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8)
2023(17192)
2022(14182)
2021(13245)
2020(11165)
2019(25520)
2018(25212)
2017(48250)
2016(25729)
2015(29154)
2014(28774)
2013(28398)
2012(25674)
2011(22990)
2010(22964)
2009(21349)
2008(21027)
2007(18427)
2006(16036)
2005(14564)
作者
(71086)
(59764)
(59329)
(56347)
(37806)
(28201)
(26844)
(23217)
(22571)
(21102)
(20214)
(20049)
(19082)
(18866)
(18346)
(18210)
(17768)
(17173)
(17126)
(17083)
(14648)
(14475)
(14371)
(13590)
(13334)
(13265)
(13139)
(12957)
(11884)
(11652)
学科
(113079)
经济(112928)
(96150)
管理(90937)
(85664)
企业(85664)
方法(53397)
数学(44031)
数学方法(43380)
(34704)
(33121)
业经(32031)
中国(29414)
(27821)
贸易(27804)
(27090)
(24691)
(24079)
财务(24013)
财务管理(23975)
企业财务(22663)
农业(22522)
技术(20344)
理论(19534)
(19432)
(19178)
环境(18939)
(18200)
(17871)
地方(17570)
机构
学院(370554)
大学(366389)
(164225)
经济(161450)
管理(149643)
理学(129415)
理学院(128203)
管理学(126077)
管理学院(125390)
研究(118529)
中国(94192)
(75950)
(75714)
科学(67392)
财经(60537)
(57121)
(56971)
(55247)
中心(54329)
(53981)
研究所(51351)
业大(51197)
经济学(50812)
北京(47298)
经济学院(45888)
财经大学(44972)
农业(44545)
(43266)
(42406)
(42079)
基金
项目(246440)
科学(197687)
基金(183749)
研究(181965)
(158498)
国家(157227)
科学基金(137893)
社会(119506)
社会科(113646)
社会科学(113622)
基金项目(96128)
(94686)
自然(88279)
自然科(86357)
自然科学(86337)
自然科学基金(84825)
教育(83693)
(78747)
资助(75622)
编号(71854)
成果(56701)
(56073)
重点(54989)
(54055)
(52545)
国家社会(50717)
(50014)
创新(49999)
教育部(49127)
课题(48825)
期刊
(177333)
经济(177333)
研究(107617)
中国(69208)
(61804)
管理(60408)
(52956)
科学(49968)
学报(49518)
大学(40042)
学学(38153)
农业(36648)
技术(35298)
(33423)
金融(33423)
教育(32637)
财经(30396)
业经(29459)
经济研究(29090)
(26248)
问题(23999)
(23541)
(22267)
国际(20511)
技术经济(20404)
世界(19040)
统计(18924)
(17700)
现代(17292)
财会(17061)
共检索到546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杰锋  
文章针对制造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产业部类形成面向MRIO的投入产出表,得到精细化的MRIO中国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测度,并按照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效率效应、技术效应和相应的结构与规模效应进行MRIO的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效应分解。结果证实,不同的制造业各部类产业贸易对应的MRIO存在多种测度结果,应该从隐含碳生产机制出发治理结构矛盾,从制造业产品出发形成新的贸易隐含碳控制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杰锋  
文章针对制造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产业部类形成面向MRIO的投入产出表,得到精细化的MRIO中国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测度,并按照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效率效应、技术效应和相应的结构与规模效应进行MRIO的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效应分解。结果证实,不同的制造业各部类产业贸易对应的MRIO存在多种测度结果,应该从隐含碳生产机制出发治理结构矛盾,从制造业产品出发形成新的贸易隐含碳控制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王苒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对全球碳排放责任的界定和气候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生产技术差异对国际贸易模式有很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需要考虑贸易伙伴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之间的差异。本文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并比较其生产和消费排放责任后发现,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占中国碳排放的11.77%~19.93%,中国的生产碳排放从1995年的29.2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70.8亿吨,而消费碳排放在1995年和2009年分别只有24.7亿吨和61.8亿吨。文章进而采用结构分解分析和碳排放贸易条件解释这一现象,并将其具体到主要贸易伙伴,从而证明目前的国际碳排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张力  李孟刚  
文章在对MRIO模型构建及碳核算方法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选取了2016年京津冀地区隐含碳的投入产出表,对该地区碳足迹、隐含碳现状进行分析,以此确认各地区的碳排放责任分配,进一步实现京津冀地区的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治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晨  丛睿  邵桂兰  
随着国际贸易强度的日益增加,隐含碳排放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国际贸易已成为隐含碳排放转移的重要方式。本文利用MRIO模型测算中国2005—2014年水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量,并采用LMDI方法进行效应分解,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强度效应三方面研究水产品贸易发展对隐含碳排放转移的驱动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量总体呈先降后升特征,且始终为水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净流出国。规模效应在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表现拉动作用,而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对水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进出口则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通过大力发展渔业低碳技术和提高渔业生态效率降低水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构建整体海洋生态系统、优化水产品贸易结构,是减少中国水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并提升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庞军  张浚哲  
文章基于GTAP8构建MRIO模型,计算了中国和欧盟基于生产端和消费端的CO2排放量,以及中国和欧盟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行业分布,并采用LMDI方法将2004~2007年中欧双边贸易中隐含碳变化的影响因素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基于生产端的CO2排放量明显高于消费端,欧盟则相反;中国是典型的隐含碳排放净出口国,欧盟则是典型的隐含碳排放净进口地区。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增加显著,其中出口规模的扩大是导致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起着削减作用,结构效应总体为增加作用但程度很小;同期欧盟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的增幅较小,其中规模效应起着增加的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熊彬  罗科  王艺霏  
利用2005—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和配套贸易隐含碳数据,建立包含人口、财富和技术的随机回归影响模型,系统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会显著增加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中间品技术创新效应是主要的作用渠道;区域内直接和浅层价值链合作有助于减少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与区域内发达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可以抑制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相反,与区域内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兴华  
论文关注碳达峰背景下贸易隐含碳导致的“碳不公平问题”,并基于MRIO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出口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采用LMDI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制造业始终处于隐含碳净出口状态,且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从变化趋势来看,2000—2014年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整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最终品,而美国—中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中间品;从影响因素来看,技术效应降低了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规模效应是导致中国—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兴华  
论文关注碳达峰背景下贸易隐含碳导致的“碳不公平问题”,并基于MRIO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出口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采用LMDI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制造业始终处于隐含碳净出口状态,且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从变化趋势来看,2000—2014年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整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最终品,而美国—中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中间品;从影响因素来看,技术效应降低了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规模效应是导致中国—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兴华  
论文关注碳达峰背景下贸易隐含碳导致的“碳不公平问题”,并基于MRIO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出口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采用LMDI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制造业始终处于隐含碳净出口状态,且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从变化趋势来看,2000—2014年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整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最终品,而美国—中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中间品;从影响因素来看,技术效应降低了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规模效应是导致中国—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兴华  
论文关注碳达峰背景下贸易隐含碳导致的“碳不公平问题”,并基于MRIO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出口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采用LMDI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制造业始终处于隐含碳净出口状态,且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从变化趋势来看,2000—2014年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整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最终品,而美国—中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中间品;从影响因素来看,技术效应降低了中国—美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规模效应是导致中国—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会政  李雪珊  
国际贸易在促进要素流动、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对国内能源的需求。隐含在国际贸易中的能源伴随着产品的进出口在全球流动。本文运用多国投入产出模型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数据,测算了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能,考察了我国隐含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情况。结果显示,基于隐含能视角,2011年我国净出口隐含能达到60 206万吨标准煤,已成为隐含能源净出口国,我国生产中消耗的11.84%的能源通过出口用于满足其他国家的消费需要,其中,向美国输出的隐含能最多,占我国隐含能出口的18.84%。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会政  李雪珊  
国际贸易在促进要素流动、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对国内能源的需求。隐含在国际贸易中的能源伴随着产品的进出口在全球流动。本文运用多国投入产出模型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数据,测算了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能,考察了我国隐含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情况。结果显示,基于隐含能视角,2011年我国净出口隐含能达到60 206万吨标准煤,已成为隐含能源净出口国,我国生产中消耗的11.84%的能源通过出口用于满足其他国家的消费需要,其中,向美国输出的隐含能最多,占我国隐含能出口的18.84%。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僖  林祺  
缔结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来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和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1995—2009年40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数据、环境账户数据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通报数据,系统考察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缔约方制造业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方式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显著降低了缔约方制造业的隐含碳排放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通过碳排放跨境转移的直接渠道,以及能耗效应、技术效应和替代效应三条间接渠道共同影响缔约方制造业的隐含碳排放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缩小了缔约方不同制造业部门间的隐含碳排放差距,但是这种碳排放削减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此外,缔约方制度环境异质性对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制造业隐含碳排放削减效应的发挥也具有差异化影响。最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不仅在缔约方不同制造业之间形成碳减排的循环“正反馈效应”,还有效降低了邻近经济体和高价值链关联度经济体的制造业隐含碳排放水平。本文的研究为中国进一步通过推进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来降低制造业的隐含碳排放水平,进而实现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和政策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钱志权  杨来科  
随着中国在东亚垂直分工体系中角色日渐凸显,其产业及贸易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利用可比价格的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一个包含中、日、韩、印尼、马、菲、新、泰、中国台湾、越等东亚国家(地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运用MRIO-SDA技术对1997-2002年、2002-2007年、2007-2012年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进行了跨期比较。研究表明:1东亚垂直分工导致了中国隐含碳排放增长,而且虽然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隐含碳的增加有缩减效应,但减幅明显收窄。贸易结构恶化与贸易规模扩张是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增长的重要因素;2由于隐含碳排放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