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0)
- 2023(6526)
- 2022(5723)
- 2021(5502)
- 2020(4831)
- 2019(10321)
- 2018(10114)
- 2017(19914)
- 2016(10124)
- 2015(11240)
- 2014(10805)
- 2013(10194)
- 2012(8918)
- 2011(7661)
- 2010(6971)
- 2009(5943)
- 2008(5121)
- 2007(3800)
- 2006(2691)
- 2005(1795)
- 学科
- 济(40603)
- 经济(40567)
- 管理(30084)
- 业(28750)
- 方法(24357)
- 企(24335)
- 企业(24335)
- 数学(22413)
- 数学方法(22106)
- 财(10862)
- 农(9781)
- 中国(8653)
- 业经(8260)
- 务(7536)
- 财务(7505)
- 财务管理(7489)
- 贸(7218)
- 贸易(7216)
- 企业财务(7129)
- 易(7065)
- 技术(6756)
- 农业(6546)
- 理论(6348)
- 地方(6335)
- 环境(5964)
- 和(5803)
- 学(5493)
- 划(5360)
- 制(5235)
- 融(4669)
- 机构
- 学院(129534)
- 大学(129430)
- 管理(58091)
- 济(55577)
- 经济(54782)
- 理学(52181)
- 理学院(51761)
- 管理学(50899)
- 管理学院(50651)
- 研究(34328)
- 中国(25296)
- 京(24005)
- 财(23556)
- 财经(20410)
- 科学(19644)
- 业大(18965)
- 经(18933)
- 中心(18152)
- 经济学(17787)
- 农(16580)
- 经济学院(16355)
- 江(16123)
- 财经大学(15773)
- 经济管理(15764)
- 商学(15355)
- 商学院(15220)
- 范(14832)
- 师范(14656)
- 所(13721)
- 北京(13567)
- 基金
- 项目(102285)
- 科学(83100)
- 基金(77779)
- 研究(74722)
- 家(66920)
- 国家(66419)
- 科学基金(59750)
- 社会(50057)
- 社会科(47717)
- 社会科学(47706)
- 基金项目(42007)
- 省(39387)
- 自然(39176)
- 自然科(38370)
- 自然科学(38362)
- 自然科学基金(37664)
- 教育(35120)
- 划(32948)
- 资助(30595)
- 编号(29418)
- 部(23433)
- 重点(22547)
- 创(22490)
- 国家社会(21595)
- 发(21313)
- 成果(21059)
- 创新(21000)
- 教育部(20976)
- 人文(20763)
- 科研(20410)
共检索到160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孙雷霆 李春发 陶建强
[目的/意义]面对虚假舆情传播,如何及时掌握传播影响程度,预测应对策略实施效果,在当前信息高速流动条件下是亟需关注的课题。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掌控虚假舆情传播情况,具备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运用Anylogic仿真平台,使用Multi-Agent建模技术,建立虚假舆情传播的巴斯扩散仿真模型。通过定义Agent行为直观地表现虚假舆情传播影响程度,揭示其影响发展趋势,发现不同应对策略的舆论修正效果。以"某型舰发生蒸汽爆炸事故""大妈碰瓷玩具车"两个虚假舆情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应对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林芹 郭东强
【目的/意义】企业网络舆情传播对企业、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探究的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能够为管理部门和企业管控网络舆情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基于传播主体的特性,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通过建模和仿真对情感距离、信息风险感知、企业形象和企业舆情事件处理效果这4个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企业网络舆情传播的防控对策。【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情感距离、信息风险感知、企业形象和企业舆情事件处理效果均对企业网络舆情传播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经渊 陈雅 郑建明
[目的/意义]当前图书馆联盟研究中既缺乏对内在管理机制、运行机理的研究,也缺乏基于大数据和数学建模的研究的现状,建立适用于联盟资源引进决策的Multi-Agent仿真模型,有助于科学、理性决策。[方法/过程]引入Multi—Agent建模方法,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图书馆联盟内成员馆、资源厂商等Agent的动态多次交互演化过程,研究各种指标环境下不同Agent的决策策略。[结果/结论]在充分的信息和资源条件下,图书馆联盟可以根据发展环境和阶段的不同,通过时间序列分析选择合适的资源引进策略,采取必要的综合手段,推进联盟内外的合作,实现成员馆和商家的长期共赢。该模型和方法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图书馆...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兰月新 夏一雪 刘冰月 刘茉
[目的 /意义]根据信息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周期性规律,构建网络舆情传播阶段的精细化模型,使政府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态势时,能够准确把握舆情发展演化趋势。[方法 /过程]通过案例定性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周期性规律,构建网络舆情传播的Logistic模型,根据模型分析得出网络舆情传播的4个关键时间节点以及5个传播阶段,然后基于MATLAB开展模型仿真,研究了3个参数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程度并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结论 /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网络舆情传播阶段精细化模型是可行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辛方坤
[目的/意义]邻避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各种放大机制,造成了远超事件影响的涟漪效应,因此研究其舆情传播的特征及表现有助于弱化邻避风险。[方法/过程]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SARF),构建了舆情传播的4阶段模型,剖析了每一个阶段舆情的特征及对民众抗争行为的建构意义。[结果/结论]邻避危机中舆情的传播与演化是信息不对称、回应机制失灵、政府干预失当、政策妥协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处置不当则演变为群体性事件。邻避舆情危机的应对需构建在风险弱化的框架内,建议从风险信息批露、去污名化、热议期的舆情应急三个方面弱化风险,
关键词:
舆情传播 邻避危机 风险社会放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新 邓贵仕 佟斌
本文考虑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舆情传播模型。模型假设网络中每个个体的初始状态只有两种情况,并且在单位时间步内只选择一个邻居进行交流,并以概率λ接受该邻居的意见。解析结果显示存在概率λc使得网络中持某种观点人数比例的期望值是一个常数,而其它状态下系统中所有个体的意见都会达成一致。本模型有助于衡量某给定社会网络中舆论传播的快慢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静 黄阳江豪 朱恒民 宋瑞晓
文章在传染病动力学SIR模型的基础上,将感染人群划分为从用户好友之间接触获取舆情信息和从阅读微信公众号获取两大类人群,模拟出基于公众号和朋友圈的双层微信拓扑结构,并利用微信网络的信息互动模式对感染率进行改进,最后对此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双层微信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的变化符合实际生活中微信网络舆情的传播变化。
关键词:
微信网络 舆情传播 SIR模型 双层网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重大工程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具有广泛及较高的公众关注度,舆情传播会给政府公信力与工程声誉带来消极的影响,也会减弱重大工程的社会效益,影响社会的稳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网络群体的不同利益关切度建立了舆情传播模型,首先分析了在重大工程网络舆情传播中公众风险感知度与政府舆情处置行为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其次主要研究了公众信任值考量下的政府决策行为及政府临界值管理模型,并得到了在不同网络舆情传播方向下政府选择采取积极处置措施的最优时间结点的计算方式。最后算例研究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决策管理部门实现舆情信息的有效处置及化解舆情危机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凯 荣莉莉 郭文强 刘泉 颜克胜
当前,舆情传播模型及其演化研究大多是从在线社会网络(线上网络)或物理接触网络(线下网络)单一角度考虑。然而,现实中的舆情传播同时发生在线上网络和线下网络中,单一网络结构不能完整地反映更符合实际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模型。为此,本文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双层耦合网络模型,并结合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层间对称和非对称的促进-抑制舆情传播机制。数值和实例分析的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理论解析:(1)对称传播机制中,同配和异配层间连接模式促进了线上线下网络中的舆情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有趣的是,耦合小世界网络中始终产生最有效的传播;(2)非对称传播机制中,同配连接模式对线上线下网络中舆情传播的抑制作用大于异配连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付宏 田丽
以"三亚宰客门"事件为案例,应用凸面镜及共振等社会物理学原理,剖析微博传播对该事件形成的作用机理;通过内容分析法,描绘微博传播作用下该舆情事件的"发生→发展→消解"演进模式;采用定量统计与"知微"平台微博传播影响力分析,剖析该事件舆情演进的动因:一是主管部门遮掩事实,成为网民情感负面态势的推动力;二是微博活跃用户的介入,成为舆情产生与发酵的催化剂;三是主动议程设置不当,错失舆情消解的良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建华 周斯琦
[目的/意义]探究个体决策的有限理性对于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从网民心理的微观层面来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方法/过程]以病毒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引入考虑个体心理参照点的前景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求解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进行数值仿真对基本再生数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论]网络舆情传播扩散规模,与微博用户接触到的接触消极微博内容的比例β、相关舆情事件评论或转发中传达负面情绪的评论内容占比p、被感染网民的自愈率q等有密切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缓缓 胡斌
从公共建设项目代建制模式下组织的行为、任务及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角度,分析并设计代建制组织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采用多智能体仿真方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并构建模拟系统,提出2组共8种激励措施假设,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在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外部环境的组合条件下,各种激励措施所产生的组织行为、任务完成的效果及规律。模拟结果表明,代建制下对代建人群体的激励机制与已有文献对代建人个体的激励机制的研究结果有明显不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卫东 栾碧雅 李松涛
[目的/意义]网络虚假信息的肆意传播正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风险事件,探究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网络虚假信息的抑制及治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以风险感知理论为基础,基于心理测量范式和社会放大理论构建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验证所构建的模型并进行修正。[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情绪、信任、信息数量与质量会对虚假信息传播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知识,媒体接触会对虚假信息传播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旭 孙瑞英
【目的/意义】探索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播规律、识别与评判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中重要节点,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舆情,增强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方法/过程】以"魏则西事件"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整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该事件舆情扩散过程,绘制了"魏则西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社群图,并以定量方式对"魏则西事件"舆情传播网络进行了结构测度分析。【结果/结论】拓展了SNA的应用,发现该事件舆情四个阶段传播规律,识别、总结该舆情传播网络中关键节点结构特征,并提出针对突发事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青 刘艺 马亚萍 张辉
社交媒体的信息发布和转发机制使得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也使得政府的应急处置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目前,已有的舆情信息传播与决策模型研究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传染病传播模型,二是多属性模型,但很少有模型考虑了用户的个体特性和来自其他用户的影响。本文则结合用户个性从三个方面探讨舆情传播和干预机制:(1)来自周围邻居的影响;(2)用户自身对新信息的抵抗力;(3)外界环境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展开定量研究,并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对舆情传播和干预机制的影响。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舆情无干预自由扩散阶段和舆情干预阶段。在舆情干预阶段,主要探讨舆情干预措施强度和舆情干...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网络舆情 信息传播 社会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