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9)
- 2023(17840)
- 2022(15268)
- 2021(14606)
- 2020(12275)
- 2019(28329)
- 2018(27929)
- 2017(53305)
- 2016(28655)
- 2015(32476)
- 2014(31677)
- 2013(30980)
- 2012(28229)
- 2011(25385)
- 2010(25187)
- 2009(22920)
- 2008(22101)
- 2007(19042)
- 2006(16360)
- 2005(14089)
- 学科
- 济(113696)
- 经济(113576)
- 管理(83513)
- 业(80135)
- 企(67192)
- 企业(67192)
- 方法(54946)
- 数学(48251)
- 数学方法(47469)
- 中国(32698)
- 农(29971)
- 财(27545)
- 业经(25164)
- 技术(22918)
- 学(22813)
- 贸(21784)
- 贸易(21769)
- 易(21237)
- 地方(20854)
- 农业(20080)
- 制(19827)
- 理论(19810)
- 和(17904)
- 银(17364)
- 银行(17325)
- 务(17310)
- 财务(17227)
- 财务管理(17189)
- 环境(17091)
- 行(16559)
- 机构
- 大学(395631)
- 学院(393944)
- 济(161080)
- 管理(159275)
- 经济(157899)
- 理学(139068)
- 理学院(137599)
- 管理学(134885)
- 管理学院(134182)
- 研究(130990)
- 中国(98974)
- 京(84339)
- 科学(80554)
- 财(70642)
- 所(63786)
- 中心(59836)
- 农(59813)
- 研究所(58537)
- 业大(58008)
- 财经(57441)
- 江(54742)
- 北京(53476)
- 经(52597)
- 范(51083)
- 师范(50619)
- 经济学(48797)
- 院(48128)
- 农业(46639)
- 州(44575)
- 经济学院(43992)
- 基金
- 项目(276175)
- 科学(218966)
- 研究(202202)
- 基金(201910)
- 家(176198)
- 国家(174779)
- 科学基金(151323)
- 社会(128040)
- 社会科(121425)
- 社会科学(121394)
- 省(106547)
- 基金项目(106320)
- 自然(98745)
- 自然科(96598)
- 自然科学(96575)
- 自然科学基金(94839)
- 教育(93823)
- 划(90044)
- 资助(83666)
- 编号(81530)
- 成果(65025)
- 重点(61588)
- 部(61228)
- 创(60432)
- 发(58471)
- 课题(56062)
- 创新(55905)
- 国家社会(53286)
- 教育部(52957)
- 科研(52680)
- 期刊
- 济(166630)
- 经济(166630)
- 研究(113497)
- 中国(75877)
- 学报(60095)
- 管理(59757)
- 科学(57234)
- 农(53394)
- 财(53014)
- 大学(46700)
- 教育(46592)
- 学学(43732)
- 农业(37692)
- 技术(37375)
- 融(30891)
- 金融(30891)
- 经济研究(28133)
- 财经(27388)
- 业经(26850)
- 经(23491)
- 问题(21248)
- 业(21202)
- 科技(21181)
- 图书(20362)
- 技术经济(20193)
- 统计(19159)
- 理论(18481)
- 策(18008)
- 版(17642)
- 贸(17399)
共检索到567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邹一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使用Malmquist指数研究发现,中国科技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平均速度仅为0.3%,而且区域差异明显;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在中国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中国应加强物质资本积累,强化人力资本积累,继续扩大开放,统筹协调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为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珍珍 黄茂兴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2—2010年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六大以来,我国整体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是有效的;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即南部沿海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东北综合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低,部分省份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进,但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并不均匀。最后指出,未来发展仍需合理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种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芦锋; 韩尚容;
基于2003—2013年的29个省(除西藏、新疆)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分析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将科技创新分为3个阶段,而且将科技金融分为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同时把全国29个省分为东、中、西部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创新阶段,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和风险投资对专利授权数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政府投入经费比对专利授权数有着抑制作用。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结果,大部分情况下,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地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市场性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政府科技资金投入比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都有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婧
本文采用动态空间面板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考察。主要结论包括:Theil熵值表明我国区域创新及其相对增长速度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区域间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专利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区域专利产出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为正的空间相关性,而合同成交金额与创新投入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R&D经费与人员投入对专利产出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产出均有显著影响,且经费投入的贡献较大;通过动态和静态空间计量模型的比较说明,静态模型中对区域创新投入产出之间空间相关性存在过高估计的偏误,应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上述偏误可得以部分矫正。
关键词:
区域创新 集聚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堂 陈光
采用2008年至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从劳动力创新投入、资本创新投入、环境创新投入、城市创新投入四个维度,分析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不仅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也会对域外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空间外溢效用;各省份之间存在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依赖性,劳动力创新投入、资本创新投入、环境创新投入、城市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空间外溢效应;劳动力创新投入能够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对域外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阴影效应;本地区环境水平的提升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域外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无溢出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翔 邓峰
在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和门限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稳定,其中,产业结构服务化的优化调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是使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的重要原因,科技创新是缓解结构性减速的关键。进一步的门限效应分析表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U型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海森 刘立军
运用空间面板技术,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扩展模型,设置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2005年~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西藏除外)的城市化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关系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城市化对区域创新能力有较大正向影响,通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创新能力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喜
在考虑创新能力累积效应和FDI时滞性的基础上,利用1993-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且通过对东、中、西部的实证分析,考察了这种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不是很显著;FDI对中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益不具有显著性;FDI对东部地区的外观设计、中部地区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各种层次的创新能力均不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梁巧玲
应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产业创新效应。研究发现:(1)全国层面上,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本地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尤其是公路基础设施;(2)地区层面上,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东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均高于中部,且铁路的产业创新效应高于公路,而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提升产业创新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宋慧林 宋海岩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选用1998~2009年数据研究了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空间集聚性;旅游创新不仅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还通过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区域的旅游经济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说明应充分重视创新在旅游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旅游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扩大旅游创新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和范围。
关键词:
旅游创新 旅游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江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2005~2012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深度评价。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在2005~2012年期间下降了0.7%,科技创新效率明显低于东部、东北部和中部,说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分布状况明显相关;从西部地区及各西部各省市区来看,技术进步的下降是引发科技创新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 王玮蓉 姚昀辰
以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中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十大省(区、市)进行重点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但有向好趋势,区域间呈现出“西部>东部>中部”的态势;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拉动作用抵消了技术效率衰退的影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分别出现科技创新投入冗余和技术进步不足的问题。为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需从区域协同、技术进步、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强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甄选了20个指标,采用改进熵值法综合评价了中国30个省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分别以科技创新水平和时间为门槛变量,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具有沿海、内陆和沿边地区梯度递减的空间格局特征;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科技创新水平和时间的正向双门槛效应,即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正效应会随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和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据此认为,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鼓励各地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政策,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新型城镇化 门槛回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强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甄选了20个指标,采用改进熵值法综合评价了中国30个省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分别以科技创新水平和时间为门槛变量,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具有沿海、内陆和沿边地区梯度递减的空间格局特征;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科技创新水平和时间的正向双门槛效应,即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正效应会随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和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据此认为,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模式从"要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新型城镇化 门槛回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博 任菲
本文探讨了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挖掘了潜在的作用机制。创新投入具有外部性特征,正外部性主要体现为不同经济主体间源自发展活动的互动行为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而负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在获取经济资源和增长机会方面的市场竞争效应。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表明我国各区域在创新投入方面具有显著的联动关系。同时,研究扩展了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071,而来自区域外部的创新资源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同时存在"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这一研究提出并识别了创新投入的正负外部性,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对于创新投资决策和科技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溢出 创新投入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河南省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国省域物流效率研究——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模型分析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科技创新?——基于系统GMM方法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的经验证据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产出导向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基于双前沿面网络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经济增长目标设置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