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
- 2023(998)
- 2022(824)
- 2021(743)
- 2020(588)
- 2019(1405)
- 2018(1317)
- 2017(2321)
- 2016(1407)
- 2015(1626)
- 2014(1630)
- 2013(1463)
- 2012(1226)
- 2011(1031)
- 2010(1027)
- 2009(813)
- 2008(835)
- 2007(581)
- 2006(445)
- 2005(336)
- 学科
- 管理(4010)
- 业(3388)
- 济(3137)
- 经济(3134)
- 企(3052)
- 企业(3052)
- 教学(2028)
- 财(1875)
- 理论(1738)
- 务(1703)
- 财务(1702)
- 财务管理(1698)
- 企业财务(1608)
- 学法(1500)
- 教学法(1500)
- 方法(1471)
- 学理(1335)
- 学理论(1335)
- 数学(1223)
- 数学方法(1186)
- 农(896)
- 业经(871)
- 中国(767)
- 教育(738)
- 环境(724)
- 和(659)
- 地方(656)
- 学(653)
- 农业(646)
- 贸(623)
- 机构
- 学院(16923)
- 大学(14600)
- 管理(6009)
- 理学(5186)
- 理学院(5145)
- 管理学(5018)
- 管理学院(4990)
- 济(4879)
- 经济(4744)
- 研究(3488)
- 职业(3373)
- 技术(3145)
- 财(2983)
- 京(2879)
- 中国(2734)
- 江(2662)
- 技术学院(2414)
- 职业技术(2377)
- 财经(2282)
- 州(2186)
- 科学(2164)
- 范(2119)
- 业大(2102)
- 师范(2092)
- 经(2029)
- 中心(1964)
- 农(1819)
- 商学(1697)
- 商学院(1688)
- 会计(1683)
共检索到22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平
课程衔接是实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衔接贯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衔接质量是"3+4"试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科学方法。文章借鉴PDCA循环理论,以其循环流程为基础,构建科学规范的"3+4"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模型,以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岩荣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而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以会计专业为例,按照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构建ERP环境下以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职业资格认证、创新创业教育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并提出理论模型,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提出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平 林宁
课程体系衔接是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促进"3+4"分段培养项目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文章以会计专业为例,基于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探索构建"一条主线、两个维度、三方协同、四个衔接"的"3+4"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从成立"对接协调组"、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转段考核方案三个方面提出有效衔接的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平 寇红平
建设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衔接教材,推进教材内容的衔接与贯通,是提升"3+4"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3+4"会计专业衔接教材建设中存在的教材体系构建不完善、课程标准不统一、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教材结构设计理念陈旧、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等问题,文章提出对应职业能力分层,构建教材体系框架;统一课程标准,明确对接依据;优化教材结构,匹配课程模式;对接职业标准,实现教材内容一体化;增强衔接意识,校企共创共建的衔接教材建设思路。
关键词:
分段培养 会计专业 衔接教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乾平 俞林
针对目前中高职机械类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叠、培养时间过长等情况,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由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课、实践课构成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框架,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接力标准,使中高职人才培养形成连续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雪松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越来越成为职业院校的首选。然而,尚不完备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制约了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做好团队建设、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制等环节的工作,以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备性。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江勇
本文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应针对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衔接现状,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本位"的模块式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衔接。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桂萍 宋烨
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针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中高职电子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或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岗位出发,理清典型工作任务,使中高职电子专业培养规格更加明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对中高职衔接电子类专业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慧娟
分析会计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不同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课程衔接的起点,模块化、体系化是设计课程衔接的关键,合理的教学模式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课程衔接效果的保障。
关键词:
会计专业 3+2 高本衔接 课程衔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舒岳
随着中职对口升学指标限定在5%以内的解除,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职生通过"单考单招"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3年,高职院校也会逐步改变以前中职生与普高生混合编班的做法,原来主要面向普高生零专业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然已不再适应中职生单独编班的教育教学体系,在重构面向中职生的专业课程体系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中高职衔接如何进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熹
本文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探索如何在中高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完美衔接,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并为其他院校更好实现"3+2"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具体思路与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红荃 陈燕妮
知识整体理论强调活性知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间的动态关联、相互转化,彰显着整体性和系统性,为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彼此间内容的横向融合及纵向延伸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并阐述国内外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实然状况,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利用知识整体理论分别从课程的内容选择及结构两方面探索适合现有国情的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路径: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立足于课程内容衔接,从不同素养层次的价值引领、社会技能需求、理实一体出发,多维度考量以良性适配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立足全局把握整体,单一课程内容从纵向衔接出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实现单一课程内部的知识递进;整体课程内容从横向衔接出发,在动态运作中实现课程的整体化运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依云 何洪
在人工智能冲击下的会计工作向业财税信息一体化聚焦,财务转型更多地指向管理层面,课程体系需要相应调整。为了解和把握海南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教学实施现状,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小组以会计专业为对象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并从工作逻辑出发,构建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中高职衔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同时提出配套保障的建议,为更有效推进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提供发展思路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会计专业 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海英 谢宇畅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中高职衔接教育的理论、注册入学学生的特殊性和财务转型的大背景等对会计专业面向中职注册入学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设计注册入学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基于江苏省的调查分析,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设计注册入学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并给予必需的实施保障,有利于面向中职注册入学高职生的培养。
关键词:
注册入学 会计专业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