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6)
- 2023(17299)
- 2022(14830)
- 2021(13891)
- 2020(11728)
- 2019(26612)
- 2018(26503)
- 2017(51081)
- 2016(27555)
- 2015(30894)
- 2014(30321)
- 2013(29638)
- 2012(27079)
- 2011(24410)
- 2010(24272)
- 2009(22132)
- 2008(21380)
- 2007(18701)
- 2006(16354)
- 2005(14001)
- 学科
- 济(110265)
- 经济(110158)
- 管理(82738)
- 业(79457)
- 企(66131)
- 企业(66131)
- 方法(51852)
- 数学(45332)
- 数学方法(44747)
- 中国(30769)
- 农(29468)
- 财(27610)
- 业经(24815)
- 技术(23980)
- 地方(23249)
- 学(21756)
- 制(20193)
- 贸(19899)
- 贸易(19886)
- 农业(19822)
- 易(19336)
- 理论(18381)
- 银(17471)
- 银行(17426)
- 务(17319)
- 环境(17317)
- 财务(17245)
- 财务管理(17210)
- 和(17112)
- 行(16632)
- 机构
- 大学(385174)
- 学院(384815)
- 管理(156472)
- 济(155085)
- 经济(151837)
- 理学(136367)
- 理学院(134892)
- 管理学(132577)
- 管理学院(131863)
- 研究(123384)
- 中国(92117)
- 京(81089)
- 科学(75998)
- 财(70797)
- 所(59865)
- 财经(57516)
- 中心(56870)
- 农(56764)
- 业大(55961)
- 江(54792)
- 研究所(54621)
- 经(52367)
- 北京(50831)
- 范(50680)
- 师范(50238)
- 经济学(46863)
- 院(45614)
- 州(44721)
- 农业(44343)
- 财经大学(43009)
- 基金
- 项目(267396)
- 科学(212096)
- 研究(197256)
- 基金(194495)
- 家(168680)
- 国家(167325)
- 科学基金(145259)
- 社会(125329)
- 社会科(118886)
- 社会科学(118855)
- 省(105039)
- 基金项目(103710)
- 自然(94020)
- 自然科(91882)
- 自然科学(91860)
- 教育(91518)
- 自然科学基金(90221)
- 划(87939)
- 编号(80704)
- 资助(79083)
- 成果(63824)
- 重点(59776)
- 部(59128)
- 创(58603)
- 发(57266)
- 课题(55058)
- 创新(54180)
- 国家社会(51605)
- 教育部(51071)
- 科研(50874)
- 期刊
- 济(162673)
- 经济(162673)
- 研究(110702)
- 中国(69704)
- 管理(57903)
- 学报(56768)
- 科学(54042)
- 财(52146)
- 农(50009)
- 教育(44815)
- 大学(43892)
- 学学(41281)
- 技术(36962)
- 农业(35360)
- 融(31116)
- 金融(31116)
- 业经(27729)
- 财经(27229)
- 经济研究(26519)
- 经(23288)
- 问题(21530)
- 技术经济(20200)
- 科技(20134)
- 图书(19410)
- 理论(19308)
- 业(18322)
- 商业(17771)
- 实践(17705)
- 践(17705)
- 统计(17372)
共检索到548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锐
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以2002~2012年中国28个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驱动力为研究对象,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获得了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规律,揭示了全国及6大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驱动力及其差异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全国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呈现三阶段特征,28个省市可以分为4种类型,技术进步是驱动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核心力量,其对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提升驱动作用并不相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伟 张长孝 李传云 冯志军
选取2009—2015年我国28个省、市级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整体、区域的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解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从而确定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旭红 揭筱纹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14年中国区域包容性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并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包容性创新主体投入、环境投入、支撑条件投入、科技产出和社会产出五大综合评价指标,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包容性创新效率整体呈小幅增长状态,技术进步发挥主要作用;各地区包容性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布,且规模效率差异是造成各地区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本文运用Bootstrap-Malmquist方法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1~2009年)的技术创新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通过Bootstrap纠偏提高了效率测度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处于不断改善的趋势,而各个连续年度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不稳定。Bootstrap纠偏估计显示DEA-Malmquist方法得到的TFP变化及其分解指数并不一定是显著的,经Bootstrap纠偏的技术效率值会有所减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卫红 刘佳 张爱美 李娜娜 王建英
能源危机、耗能污染正在威胁人类的存续。目前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而能源效率的提高又依赖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的提高。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情况进行了动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能源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相对无效;(2)技术进步对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明显高于技术创新;(3)我国能源产业的五大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水平不均衡。同时,针对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恒 何平 徐睿姝 张长孝
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医药产业竞争力。根据查阅文献获得的数据,选取2007—2014年中国28个省级区域医药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整体、区域的视角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深入分析中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中国医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确定影响中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志芳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和五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且效率较低,研究期内全国3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均值只有0.45;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良好的动态变化趋势,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0%;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均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松青 余建辉
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经济危机后的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变动情况进行测算,并与木材加工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等行业进行横向比较,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恢复,但由于技术效率大幅下降,即使技术进步指数提高,后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恢复速度仍然趋缓。最后,对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动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建华 张承伟 高红梅
技术创新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原因。研究以专利申请授权量为测度指标,采用锡尔系数分解方法、探索性空间(ESDA)分析方法,对环渤海经济圈2001-2011年10年间区域技术创新存在的差异及其时空演化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总体差异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区间差异发展不均衡,山东半岛区内差异最大;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集聚态势不明显,呈随机分布态势;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分布;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热点演化总体格局相对稳定;区域技术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方忠 张华荣
利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模型对2010—2012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效率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福建省各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仍存在一定差距,这表明福建省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发展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福建省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解学梅 赵杨
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定权法对1999-2009年上海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旨在把握上海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发展现状,为政府今后制定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均有所增加,然而,技术创新效率却相对减小;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在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今后应进一步增强其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田 胡笑寒
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长足动力,对推动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我国30个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分析法得出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力度不够,技术创新效率区域性差异明显、投入资源被浪费现象严重、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结论。由此提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科研成果转化考核机制等政策性意见,以有效推动我国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的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4)区域创新环境对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有针对性地改善相关区域的创新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曹建飞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双赢的核心驱动力,文章采用全局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22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三大地区呈现中部>东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较期初下降,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财政分权、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创新环境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
我国高技术产业工艺创新效率的测度——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
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内农林类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DEA及Malmquist指数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产出导向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我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分类测度和提升模式研究——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SupSBM模型
我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共同前沿理论和DEA模型
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