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1)
2023(15058)
2022(13127)
2021(12321)
2020(10343)
2019(23889)
2018(23587)
2017(45840)
2016(24760)
2015(27939)
2014(27560)
2013(26981)
2012(24320)
2011(21789)
2010(21398)
2009(19546)
2008(18810)
2007(16176)
2006(13904)
2005(12042)
作者
(69819)
(58212)
(57844)
(55013)
(36926)
(27902)
(26247)
(22942)
(22127)
(20551)
(19786)
(19429)
(18388)
(18007)
(17962)
(17725)
(17584)
(17426)
(16622)
(16557)
(14285)
(14096)
(13915)
(13177)
(12960)
(12882)
(12834)
(12726)
(11727)
(11566)
学科
(93828)
经济(93689)
管理(75679)
(69790)
(59661)
企业(59661)
方法(45965)
数学(40095)
数学方法(39542)
(27104)
(24912)
中国(23189)
业经(21996)
(20693)
(20059)
(17449)
财务(17371)
财务管理(17333)
地方(17303)
(16760)
贸易(16753)
企业财务(16431)
(16304)
农业(16241)
理论(16231)
技术(15707)
环境(15379)
(15297)
(14416)
(14271)
机构
大学(346843)
学院(344461)
管理(139509)
(134099)
经济(131204)
理学(122056)
理学院(120761)
管理学(118524)
管理学院(117896)
研究(109579)
中国(79590)
(72332)
科学(68829)
(63168)
(54926)
(53304)
业大(53254)
财经(51050)
中心(50619)
研究所(48792)
(48790)
(46524)
北京(44671)
(44291)
师范(43834)
农业(43112)
经济学(40441)
(40298)
(39400)
财经大学(38401)
基金
项目(245364)
科学(193754)
基金(179576)
研究(178028)
(156229)
国家(154996)
科学基金(134454)
社会(112237)
社会科(106374)
社会科学(106348)
(95942)
基金项目(95932)
自然(88925)
自然科(86861)
自然科学(86840)
自然科学基金(85245)
教育(82449)
(80630)
资助(73222)
编号(72316)
成果(57650)
重点(54647)
(54165)
(51630)
(50958)
课题(49043)
创新(48224)
科研(47295)
(47090)
教育部(46792)
期刊
(140382)
经济(140382)
研究(96780)
中国(61428)
学报(56285)
管理(50591)
科学(50546)
(49474)
(49052)
大学(42993)
学学(40567)
教育(36941)
农业(34056)
技术(30323)
(26077)
金融(26077)
财经(24670)
业经(23547)
经济研究(22010)
(20946)
问题(18257)
图书(17956)
科技(17072)
理论(17067)
(16964)
(16514)
技术经济(15886)
实践(15733)
(15733)
现代(14899)
共检索到483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海如  崔雪梅  李春生  万兴  成俊  但小娜  
【目的】本文研究了油菜在B、Cu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提出一种基于PCA-GA-BP网络的智能化评价方法。【方法】采用5种不同浓度的Cu溶液和3种不同浓度的B溶液交叉处理盆栽油菜幼苗,测定油菜的叶绿素、蛋白质、硝态氮、淀粉酶、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处理下各指标的综合权重,优化油菜的生理指标。然后根据优化后的油菜指标和综合权重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智能评价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权阈值。【结果】T_(200)B_1组合时综合权重最高,即B 0.5 mg/L、Cu 200 mg/L配施时对各项指标最好。用主成分法优化油菜生长指标后,对评价结果影响不大。GA-BP网络测试误差不超过2.85%,测试效果很好。【结论】该方法可以避免人工干预,能更加客观地对油菜生理响应进行评价,同时具有自适应能力,能自动识别B、Cu配置情况,为油菜生理响应机制研究提供一种更加科学高效的智能化评价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海如  崔雪梅  李春生  李冰晖  
【目的】为深入研究硒、铜交互作用下油菜的生理响应机制,找出最优的硒、铜供应量。【方法】采用盆栽实验,用7种不同浓度的Cu SO_4溶液和2种浓度的Na2Se O_3溶液交叉处理油菜幼苗,测定油菜幼苗的总叶绿素、丙二醛、蛋白质、过氧化物酶活性等7种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处理下油菜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硒12 mg/L和铜75 mg/L配施时各项指标综合权重最高,其次是X_(22)T_(75)、T_(75)2个处理,说明硒12 mg/L和铜75 mg/L配施对油菜的生长具有最佳促进作用,且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红  杨柳青  朱小青  吴红强  刘志昂  廖飞勇  陈月华  黄琛斐  
为了解费菜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研究了费菜在不同水分梯度的胁迫下,其叶片水分饱和亏缺(RWD)、相对含水率(RWC)、质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淹胁迫影响费菜的正常生长,表现为叶片RWD、相对电导率、Fv/Fm、qP、ETR先升高后降低;叶片RWC、叶绿素含量、qN和Fv′/Fm′先降低后回升。重度干旱胁迫和极度干旱胁迫严重抑制费菜的生长、甚至枯死。整体趋势表现为RWD、相对电导率、qP、ETR升高,叶片RWC、叶绿素含量、qN、Fv/Fm和Fv′/Fm′降低。轻度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对费菜生长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说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学军  刘成兴  卢焕仙  
通过测定铅(Pb)胁迫下胜利油菜种子活力、幼苗质膜的渗透性、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探讨铅胁迫对油菜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活力随铅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则与之相反;在一定限度内,POD和SOD的活性随铅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宗建伟  张志龙  薛可欣  王爽爽  杨雨华  
[目的]研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盐碱条件生理响应机制,为其在盐碱区造林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冠果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浇盐法,分别设置70、140、210、280mmol·L-~1中性盐(NaCl)及35、70、105、140 mmol·L~(-1)碱性盐(Na_2CO_3)处理,分析其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随盐碱浓度的增大,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升高,且高浓度胁迫显著高于对照;在NaCl浓度为210 mmol·L~(-1)、Na_2CO_3浓度为105 mmol·L~(-1)胁迫12 d后丙二醛含量比CK显著增多,且在NaCl浓度为280 mmol·L~(-1)、Na_2CO_3浓度为105 mmol·L-~1时达到峰值;SOD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但处理浓度增大其呈先升后降规律。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时间和浓度对2种类型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有极显著交互效应(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盐碱胁迫下各生理指标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对指标标准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2种盐类型处理分别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1个主成分,NaCl、Na_2CO_3处理下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2.423%、77.725%。[结论]文冠果在盐碱胁迫下主要通过大量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增大抗氧化酶活性来保护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抵抗盐碱胁迫。在抗氧化酶系统中,低浓度胁迫时SOD活性较高,高浓度胁迫会破坏SOD活性,具有一定阈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浩杰  张雪花  蒲晓斌  张锦芳  蒋俊  柴靓  蒋梁材  
对18份甘蓝型油菜资源材料进行田间模拟湿害处理,10 d后取功能叶测定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研究湿害胁迫下油菜生理和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害处理后,油菜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主要表现为根鲜重、根长、地上部鲜重、株高、全株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冠比下降。同时,湿害处理后,油菜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升高,不同材料上升的幅度有差异;植株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下降;生理指标耐湿系数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介于2.50%~69.96%;湿害胁迫后,通过生理指标耐湿系数的隶属函数值对18份材料耐湿性进行了评价,筛选到3份耐湿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松华  杨志敏  吕波  林国庆  李少琼  卢亚萍  徐朗莱  
研究了印度芥菜对不同浓度 (0、 2、 4、 8和 1 6 μmol·L-1 )Cu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 ,4~ 1 6 μmol·L-1 Cu抑制印度芥菜根和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 ,植株中H2 O2 和丙二醛 (MDA)含量上升 ;根和叶中超氧物歧化酶 (SOD ,EC1 1 5 1 1 )和过氧化物酶 (POD ,EC1 1 1 1 7)活性均随着Cu浓度增加而上升 ;2~ 8μmol·L-1 Cu能提高根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EC1 1 1 1 1 1 )活性 ,叶中APX活性最高时的外界Cu浓度为 4 μmol·L-1 ;过氧化氢酶 (CAT ,EC1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厚军  胡建华  赵欢  何佳芳  芶久兰  秦松  
为明确酸性黄壤中锰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取酸性黄壤进行土培试验,研究了锰胁迫下油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氮磷钾锰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锰胁迫可刺激油菜生长,油菜株高、根鲜重、地上部鲜重和籽粒产量略高于正常施肥;中锰胁迫抑制作用显现,油菜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变化不大,根鲜重、根长度略有下降。高锰胁迫明显抑制油菜生长,在苗期至现蕾期,中锰胁迫油菜新叶边缘附近出现淡黄色病斑,高锰胁迫新叶边缘干枯,叶片向上卷缩似"勺"状,此时油菜地上部锰含量达1433 mg/kg。根鲜重、根长、地上部鲜重、籽粒产量分别比施氮磷钾减少15.2 g/株、4.67 cm、16.9 g/株和3.4 g/盆。施用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坤杰  李鹏  邓燕莉  王雨鑫  王济红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处理对豹皮樟扦插苗相关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制定其大田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通过自然干旱的方法模拟干旱胁迫,以豹皮樟3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不同干旱胁迫处理扦插苗的相关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体积持水量与扦插苗的根系活力显著负相关,与春梢长度、春梢重量、根系干重和一级侧根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773、0.578、0.754、0.822和0.706。轻度干旱胁迫对豹皮樟春梢和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处理组扦插苗的光合作用能力均较CK下降;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的光合午休时间为11:00—13:00,较CK的光合午休时间提前;轻度干旱胁迫无明显午休现象,在13:00后光合作用能力增强。豹皮樟扦插苗通过降低氮代谢速率适应干旱逆境,扦插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和-0.832;可溶性糖含量在中度胁迫条件下最高(111.49%),Pro含量在重度胁迫条件下最高(0.249%),轻度胁迫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和Pro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豹皮樟扦插苗叶片的SOD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和MDA浓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和0.712;POD酶活性与土壤体积持水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8,Pro含量与土壤体积持水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2;豹皮樟扦插苗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光合和呼吸代谢变缓,SOD酶将O~(2-·)歧化成H_2O_2的能力下降,以降低叶片细胞中H_2O_2和MDA等有害物质的积累来适应逆境。【结论】豹皮樟扦插苗具有抗轻度干旱胁迫的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于姣妲  李莹  殷丹阳  周垂帆  马祥庆  
[目的]研究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各种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影响,探讨抗氧化酶活性与杉木耐低磷能力的关系,揭示低磷胁迫下杉木养分吸收的适应机制,阐明杉木体内生物大分子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磷浓度(0、0.25、0.50、1.00 mmol·L(-1))Hoagland营养液,模拟低磷胁迫试验,测定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以及测定杉木幼苗不同部位的光谱特性。[结果]随着缺磷程度的增加,杉木幼苗中SOD活性、CAT活性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海如  李春生  崔雪梅  成俊  陈驰  
【目的】为研究Zn对Cd胁迫下油菜抗逆性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PCANN(主成分神经网络)的智能评价方法。【方法】实验采用沙培法,用不同浓度的Cd、Zn胁迫处理油菜幼苗,处理结束后测定根长、MDA含量、H_2O_2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指标。首先采用主成分法对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并分析得到评价结果,然后用神经网络对优化后的指标和评价结果进行学习和测试,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阈值。【结果】300μmol/L的Cd和300μmol/L的Zn配施时效果最好,采用主成分法优化油菜指标后,对评价等级的界定没有影响,神经网络测试误差不超过2.93%,测试效果很好。【结论】该方法可以避免人工的主观干预,更加客观地对油菜生长进行评价,同时具有自适应性,能够自动识别Zn、Cd的配置情况,为油菜种植提供一种更加科学高效的智能化评价方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宝  徐燕  许凯  纪德华  陈昌生  王文磊  谢潮添  
坛紫菜生活于中高潮区,退潮后会遭受到周期性的强光胁迫,但高潮复水后坛紫菜叶状体可以快速恢复正常生长,表明坛紫菜具有极强的耐高光能力。为探究其耐高光机制,实验挑选了两个耐高光能力具有显著差异的坛紫菜新品系作为研究对象(绿色品系:9-Ⅳ;桔色品系:WO141-3),测定了高光胁迫下两个品系藻体的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构建了两个品系的差异转录表达谱,并结合荧光定量分析技术获得了调控坛紫菜耐高光的关键通路和基因。结果显示,在高光胁迫下,两种坛紫菜品系叶状体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上升,光系统部分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藻体光合能力显著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WO141-3品系在高光处理1 h具有更强的高光抗性,而9-Ⅳ品系在处理4 h后具有更强的高光抗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高光胁迫处理1 h时,WO141-3品系具有更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更强的非光化学淬灭能力以及更低的色素含量和捕光蛋白基因表达量;而在高光胁迫处理4 h时,9-Ⅳ品系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和非光化学淬灭能力更强,色素含量和捕光蛋白基因表达量都更低。研究表明,坛紫菜藻体可以通过激活非光化学淬灭机制和抗氧化系统,以及降低色素含量和捕光蛋白基因表达应对高光胁迫,避免遭受过度光损伤和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为阐明紫菜的耐高光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学昆  范其新  陈洁  李加纳  王汉中  
目的试图阐明不同耐湿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苗期对缺氧胁迫的生理差异响应。方法试验采用不同耐湿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材料,对发芽种子和幼苗(3叶期)缺氧处理,测定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可溶性糖、脯氨酸、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耐湿与不耐湿基因型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缺氧处理后耐湿材料发芽种子具有较高的相对发芽率、相对苗长、根长、苗重和活力指数,而相对电导率较低。3叶期幼苗缺氧处理后,耐湿材料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提高幅度显著高于不耐湿材料,MDA和相对电导率则显著较低;耐湿基因型POD活性显著提高,CAT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志鹏  冯霞  杜玉箫  李亚男  陈大清  
【目的】研究AtCpNifS基因的作用机制,为培育富硒油菜品种提供实验参考。【方法】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拟南芥中的AtCpNifS基因克隆并经过酶切连接形成重组转化子转化到油菜植株中,通过PCR检测以及GUS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表达验证。并采用硒酸钠对转基因油菜和非转基因油菜进行胁迫处理,比较转基因油菜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对AtCpNifS基因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通过检测引物进行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转基因植株的扩增结果与阳性对照扩增结果一致,阴性对照扩增结果呈阴性,说明转基因油菜植株构建成功。GUS组织化学染色处理下,仅在转基因植株中观察到蓝色的GUS表达位点,证明AtCpNifS基因成功转化蜀杂9号油菜植株并表达。在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浓度硒酸钠的处理下,转基因油菜叶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随着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处理时间增加而升高,且均比同期处理的非转基因油菜植株的酶活力高。转基因油菜叶片在用20 mg/L硒酸钠处理4周时有最大酶活力值380.18 μmol/gFW·min,同期处理的非转基因油菜酶活力值为329.93μmol/gFW·min,显著低于转基因油菜植株。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转基因植株在0~20 mg/L硒酸钠浓度范围内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转基因植株的相对表达量在没有硒酸钠处理时为0.755,20 mg/L的硒酸钠处理时为1.545,增加了2.05倍。【结论】成功构建转AtCpNifS基因蜀杂9号油菜,在硒酸钠胁迫下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强,AtCpNifS基因表达量也随硒酸钠胁迫而上调。推测AtCpNifS基因在蜀杂9号油菜的硒耐受性提升中发挥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新华  王宏  
针对传统分类方法易受到"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的影响,农作物遥感分类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本文以四川盆地内的川中丘陵和川西成都平原为主要研究区域,选用Landsat-8OLI遥感数据,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地覆盖分类模型,应用于研究区的主要作物油菜籽识别研究。以两幅Landsat-8 OLI遥感数据的14个波段作为输入,不断调节分类参数,最终确定了最优分类网络结构。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法油菜籽的分类总体精度为81.28%,较最大似然法提高了25.12个百分点,Kappa系数也有所提高。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分类模型可高效精确地识别油菜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