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0)
2023(11242)
2022(8959)
2021(8224)
2020(7038)
2019(15858)
2018(15584)
2017(31368)
2016(16486)
2015(18428)
2014(18310)
2013(17664)
2012(15716)
2011(13667)
2010(13250)
2009(12030)
2008(11691)
2007(9840)
2006(8128)
2005(7037)
作者
(42593)
(35672)
(35453)
(33977)
(22971)
(16967)
(16280)
(13967)
(13793)
(12419)
(12196)
(12006)
(11389)
(10946)
(10939)
(10852)
(10715)
(10330)
(10275)
(10234)
(8827)
(8452)
(8342)
(8200)
(8182)
(8083)
(7613)
(7586)
(7014)
(6875)
学科
(72460)
经济(72387)
(51505)
管理(49497)
(40799)
企业(40799)
方法(40372)
数学(37187)
数学方法(36839)
中国(20556)
(20311)
(18131)
业经(15078)
(14260)
财务(14218)
财务管理(14184)
企业财务(13607)
(13356)
(13137)
银行(13129)
(12298)
(12212)
金融(12211)
农业(12158)
地方(12081)
(11954)
贸易(11950)
(11647)
(10985)
保险(10893)
机构
大学(225130)
学院(224318)
(98567)
经济(96954)
管理(95314)
理学(83139)
理学院(82467)
管理学(81164)
管理学院(80756)
研究(63887)
中国(54311)
(47944)
(43974)
财经(39242)
(36051)
科学(35043)
中心(32451)
经济学(32394)
(31357)
业大(29933)
财经大学(29850)
经济学院(29655)
(29598)
(28109)
北京(26494)
商学(26140)
商学院(25913)
研究所(25438)
经济管理(25349)
(25245)
基金
项目(158753)
科学(128538)
基金(120513)
研究(116673)
(102810)
国家(102008)
科学基金(91267)
社会(78781)
社会科(74973)
社会科学(74956)
基金项目(63629)
(60143)
自然(58540)
自然科(57245)
自然科学(57235)
自然科学基金(56248)
教育(54454)
(50339)
资助(49498)
编号(45918)
(36613)
成果(35180)
重点(35065)
国家社会(33932)
(33535)
教育部(32859)
(32713)
人文(32225)
创新(31419)
科研(31010)
期刊
(94127)
经济(94127)
研究(63904)
(37866)
中国(35665)
管理(33611)
学报(28423)
科学(28095)
(27477)
金融(27477)
(25561)
大学(23721)
学学(22692)
技术(20325)
财经(19489)
农业(16954)
教育(16631)
(16476)
经济研究(16050)
业经(15369)
问题(13167)
统计(12201)
理论(11431)
技术经济(11206)
(11184)
财会(11098)
实践(10312)
(10312)
商业(10293)
决策(10104)
共检索到311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政勋  
本文分析了传统麦考莱持续期与凸度局限,引进了更适合于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利率风险的OAS模型以及期权调整持续期与凸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明川  蒋建华  包万根  
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流行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尤其对我国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及中介机构,资产证券化的运行会蕴涵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降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促使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胜来  陈俊芳  
本文对资产证券化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对资本资产定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资产证券化风险主要由交易结构风险、信用风险、提前偿还风险和利率风险构成,可以通过定量研究,对资产支持证券的价值及风险作出分析和评价,并通过一定的手段,控制资产证券化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斌  董玲  
资产证券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资产证券化包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使得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并不能消除风险,而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文章建立了一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进行评价,最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仝自力  
介绍了ABS资产证券化方式在项目融资中的应用,探讨了ABS项目融资的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资产质量风险、环境风险、证券化运作风险的应对,以期为ABS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巴曙松  曾智  朱元倩  
巴塞尔委员会从1992年就开始研究并建立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框架。然而,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巴塞尔委员会资产证券化现有监管框架的不足。次贷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完善。本文以巴塞尔委员会的最新研究报告为背景,详细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和发展,深入总结了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资产证券化框架的演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赤  凌毓秀  
精准科学地度量和描述信用风险及传染机制有利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高效健康发展和货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运用修正KMV模型测度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信用风险,并采用最小生成树(MST)算法考察银行间信用风险的传染机制。结果显示: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在各个时期信用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的产品违约率前期略高于前两类银行,但后期明显下降;后三类银行位于银行股票收益率网络的中心位置,具有传递信息和维系网络稳定的重要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静  
资产证券化是依托特定的资产组合或者现金流为支撑而发行的债券,也是融资途径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将流动性差、可产生预见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换成有较强流动性的债券形式,从而在市场上流通。资产证券化的这种优势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快速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衍生品近年来在我国得以应用,其优良的特性使其受到广泛的关注。资产池信用评测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的思路是构建一个尽可能涵盖资产证券化各参与方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可测量的指标来反映资产证券化信用违约率。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资产证券化资产池信用进行测评,从债务方、发起方、信托机构三方,选取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玉凤  
2017年5月第一批4个PPP资产证券化项目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挂牌转让,标志着我国PPP资产证券化的落地。PPP资产证券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PPP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研究其优势的时候,应认真分析其在运作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基于PPP运作过程及交易结构,以已经上市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为例分析PPP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实务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西  李健斌  
20世纪90年代和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分别发生两次次级贷款危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这两轮危机产生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于各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来说,资产证券化的资本监管和风险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者首先介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背景知识情况,随后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计量方法作出较为明晰的分类和总结,文章最后对新资本协议的资产证券化风险计量作出评论并结合美联储于2007年11月2日投票通过的美银行机构执行新巴塞尔协议计划的最终版本,指出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与其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政策间的联系,说明该方法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本文以2007年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为研究对象,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损失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认为资产证券化的最大风险因素在于信息不透明,这不仅缘起于该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也在于评级机构未曾提供更多的正确信息;同时证券化各环节激励机制的缺失以及监管套利机会的存在,加大了信息不透明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息高度不透明的环境下,与证券化业务相关的金融市场信心非常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造成市场恐慌,进而出现交易流动性枯竭和融资流动性枯竭,这分别是金融危机前雷曼兄弟和北岩银行遭遇到的风险事件,这些事件最终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损失。本文还对我国当前证券化市场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管控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惠  李勇  
本文通过对证券化收益和资产池的预期现金流、外部证券发行额、融资成本、证券化成本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首次量化分析并说明了资产证券化的总收益由利差收入、超额损失准备、现金回收增值三个部分构成,相对融资成本越低、初始损失准备越高、服务商处置能力越强,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就越高,资产证券化所具有的提高不良资产现金回收率、增加收益、提供损失保护底线和提高资本回报率的作用就越强。本文还提出,发起人在通过资产证券化转移风险、改善财务状况的同时,不仅保留了部分风险,而且会暴露在新的风险敞口下,为此发起人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加强风险控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玲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是合同权利的实现过程,其成功关键在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每个合同能否顺利执行。文章力图从全局视角,紧紧围绕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结构性特点,探讨其风险及其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岩岫  
应密切关注信贷资产证券化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发展模式、产品结构、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自2005年至今,我国已进行两批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尽管因国际金融危机,试点过程有所中断,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表现在:发起机构逐步多元化,现已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基础资产逐步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佳  
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可以和商业银行体系一样促使系统性风险的形成、积累和传导。但国内外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在系统性风险积累和传导中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形成完整结论。通过深入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基本功能以及基础资产在系统性风险形成中的作用,从基础资产和证券化产品两个渠道探讨了资产证券化如何促进风险传导。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在短期和长期所采用的品种及基本模式、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组合标准、基于"监管特许权论"的资产证券化评级机构的设立以及对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