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5)
- 2023(17353)
- 2022(14709)
- 2021(14002)
- 2020(11642)
- 2019(26915)
- 2018(26422)
- 2017(51165)
- 2016(27599)
- 2015(31279)
- 2014(31119)
- 2013(30511)
- 2012(27671)
- 2011(24833)
- 2010(24396)
- 2009(22277)
- 2008(21647)
- 2007(18465)
- 2006(16080)
- 2005(14347)
- 学科
- 济(111824)
- 经济(111695)
- 管理(77540)
- 业(73308)
- 企(60035)
- 企业(60035)
- 方法(51780)
- 数学(45544)
- 数学方法(44929)
- 中国(32288)
- 农(30983)
- 财(27719)
- 业经(25050)
- 贸(22822)
- 贸易(22810)
- 学(22376)
- 易(22274)
- 地方(20526)
- 制(20481)
- 农业(20338)
- 理论(18020)
- 务(17464)
- 银(17390)
- 财务(17380)
- 银行(17350)
- 财务管理(17340)
- 和(16722)
- 环境(16709)
- 行(16516)
- 技术(16502)
- 机构
- 大学(387225)
- 学院(384418)
- 济(159453)
- 经济(156266)
- 管理(152275)
- 理学(132073)
- 理学院(130664)
- 研究(130120)
- 管理学(128255)
- 管理学院(127585)
- 中国(99933)
- 京(82319)
- 科学(78889)
- 财(71466)
- 所(64098)
- 农(59477)
- 中心(59301)
- 研究所(58512)
- 财经(58066)
- 业大(55704)
- 江(53645)
- 经(53092)
- 北京(52229)
- 范(50814)
- 师范(50371)
- 经济学(49109)
- 院(47144)
- 农业(46392)
- 经济学院(44322)
- 州(43914)
- 基金
- 项目(265333)
- 科学(209808)
- 研究(194899)
- 基金(194756)
- 家(169421)
- 国家(168052)
- 科学基金(145077)
- 社会(124246)
- 社会科(117759)
- 社会科学(117729)
- 基金项目(102808)
- 省(100736)
- 自然(93762)
- 自然科(91650)
- 自然科学(91630)
- 自然科学基金(89972)
- 教育(89735)
- 划(85531)
- 资助(80545)
- 编号(78822)
- 成果(63778)
- 部(59447)
- 重点(59242)
- 发(56073)
- 创(54848)
- 课题(53835)
- 国家社会(51936)
- 教育部(51530)
- 创新(51265)
- 科研(50796)
- 期刊
- 济(168657)
- 经济(168657)
- 研究(115389)
- 中国(69791)
- 学报(59120)
- 管理(55452)
- 科学(55232)
- 农(54803)
- 财(53854)
- 大学(45779)
- 学学(42872)
- 教育(41960)
- 农业(38015)
- 融(35810)
- 金融(35810)
- 技术(33297)
- 财经(28320)
- 经济研究(28168)
- 业经(27274)
- 经(24336)
- 问题(22599)
- 图书(19755)
- 业(19716)
- 贸(18946)
- 理论(18305)
- 技术经济(18017)
- 科技(17614)
- 版(17412)
- 世界(16936)
- 现代(16699)
共检索到558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跃辉 周定根
中国的M2/GDP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上升,货币供应成了众所关注的经济热点。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是由央行再贷款转变为外汇占款,中国货币化进程由商品货币化阶段推进到资产、资源货币化阶段。本文利用1992~2011年宏观经济数据,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框架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结果表明存贷差、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差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M2/GDP比率过高现象引人关注。本文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经济变迁的背景,主要从货币供给的视角,分别研究了央行的基础货币增长及货币乘数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未来应着力改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转变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优化金融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应对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传为 吴晓露
M2/GDP比率持续上升,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1971年信用货币制度建立以来存在的经济现象。为此从货币制度的视角对此进行解读,从中国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等特殊国情做出分析,得出中国M2/GDP比率的增长速度将缓慢下降的结论。
关键词:
M2/GDP比率 货币制度 视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靖 李小宁
货币化就是“经济中用货币进行交易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多”。中国自1978年以来正在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货币化进程正是这一伟大的制度变迁过程的一部分。从分析1978-1998年的货币供应、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三阶段的假说,即货币化进程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1985-1992年;1992-1998年。
关键词:
货币化 M0 M1 M2 三阶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
本文试图通过货币供求均衡分析探讨我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深化阶段,随着经济货币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产品的货币化基本结束,但企业资产、土地、房地产和其他一些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仍在进行之中,导致货币需求不断增长,在长期内引起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质,基础货币投放快速增长,货币乘数也大幅提高,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升。货币供求相互作用,使得在货币存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关键词:
货币化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钟立新 耿中元
对于我国高M_2/GDP的成因,现有研究主要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变迁导致货币化加深,金融市场缺陷导致居民缺乏有效投资渠道两方面进行解释。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收入分配这一重要宏观因素。文章研究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推动我国M_2/GDP长期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能扭转,我国高M_2/GDP还会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通过金融改革增加居民投资渠道使这个比例暂时下降,但是这些改革带来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发挥完之后,M_2/GDP也会在新的均衡基础上重拾升势。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货币需求 M_2/GDP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晶晶 单超
中国的M2/GDP水平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上升,并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M2/GDP水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总需求结构的角度做出了解释。首先,M2在数值上等于国民经济核算中各年度储蓄的加总。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导致中国具有高M2/GDP水平的原因在于中国具有高的投资与净出口水平。本文使用1978年至2008年的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验证。本文认为,不应仅根据表象得出中国M2/GDP水平过高的结论,而是应该根据投资与净出口水平正确判断中国M2/GDP水平是否处于合理区间。
关键词:
M2/GDP 总需求结构 投资 净出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斯旸 查理
本文对中国总需求结构和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做出了剖析,具体研究理论中所描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内投资对国内信贷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净出口累加值对外汇占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进而提升了货币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该分别从实体经济层面和货币金融层面采取措施以缓解高货币化水平,提高货币使用效率,加快推动总需求结构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完善银行及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斯旸 查理
本文对中国总需求结构和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做出了剖析,具体研究理论中所描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内投资对国内信贷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净出口累加值对外汇占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进而提升了货币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该分别从实体经济层面和货币金融层面采取措施以缓解高货币化水平,提高货币使用效率,加快推动总需求结构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完善银行及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M2 /GDP实质上是从一个角度展示整个经济发展的问题 ,它蕴涵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其水平与变动由一国的融资体制所决定。从国别比较看 ,以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为主的国家 ,相对具有较高的M2 /GDP。中国M2 /GDP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呈持续上升趋势 ,根源于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的信用融资机制 ,因此 ,较高的M2 /GDP所隐含的风险 ,实质是融资体制的风险。消除较高的M2 /GDP所隐含的风险 ,不能靠简单地压缩贷款和居民储蓄存款的办法 ,关键在于融资体制的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尹小兵
本文将余永定(2002)关于M2/GDP比例的研究融入主流的资金流量分析框架之中,建立了广义货币M2/GDP比例增量恒等式,指出在中国银行体系主导的金融体制中,除了通常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外,国民收入分配、住户部门储蓄率、住户部门直接投资比例、住户部门和企业部门内部通过银行体系的融资水平和名义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加上通胀率)都是影响该比例的重要原因。利用中国从1992~2005年的实物资金流量表和金融资金流量表,我们计算了以上各个指标,并模拟了M2/GDP比例的变化情况。广义货币M2/GDP比例增量恒等式也具有规范意义,当M2实际增长率高于理想目标值时,以GDP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GDP比例 资金流量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平 李斌 崔永
本文试图求解我国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并对与此相关的金融政策选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M2/GDP的变动路径具有Logistic曲线的基本形状,将经历先加速上升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本文估算了我国M2/GDP的增长上限及其变化拐点。研究还发现,M2/GDP的上升并不必然意味着通胀压力加大,只有M2/GDP偏离动态增长路径时,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据此本文估算了2005年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区间。本文认为,应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合理确定货币总量增长速度,继续推进体制性改革等措施确保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洋
本文就我国学者对中国高比率的M2/GDP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予以了整体评价。我国学者大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对比研究,其分析重点在于解释中国M2/GDP比率的合理性,忽略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金融风险。从整体上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M2/GDP比率 货币化 研究综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红兵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表明,货币政策与经济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利用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货币与产出有着显著的关系,而且货币变动是引起产出变动的原因。这表明在我国,货币是非中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优化视角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研究
基于SVEC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与规则研究:1996M01-2011M02
体制转型时期中国的货币政策乘数与M_2/GDP关系——基于变参数IS-LM模型分析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的实证分析——基于货币流动性分类的“高货币化”解释
“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货币需求视角的解释
基于最优货币区内生性理论的中国货币一体化问题研究
中国货币流通量增长率的实证分析——对“货币化”假说的验证
我国M_2顺周期性的原因分析——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视角
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问题研究——基于通货膨胀预期陷阱视角
中国货币供应量、价格水平和GDP关系的经验研究:195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