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6)
2023(10380)
2022(8995)
2021(8538)
2020(7522)
2019(17741)
2018(17846)
2017(34678)
2016(18836)
2015(21646)
2014(21746)
2013(21271)
2012(19381)
2011(17273)
2010(17286)
2009(15962)
2008(15632)
2007(13856)
2006(11450)
2005(9820)
作者
(54127)
(45412)
(45368)
(43088)
(28791)
(21910)
(20832)
(18045)
(17062)
(16215)
(15437)
(15132)
(14207)
(14194)
(14136)
(14130)
(13945)
(13517)
(13157)
(12980)
(11298)
(11274)
(11028)
(10373)
(10233)
(10193)
(10128)
(10068)
(9275)
(9114)
学科
(78095)
经济(78021)
管理(53932)
(52660)
(43934)
企业(43934)
方法(43396)
数学(39216)
数学方法(38547)
(19980)
(19738)
中国(17603)
业经(15365)
(14923)
(14186)
贸易(14181)
(13791)
地方(13703)
(13244)
理论(13231)
财务(13184)
财务管理(13152)
农业(13114)
企业财务(12423)
(12410)
(11808)
技术(11664)
环境(10662)
(10205)
银行(10180)
机构
学院(268597)
大学(266690)
管理(107524)
(106947)
经济(104708)
理学(94232)
理学院(93261)
管理学(91243)
管理学院(90759)
研究(82477)
中国(60930)
(54764)
科学(52913)
(46902)
(46135)
业大(42795)
(41538)
中心(39747)
(38990)
财经(38581)
研究所(38176)
农业(36639)
(35035)
北京(33489)
(33120)
师范(32733)
经济学(32704)
(30965)
技术(29870)
经济学院(29800)
基金
项目(187160)
科学(147001)
基金(135762)
研究(132790)
(118697)
国家(117750)
科学基金(101814)
社会(82587)
社会科(78356)
社会科学(78331)
(74932)
基金项目(71985)
自然(68659)
自然科(67137)
自然科学(67114)
自然科学基金(65887)
教育(63554)
(62806)
资助(57191)
编号(54503)
成果(42606)
重点(42278)
(41297)
(39493)
(39359)
课题(37008)
科研(36894)
创新(36855)
教育部(35396)
计划(35254)
期刊
(106348)
经济(106348)
研究(67853)
中国(45514)
学报(43072)
(40440)
科学(38836)
(37856)
管理(37413)
大学(32461)
学学(30841)
农业(27550)
技术(26930)
教育(26897)
(19284)
金融(19284)
财经(18515)
业经(18349)
经济研究(17395)
(15817)
统计(15737)
(15299)
问题(14438)
(14215)
技术经济(14190)
(13246)
决策(13010)
商业(12498)
理论(12188)
科技(12085)
共检索到367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薄淑文   喻红稠   韩长志  
[目的]根据核桃炭疽病的已知分布情况,对它在中国范围内和云南省范围内的适生区分别进行预测分析,明确核桃炭疽病在我国潜在的分布区范围,有助于生产上采取科学高效的监测和预防措施,降低潜在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方法]利用MaxEnt物种分布模型,通过筛选生物气候变量和优化模型参数构建表现最佳的模型,进而应用于核桃炭疽病在中国和云南省范围内的适生区的预测。利用ArcGIS软件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和面积统计,并利用模型的结果对影响核桃炭疽病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MaxEnt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影响核桃炭疽病适生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主要有年降雨量、最干月份降雨量、温度季节性、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等温性、平均日较差和最暖季度平均降雨量等。核桃炭疽病在中国生态适宜区总面积约为317.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3.03%,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东、华南的全部地区以及西南大部分地区和“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少部分地区;核桃炭疽病在云南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滇西地区,约为22.64万平方公里,占省总面积的57.44%。[结论]核桃炭疽病在中国有着较为广泛的适生区域,尤以云南省核桃炭疽病发生点数量最多和高度适生区分布区域最广泛,预测适生区与已经获取核桃炭疽病分布点结果相一致,未来应结合当地核桃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征和实地分布情况进一步加强核桃炭疽病的预测和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晓玮  任雪燕  梁英梅  
【目的】依据气候变化,探究气候变化对松针红斑病分布的影响,预测中国松针红斑病的潜在分布区。【方法】根据松针红斑病已知分布区域和相关气候数据,结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针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发布的CCSM4气候模式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松针红斑病的潜在分布区。【结果】松针红斑病最适宜分布区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和云南省。经刀切法分析(Jackknife)表明,6月降水量、11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最冷季度降水量等主要影响松针红斑病的潜在分布区。在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总适宜区面积呈上升趋势,增加幅度为15. 66%~18. 29%。山东北部、河北、山西的大部分地区、陕西中部和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和南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各等级适宜区面积增加,适宜等级上升。【结论】MaxEnt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能够反映松针红斑病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随着未来气候变化,云南、四川交界地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最适宜分布区呈现破碎化的趋势。松针红斑病适生区质心有由东北向华北、西北扩散的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晶晶  高丹  冯纪年  
【目的】预测葡萄根瘤蚜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为进一步防止其扩散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并结合影响葡萄根瘤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对葡萄根瘤蚜在我国的潜在适生范围进行了预测。【结果】葡萄根瘤蚜在我国的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辽宁大部、河北东南部、山东、河南东部、江苏、浙江北部、江西局部、安徽大部、湖北中部、湖南中部、陕西关中及陕南、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通过ROC曲线验证,该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982和0.962(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年平均气温、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文峰  叶兴状  文国卫  施晨阳  张伟皓  叶利奇  张国防  
利用MaxEnt模型(基于R平台ENMeval语言包优化)推测远古时期(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当代(1960—1990年)、2050年与2070年(RCP2.6、RCP8.5)气候情景下桃儿七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当代气候背景下AUC〉0.9,模拟精度高,海拔、年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气温是制约当代桃儿七分布的主要因子,桃儿七中、高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04%,主要集中在陕西南部、宁夏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部、西藏东部、四川中西部、云南北部;末次盛冰期时,桃儿七迁移至东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地区进行避难;全新世中期分布范围和当代近似;未来桃儿七中、高适生范围将向高海拔地区延伸.本世纪末,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桃儿七适生度较高的地域面积相比于当代有所下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浪波  段伟  黄有军  
【目的】预测当前和未来中国适宜种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的地区,对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北美薄壳山核桃栽培区的分布数据和世界环境气候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预测薄壳山核桃当前以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在中国的适生区范围。【结果】(1)训练集和检验集的AUC值分别为0.987和0.985,表明预测结果精度高。(2)刀切法检验结果和贡献率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最暖季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最干季平均气温、昼夜温差月均值和气温的季节性是薄壳山核桃生长的关键气候变量。(3)预测薄壳山核桃当前在中国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省份,包括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和河南;在未来碳排放增强的气候情景下,薄壳山核桃在中国中东部省份的潜在高适生区的面积大幅增加,适生范围有向北移动的趋势,少量延伸到了辽宁东部和吉林南部。【结论】利用MaxEnt模型预测的薄壳山核桃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东部省份;随着未来气温的升高,薄壳山核桃的潜在高适生区在中国相应的中东部地区内扩张。图3表3参36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宝贤  李国梁  姚海芹  申欣  鲁晓萍  梁洲瑞  刘福利  张朋艳  汪文俊  
发展新养殖对象及异地栽培需首先掌握物种的生态适应性。有关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在我国海区适应性的研究甚少,海区养殖效果不理想,我国巨藻养殖业发展欠佳。本研究采用MaxEnt构建了巨藻的物种分布模型,当特征组合为乘积型特征(product features)、二次型特征(quadratic features)和片段化特征(hinge features),正则化参数为0.8时,模型预测性能最佳;综合考虑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对模型的贡献率,筛选出6项环境因子用于模型构建,其中,光强与温度对巨藻自然分布的影响最大,在光强不低于2 μmol/(m~(2)·s)、年均温度范围10.5℃~17℃条件下,巨藻的适生概率较高。采用所构模型结合ArcGIS预测巨藻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黄渤海,约占该海域面积的13.17%,其中,边缘适生区为5.46%,低适生区为2.85%,中适生区为1.20%,高适生区为3.66%,表明辽东湾、渤海湾是巨藻引种养殖和藻场建设的适宜海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君  高泰  石娟  
【目的】舞毒蛾是一种食叶性的国际性检疫害虫,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研究筛选出限制舞毒蛾分布的环境变量,利用MaxEnt软件预测舞毒蛾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全球适生区范围,明确舞毒蛾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变化。【方法】利用ArcGIS软件设置缓冲区筛选舞毒蛾在全球的分布点数据;利用MaxEnt、SPSS和ArcGIS软件根据环境变量贡献率、刀切法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生物气候变量、月总降水量、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平均最低温度4种环境变量进行筛选;利用R软件计算调控倍频和特征组合等因子调整MaxEnt模型参数;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和未来不同情境条件下舞毒蛾全球适生区的分布范围。【结果】经过缓冲区筛选得到734个舞毒蛾的分布点数据;MaxEnt模型结果中,测试遗漏率与理论遗漏率吻合度高,而且模型AUC值为0.940;MaxEnt模型预测当前条件下舞毒蛾在全球的高、中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中东部,亚洲的东西部,而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分布较少。此外,舞毒蛾在未来气候条件下北半球适生区的边界向北偏移,北美洲以及欧亚大陆的高、中度适生区的面积扩增明显。【结论】舞毒蛾的分布受多种环境变量影响,并且温度和降水与舞毒蛾的特定发育阶段相吻合。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够反映舞毒蛾在全球的分布特征。该研究可为防治舞毒蛾和制定相关检疫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雄  王琳莹  肖千文  蒲光兰  何汶椿  
为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核桃炭疽病病害防治提供依据,对该地区发病叶片、果实和枝干分别进行发病组织培养、分离纯化,通过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观察和rDNA-ITS序列测定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室内测定25种杀菌剂配方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病原菌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9个菌株,根据各菌株在PDA平板正反面的不同形态分为2类,分别选择1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P51和P57作后续鉴定。2个菌株接种果实和叶片后发病率均为100%,病原重分离均得到接种的病原,其形态特征均与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真菌相似;将2个菌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斯垚   周维   叶生晶   李朝阳  
【目的】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珠海市是中国人工种植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城市,其红树林资源作为亚热带南缘地区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探讨限制红树林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模拟分析红树林适宜生境,可为今后珠海市红树林保护和修复行动与规划的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axEnt模型,根据珠海市红树林分布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预测珠海市红树林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分析影响红树林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结果】MaxEnt模型平均AUC值为0.825,能够较好地预测珠海市红树林适生区。结果分析得出珠海市红树林适生区面积为521.11 hm2,主要分布在鹤洲东侧、二井湾湿地公园、淇澳岛西侧、鸡啼门大桥南鸡啼门水道西侧、淇澳岛北部等地。分析得出了各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度和重要性,结果表明在气象、植被、土地、地形、生境5组变量中,影响珠海市红树林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为水体盐度、土地利用类型、底质类型、水源地距离和高程。【结论】珠海市红树林适生区分布在斗门区、金湾区、香洲区。适宜生境的限制因子为水体盐度、土地利用类型、底质类型、水源地距离和高程。适宜生境关键环境变量的最佳适生区间为:水体盐度适宜值为25%~28%,水源地距离100 m以内为宜,高程适宜值为-10~50 m,最适值为0 m,最低温度高于20℃为宜,最高温度低于25.5℃为宜,平均温度适宜值为22.5~23.5℃,降水量适宜值为1 750~1 910 mm。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凯强   韩长志  
【目的】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糖苷水解酶(GH)是参与破坏植物细胞壁的重要酶类,在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蛋白及其遗传关系,可为深入研究该病菌中GH家族蛋白的协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所获得的胶孢炭疽菌Cg1中20个GH蛋白,通过STRING网络在线分析与其相似性较高的两个炭疽菌种——胶孢炭疽菌Cg-14和果生炭疽菌Nara gc5相关蛋白的互作关系;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这些蛋白进行了分子对接、亚细胞定位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两个炭疽菌菌株GH蛋白的互作情况极为相似。其中:GH5的互作蛋白数量最多,且GH5、GH6、GH7、GH11之间均存在明显互作关系;GH28亚家族中两个蛋白之间互作但不与其他GH亚家族蛋白互作;与单独GH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的其他类蛋白多参与多糖催化、碳水化合物代谢等过程。不同蛋白之间均存在多个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点;仅GH72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定位于质膜,其余蛋白均定位于细胞外;胶孢炭疽菌Cg1、Cg-14以及果生炭疽菌Nara gc5中GH蛋白明显分为四大类。其中:GH43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分属于不同分支,亲缘关系较远;GH5中的3个蛋白有两个属于同一分支,另一个单独在一个分支;而GH7、GH11、GH28亚家族内部的蛋白均属于同一分支。【结论】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关系主要有3种,即不同GH蛋白之间的互作、同一GH亚家族中不同蛋白之间的互作以及单独的GH蛋白。其中,大部分GH蛋白定位于细胞外,且大多数GH亚家族中不同蛋白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仅有小部分亲缘关系较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益明  刘洪霞  
选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综合分析影响锈色棕榈象Rhychophorus ferrugineus(Olvier)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结合寄主分布特征,直观定量地获得了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区,计算结果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58(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雄  罗永飞  肖千文  朱鹏  蒲光兰  王琳莹  李元会  史丽会  
2013年,调查了四川省石棉县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病情况,并选用4种杀菌剂(25%咪酰胺乳油、20%噻唑锌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配成16种组合对核桃炭疽病与黑斑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旬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大面积暴发,果实发病较叶片快,至8月26日,核桃果实炭疽病和黑斑病病情指数分别为54.22和41.15,叶片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5.08和32.54;25%咪酰胺乳油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叶片黑斑病防效最佳;25%咪酰胺乳油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果实炭疽病和黑斑病的防效最佳;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怡彤   郭慧   裴顺祥   吴莎   吴迪   辛学兵  
【目的】探究天然元宝枫在我国的适生区区划及生态阈值,并通过实地考察样本点对区划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为天然元宝枫人工栽培合理选址、天然种质资源调查和保护、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经筛选得到的138个天然元宝枫代表性样本点数据,结合15个生态因子,基于MaxEnt模型,采用刀切法分析影响天然元宝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阈值范围,结合GIS模拟天然元宝枫在我国的适生区区划,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结果,评估后实地考察样本点,对区划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1)天然元宝枫适生区区划结果的ROC曲线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968和0.947;2)影响天然元宝枫适生区范围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最干季平均温度、最湿季降水量、海拔、最干季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累计贡献率达82.80%,土壤因子对天然元宝枫的分布影响较小;天然元宝枫适宜在最干季平均温度-12.50~3.82℃、最湿季降水量230~547 mm、海拔0~1 465 m、最干季降水量5~53 mm和年平均温度4.04~15.41℃的区域生长;3)天然元宝枫的主要适生区跨越34°—46°N,108°—126°E,集中分布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吉林、山西、辽宁、山东、河南和甘肃等省(区、市),面积约1 642 247 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7.11%,其中,高适生区主要位于河北、辽宁和山东,面积约277 792 km2,占全国适生区总面积的16.92%;4)通过实地考察样本点对天然元宝枫适生区区划合理性进行分析,天然元宝枫的总体区划精度为0.82,Kappa系数为0.61。【结论】天然元宝枫适生区广泛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生物气候因子和海拔因子是天然元宝枫在我国境内生长的主要限制生态因子。本研究模拟的天然元宝枫适生区区划结果能够较好反映天然元宝枫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充分利用天然元宝枫资源、实现元宝枫经济价值最大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凯强  韩长志  
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糖苷水解酶(GH)是参与破坏植物细胞壁的重要酶类,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前期所获得的胶孢炭疽菌Cg1中20个GH蛋白,通过STRING网络在线分析与其相似性较高的两个炭疽菌种——胶孢炭疽菌Cg-14和果生炭疽菌Nara gc5相关蛋白的互作关系。结果发现,两个炭疽菌菌株GH蛋白的互作情况极为相似。其中:GH5的互作蛋白数量最多,且GH5、GH6、GH7、GH11之间均存在明显互作关系;GH28亚家族中两个蛋白之间互作但不与其他GH亚家族蛋白互作;与单独GH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的其他类蛋白多参与多糖催化、碳水化合物代谢等过程。此外,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上述蛋白进行了分子对接、亚细胞定位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蛋白之间均存在多个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点;仅归属于GH72亚家族的3个蛋白定位于质膜,其余蛋白均定位于细胞外;胶孢炭疽菌Cg1、Cg-14以及果生炭疽菌Nara gc5中GH蛋白明显分为四大类。其中:GH43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分属于不同分支,亲缘关系较远;GH5中的3个蛋白有两个属于同一分支,另一个单独在一个分支;而GH7、GH11、GH28亚家族内部的蛋白均属于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核桃炭疽病菌中GH家族蛋白的协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昕  刘福利  梁洲瑞  汪文俊  孙修涛  
我国黄渤海区域的自然藻场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建立人工藻场是制止海底荒漠化、恢复海底植被和建设海洋牧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模拟极北海带(Laminaria hyperborea)在我国黄渤海区域的适生情况,使用MaxEnt生态位预测方法,针对影响极北海带分部的21项关键水质及水文条件以及在原产地的分布情况,建立我国黄渤海海域生态位分布模型,划分相应的适生区域,并通过刀切法筛选对模型贡献度较大的环境因子,逐一分析其对极北海带适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筛选出的9项对模型贡献度较大的环境因子中,温度与光照强度对极北海带分布的影响最大。极北海带在温度7℃~18℃范围、光强不超过52 E/(m2·d)的区间有较大的适生概率;氮、磷浓度对预测结果也有一定影响,但天然海水中的氮、磷浓度不足以成为极北海带分布的限制因子。总体来看,黄渤海区域有1.67%海域为中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东岸长海县附近海域;山东半岛东部、北部,渤海西北部有一定的低适生范围,占总海域面积的5.12%;非适生区和边缘适生区占海域总面积的88.51%和4.70%。本研究表明,辽东半岛东岸长海县附近海域是建立极北海带藻场的理想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