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7)
- 2023(17243)
- 2022(14773)
- 2021(13929)
- 2020(11711)
- 2019(26878)
- 2018(26771)
- 2017(51223)
- 2016(27938)
- 2015(31675)
- 2014(31667)
- 2013(30273)
- 2012(27352)
- 2011(24575)
- 2010(24352)
- 2009(22267)
- 2008(21602)
- 2007(18991)
- 2006(16376)
- 2005(14191)
- 学科
- 济(102408)
- 经济(102253)
- 管理(85460)
- 业(76382)
- 企(65479)
- 企业(65479)
- 方法(48313)
- 数学(41492)
- 数学方法(40899)
- 财(29402)
- 中国(27542)
- 农(27524)
- 业经(24355)
- 学(23263)
- 制(22942)
- 理论(19852)
- 地方(19275)
- 务(18796)
- 财务(18711)
- 财务管理(18668)
- 技术(18000)
- 贸(17982)
- 贸易(17974)
- 农业(17946)
- 企业财务(17659)
- 和(17589)
- 易(17483)
- 体(16660)
- 银(16357)
- 银行(16311)
- 机构
- 大学(388668)
- 学院(384457)
- 管理(153087)
- 济(146835)
- 经济(143459)
- 理学(132966)
- 理学院(131543)
- 管理学(129030)
- 管理学院(128335)
- 研究(122153)
- 中国(89871)
- 京(81549)
- 科学(75969)
- 财(70480)
- 所(59223)
- 农(59022)
- 业大(57437)
- 中心(56620)
- 财经(56320)
- 江(56196)
- 研究所(54034)
- 范(52188)
- 师范(51664)
- 经(51193)
- 北京(50691)
- 农业(46181)
- 州(45497)
- 院(45092)
- 经济学(44184)
- 财经大学(42167)
- 基金
- 项目(268590)
- 科学(211782)
- 研究(199018)
- 基金(194291)
- 家(168271)
- 国家(166886)
- 科学基金(144612)
- 社会(124514)
- 社会科(117867)
- 社会科学(117841)
- 省(105443)
- 基金项目(103257)
- 自然(93905)
- 教育(93466)
- 自然科(91748)
- 自然科学(91724)
- 自然科学基金(90048)
- 划(88396)
- 编号(82265)
- 资助(79143)
- 成果(67636)
- 重点(59659)
- 部(59335)
- 课题(56575)
- 创(56345)
- 发(55817)
- 创新(52455)
- 制(51480)
- 教育部(51462)
- 科研(51392)
- 期刊
- 济(156533)
- 经济(156533)
- 研究(110355)
- 中国(75611)
- 学报(61138)
- 管理(56308)
- 财(55420)
- 科学(54486)
- 农(52902)
- 教育(51325)
- 大学(47501)
- 学学(43781)
- 农业(36537)
- 技术(34606)
- 融(29587)
- 金融(29587)
- 财经(27274)
- 业经(26537)
- 经济研究(24522)
- 图书(24466)
- 经(23289)
- 问题(20011)
- 科技(18923)
- 版(18403)
- 理论(18380)
- 业(18190)
- 技术经济(17357)
- 实践(16895)
- 践(16895)
- 书馆(16573)
共检索到553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东
以国内某行业特色高校的PI制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网络的视角探讨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性。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整体网络的黏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是一个"稀疏网络";PI和科研骨干成员居于知识共享网络的核心位置,是整体网络中结构洞的主要占据者,在资源和信息的控制、传递和获取方面具有优势;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相互重叠的派系,跨团队的知识共享普遍存在。最后,研究给出了增强高校PI制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东
以国内某行业特色高校的PI制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网络的视角探讨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性。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整体网络的黏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是一个"稀疏网络";PI和科研骨干成员居于知识共享网络的核心位置,是整体网络中结构洞的主要占据者,在资源和信息的控制、传递和获取方面具有优势;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相互重叠的派系,跨团队的知识共享普遍存在。最后,研究给出了增强高校PI制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东
以国内某行业特色高校的PI制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网络的视角探讨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性。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整体网络的黏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是一个"稀疏网络";PI和科研骨干成员居于知识共享网络的核心位置,是整体网络中结构洞的主要占据者,在资源和信息的控制、传递和获取方面具有优势;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相互重叠的派系,跨团队的知识共享普遍存在。最后,研究给出了增强高校PI制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殷姿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来构建分布式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模型,通过对分布式科研团队特征以及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网络沟通模式、个体网络位置、子网络接口和凝聚子群等网络结构特性对分布式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困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分布式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困境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分布式科研团队 社会网络 知识共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瑞明 叶金福 邹艳
从团队社会网络角度出发,基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研究了团队社会网络对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共享心智模型在社会网络和知识共享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并且团队社会网络的一般异质性和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团队社会网络的专长异质性和联系强度与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共享心智模型和知识共享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团队社会网络的一般异质性和知识共享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社会网络的专长异质性和联系强度和知识共享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团队 社会网络 模型 知识共享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马涛 郭进利 何红英 王福红
【目的/意义】在企业中,科技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对推动企业技术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方法/过程】运用超网络分析方法对某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的项目型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分析,以科技创新团队的人员为节点,以科技创新团队为超边,以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申请专利的次数作为超边的权重,构建基于加权超图的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对所建的超网络模型有关拓扑结构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构建基于节点扩散和超边扩散的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中的知识共享机制,并对知识共享能力进行测度。【结果/结论】最后分析了影响企业科技创
关键词:
加权超图 超网络 科技创新团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子 罗瑾琏 常涛
文章探究社会网络、团队知识共享与团队创造力各变量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深入揭示社会网络通过团队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通过对61个研发团队的有效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连带强度对新颖性和实用性产生正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新颖性和实用性产生负向影响;团队知识共享在网络连带强度、网络中心性与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关系间起到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团队知识共享 团队创造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学琴 陈雅
本文从科研机构资源共享的角度,探讨了科研机构网络知识产权管理的构成要素,并针对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陵江 万晓文 李虹
文章选取四川、重庆地区295个医院跨学科治疗团队(IHCTs)作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团队网络结构、知识共享行为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团队网络密度和团队网络异质性与团队效能正相关;知识共享行为在团队网络异质性与团队效能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网络密度与团队效能的关系扮演完全中介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均平 许丽敏 陈瑞
在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联系的基础上,探讨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将社会网络理论运用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之中,分别从社会网络的核心理论——网络关系、网络位置、社会资本三个视角研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翠英
技术、信息和学习环境的革命性变化逐渐削弱了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首要机构的地位。学习共享空间是社会网络环境下支持学生协同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社区和学习资源中心。图书馆员要将服务融入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明确交互关系、网络规模、认同感等影响大学生社会学习过程的因素,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基于标签的分众分类法,使之构建交互关系,发现、讨论、评价、注释和推荐他们自己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学习共享空间 分众分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颖 王亚民
针对组织成员间知识共享效率低、可信关系难以建立等问题,文章将信任机制应用到知识共享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知识共享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各模块的主要功能、信任机制的建立以及知识共享社区的形成过程。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能够有效促进节点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使具有相似知识兴趣、知识类型和信任值高的节点聚集形成不同的知识共享社区,同时进一步验证了知识共享社区的"小世界"特性。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知识共享 信任模型 信任计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静
建立在均匀全耦合群体前提下的知识共享研究,忽视了知识共享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连接个体之间的社会网络。文章以科研合作网络为例,建立空间演化博弈模型,对不同网络结构和种群竞争演化系数下的知识共享演化进行了复杂网络仿真,探讨知识共享的演化路径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共享策略在小世界网络中不能存活,在科研合作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中均能演化为占优策略,但科研合作网络知识共享合作率和收益略低于无标度网络,这是不完美的幂律分布以及较高聚集的网络结构特征影响的结果。适度引入种群间的竞争能够增加合作率,但随着竞争加剧,合作率开始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