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1)
2023(12091)
2022(10452)
2021(9849)
2020(8306)
2019(19021)
2018(18822)
2017(36047)
2016(19049)
2015(21300)
2014(20400)
2013(19505)
2012(17432)
2011(15416)
2010(15258)
2009(13729)
2008(12922)
2007(11127)
2006(9361)
2005(7582)
作者
(50217)
(42147)
(42116)
(39729)
(26764)
(20396)
(18961)
(16593)
(15926)
(14843)
(14394)
(14096)
(13108)
(13033)
(12939)
(12555)
(12470)
(12252)
(12085)
(11983)
(10232)
(10137)
(10127)
(9585)
(9424)
(9354)
(9139)
(9047)
(8470)
(8308)
学科
(77998)
经济(77932)
管理(59633)
(59084)
(50490)
企业(50490)
方法(39503)
数学(35386)
数学方法(34723)
技术(20090)
(20052)
中国(19587)
(19003)
业经(17244)
地方(17155)
农业(14012)
理论(13390)
技术管理(13285)
(12455)
财务(12397)
财务管理(12372)
(12331)
(12202)
(11914)
贸易(11905)
企业财务(11730)
环境(11572)
(11523)
(11487)
(11203)
机构
学院(255669)
大学(253235)
管理(108239)
(104821)
经济(102895)
理学(95226)
理学院(94297)
管理学(92423)
管理学院(91947)
研究(77440)
中国(57679)
(51454)
科学(47539)
(45240)
业大(37410)
中心(37402)
财经(37185)
(36645)
(36096)
(36005)
(34037)
研究所(33198)
经济学(31880)
(31813)
师范(31508)
北京(31338)
(29086)
(28970)
经济学院(28873)
经济管理(28870)
基金
项目(185912)
科学(149730)
研究(136408)
基金(136282)
(118369)
国家(117421)
科学基金(103712)
社会(87954)
社会科(83591)
社会科学(83567)
(74507)
基金项目(72631)
自然(67703)
自然科(66322)
自然科学(66308)
自然科学基金(65118)
教育(64339)
(62224)
资助(54819)
编号(54357)
(44335)
重点(41812)
成果(41399)
(40965)
创新(40637)
(40146)
课题(37274)
国家社会(36807)
教育部(35798)
科研(35651)
期刊
(103635)
经济(103635)
研究(67402)
中国(48564)
管理(41017)
科学(35483)
(35361)
学报(34452)
(31629)
教育(29230)
技术(27841)
大学(27667)
学学(26116)
农业(22037)
(18719)
金融(18719)
业经(17822)
财经(17652)
经济研究(16933)
科技(15846)
(15221)
技术经济(15027)
(14631)
统计(14478)
问题(13220)
(13152)
决策(12054)
资源(11667)
(11381)
论坛(11381)
共检索到353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江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2005~2012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深度评价。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在2005~2012年期间下降了0.7%,科技创新效率明显低于东部、东北部和中部,说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分布状况明显相关;从西部地区及各西部各省市区来看,技术进步的下降是引发科技创新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彭煜  陈思颖  盛文文  蒲玉  
文章利用两阶段关联DEA模型计算Malmqusit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并用于评价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发现,当Malmqusit的一种分解指数对技术创新效率起促进作用时,另一种分解指数总会起制约作用。同时,在与传统DEA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相比,两阶段DEA方法得到的指数更能反映客观实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  王玮蓉  姚昀辰  
以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中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十大省(区、市)进行重点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但有向好趋势,区域间呈现出“西部>东部>中部”的态势;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拉动作用抵消了技术效率衰退的影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分别出现科技创新投入冗余和技术进步不足的问题。为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需从区域协同、技术进步、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席增雷  袁青川  徐伟  
本文根据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的分布以及产出,发现北京、天津、河北存在着明显的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和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通过建立区域性科技创新评价指标,采用Malmquist-TFP模型评价了京津冀三地的科技创新效率,发现从总体上而言三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河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北京和天津;河北的技术规模效率最大;建议促使京津冀三地的科技投入要素的流动,逐渐转移至河北,可以有效地通过技术的规模效率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博  曹辉  
从效率视角,采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2011—2015年我国26个省市面板数据,对我国各地区高校技术创新国际化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发现,华东、华中、华北地区高校众多,拥有丰厚的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国际化效率水平较高;西南地区投入产出数值较小,但投入产出比仍然较高;东北三省效率值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地区技术创新国际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各地区高校国际化管理水平未处于有效状态。总体来看,研发人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需要进一步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航  李友顺  
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30个国家级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显示:只有少数高新区处在生产前沿面上,且大部分高新区都是规模报酬递减;在第二阶段做随机前沿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对创新投入的松弛变量影响很大,在剔除外部环境干扰和随机因素干扰后,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有很大变化。此外,研究还发现建立时间较早的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比晚建立的高新区要低,说明建立时间较晚的高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更有活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关爱萍  师军  张强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2000~2011年中国西部11个省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最后利用Tobi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各省能源效率差距较大,其中,内蒙古、重庆和青海的能源效率较高,广西、贵州、云南和甘肃的能源效率比较低;样本期间,西部地区平均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了0.4%,技术进步是能源效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源价格、煤炭消费以及区际产业转移的上升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抑制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邹一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使用Malmquist指数研究发现,中国科技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平均速度仅为0.3%,而且区域差异明显;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在中国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中国应加强物质资本积累,强化人力资本积累,继续扩大开放,统筹协调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为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赖一飞  谢潘佳  叶丽婷  马昕睿  
以2011—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对各省市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总体水平提升显著,受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更大;地区分布上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征,且各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进一步通过Tobit模型对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发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认知程度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区域异质性,通过解析导致各影响因素作用方向与程度差异的内在原因,发现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较严重的资源配置和管理问题。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仍需要从资金投入、人才管理、成果转化、产权保护和科技监管等方面发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珍珍  黄茂兴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2—2010年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六大以来,我国整体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是有效的;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即南部沿海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东北综合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低,部分省份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进,但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并不均匀。最后指出,未来发展仍需合理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种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松华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2003—2011年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进行分类。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在2003—2011年提升速度较慢,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2)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分类结果为:在2011年属于碳排放高效区的只有广西省;属于碳排放中效区的有4个省:四川、重庆、青海、云南;属于碳排放低效区的有6个省:陕西、新疆、甘肃、内蒙古、贵州、宁夏。最后根据分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慧  张志强  周锐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采用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西部地区2003~2011年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进行分类。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在2003~2011年上升速度较慢,碳排放效率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的潜力。(2)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分类结果为:在2011年属于碳排放高效区的省只有1个:广西;属于碳排放中效区的省有4个:四川、重庆、青海、云南;属于碳排放低效区的省有6个:陕西、新疆、甘肃、内蒙古、贵州、宁夏。最后根据分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曾胜  张明龙  
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及均值聚类方法,采用2006—2013年我国30个省份金融投入和科技产出的面板数据,在控制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测算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并根据效率值各省份划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个层次。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我国用于科技创新的金融资源配置影响明显,剔除环境因素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效率明显下降,这主要源于规模效率的降低;各地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处于中、高效层,中部地区集中于中效层,西部地区集中于低效层。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效率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雪  陆平  
构建"研发-商业化过程"创新链模型,对2011—2015年我国30个区域的工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区域工业创新效率差距及变化趋势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从区域轴的横向比较看,2015年我国南部沿海、西北、东部沿海等区域工业具有较高的研发过程效率,而东部沿海、北部沿海、长江中游等区域具有较高的商业化过程效率,我国多个区域在创新资本投入上存在相对冗余;从时间轴的纵向比较看,近年来我国多数区域工业在商业化过程效率方面有所下降,而在研发过程效率方面有所提升,四川、江西等区域的研发过程效率提升较大,河南、湖北等区域的商业化过程效率提升较为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聂华林  陈绍俭  
本文基于2001—2008年西部1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西部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的静态效率和跨期动态效率变化。结果表明,西部工业污染治理存在32.6%的投入资源浪费;从动态上看,西部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了8.3%,其提高主要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变化不但没有贡献,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业污染治理的效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