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0)
2023(11229)
2022(9279)
2021(8575)
2020(7377)
2019(16805)
2018(16427)
2017(32151)
2016(16866)
2015(18665)
2014(18172)
2013(17856)
2012(15783)
2011(13564)
2010(13265)
2009(12097)
2008(11721)
2007(10083)
2006(8387)
2005(7300)
作者
(44257)
(37113)
(37051)
(34860)
(23572)
(17720)
(16813)
(14639)
(14106)
(13006)
(12713)
(12431)
(11607)
(11348)
(11274)
(11136)
(11120)
(11006)
(10577)
(10557)
(8944)
(8936)
(8848)
(8616)
(8290)
(8256)
(8108)
(8098)
(7361)
(7269)
学科
(83145)
(77510)
企业(77510)
(76327)
经济(76252)
管理(66827)
方法(38409)
数学(30608)
数学方法(30209)
业经(27735)
(26156)
(24581)
(20991)
财务(20952)
财务管理(20930)
企业财务(19865)
农业(18119)
技术(17889)
中国(15282)
(14295)
(14181)
(13916)
理论(13823)
(13440)
企业经济(12373)
经营(12245)
(11651)
贸易(11646)
技术管理(11573)
地方(11406)
机构
学院(235854)
大学(228070)
管理(104945)
(102041)
经济(100391)
理学(91636)
理学院(90904)
管理学(89696)
管理学院(89260)
研究(64257)
中国(51582)
(46261)
(45151)
财经(37901)
科学(37010)
(35727)
(34629)
(34113)
业大(33278)
中心(31717)
经济学(30439)
商学(29383)
商学院(29141)
(29116)
经济管理(28873)
财经大学(28100)
农业(27970)
经济学院(27819)
北京(26900)
(26442)
基金
项目(164140)
科学(133504)
研究(122435)
基金(122229)
(104106)
国家(103166)
科学基金(93170)
社会(80899)
社会科(77014)
社会科学(76994)
(65845)
基金项目(65554)
自然(60171)
自然科(58917)
自然科学(58905)
自然科学基金(57898)
教育(56348)
(53294)
编号(48739)
资助(48630)
(38218)
(36979)
(36761)
重点(36053)
成果(35703)
(35173)
创新(34876)
国家社会(33865)
人文(32734)
(32639)
期刊
(107380)
经济(107380)
研究(60995)
管理(42909)
(40244)
中国(38053)
(32360)
科学(29360)
学报(27007)
技术(25818)
农业(22931)
大学(22707)
学学(21942)
业经(20687)
财经(18787)
教育(18195)
(17558)
金融(17558)
(16231)
经济研究(16229)
技术经济(15312)
(14985)
问题(14262)
财会(13860)
现代(12047)
商业(11901)
(11743)
统计(11726)
科技(10883)
会计(10697)
共检索到32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妍庆  褚洪辉  
现有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主观赋权问题和同一影响因素重复评价问题是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真实成长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主成分—熵权分析法(PCA-EWA)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模型,并以我国18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CA-EWA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模型有效解决了主观赋权问题和同一影响因素的重复评价问题,且能够避免企业管理层操纵单一财务指标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运用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对于经营者、决策者、投资者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方永美  刘伟章  杨振刚  陆翠萍  
目前我国在物流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物流方面,而生产企业物流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拟对生产企业的物流绩效评价进行研究,构建一套符合生产企业物流的绩效评价体系,运用PCA方法对企业内部的物流进行绩效评价,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皓  吴登生  谢阳群  
针对我国企业信用评价问题的特点,文章分析了企业信用评价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用评价是一类包括一系列独立变量的分类问题,将主成分分析与模糊理论引入信用评价中,构建基于PCA/FCM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这使得模型更接近人们的思维方式、指标赋权更为客观。应用该模型及SPSS11.0、MATLAB7.0对所选企业研究显示:该模型非常有效和实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计东亚  
新创企业的成长能力由生存能力、占位能力和突破能力三个维度构成,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新创企业成长能力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了有关新创企业生存能力、占位能力和突破能力的9个分项指标和24个基础指标构成的新创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市场占位和持续创新是新创企业成长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新创企业成长能力培育的建议,强调了行业地位和持续创新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永亮  倪自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应可福  沈怀荣  薛恒新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CA和GRA的集成信用评价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利用PCA原理从信用评价指标中遴选出了最能反映原始数据足够信息的主成分因子,并将该主成分因子作为关键指标构建虚拟企业信用评价的决策模型;然后利用GRA原理计算了虚拟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具有可行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婧  
财务绩效水平作为衡量金融企业发展状况的依据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方法的上市金融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备选财务绩效投入产出指标的主成分。随后,将这些主成分作为DEA模型的投入产出数据,从而得出各个金融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对有效性评价结果,为提升金融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强  
首先概述了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成因素和指标结构内容,从财务绩效、客户绩效、市场绩效、业务绩效和学习绩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指标体系设计;接着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模型PCA下的企业物流绩效评价过程,从对PCA数学模型的分析和计算算法的角度给予了完美的论证推导过程;最后对PCA模型下企业物流绩效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对企业的物流整体绩效做出评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婧  
财务绩效水平作为衡量金融企业发展状况的依据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方法的上市金融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备选财务绩效投入产出指标的主成分。随后,将这些主成分作为DEA模型的投入产出数据,从而得出各个金融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对有效性评价结果,为提升金融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丽娟  
企业要想实现持续成长,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持续成长的根本原因并把握其内在规律。本文通过"斜坡球体定律"和"企业成长的力场"分析,描述了企业持续成长的动态平衡过程;用简单的物理知识,形象地阐述了企业持续成长与企业能力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着重分析企业持续成长中的企业能力演化,理清企业持续成长和企业能力演化的关系,才能找到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原因和规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学军  郭涛  邓光霁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外部知识获取路径与技术能力成长的关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外部知识获取路径的贡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人才引进与培训是提升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的最优路径。最重要的4个子技术能力中,人才引进与培训最适于提升项目管理能力、需求分析能力及项目规模化解决能力,直接的外部知识获取能帮助企业快速掌握方案行业知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春  韩孺眉  孙博文  
为克服DEA方法的弊端———指标集增大导致决策单元的有效性系数增大,采用主成分分析与DEA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产生不同评价结果的原因以及需要调整的方向。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效率不高,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提出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丽平  许娜  
企业持续成长是企业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企业代"分析,为中小企业持续成长提供了新范式。根据"企业代"思想,本文提出企业成长可分为代内成长和代际成长,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机理。以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机理为研究对象,通过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企业成长力的熵值变化对中小企业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得出能力策略代际转变的动因,确定能力策略代际转变的最佳时机,以此来推动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小刚  李新春  
本文基于国内277家企业调查的数据,确定了测量中国企业家能力的四个维度: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政府关系能力和社会关系能力,并对企业家能力差异性之根源,以及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企业家能力的发挥将受到经济结构和企业家背景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对于战略能力和管理能力,企业家的关系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十分有限,其主要功能在于培育组织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国顺  盛意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化拓展成为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追求。文章首先阐述了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在从四个层面上构架评价体系后,运用AHP和GRA方法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