客规模所引起的CO_2排放变动总量为87.74×104 t。其中,消费水平和游客规模是主要促进因素,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则是抑制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秀梅  张慧  王格  
提高碳排放效率是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区域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5~2012年期间山东省各个地级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7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东营市在所有城市中表现出最高的碳排放效率,莱芜市的碳排放效率值则是最小的,而菏泽市的碳排放效率是增长最迅速的,运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得知技术进步差异导致了碳排放效率的差异。因此,研究认为,对于不同碳排放效率水平的城市应当根据其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减排政策,对于碳排放严重低效的地区应当给予充分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对于碳排放水平领先的地区只需引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文  张钰玲  
基于Tapio模型考察各省份碳排放脱钩情况,依据脱钩弹性系数、碳强度构建分类准则对各省份进行类型划分,进一步采用STIRPAT模型识别不同类型省域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探寻不同类型省域碳减排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北京、上海、浙江等类型Ⅰ省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有效的减排途径;对于湖南、湖北、江西等类型Ⅱ省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云南和福建需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山西和新疆两省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关键;宁夏和内蒙古减排空间较大,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强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文  张钰玲  
基于Tapio模型考察各省份碳排放脱钩情况,依据脱钩弹性系数、碳强度构建分类准则对各省份进行类型划分,进一步采用STIRPAT模型识别不同类型省域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探寻不同类型省域碳减排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北京、上海、浙江等类型Ⅰ省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有效的减排途径;对于湖南、湖北、江西等类型Ⅱ省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云南和福建需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山西和新疆两省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关键;宁夏和内蒙古减排空间较大,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强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文群  欧阳正杰  李玮  
对我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从动态视角对影响区域人均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减排措施。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夏晖  何煜  杨岑  
根据全国及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和重庆市六个强制碳减排试点省市的碳排放量数据,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MDi),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发展三方面分析能源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发现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在北京、天津和上海市,三大驱动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贡献值明显大于在湖北省、广东省和重庆市的贡献值。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环比增长率数据,实证检验全国及六个试点省市三大驱动因素的变化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能源结构变化对碳排放量影响不显著,而碳排放对能源效率的变化比对经济发展更为敏感。具体到各省市数据,湖北省三大驱动因素变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晓明  包金梅  熊思琴  
文章运用LMDI分解模型,综合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的宏观基础数据对全国和各区域在2004年-2009年和2009年-2014两个阶段的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GDP总量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是全国碳排放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的减排作用较小。金融危机后,八大综合经济区中京津冀鲁、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果效应位列前三,除珠江中上游外各地区的能源结构效应依旧较小,远西部地区无论产业结构效应还是能源结构效应较金融危机前均得到大幅度优化和改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晓明  包金梅  熊思琴  
文章运用LMDI分解模型,综合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的宏观基础数据对全国和各区域在2004年-2009年和2009年-2014两个阶段的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GDP总量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是全国碳排放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的减排作用较小。金融危机后,八大综合经济区中京津冀鲁、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果效应位列前三,除珠江中上游外各地区的能源结构效应依旧较小,远西部地区无论产业结构效应还是能源结构效应较金融危机前均得到大幅度优化和改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晓彤  赵林  贾建琦  
通过构建包容性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对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类型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地市间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呈由低水平集聚向高水平双核结构演变的格局特征,形成以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为核心的高水平集聚区,呈现出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的空间特征;科技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行政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对包容性绿色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其中科技创新水平起主导驱动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辛杰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山东省2200家企业的调查实证研究,得到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6个驱动因子,基于此将企业分成七个驱动群体,发现不同类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这为清晰地认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行为与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为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提供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滨键  孙红雨  
为了能够更科学合理地促进山东省种植业走低碳发展之路,论文测算了山东省2000—2018年种植业碳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同时,对省内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与动态趋势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业碳减排成本大小顺序为省会城市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半岛蓝色经济区>西部经济隆起带。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区域责任细分机制与形成长效监督制度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