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9)
2023(14405)
2022(12234)
2021(11431)
2020(9841)
2019(22869)
2018(22369)
2017(42549)
2016(23026)
2015(26214)
2014(25959)
2013(25989)
2012(24089)
2011(21689)
2010(21210)
2009(19843)
2008(19596)
2007(17041)
2006(14383)
2005(12691)
作者
(65747)
(55334)
(54947)
(52431)
(34990)
(26678)
(25124)
(21675)
(20951)
(19349)
(18886)
(18767)
(17430)
(17378)
(17232)
(17130)
(16571)
(16373)
(15931)
(15734)
(13541)
(13491)
(13316)
(12558)
(12412)
(12411)
(12040)
(11904)
(11053)
(10951)
学科
(105361)
经济(105266)
管理(64079)
(61041)
方法(52070)
(48643)
企业(48643)
数学(47446)
数学方法(46919)
中国(26996)
(26684)
(25540)
地方(22271)
(20216)
贸易(20209)
(19978)
业经(19780)
(19664)
农业(17859)
(16839)
(16042)
财务(15999)
财务管理(15963)
环境(15362)
企业财务(15115)
(14950)
金融(14947)
(14542)
(14250)
银行(14221)
机构
大学(332105)
学院(330310)
(144320)
经济(141722)
管理(130100)
理学(113253)
理学院(112024)
研究(111800)
管理学(110152)
管理学院(109546)
中国(85578)
(69444)
科学(67938)
(62995)
(55671)
(53934)
中心(52321)
财经(51571)
研究所(51000)
业大(49638)
(47205)
(47088)
经济学(45733)
北京(43682)
农业(42228)
(41732)
经济学院(41527)
师范(41334)
(41044)
财经大学(38576)
基金
项目(228974)
科学(181738)
基金(169698)
研究(164292)
(148439)
国家(147339)
科学基金(126820)
社会(106790)
社会科(101434)
社会科学(101405)
基金项目(89710)
(88589)
自然(82413)
自然科(80498)
自然科学(80475)
自然科学基金(79057)
教育(75320)
(74586)
资助(70725)
编号(64169)
重点(51963)
(51781)
成果(50571)
(49471)
(47166)
国家社会(45226)
科研(44836)
教育部(44543)
创新(44351)
课题(44185)
期刊
(147000)
经济(147000)
研究(92189)
中国(57523)
学报(51825)
科学(48800)
(48298)
(46759)
管理(44256)
大学(39775)
学学(37775)
农业(32129)
技术(28686)
(28088)
金融(28088)
教育(27705)
财经(25305)
经济研究(24731)
业经(23595)
(21682)
问题(20336)
统计(18782)
(18162)
(17899)
技术经济(16875)
(16732)
资源(16280)
(15446)
世界(15341)
决策(15296)
共检索到472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东霞  
借助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中国31个省域森林公园2003~2011年间运营效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公园运营效率平均提高了5.9%,技术进步是主要的贡献因素,而技术效率的作用相对较弱;在该期间内,森林公园运营效率呈现振荡上升的特征;省域间的个体差异严重,江苏省运营效率上升最高(15.3%),河北省下降最多(-7%);中部是运营效率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区,而西部地区对技术进步依赖程度最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秀娟  黄福才  
文章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的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并测算了31个省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森林公园的技术效率较高;从个体来看,不同省区森林公园的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上海、浙江、广西、广东等省区的技术效率较高;宁夏、内蒙古、安徽等省区的技术效率较低。通过优化投入规模与结构、人员培训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森林公园整体的技术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春恋  陈秋华  陈黄亦锌  林嫩妹  
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从时序范围看,2011—2016年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生态效率的均值为1. 006,但从2015年起进入下滑态势,说明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率已经达到有效水平,但在扩大森林公园规模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从空间差异角度看,只有浙江与安徽两省的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未达到有效水平(分别为0. 851和0. 871),其余各省(市)的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均大于1,说明区域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技术进步指数下降是制约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加大技术投入,促成交流合作机制,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等,对提高区域森林公园生态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安胜  兰思仁  邹惠冰  
森林公园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重产出目标,本文基于多重产出目标研究森林公园技术非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把握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基于2004—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域森林公园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多重产出目标下的森林公园技术效率和技术非效率。并以供给需求理论为基础,运用Tobit模型分析需求面因素与供给面因素对森林公园技术非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2004—2015年中国森林公园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仅为0.3684,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总非效率的均值却高达0.6316,技术非效率的均值也高达0.5144;效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华北林区、东北林区、西北林区;(2)在需求面因素中,人均GDP对森林公园技术非效率的影响呈非线性U型,而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则产生正向影响;在供给面因素中,高级别旅游资源密度、高等级公路密度、森林覆盖率、资金投入强度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森林公园技术非效率产生负向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月辉  周锐  冯秀  胡志斌  牛剑锋  谭振军  
利用GIS视域分析功能,基于地形特征,对辽宁省猴石国家森林公园内可达景点、不可达景点和游道的视域特征进行分析,其中,游道的视域特征以游道上间隔50m的75个样点来表征。结果表明:公园内可达景点分布较为合理,一类位于游道两侧山坡上,视野开阔,90%景点的视域面积达100hm2以上;另一类分布在近游道两侧,视域面积40~70hm2。不可达景点可视性良好,75%的景点视域面积达100hm2以上,观赏价值充分体现;游道分布较为合理,全程可观赏到公园总面积的41.71%,游道内的平均视域面积为(61.96±23.52)hm2。视域内地形呈一定程度起伏,平均高差350m,兼具一览无余的豁达之美与峰回路转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雪霏  戴芳  王笑谱  韩婷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2003~2012年中国森林公园的供给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不足制约了森林公园的发展;森林公园供给的综合效率整体水平较低;技术效率相对较为平衡;产出的增长速度低于投入的增长速度,存在分工不明确、缺乏专业经营管理经验等问题。因此,森林公园应将生产组织多元化与政府干预相结合,从而提高森林公园的供给效率,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与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秀娟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测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中国31个省区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效率及TFP增长率。结果显示:省区间比较,上海、浙江等地区的效率最高,贵州、山西等地区的TFP增长率最高;三大区域间比较,东部地区的效率最高,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大,西部地区的效率和TFP增长率都最低。最后,从要素投入、旅游吸引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效率大小及其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提出继续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芳芳  黄秀娟  
基于动态网络DEA方法,构建森林公园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以福建省内24个森林公园为例,借助DEAP 2.1软件测算效率后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显示:⑴福建省24个森林公园中旅游综合效率最高为1.000,最低为0.007,资源利用程度总体上有待提高,资源禀赋、政府支持、经营管理等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⑵2011—2019年,森林公园生产过程效率总体上高于服务过程效率,服务过程效率大于生产过程效率的森林公园有5个,小于的有18个,龙岩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效率、生产过程效率和服务过程效率均为1.000;⑶在森林公园两阶段旅游效率矩阵图中,机会区的森林公园数量最多,不同区内采取的策略不同。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各项支持力度,注重环境保护,并兼顾不同阶段旅游效率,拓展新型旅游营销渠道,改善软硬件设施和开发高质量旅游产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杰龙  幸绣程  王立群  
根据2004—2014年中国森林公园要素投入的特点,构建CD函数;采用面板回归法验证劳动、土地和资本对全国及各地区旅游收入结构的影响水平;利用要素贡献率分别计算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分别能够促进旅游总收入增加2.14、0.93和0.21个单位;土地和资本是影响门票收入的主要因素,劳动力和土地是影响食宿收入的主要因素,资本是影响娱乐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其他收入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地要素;2004—2014年,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增长68.80%依赖土地要素投入,31.20%依赖劳动要素投入,资本和以技术为代表的其他要素分别贡献3.10%和-3.10%;东、中、西3个地区的要素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不合理的要素贡献率使得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差距格局"初步形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  王维薇  张俊飚  
借助于林业统计资料,利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3-2012年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绩效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效率增长态势良好,年均增长率为5.8%,但年度间则呈现较强的波动性且部分年份效率值偏低;从区域角度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林业旅游资源开发FtP技术效率均实现了增长,且各区域tFP指数增长较快的关键因素仍在于技术进步,且东部省份tFP指数增长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省份;从各省市区具体情况看,我国近1/3的省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效率存在下降的情形,其余省份技术效率呈现正增长,但差异较大;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来看,仍有15个省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战书彬  鹿永华  庞英  
森林公园旅游是林业产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弘扬生态文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文章从经营效果视角,对比分析了山东与浙江两省森林公园旅游在收入水平、收入结构、接待游客人数以及就业人数方面的效果数据,找出了山东森林公园旅游在经济和社会效果方面的差距,并从提高食宿收入、其他收入、游客人数等方面探讨了相关对策,以期有效提高山东省森林公园旅游的经营效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杰龙  张玲玲  陈贵松  赖启福  
通过深度访谈和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老年人游客的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对森林公园志愿者的认知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森林公园老年志愿者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超过70%的受访老年人表示愿意参与森林公园老年志愿者活动;老年人的年纪对参与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关系;老年人是否已退休、是否参加过其他相关志愿者活动以及老年人所居住地离森林公园的远近等3个因素对其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平均值为0.355 7,旅游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在总体非技术效率中,人为可控的非技术效率占74.39%,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省域之间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发展不平衡,旅游效率波动幅度0.201 5,并且东部地区旅游效率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相对较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增长潜力较大,各省平均增长潜力为1 378万元,但是大多数省份是由于管理无效造成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枝  
本文基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5~2009年的公共就业服务数据,运用DEA方法和Mu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公共就业服务效率,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综合效率较低,大多数省份存在投入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2005~2009年间我国区域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呈下降态势,只有规模效率有所增加,而技术效率和技术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海涛  高力  
旅游产业的效率提升是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旅行社业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效率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业整体效率的变化。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9年中国旅行社业经营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度,并把经营效率分解为技术变化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两个部分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9年中国旅行社业的经营效率增长趋势明显,其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分析期间旅行社业的经营效率也因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而有所波动;安徽等26个省份的旅行社业经营效率正向增长,但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同导致了增长幅度的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