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1)
- 2023(16092)
- 2022(14142)
- 2021(13459)
- 2020(11317)
- 2019(26138)
- 2018(25823)
- 2017(49648)
- 2016(27190)
- 2015(30379)
- 2014(30375)
- 2013(29972)
- 2012(27428)
- 2011(24488)
- 2010(24568)
- 2009(22476)
- 2008(21172)
- 2007(17911)
- 2006(15561)
- 2005(13158)
- 学科
- 济(100961)
- 经济(100853)
- 管理(83244)
- 业(75655)
- 企(64530)
- 企业(64530)
- 方法(49967)
- 数学(42570)
- 数学方法(41930)
- 财(29145)
- 农(27070)
- 中国(24986)
- 业经(23059)
- 学(22910)
- 地方(21073)
- 务(19864)
- 财务(19782)
- 财务管理(19743)
- 理论(18945)
- 制(18705)
- 企业财务(18698)
- 农业(18413)
- 贸(16910)
- 贸易(16899)
- 和(16753)
- 易(16374)
- 技术(16223)
- 划(15828)
- 环境(15656)
- 银(15435)
- 机构
- 大学(369521)
- 学院(368704)
- 管理(149785)
- 济(138551)
- 经济(135243)
- 理学(129098)
- 理学院(127602)
- 管理学(125189)
- 管理学院(124472)
- 研究(118534)
- 中国(89339)
- 京(78592)
- 科学(76191)
- 财(65724)
- 农(59635)
- 所(58417)
- 业大(56547)
- 中心(55464)
- 江(53905)
- 研究所(53532)
- 财经(52511)
- 范(49842)
- 师范(49332)
- 北京(48952)
- 经(47893)
- 农业(46776)
- 州(44199)
- 院(44117)
- 经济学(40721)
- 师范大学(39923)
- 基金
- 项目(259035)
- 科学(203205)
- 基金(187659)
- 研究(187123)
- 家(163859)
- 国家(162512)
- 科学基金(140248)
- 社会(116161)
- 社会科(109975)
- 社会科学(109945)
- 省(101820)
- 基金项目(100787)
- 自然(93635)
- 自然科(91449)
- 自然科学(91426)
- 自然科学基金(89738)
- 教育(86719)
- 划(85907)
- 资助(77404)
- 编号(76380)
- 成果(60478)
- 重点(57662)
- 部(56549)
- 发(54297)
- 创(53527)
- 课题(52048)
- 科研(50157)
- 创新(49912)
- 大学(48459)
- 教育部(48448)
- 期刊
- 济(148546)
- 经济(148546)
- 研究(102638)
- 中国(69227)
- 学报(60126)
- 管理(55664)
- 科学(55438)
- 财(52658)
- 农(52650)
- 大学(45793)
- 学学(42962)
- 教育(41343)
- 农业(36460)
- 技术(33441)
- 融(29538)
- 金融(29538)
- 业经(24803)
- 财经(24733)
- 经济研究(22321)
- 经(21182)
- 业(20613)
- 图书(20562)
- 问题(19328)
- 版(18305)
- 科技(17728)
- 资源(17561)
- 理论(17216)
- 技术经济(16985)
- 财会(16404)
- 现代(16355)
共检索到53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锋
目的地旅游危机管理的主体主要是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危机的发展具有自身特有的生命周期规律,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因此,不同的旅游危机管理主体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危机管理重点。明晰不同管理主体在旅游危机不同阶段的管理职责重点为旅游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四川"5.12"大地震为例,得出各管理主体在旅游危机前、旅游危机中和旅游危机后其危机管理职责的重要性排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丽 陆林 陈浩
旅游危机管理作为旅游业减少破坏、保障安全和抵御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日益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5月,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旅游业受到重创,同时救援和重建工作迅速展开。本文试从旅游者对危机事件感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机制和影响路径模式。在旅游目的形象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四川地震灾害在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的不同影响,以及目的地采取的形象塑造和危机管理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旅游灾害 目的地形象 危机管理 四川地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谭如诗
基于12项反映四川省在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旅游业发展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期间每月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得分,并结合K-均值聚类、图表法研究旅游业发展的宏观变化规律;同时运用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期间旅游指标的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四川省旅游业受2008年"5.12"大地震的影响较大,直到2011年才恢复到震前水平;②四川省的国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大;③四川省的国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小,恢复较快;④国际旅游对突发危机事件反映比较敏感,而国内旅游受影响较小,其发展带有刚性特点,其原因是国内、国外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基于汶川"5.12"大地震前后(2008和2011年)分别进行的2次九寨沟景区实地问卷调研,将这2年的游客群作为2个样本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合感知可进入性测量模型,从组内、组间2个角度研究突发危机事件对游客感知可进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8年"5.12"大地震前的感知可进入性要好于2011年地震后;②游客出游后对于感知可进入性的评分都出现下降,说明当地实际感知可进入性较好,与游客出游前的感知可进入性存在较大偏差;③突发危机事件前,游客对于"人身安全"最为担心;突发危机事件后,游客对于"交通通畅"最为担心;④"5.12"大地震造成游客的感知可进入性明显下降,对于当地旅游业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造成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
突发危机事件 可进入性 感知 九寨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以九寨沟为案例地,利用CFA结构方程验证集体记忆信息建构特征。研究表明:(1)九寨沟居民关于"5·12"大地震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特征可以从社会交流、媒体宣传、生活场景、事件记载等4个维度进行测量;(2)"广播电视节目"的路径系数最大(1.31),说明居民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节目获取自然灾害认识,它是当地居民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主要来源;(3)潜变量中"事件记载"和"生活场景"的相关系数最大(0.93),"媒体宣传"和"社会交往"的相关系数最低(0.29),这与当地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和同质化社会背景下社会管理者意愿有关系;(4)"广播电视节目"的残差(e4)方差较大,说明其信息来源多样且内容丰富,它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年四锋 张捷 张宏磊 章锦河 张卉
旅游业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易遭受突发危机事件的影响,突发危机事件成为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何防范和应对旅游地突发危机事件,保障旅游业健康发展和旅游地社区生计的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旅游地社区参与是响应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基于此,论文以汶川地震后大九寨环线区域的九寨沟、青城山和北川县为案例地,采集556份有效样本,运用社区参与理论和社区恢复理论,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技术方法,构建了基于危机响应视角的以社区参与获益、社区恢复力和社区依恋为维度的社区参与概念模型。得出如下结论:①震后旅游地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恢复力对社区危机响应与支持旅游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社区恢复力(0.59,P≤0.001)的作用强于社区获益感知(0.30,P≤0.001);②社区依恋对社区参与起显著正向作用(0.19,P≤0.001),对社区恢复力和社区参与意向起部分中介效应,而对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参与意向不起中介效应;③论文提出了基于危机响应的社区参与由参与度、支持度和响应度构成,构建了由地方依恋(Attachment)、社区获益(Benefit)和社区恢复力(Resilience)维度组成的社区参与"ABR"框架模型。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地社区参与研究的边界,对旅游地社区参与和危机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坚 吴健辉 方文龙
在介绍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引入其领域,通过两件公共危机事件:SARS和汶川大地震中社会资本作用的不同,指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资本的坏的和积极作用;提出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有效地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公共危机 危机管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卫星 周洪建
大量事实表明,每发生一种重大灾害总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形成破坏力远超单一灾种的灾害链现象。要有效防范灾害链风险,理清其形成过程、构建其评估模型是前提。在梳理国内外链式风险评估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链案例,初步提出灾害链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①孕灾环境敏感性是致灾因子链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决定灾害链风险的链发概率,确定影响孕灾环境敏感性的因素及定量关系是评估关键;②灾害链中承灾体重复受灾导致脆弱性增大,脆弱性变化评估的引入将提高灾害链风险评估结果的精度。本文旨在为完善区域灾害系统理论,进一步推动灾害链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灾害链 风险评估 概念模型 汶川地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振之 马琳 胡海霞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关键词:
旅游功能区 规划 灾后重建 大邑起步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张捷 罗浩 董雪旺 上官筱燕 蔡永寿
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是灾区经济社会恢复重建的重要"突破口",尤其在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地区;而理解灾区游客旅游动机有利于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管理战略的制定。该研究以遭受"5.12"汶川地震影响的九寨沟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引入"灾害事件引发的旅游动机",对灾区国内游客的多种旅游动机交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证实了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管理中:①恢复重建的关键内容是"核心旅游吸引物与安全";②恢复重建的重点区域是灾区内已有高知名度的旅游地或在灾害事件中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地区;③对目的地优质旅游接待服务意象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牛廷立 张玉玺
灾后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政府主导体现在从宏观上规划灾后新农村建设、健全机制、强化服务、培养新型农民;农民主体应积极参与,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企业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骨干作用,形成国家、地方、企业、科研院所与农户结合的多元联动重建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序
本文结合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点阐述了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公用事业安全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应该突出抓好的有关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危机管理 城市公用事业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曦 孙晓春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张和人口密度的过度集中,健全城市防灾系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生态、景观、游憩和文化功能,还具有突出的防灾避险功能。通过分析成都、都江堰等四川汶川地震受灾城市绿地的使用情况,结合对北京市部分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建设和使用情况的实地调查,总结认为我国城市绿地防灾规划建设和管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对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认识不足;②适合用于防灾的城市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③用于防灾的城市绿地防灾配套设施及功能有待完善。最后从建立城市绿地防灾规划体系、明确城市绿地防灾建设工作重点和优化城市绿地防灾管理体制三个方面探...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防灾 规划建设 管理 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灾后重建规划组 李双成 赵志强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对成都市域文化旅游资源及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尤以位于龙门山地震带附近的四市一县灾损最甚。受灾损失的重点文化旅游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刻不容缓。论文首先对成都文化旅游设施的损毁程度进行评估,分析成都市文化旅游设施灾后重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恢复重建战略进行思考,提出恢复重建工作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尽快有序恢复成都市文化与旅游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文化旅游设施 灾后重建 成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