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1)
2023(7708)
2022(6514)
2021(6077)
2020(5158)
2019(11784)
2018(11536)
2017(22635)
2016(11570)
2015(12807)
2014(12263)
2013(11730)
2012(10232)
2011(8732)
2010(8128)
2009(6951)
2008(6262)
2007(4713)
2006(3501)
2005(2603)
作者
(28041)
(23616)
(23425)
(22329)
(14900)
(11229)
(10745)
(9438)
(9106)
(8080)
(8024)
(7780)
(7429)
(7205)
(7191)
(6982)
(6898)
(6824)
(6683)
(6672)
(5518)
(5490)
(5444)
(5428)
(5335)
(5288)
(4973)
(4866)
(4692)
(4683)
学科
(46929)
经济(46887)
管理(34645)
(32467)
(27385)
企业(27385)
方法(26318)
数学(24314)
数学方法(23934)
(12326)
(10935)
中国(10509)
业经(9345)
地方(8861)
(8428)
贸易(8427)
(8238)
(8224)
财务(8202)
财务管理(8181)
企业财务(7810)
技术(7768)
农业(7385)
环境(7243)
(6486)
(6384)
理论(6319)
(6270)
(6249)
(5484)
机构
大学(148148)
学院(147962)
管理(65962)
(63921)
经济(62939)
理学(59057)
理学院(58570)
管理学(57577)
管理学院(57290)
研究(40788)
中国(30352)
(28035)
(27180)
科学(23424)
财经(23135)
(21435)
业大(21204)
中心(20903)
经济学(20212)
(18830)
经济学院(18500)
(18480)
经济管理(17838)
财经大学(17827)
商学(17353)
(17220)
商学院(17192)
师范(17043)
(16791)
北京(16136)
基金
项目(115424)
科学(94164)
基金(87952)
研究(84281)
(75691)
国家(75134)
科学基金(67683)
社会(56656)
社会科(54019)
社会科学(54007)
基金项目(47139)
(44480)
自然(44342)
自然科(43434)
自然科学(43426)
自然科学基金(42634)
教育(39456)
(37368)
资助(34791)
编号(32843)
(26231)
重点(25552)
(25502)
(24458)
国家社会(24404)
创新(23881)
成果(23845)
教育部(23442)
人文(23317)
科研(22881)
期刊
(55812)
经济(55812)
研究(36091)
管理(23912)
中国(21552)
(21278)
学报(18987)
科学(18886)
大学(16008)
技术(15323)
学学(15294)
(15177)
教育(11606)
财经(10838)
农业(10759)
(9725)
金融(9725)
业经(9657)
经济研究(9341)
(9265)
问题(7848)
统计(7347)
技术经济(7345)
理论(7182)
(6947)
科技(6915)
财会(6885)
实践(6630)
(6630)
商业(6444)
共检索到190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满江  徐彪  秦洪懋  徐成  丁可  王建强  
车辆防撞预警系统在近年得到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然而现有避撞算法大多考虑相邻两车间的安全关系,并未涉及前车行为对连续后车造成的不利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多车纵向协同避撞算法,通过综合考虑队列运动学关系,基于模型预测控制,以总相对动能密度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将连续时间优化问题离散化为二次规划的数值计算,以避免或减少队列整体的碰撞损失。最后通过MATLAB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夏凡  冯华  
理清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链接模式,发挥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不断丰富经济整体技术内涵并提升创新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创新货币外部性理论,提出纵向市场机制具有知识、产品价格非均衡信息的传递功能,通过替代效应、结构效应引致上下游关联产业在创新知识利用与创新方向选择上的联系,进而形成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效应。使用我国2005—2017年6期投入产出表以及其它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到:①当前我国纵向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作用显著,并表现为下游—上游协同效应;②由技术进步的细分项看,上游—下游前向联系产生了显著技术改进协同效应,下游—上游后向联系则产生了显著技术效率提升协同效应,分别通过替代效应与结构效应实现技术进步协同。据此,我国在实施区域性或宏观创新科技政策时,需关注新兴产业与既有产业的有效关联,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创新生产方式实现区域内关联产业的生产结构效应,并通过加速高精尖知识流动实现区域内关联产业的创新替代效应,构建优势技术产业集群,避免在产业技术发展上出现"孤岛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春晖  
全球生产网络下如何突破"升级困境"是当前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吉利汽车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升级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状况是影响其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建立网络联系的重要因素,作为网络资源的网络联系又决定了企业升级潜力及内部资源的进一步积累。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本土企业应采取主动性网络管理策略,构建由企业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以实现升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益民  赵志彬  徐猛  
动态能力演化是组织与环境的互动匹配过程,注重从微观层面分析动态能力产生与演变机制的现有研究,忽视了动态能力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宏观环境中不断演化的事实;而基于GVC治理范式的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则相对忽略了企业层面能力形成、开发的内生互动过程。本文通过对Sanmina公司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全球价值链升级与重构过程中企业动态能力协同演化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细致刻画了升级不同阶段中动态能力的阶跃过程。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升级过程经历链内右端攀升、链内左端攀升与跨链嵌入升级三个阶段,其分别对应不同阶层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演化是动态能力的阶跃过程,从一阶动态能力阶跃至二阶动态能力,再由二阶动态能力阶跃至三阶动态能力。EMS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背后是一个动态能力协同演化的过程,即动态能力的阶跃支撑了EMS企业的全球价值链链内攀升与跨链嵌入活动,而后者又为企业动态能力的阶跃提供了机会与资源基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娜娜  徐雨森  
逆向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在后发企业的创新追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段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具体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不同发展阶段所拥有的资源能力以及由此建立的创新网络不同,其逆向创新实现路径呈现多元性;本土市场独特优势以及基于创新网络开展的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上的努力是影响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关键因素;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创新网络嵌入的协同是创新网络化背景下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升级的关键。本研究完善了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相关研究,为本土企业逆向创新实践提供了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浩鸣  康姝丽  徐建中  
本文纵览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在国际与国内的发展概况,在深入分析传统意义下供应链管理的耗散结构与混沌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敏捷制造意义下供应链管理纵向协同对策的耗散结构与协同机制,并由此创造性地提出了敏捷供应链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完善解决方案的战略构想。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璇  陈峰  
基于生产计划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研究了汽车入场物流供应商、制造商和第三方物流的系统协同问题,在满足每个订单时间窗的情况下,通过集货协同达到降低系统总成本的目的。结合问题的实际背景,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提出了分支定界法和启发式算法。进行了数值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明辉  
"新常态"下,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文章将技术知识特征和关系联接强度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识别模型,并识别出"默会知识内生协同创新模式"、"知识外购协同创新模式"和"技术共同占有协同创新模式"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一丁   万思   方文龙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实现资源型企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赢,是当前学术界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线性关系假设及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以2010-2021年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并理论挖掘纵向产业链延伸与CSR(企业社会责任)对资源型企业绩效的协同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纵向产业链延伸对资源型企业市场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对未来一期的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2)CSR调节增强了纵向产业链延伸对资源型企业市场绩效、未来一期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抑制了纵向产业链延伸对当期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3)进一步检验发现:市场化水平、环境规制更高的地区,纵向产业链延伸与CSR对资源型企业市场绩效的协同正向影响更加显著,且两者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协同正向影响不随制度环境异质性发生改变。基于此,企业应合理利用CSR优化纵向产业链延伸方式;政府应优化营商环境,以强化CSR和纵向产业链延伸的正向协同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文娟  张丽贤  
近年来,纵向一体化经营成为企业扩大市场势力、提升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成为衡量并购项目成败的关键指标。针对蒙牛在2013年和2017年两次纵向并购现代牧业事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两次并购中行业竞争环境对现代牧业资产专用性水平的影响,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并购双方的并购协同效应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对两次并购中影响纵向并购协同效应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会使目标企业关键性战略资产的专用性水平下降,进而使主并企业的纵向并购协同效应效果不佳,但目标企业资产专用性水平的高低并不会影响目标企业的纵向并购协同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蕴琦  徐雨森  
以华为大学和华润大学为典型案例,分析了企业大学的组织资本组合与功能体系的协同演化。通过探索性案例分析,归纳了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组合的构成维度——包括师资网络资本、知识吧资本、内知识流程资本和外知识流程资本。发现组织资本组合作为功能体系的重要支撑,随着企业大学功能体系的完善呈现序贯性演进。揭示了组织资本组合与功能体系之间存在双向互促的影响机理,构建了组织资本组合和功能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阶梯"共演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倩  
基于复杂网络和创新网络的概念,对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构建知识协同演化模型,设置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和创新网络结构更新规则,模拟新兴技术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知识协同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在"纵向交叉"型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间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对主体及整体网络的知识水平、知识增长率、合作水平以及协同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固定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下,具有更多积极知识主体的创新网络更有利于知识协同;在固定主体策略下,网络结构更新越快,知识协同效果越好;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同时发生变化时,知识主体较快的策略更新速度伴随较快的网络结构更新速度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知识协同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邱莹  施先亮  华国伟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原本影响范围较小的事故灾难形成"跨界危机",事故灾难的区域协同应对成为共识。本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纵向行政约束下、事故灾难区域协同应对的策略选择模型,着力探讨纵向行政约束的影响,分析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及演化路径。结果表明:纵向行政约束越强,地方政府越趋向于做出事故灾难区域协同应对的策略选择,过小的纵向行政约束可能面对"失灵困境";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应急资源储备与调度等差异影响地方政府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策略的达成。京津冀协同应对事故灾难工作的案例分析及数值仿真,验证上述研究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明辉  陈扬  
文章将技术知识特征和关系联接强度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了纵向协同创新模式分析模型。运用LCA方法实证识别出三类纵向协同创新模式,并总结了不同协同创新模式在技术知识特征和关系联接强度两个维度的特点,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模式从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嘉  袁波  
我国汽车零配件市场现存的纵向垄断协议问题严重限制了汽车零配件市场的有效竞争,损害了汽车消费者的利益,应该受到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本文结合我国汽车零配件的经销模式,详细梳理了该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而依据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律法规,对该问题进行了违法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制该问题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