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1)
- 2023(9299)
- 2022(7845)
- 2021(7639)
- 2020(6373)
- 2019(14938)
- 2018(14441)
- 2017(27819)
- 2016(14377)
- 2015(16245)
- 2014(15645)
- 2013(15369)
- 2012(13905)
- 2011(12487)
- 2010(11607)
- 2009(10412)
- 2008(9700)
- 2007(7558)
- 2006(6067)
- 2005(5146)
- 学科
- 济(63873)
- 经济(63818)
- 管理(38873)
- 业(36755)
- 方法(34761)
- 数学(32455)
- 数学方法(32111)
- 企(29577)
- 企业(29577)
- 中国(18023)
- 贸(15115)
- 贸易(15107)
- 易(14891)
- 财(14859)
- 农(14799)
- 业经(11382)
- 农业(9526)
- 制(9510)
- 务(9331)
- 财务(9299)
- 财务管理(9280)
- 环境(9031)
- 融(9004)
- 金融(9003)
- 银(8922)
- 银行(8918)
- 企业财务(8832)
- 学(8650)
- 行(8567)
- 技术(8562)
- 机构
- 大学(197495)
- 学院(194205)
- 济(94444)
- 经济(93262)
- 管理(80371)
- 理学(70911)
- 理学院(70267)
- 管理学(69249)
- 管理学院(68885)
- 研究(64761)
- 中国(51843)
- 京(39696)
- 财(39640)
- 科学(34816)
- 财经(33402)
- 经济学(31436)
- 经(31065)
- 中心(30680)
- 所(29303)
- 经济学院(28582)
- 研究所(27015)
- 业大(25690)
- 财经大学(25609)
- 农(25505)
- 北京(24702)
- 院(23583)
- 江(23448)
- 范(22398)
- 师范(22192)
- 经济管理(22191)
- 基金
- 项目(141106)
- 科学(114519)
- 基金(109242)
- 研究(102952)
- 家(94852)
- 国家(94213)
- 科学基金(82830)
- 社会(70422)
- 社会科(67174)
- 社会科学(67162)
- 基金项目(57311)
- 自然(52756)
- 自然科(51677)
- 自然科学(51665)
- 自然科学基金(50790)
- 省(49913)
- 教育(47260)
- 资助(45155)
- 划(43471)
- 编号(38517)
- 部(33806)
- 国家社会(31547)
- 重点(31454)
- 教育部(30020)
- 创(29979)
- 发(29649)
- 成果(29213)
- 人文(28611)
- 中国(28363)
- 创新(28197)
共检索到268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威
对未来通货膨胀压力的判断可以为管理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依据。本文以P-star方法为基础,对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预测,得到结论:P-star指示器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有很好的指示性,基于P-star指示器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季度数据的预测比年度数据预测准确性更高。通过本方法预测出2012年四季度GDP平减指数将上涨1.8%,全年上涨4%,而季度和年度GDP平减指数实际值分别为1.9%和1.87%,可见季度预测值误差极小,年度预测有所偏差。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测 P-star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许志宏
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是各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保证经济政策在调节价格水平时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必须找到能够准确预测价格水平的指示器。本文介绍了用于预测通货膨胀率的P-Star指示器并建立了中国的P-Star模型。该模型的思想是:存在一个长期均衡价格,即P-Star指示器,实际价格围绕这个均衡价格波动,因此可以通过长期均衡价格预测未来价格走势与通货膨胀率。我们建立的P-Star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同时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将略高于2006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运杰 张永军
估计通货膨胀压力的常用方法是运用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同价格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这种方法在国内已经很好地得到了应用,国内也有学者运用货币流通速度与其趋势值之间的偏移率来测算通货膨胀压力,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的P-Star模型国内还没有尝试。对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运用P-Star方程来估算通货膨胀压力的变化,可以为国家价格总水平的调控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阿妞
本文详细介绍了P-Star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1996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Star模型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有较好的解释和预测能力,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关键词:
P-Star模型 通货膨胀压力 产出缺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安仲
有学者依据费雪效应而提出名义利率是通货膨胀理想的指示器,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化,真实利率并不是固定的,因此通货膨胀的变化并不一一对应地反映在名义利率的变化上。笔者则认为,即使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的,只要两个序列是协整的,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货膨胀的变化就会以某个比例反映在名义利率的变化中,名义利率就依然是通货膨胀理想的指示器。研究表明,名义利率适合作为我国通货膨胀的指示器。
关键词:
名义利率 指示器 协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爱婷 贺庆春
目前,国内对价格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仍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日益变得不稳定。基于此,本文在对Hallman,Porter and Small(1989)所提出的P-Star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我国1979-2008年间物价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产出缺口和利率缺口的变化往往会导致我国价格水平的变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李杜
研究表明,M0,M1,M2均对我国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且不能预测通货膨胀。因此,在短期内不能单纯采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但是,即便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仍不能否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意义,也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地发行货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社会福利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关键词:
通胀预期 预设预期模式 系统性错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济 丁慧 范从来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要求通货膨胀预测过程必须关注模型与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我国的通货膨胀,模型根据预测表现动态选择解释变量、系数时变程度和模型维度,在有效控制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我国20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解释变量动态选择、系数时变程度动态选择和模型维度动态选择的通胀预测模型,其预测表现优于单一维度的随机游走模型、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贝叶斯模型平均模型,特别在经济波动较大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通胀预测模型表现更加出色,增加不同维度的子模型也提高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静一 朱柏松 简志宏
文章建立了一个带反馈机制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来刻画中国通货膨胀动态,基于粒子滤波与MH抽样相结合的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得到通货膨胀的一步向前预测及随机波动分量的光滑估计。研究表明,与Stock and Waston(2006)的模型相比,带反馈机制的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可以刻画经济波动的随机性和经济波动的极端事件,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行为,从而对通货膨胀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百胜
本文研究了动态模型平均方法 (DMA)及其参数估计。DMA方法允许方程所含变量、变量系数及模型所含方程同时变动,适用于对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实时预测。本文利用DMA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实时预测表明,DMA方法下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测解释变量处于0~3;以CPI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作为通货膨胀衡量指标的情况下,不同预测期的解释变量被包含概率是时变的;遗忘因子为0.95时,利用DMA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测效果最佳,优于贝叶斯模型平均和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因 ECM模型 动态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田娟
本文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经济结构两个层面对我国通货膨胀形势进行了剖析,表明我国当前源于总需求层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已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锁定,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经济结构层面。本文用部门间CPI的离散程度来表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数量特征,运用部门瓶颈模型分析了其形成机制,表明其根源在于农业部门发展的相对滞后,进而从收入分配角度解释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通货膨胀 部门瓶颈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志伟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 ,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 ,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