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8)
- 2023(15451)
- 2022(12558)
- 2021(11701)
- 2020(9931)
- 2019(22754)
- 2018(22045)
- 2017(42295)
- 2016(22046)
- 2015(24714)
- 2014(24138)
- 2013(24033)
- 2012(21633)
- 2011(19182)
- 2010(18892)
- 2009(17896)
- 2008(16671)
- 2007(14424)
- 2006(12304)
- 2005(11203)
- 学科
- 济(101146)
- 经济(101046)
- 业(90610)
- 企(82211)
- 企业(82211)
- 管理(76918)
- 方法(47840)
- 数学(39640)
- 数学方法(39225)
- 财(31754)
- 业经(31497)
- 中国(30913)
- 农(30016)
- 融(27201)
- 金融(27200)
- 银(25050)
- 银行(25041)
- 行(24236)
- 务(23488)
- 财务(23444)
- 财务管理(23413)
- 企业财务(22243)
- 制(21761)
- 农业(21489)
- 技术(19246)
- 贸(18912)
- 贸易(18894)
- 易(18515)
- 地方(17168)
- 和(16832)
- 机构
- 学院(310035)
- 大学(304521)
- 济(143024)
- 经济(140798)
- 管理(130041)
- 理学(112306)
- 理学院(111368)
- 管理学(109968)
- 管理学院(109401)
- 研究(97039)
- 中国(84832)
- 财(65315)
- 京(62285)
- 科学(53245)
- 财经(52883)
- 经(48374)
- 中心(47490)
- 农(46165)
- 所(45492)
- 经济学(45004)
- 江(43655)
- 研究所(41154)
- 业大(40997)
- 经济学院(40819)
- 财经大学(39451)
- 北京(38833)
- 商学(36489)
- 商学院(36172)
- 农业(35999)
- 经济管理(35920)
- 基金
- 项目(208236)
- 科学(168532)
- 基金(156605)
- 研究(155424)
- 家(134111)
- 国家(132997)
- 科学基金(117880)
- 社会(104354)
- 社会科(99433)
- 社会科学(99408)
- 基金项目(82501)
- 省(79661)
- 自然(74011)
- 自然科(72441)
- 自然科学(72426)
- 自然科学基金(71207)
- 教育(70189)
- 划(65976)
- 资助(63756)
- 编号(60614)
- 部(47855)
- 创(46843)
- 成果(46396)
- 重点(46341)
- 发(45244)
- 国家社会(44846)
- 创新(43149)
- 教育部(42115)
- 业(41992)
- 人文(41380)
- 期刊
- 济(150508)
- 经济(150508)
- 研究(90128)
- 中国(55557)
- 财(53612)
- 管理(52031)
- 农(42155)
- 融(40264)
- 金融(40264)
- 科学(40129)
- 学报(37207)
- 大学(30680)
- 技术(30285)
- 学学(29448)
- 农业(29060)
- 财经(26789)
- 业经(25100)
- 经济研究(24913)
- 经(23197)
- 教育(22199)
- 问题(19586)
- 业(18765)
- 技术经济(18585)
- 贸(16777)
- 世界(16430)
- 统计(16252)
- 财会(15461)
- 策(15282)
- 国际(14995)
- 现代(14964)
共检索到45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兰广
选取2014年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且归属于集团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民营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集团进行分别研究,发现:(1)与国有企业集团相比,产融结合策略对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在MalMquist指数的分解指数中,技术效率指数(EC)占据主导地位,即技术效率指数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效率的促进作用(或制约作用)大于技术进步指数(tC)对产融结合效率的制约作用(或促进作用),这在民营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集团样本中均体现明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天平 王丹芳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天平 王丹芳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良勇 饶静 万良涛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产融结合具体的实现形式。本文还对我国产融结合的正面效应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新宇
产融结合是近年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中出现的新动向,目前我国多家企业集团正构建以集团总公司、"金融板块"(或投资公司)和下属上市公司形成的上中下三层结构为融资平台的多层次融资体系,以达到转变融资统筹管理方式、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等目的,更好地服务于集团主业。一、我国产融结合现状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资本相互结合的关系,是资本加速集中的有效方式。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巍
产融结合的国际实践与启示从国外企业实践看,众多企业通过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和迅速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成功的产融结合具有内生性、基础性、特色性和阶段性这四个基本特征。内生性: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产融结合是提升集团化运作水平的关键因素。企业集团的特点是所属子企业数量多、管理链条长、各级子公司各自开设银行账户、各自存贷款,有的甚至横跨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原 刘玉立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逐渐复苏,我国宏观政策也从危机应对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稳退出,逐渐向正常化回归。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报告从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不同行业的规模结构、销售收入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及与世界500强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提出了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应该在整合全球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支柱作用。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前500强 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韬
多个独立企业法人以相关业务长期合作为联结内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联结手段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组织,是符合当代经济环境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网络为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重视企业集团以契约和一般参股的方式联结,激活子公司主动性,跳出单体大企业组织结构的藩篱,使集团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向网络型演变,使企业集团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关键词:
企业网络 企业集团 企业组织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小彬
多个独立企业法人以相关业务长期合作为联结内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联结手段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组织,是符合当代经济环境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网络为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重视企业集团以契约和一般参股的方式联结,激活子公司主动性,跳出单体大企业组织结构的藩篱,使集团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向网络型演变,使企业集团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关键词:
企业网络 企业集团 企业组织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志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琳 纳鹏杰
近年来,中央企业纷纷加快在金融领域广泛布局的步伐,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主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产融结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比如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整合风险和政策风险。文章结合华电集团产融结合发展现状探讨中央电力企业集团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围绕主业发展金融产业。
关键词:
产融结合 企业集团 风险管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凌文
一、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呼唤产融结合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走过了25年的历程。回顾25年的历程,可以清晰看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两条主线:第一,以市场化为取向,着力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转换;第二,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前者为国有企业自主开展投融资活动提供了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一 朱锦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非金融企业通过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投资金融机构,形成了产融结合的新潮流,一批产融结合型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涌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产融结合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如何推动产融结合规范、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改革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涛 程小舟 孙寅 方明哲
产融结合是我国企业集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的发展理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有企业债务危机问题突出,人们把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和银行商业化改革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产融结合的道路。虽然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瑾
"产融结合"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中央企业要走向世界具备国际竞争力,必然要加快产融结合的步伐。本文通过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价值链分析,归纳了开展产融结合的动因,指出实现路径及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企业集团在产融结合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