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7)
- 2023(8924)
- 2022(7696)
- 2021(7371)
- 2020(6258)
- 2019(14680)
- 2018(14650)
- 2017(28688)
- 2016(15211)
- 2015(17149)
- 2014(16813)
- 2013(16070)
- 2012(14352)
- 2011(12584)
- 2010(12318)
- 2009(10867)
- 2008(10301)
- 2007(8469)
- 2006(6807)
- 2005(5476)
- 学科
- 济(60984)
- 经济(60935)
- 管理(43929)
- 业(41587)
- 方法(36237)
- 企(35771)
- 企业(35771)
- 数学(33132)
- 数学方法(32473)
- 财(14919)
- 农(13913)
- 中国(13067)
- 业经(12099)
- 理论(11484)
- 贸(11229)
- 贸易(11223)
- 易(10983)
- 务(10490)
- 财务(10432)
- 财务管理(10409)
- 技术(9821)
- 企业财务(9796)
- 学(9676)
- 农业(9113)
- 地方(9102)
- 和(8568)
- 制(8497)
- 环境(8061)
- 划(7902)
- 银(7731)
- 机构
- 学院(202918)
- 大学(201267)
- 管理(84835)
- 济(82319)
- 经济(80779)
- 理学(74895)
- 理学院(74210)
- 管理学(72470)
- 管理学院(72106)
- 研究(58436)
- 中国(45298)
- 京(40392)
- 财(36215)
- 科学(35656)
- 财经(30282)
- 业大(30175)
- 中心(29415)
- 农(28777)
- 经(27805)
- 江(27491)
- 所(27077)
- 经济学(25763)
- 研究所(24898)
- 北京(24382)
- 范(23697)
- 经济学院(23516)
- 师范(23413)
- 财经大学(23040)
- 农业(22753)
- 经济管理(22439)
- 基金
- 项目(147571)
- 科学(117802)
- 基金(109199)
- 研究(106018)
- 家(94960)
- 国家(94239)
- 科学基金(83314)
- 社会(67353)
- 社会科(64115)
- 社会科学(64100)
- 省(57808)
- 基金项目(57615)
- 自然(56030)
- 自然科(54890)
- 自然科学(54879)
- 自然科学基金(53869)
- 教育(51041)
- 划(48568)
- 资助(46096)
- 编号(42734)
- 重点(32990)
- 部(32823)
- 成果(31992)
- 创(31781)
- 发(30435)
- 创新(29609)
- 科研(29018)
- 教育部(28821)
- 课题(28490)
- 大学(28419)
共检索到272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许志宏
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是各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保证经济政策在调节价格水平时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必须找到能够准确预测价格水平的指示器。本文介绍了用于预测通货膨胀率的P-Star指示器并建立了中国的P-Star模型。该模型的思想是:存在一个长期均衡价格,即P-Star指示器,实际价格围绕这个均衡价格波动,因此可以通过长期均衡价格预测未来价格走势与通货膨胀率。我们建立的P-Star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同时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将略高于2006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威
对未来通货膨胀压力的判断可以为管理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依据。本文以P-star方法为基础,对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预测,得到结论:P-star指示器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有很好的指示性,基于P-star指示器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季度数据的预测比年度数据预测准确性更高。通过本方法预测出2012年四季度GDP平减指数将上涨1.8%,全年上涨4%,而季度和年度GDP平减指数实际值分别为1.9%和1.87%,可见季度预测值误差极小,年度预测有所偏差。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测 P-star方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运杰 张永军
估计通货膨胀压力的常用方法是运用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同价格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这种方法在国内已经很好地得到了应用,国内也有学者运用货币流通速度与其趋势值之间的偏移率来测算通货膨胀压力,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的P-Star模型国内还没有尝试。对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运用P-Star方程来估算通货膨胀压力的变化,可以为国家价格总水平的调控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阿妞
本文详细介绍了P-Star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1996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Star模型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有较好的解释和预测能力,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关键词:
P-Star模型 通货膨胀压力 产出缺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爱婷 贺庆春
目前,国内对价格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仍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日益变得不稳定。基于此,本文在对Hallman,Porter and Small(1989)所提出的P-Star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我国1979-2008年间物价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产出缺口和利率缺口的变化往往会导致我国价格水平的变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安仲
有学者依据费雪效应而提出名义利率是通货膨胀理想的指示器,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化,真实利率并不是固定的,因此通货膨胀的变化并不一一对应地反映在名义利率的变化上。笔者则认为,即使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的,只要两个序列是协整的,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货膨胀的变化就会以某个比例反映在名义利率的变化中,名义利率就依然是通货膨胀理想的指示器。研究表明,名义利率适合作为我国通货膨胀的指示器。
关键词:
名义利率 指示器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寅恺 陈清萍 陈泽汛
传统对通胀率的点预测方法,无法反映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文章通过构建我国通胀的密度预测,测算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通货膨胀高于4的概率以及可能持续的时间。与欧洲各国央行密度预测法不同的是,分析了各期密度预测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考虑了密度预测中概率分布的多样性,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概率分布用于拟合预测误差。在此基础上,引入多维Copula模型,构造了密度预测的联合分布用于通胀的预测。结果显示,这段时间内我国通胀率高于4的概率最高仅有28%,如果通胀率真的达到这一水平,其持续时间也不会超过3个月,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并可以适用于未来通胀的预测。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密度预测法 Copula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凯威 韩家彬 杨洋
文章首先运用CUSUM检验及Chow断点检验对我国1994年1月~2012年12月的月度CPI进行断点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季节ARIMA模型(SARIMA)对我国CPI数据生成过程进行估计,最后对我国CPI进行了样本内预测及样本外预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吉林
本文使用TV-STAR模型研究发现,我国通货膨胀路径中结构性变化与非线性共存。结构性变化发生在1995年左右,结构性变化前的通货膨胀路径中存在高、低两个均衡点,结构性变化后的通货膨胀路径中存在唯一均衡点,但通货膨胀的持久性较变化前有较大幅度上升。同时发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非线性调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其临界值为4.091。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发现,结构性变化后,我国通货膨胀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幅度下降,但反应速度上升。另外,正、负向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在多数情况下,正向冲击的影响更大,也更持久。在短期内,通货膨胀机制下的冲击影响要明显强于在通货紧缩机制下,但从长期来开...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齐红倩 席旭文
资产价格变动通过财富效应等渠道影响总需求进而通货膨胀的变动,但其影响方向、强度及时变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建立包含潜在门限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时变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均对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同向影响,并且影响强度表现出顺周期的时变规律。在资产市场发展的"繁荣期",影响强度不断增强;而在"低迷期",其影响趋弱甚至无效。当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运行出现周期错配时,其通货膨胀效应更趋复杂和不确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曼君 刘梦雨
准确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都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利用当期通货膨胀率所制定的货币政策只能对下一期产生作用。这就需要对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做出预测。央行可以根据通胀预测值来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减少货币政策时滞性带来的效果偏差,使宏观调控更加准确到位,最终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选取单变量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VAR和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三类模型,利用我国1997年到2013年的季度数据对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并根据均方根误差RMSE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效果,选出适合我国的通胀预测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济 丁慧 范从来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要求通货膨胀预测过程必须关注模型与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我国的通货膨胀,模型根据预测表现动态选择解释变量、系数时变程度和模型维度,在有效控制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我国20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解释变量动态选择、系数时变程度动态选择和模型维度动态选择的通胀预测模型,其预测表现优于单一维度的随机游走模型、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贝叶斯模型平均模型,特别在经济波动较大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通胀预测模型表现更加出色,增加不同维度的子模型也提高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静一 朱柏松 简志宏
文章建立了一个带反馈机制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来刻画中国通货膨胀动态,基于粒子滤波与MH抽样相结合的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得到通货膨胀的一步向前预测及随机波动分量的光滑估计。研究表明,与Stock and Waston(2006)的模型相比,带反馈机制的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可以刻画经济波动的随机性和经济波动的极端事件,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行为,从而对通货膨胀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百胜
本文研究了动态模型平均方法 (DMA)及其参数估计。DMA方法允许方程所含变量、变量系数及模型所含方程同时变动,适用于对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实时预测。本文利用DMA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实时预测表明,DMA方法下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测解释变量处于0~3;以CPI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作为通货膨胀衡量指标的情况下,不同预测期的解释变量被包含概率是时变的;遗忘因子为0.95时,利用DMA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测效果最佳,优于贝叶斯模型平均和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曼君 夏荣尧
通货膨胀预测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性变量。我们在研究国外学者对通货膨胀预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90年1月到2007年11月的CPI月度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分析和短期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运用ARIMA(1,1,10)模型为我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较好的预测,如果央行能依据通货膨胀预测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避免货币政策的时滞,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测,最终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测 ARIMA模型 CP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