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2)
- 2023(17947)
- 2022(15430)
- 2021(14425)
- 2020(12219)
- 2019(28090)
- 2018(27667)
- 2017(53731)
- 2016(28766)
- 2015(32165)
- 2014(32043)
- 2013(31400)
- 2012(28580)
- 2011(25522)
- 2010(25627)
- 2009(23959)
- 2008(22205)
- 2007(19338)
- 2006(16577)
- 2005(14468)
- 学科
- 济(110049)
- 经济(109921)
- 业(82820)
- 管理(82580)
- 企(68373)
- 企业(68373)
- 方法(56268)
- 数学(49613)
- 数学方法(48803)
- 中国(34110)
- 财(31449)
- 融(29385)
- 金融(29383)
- 银(28790)
- 银行(28746)
- 农(28597)
- 行(27546)
- 业经(24800)
- 学(23937)
- 制(23515)
- 地方(22289)
- 务(21442)
- 财务(21351)
- 财务管理(21311)
- 理论(20840)
- 企业财务(20326)
- 农业(19554)
- 贸(19172)
- 贸易(19156)
- 易(18645)
- 机构
- 大学(398378)
- 学院(398334)
- 管理(159157)
- 济(156023)
- 经济(152582)
- 理学(138492)
- 理学院(137027)
- 管理学(134135)
- 管理学院(133431)
- 研究(127121)
- 中国(102801)
- 京(83386)
- 科学(80186)
- 财(73690)
- 农(64405)
- 所(62730)
- 中心(60894)
- 业大(60817)
- 财经(59900)
- 研究所(57673)
- 江(56560)
- 经(54640)
- 北京(52237)
- 农业(50757)
- 范(49823)
- 师范(49246)
- 经济学(48073)
- 州(46885)
- 院(46531)
- 财经大学(45195)
- 基金
- 项目(280096)
- 科学(220387)
- 基金(204560)
- 研究(200441)
- 家(178781)
- 国家(177342)
- 科学基金(153464)
- 社会(126071)
- 社会科(119601)
- 社会科学(119567)
- 省(109589)
- 基金项目(108002)
- 自然(102285)
- 自然科(100009)
- 自然科学(99981)
- 自然科学基金(98151)
- 教育(93393)
- 划(92300)
- 资助(86011)
- 编号(81064)
- 成果(63861)
- 重点(62667)
- 部(61296)
- 创(58510)
- 发(58491)
- 课题(55426)
- 创新(54590)
- 科研(54317)
- 教育部(52768)
- 大学(52488)
- 期刊
- 济(158053)
- 经济(158053)
- 研究(113448)
- 中国(72658)
- 学报(64804)
- 科学(58507)
- 农(56886)
- 管理(56736)
- 财(56146)
- 大学(49572)
- 融(47833)
- 金融(47833)
- 学学(47061)
- 教育(41146)
- 农业(38849)
- 技术(36113)
- 财经(28621)
- 经济研究(26374)
- 业经(25955)
- 经(24431)
- 业(20131)
- 问题(20068)
- 统计(19602)
- 理论(19241)
- 技术经济(19099)
- 版(18737)
- 科技(18695)
- 图书(18402)
- 策(17960)
- 实践(17675)
共检索到568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丽娟 江红莉
居民杠杆率过快攀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基于货币、股票、债券、外汇市场数据测度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非线性MS-VAR模型探究我国居民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间是否存在时变动态关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我国居民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存在明显的两区制"棘轮效应";居民杠杆率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都对自身具有粘性;居民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间存在由负转正的时变动态关联,并且风险释放期的关联程度显著大于风险累积期;居民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显著,而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居民杠杆率的影响甚微。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居民部门作为企业、金融部门转移杠杆的对象,需警惕居民杠杆飙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诱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政 刘丽萍
监测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识别该风险对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对于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创新性地应用DMA-TVP-FA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搭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并借助MS-VAR模型评估金融风险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防范金融风险离不开货币市场平稳运行,银行业、股票市场、房地产业、外汇市场在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中虽占比有限,但相对重要性上升。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区制特征,并且维持高风险区制的持续性更强。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作用下,价格型工具的操作效果呈现非对称性,金融风险的存在大幅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中央银行有必要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研究工作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正杰
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说过:理解金融危机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尽管本轮金融危机之前,居民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并不为学界重视,很多金融市场的因素如银行的流动性、雷曼破产和政策不确定性被认为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更为重要的因素,但是当前大量的学者开始对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居民杠杆率过快上涨的现象进行了重新关注与深刻反思。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居民杠杆率过高有可能成为金融脆弱性的
关键词:
杠杆率 金融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贾翔夫 廖闻亭
本文研究我国经济金融化对杠杆率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测度杠杆率水平,基于8个经济部门的24个相关因子抽取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利用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构建杠杆率、金融化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研究杠杆率和金融化的溢出效应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基于2004—2019年季度数据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化程度的提升对宏观杠杆率产生正向冲击,对微观杠杆率产生负向冲击,且冲击在2008年后快速减小;宏观杠杆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负向冲击,而在2008年后转为正向且冲击逐渐增大,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与宏观杠杆率相反。这些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差异化影响,可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彦斌 随晓芹 刘哲希
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一个经济体的过度负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根源,它会引发资产泡沫从而加剧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因此,如何事前地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过度负债,提供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相较于杠杆率这一常用的预警指标,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含有资产泡沫和融资约束的宏观模型,系统论证了"杠杆率/投资率"是更好的预警指标。随后,本文基于41个代表性经济体1991—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1)"杠杆率/投资率"上升会显著放大杠杆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更容易引发资产泡沫风险;(2)杠杆率上升不一定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概率显著增加,但如果同时出现了"杠杆率/投资率"上升的情况,那么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会显著增大。2012年以来,中国开始出现"杠杆率/投资率"持续扩大的情况,需要高度警惕。未来,中国要打好防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不仅要在"结构性去杠杆"上下功夫,还要通过提振民间投资需求等手段有效降低"杠杆率/投资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常亚杰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积极贡献。本文聚焦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建设,将金融风险划分为银行风险、财政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借鉴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基于MS-VAR模型研究分析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风险及管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风险主要处于“中金融风险”区制,在风险转换的过程中存在“棘轮效应”,相比银行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财政风险能够更加显著地影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稳定性。最后,提出采取渐进式开放路径、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做好各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建堂 董小君 时红秀 徐杰 马小芳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名义杠杆率并不高,但潜在风险并不小,一是存在较多隐性债务,二是债务增长偏快。杠杆率的过快上升,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资金使用效率偏低、过剩产能占压大量资金以及货币信贷政策过度工具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在稳增长下有效化解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敏锋 郭倩蓉 林进忠
我国居民近年来高速加杠杆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居民加杠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进机制;并根据金融市场2013年到2017年的月度数据,利用CDF-信用加权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测度,发现2015年之后系统性金融风险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与居民加杠杆情况高度契合。因此,需通过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等措施,来防范和化解居民加杠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
居民 加杠杆 系统性金融风险 测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吕江林 申屠廉盛 郭珺莹 陈春霞
受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中美贸易战和疫情的影响,我国宏观杠杆率尤其是企业杠杆率和家庭杠杆率出现快速攀升趋势,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成为宏观调控重中之重的任务。本文以一般均衡的思路,构建了一个小国开放型MS—DSGE模型,结合Wilson压力测试模型,来进行我国降低宏观杠杆率对银行业信用风险压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当企业杠杆率单季降幅超过4%,则商业银行将面临极大信用风险,可能引发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而对家庭部门适当降杠杆则反会降低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降低系统性风险。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应当宏观审慎地调降企业杠杆率,合理控制企业杠杆率下降速度;与此同时,可以通过降低家庭贷款价值比政策,并配合房地产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公共支出政策的调整,较大幅度地调低居民杠杆率,从而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更好地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兆成
本文基于CCA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杠杆率对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杠杆率的攀升会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风险水平上升,并且会通过股权与债权渠道助推系统性风险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传导。具体来说:一是债务杠杆的上升会推升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随着金融市场波动性的上升,同样程度的损失将会对各部门带来更大的冲击。三是当债务杠杆率在宏观网络模型中由较高水平的部门向较低水平的部门进行转移时,两个部门的宏观风险水平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并且整个宏观金融网络会更加稳健。四是增加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股权融资能够提升宏观金融网络结构的稳定性。
关键词:
杠杆率 系统性风险 传染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洪 李树 王雨
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影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TVP-VAR-SV模型检验数字金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分析在数字金融监管强度差异下该动态关系的非对称性,并进一步检验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以及数字金融对宏观风险收益率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而紧缩型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紧缩型货币政策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体系单位风险效益。进一步,本文从规范数字金融市场发展,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强化数字金融市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货币政策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王小腾
杠杆不稳定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重要隐患,因而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在金融动荡时期具有显著意义。为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直接影响及可能造成的风险内部溢出效应,首先选择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效应,并结合中国几次"去杠杆化"政策时点进行补充分析,其次采用时变参数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Tvpdy)对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关联效应进行动态刻画。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异质性冲击影响,短期效应最为显著。近年来累积的外部市场与货币流动风险对宏观经济与资产泡沫风险起到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扩内需"去杠杆举措可有效缓释当前存在的宏观经济与外部市场风险,而"防风险"措施则对整体风险的抑制效应较为稳健。另一方面,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效应明显。各子风险多为风险的净输入者,在经济过热或金融危机等杠杆异常波动时期,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外部市场风险后期有显著抬升的趋势,而宏观经济风险溢出方向由输入向输出转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桂虎 郭金龙
当前,宏观杠杆率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债务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当前全球宏观杠杆率以及相应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然后基于全球40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来检验宏观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门槛效应。分别使用借贷利率和金融稳定指数滞后一期作为门槛变量,并采用固定效应、系统GMM模型及稳健性检验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后,本文发现:借贷利率和金融稳定指数滞后一期均呈现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对应的宏观杠杆率的拐点值分别为182%和188%;当小于182%时,宏观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负相关;当介于182%和188%之间时,两者之间的正负关系未必发生变化,但是线段的斜率或截距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大于188%时,宏观杠杆率将会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最后,本文给出了对中国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宏观杠杆率 系统性金融风险 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斯
利用中国2003年10月-2016年9月的数据,选取了包括银行、股票以及外汇市场在内的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化处理,并使用EGARCH-Co Va R模型测算各市场在给定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损失以及其对整体市场的风险溢出程度。研究结果发现:(1)股票市场在给定置信水平条件下的损失程度最高,其次为外汇市场以及银行市场。(2)根据Co Va R的计算结果,在给定三个市场最大损失的情况下,整体市场的损失程度存在一定的收敛。(3)ΔCo Va R和%Co Va R的计算结果显示,三个市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程度存在一定的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CoVaR 风险溢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江 王虎邦
企业杠杆率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经济运行效率,并与金融稳定密切相关。本文在抵押担保约束模型基础上,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考察了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区制结构性特征,并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各因素相互传导的程度、路径与收敛性。研究表明:企业升杠杆容易、降杠杆困难;企业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呈逆周期特性,与资产价格呈顺周期特性;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非对称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