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4)
- 2023(16868)
- 2022(14812)
- 2021(14078)
- 2020(11940)
- 2019(27959)
- 2018(27803)
- 2017(53788)
- 2016(30010)
- 2015(34207)
- 2014(34758)
- 2013(33672)
- 2012(31259)
- 2011(28166)
- 2010(28260)
- 2009(25534)
- 2008(25109)
- 2007(22252)
- 2006(19078)
- 2005(16549)
- 学科
- 济(114254)
- 经济(114131)
- 管理(84084)
- 业(80081)
- 企(65881)
- 企业(65881)
- 方法(56416)
- 数学(49722)
- 数学方法(49025)
- 农(32364)
- 财(30478)
- 中国(29837)
- 学(24569)
- 业经(24442)
- 地方(22997)
- 贸(21871)
- 贸易(21866)
- 理论(21535)
- 农业(21312)
- 易(21230)
- 制(20137)
- 务(19549)
- 财务(19464)
- 财务管理(19422)
- 技术(18695)
- 企业财务(18370)
- 和(17926)
- 环境(17435)
- 银(16780)
- 银行(16721)
- 机构
- 学院(422789)
- 大学(417204)
- 管理(164582)
- 济(162578)
- 经济(158814)
- 理学(142873)
- 理学院(141294)
- 管理学(138567)
- 管理学院(137828)
- 研究(136141)
- 中国(99169)
- 京(87952)
- 科学(86324)
- 财(74366)
- 农(69607)
- 所(68745)
- 业大(64276)
- 中心(62953)
- 研究所(62796)
- 江(62634)
- 财经(59863)
- 范(57625)
- 师范(57087)
- 北京(55296)
- 农业(54871)
- 经(54304)
- 州(50918)
- 技术(50336)
- 院(49403)
- 经济学(47945)
- 基金
- 项目(286956)
- 科学(224071)
- 研究(211936)
- 基金(203845)
- 家(176709)
- 国家(175183)
- 科学基金(150184)
- 社会(128438)
- 社会科(121529)
- 社会科学(121495)
- 省(115244)
- 基金项目(108317)
- 教育(101715)
- 自然(99071)
- 自然科(96713)
- 自然科学(96686)
- 划(96512)
- 自然科学基金(94903)
- 编号(89974)
- 资助(85425)
- 成果(73132)
- 重点(64544)
- 部(63385)
- 课题(62791)
- 发(60999)
- 创(59308)
- 创新(55184)
- 科研(55069)
- 项目编号(54337)
- 教育部(54262)
- 期刊
- 济(172691)
- 经济(172691)
- 研究(119386)
- 中国(78578)
- 学报(66072)
- 农(62268)
- 科学(59504)
- 教育(58898)
- 管理(57463)
- 财(56987)
- 大学(49932)
- 学学(46772)
- 农业(43119)
- 技术(41457)
- 融(33497)
- 金融(33497)
- 业经(29632)
- 财经(28292)
- 经济研究(27452)
- 经(24090)
- 问题(22722)
- 业(22178)
- 图书(21722)
- 技术经济(20316)
- 理论(19696)
- 版(19583)
- 科技(19172)
- 统计(18863)
- 职业(18784)
- 商业(18575)
共检索到603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岳梦 王芳
职教师资队伍制度改革带来了职教新教师群体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新教师群体来源构成的混合性、个体起始能力的差异化以及专业发展需求的个性化给新教师入职培养带来了新挑战。需求分析是培训实施的起点,根据OTP需求分析模型,从组织、工作任务、人员三个层次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实施新教师入职培养的系统性需求,同时针对现有培养与发展需求的低适配问题,提出了新教师入职培养的优化策略:以新教师入职培养制度建设支撑学校组织战略发展;以“组织—人际”间的双维协作构建两个培养共同体;对标新教师工作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设计入职培养方案;将入职培养从短周期课程化培训转向长周期系统性培养;实施过程性、增值性评价的新教师培养评价;以入职培养驱动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
关键词:
OTP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 新教师入职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娜
文章以高职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北京地区的五所高职院校新教师展开调查研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现状,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对高职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教师 入职培训 调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晓雪 田道勇
新教师入职培训可以引导新教师进入教师角色,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当前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足及保障措施的欠缺,使得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方式欠合理,需要通过建设培训师资、拓展培训机构、规划双师型的成长道路等策略改善新教师的入职培训。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新教师 入职培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吉文林 胡新岗 黄银云 蒋春茂 李巨银 陈小权 吴植
对江苏省35所高职院校的2856名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教学科研及"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需要出发,探明了专业教师成长需求,为高职院校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校方管理需要"和"教师成长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明 黄雪娜
针对新教师在头几年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国外一些学者开始对如何帮助新教师顺利有效地完成这段时期的教学 ,从而为其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进行研究 ,并找到了一条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教师入职培训 (NEWTEACHERINDUCTION)。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开始真正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 ,把它看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阶段 ,逐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本文从理论层面上对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加以介绍和分析 ,希望对我国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入职培训 美国 新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阳 闫静
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方面,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先后制定了一般学科教师专业标准、职业教育专业领域教师专业标准以及见习标准。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方面,发布了《教师培养和考核框架协定》,确定了职校教师资格框架和内容。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有两个阶段的培养方式,即大学阶段和见习阶段。大学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由大学负责,负责制定职业教育各个专业的学习条例、培养条例及考试条例等,以确保教师教育的有效开展。见习阶段的教师培养持续12~24个月不等,由各州文教部负责,学生完成大学阶段学习并取得学位证书后,开始进行见习活动。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新教师 教学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严全治 刘璐
面对国内新教师入职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评价机制缺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层次不高等缺点,结合国外入职教育的启示,建议我国新教师入职教育要合理定位入职教育目标、增加入职教育的新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发入职教育课程、建立入职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入职教育保障力度,从而保证入职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新教师 入职教育 教育评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雷小生 刘淑春
高职院校必须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师资水平。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科研素质偏低、科研意识薄弱、科研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笔者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培养的途径,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科研素质 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艳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研究当代英国教师入职教育,分析其成功经验以及未来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希望找出一条适合我国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道路,来优化我国教师入职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英国 新教师 入职教育 培训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业军
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和课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要求特殊性的阐释,以及对青年教师优势与不足的剖析,提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培养 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卉 翁伟斌
多年来,上海市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青年教师的模式已经在高职院校推广运用。但研究发现,上海高职院校在"形式"上较为关注校企合作培养青年教师,在"内涵"上推进的力度相对不大,青年教师自身对校企合作培养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企业提供给青年教师能力和素养提升的平台相对有限。提高校企合作培养青年教师成效,首先应帮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在培训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同时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青年教师的相关机制。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古冬梅 洪明
"新教师计划"所推出的教师教育是美国替代传统教师培养和管理模式的一种新路径。本文介绍了"新教师计划"的启动和发展过程,探讨了该计划的目标和策略,分析了该计划在美国的实施状况及影响,提出了值得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深思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娜 刘玉颖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增多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空乘人员的核心能力,是目前高职院校空乘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有效地培养空乘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职院校跨文化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从当前的发展形势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出发,在阐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根据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来促进高职空乘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空乘人才。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空乘专业学生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娜 许明
作为英国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建立不仅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渡阶段 ,即新教师的入职培训阶段 ,很好地完成了新教师向职业教师的过渡 ,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文拟从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原因、具体实施以及积极意义等方面加以叙述 ,以便从中了解英国师范教育新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新教师 入职培训 中小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斌
反思是"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品质,建构有利于教学实践的经验是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宗旨。文章以广东省高职院校入职0~5年的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发现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反思过程中存在经验局限、认知不足、情怀不够、平台匮乏和机制滞后等制约因素,并提出完善机制、精准培训、建设团队、营造氛围、实践提升五措并举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