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6)
2023(7267)
2022(6133)
2021(5891)
2020(4970)
2019(11510)
2018(11383)
2017(21957)
2016(11583)
2015(12924)
2014(12517)
2013(12180)
2012(10712)
2011(9446)
2010(8782)
2009(7642)
2008(7029)
2007(5498)
2006(4300)
2005(3241)
作者
(30121)
(25349)
(25251)
(23976)
(15983)
(12242)
(11522)
(10078)
(9729)
(8835)
(8674)
(8462)
(7859)
(7841)
(7693)
(7595)
(7580)
(7547)
(7255)
(7237)
(6011)
(5975)
(5962)
(5790)
(5782)
(5741)
(5325)
(5262)
(5076)
(5050)
学科
(46255)
经济(46217)
管理(35291)
(31578)
方法(26758)
(26410)
企业(26410)
数学(24585)
数学方法(24241)
(11784)
(11043)
中国(10206)
业经(8907)
(8182)
财务(8146)
财务管理(8127)
环境(8003)
(7906)
(7874)
企业财务(7754)
地方(7730)
农业(7584)
(7368)
贸易(7366)
技术(7355)
(7213)
资源(7134)
理论(6639)
(6247)
(6171)
机构
大学(152552)
学院(152269)
管理(65588)
(62933)
经济(61869)
理学(58365)
理学院(57842)
管理学(56725)
管理学院(56434)
研究(45084)
中国(33409)
(30149)
科学(28362)
(26844)
业大(23486)
财经(23040)
(22666)
中心(22626)
(21280)
(20493)
(19958)
经济学(19862)
研究所(19200)
(18401)
经济学院(18255)
师范(18188)
农业(17939)
北京(17730)
财经大学(17706)
经济管理(17602)
基金
项目(118680)
科学(94948)
基金(88890)
研究(84609)
(78065)
国家(77512)
科学基金(68075)
社会(55233)
社会科(52598)
社会科学(52584)
基金项目(47618)
(45545)
自然(45514)
自然科(44371)
自然科学(44359)
自然科学基金(43544)
教育(39138)
(38630)
资助(36118)
编号(33112)
(26887)
重点(26578)
(25253)
(25032)
成果(24142)
国家社会(23922)
科研(23721)
创新(23677)
教育部(23331)
人文(22776)
期刊
(55701)
经济(55701)
研究(35507)
学报(23479)
中国(23198)
管理(22670)
科学(21986)
(20814)
(18206)
大学(17968)
学学(16983)
技术(14652)
农业(12922)
教育(11266)
财经(10680)
资源(9818)
业经(9468)
(9128)
(8991)
金融(8991)
经济研究(8930)
统计(8137)
图书(7855)
问题(7796)
技术经济(7608)
(7348)
(7290)
理论(7207)
科技(7143)
财会(6947)
共检索到196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钰  徐粒  许映军  李倩  陶军  顾卫  
本文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对渤海海冰资源量进行估算。利用面向对象特征提取法提取海冰面积,运用反照率反演模型计算海冰厚度,进而计算出海冰资源量,并利用Arc GIS对2012冬季至2013年春季渤海海冰资源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渤海海冰资源量年内变化大,2012冬季至2013年春季资源量为0.8450.83亿m3。12月及3月海冰资源量小,1月和2月资源量储量丰富,峰值出现在1月中旬。渤海海冰资源量空间差异很大,资源量分布呈辽东湾>渤海湾>中间区>莱州湾。辽东湾海冰资源量占渤海海冰资源量的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培军  范一大  哈斯  袁艺  谢锋  
论文探讨了利用遥感数据测算海冰资源量的方法,提出了基于GIS技术和光谱特征的海冰信息分层提取法,并测算出2001-01-15的渤海海冰资源储量和可开采量分别为8.19×109m3和4×1010m3,表明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论文认为,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对海冰资源量测算效果明显;MODIS数据在海冰资源量测算方面优于AVHRR数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锋  顾卫  袁艺  陈云浩  
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方法 ,包括提取海冰的结冰范围和反演冰厚分布。根据这种方法 ,利用 2 0 0 0年 1月 3 0日辽东湾NOAA AVHRR资料 ,进行了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的尝试 ,得到了当天的海冰厚度分布图和海冰资源总量的数据 ,进而讨论了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①NOAA AVHRR资料的第一通道数据可以用于进行海陆分离和冰水分离 ;②基于反照率与海冰厚度指数关系的冰厚反演公式 ,可以用于海冰厚度的遥感估算 ;③得到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结果 ,基本上符合辽东湾海冰分布的实际情况 ,可以为海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卫  张秋义  谢锋  李宁  崔维佳  
海冰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是气象因子 ,其中负积温与冰厚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这一关系为基础 ,再结合其它相关因子 ,可以估算海冰厚度和某一时刻的海冰资源量。文中提出了一种用气候统计方法估算海冰资源量的思路 ,即选择≤ -2℃积温、水深、离岸距离、经度等 4个因子作为统计指标 ,建立这些因子与冰厚的对应关系 ,在遥感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进行海冰资源量的估算。根据这一思路 ,文中利用 2 0 0 0年 1月 1 8日辽东湾海冰厚度实测资料进行了海冰资源量气候估算尝试 ,并采用当天的NOAA AVHRR影像对估算的结冰范围进行了订正。估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实测冰厚的相对估算误差为 ...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丘书院  
一、历史的回顾应用初级生产力数值及各营养级间的转化效率(或称生态效率)估算潜在鱼类生产量和渔获量是近二、三十年来各国海洋生物学家和渔业生物学家所共同关注并经常使用的方法。已发表的论文甚多,如Lasker,R.(1970)论加州拟沙丁鱼对浮游动物能量的利用;Cushing,D.H.(1971)综述世界各大海区上升流与鱼产量;Steele,J.H.(1974)分析北海渔获量与各营养阶层生产力的关系;Smith,P.E.(1982)研究南加里福尼亚湾的初级产量和鳀鱼群体;Sheldon,R.W.等(1977)论缅因湾浮游植物生产率与鱼产量的关系;Mills,E.L.等(1979)报道加拿大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鲁海  黄真理  任家盈  李海英  
根据长江中的中华鲟亲鱼捕捞数据的年龄结构,推算不同年龄段中华鲟亲鱼进入长江参与繁殖的占比,首次将长江和海洋中的中华鲟同时纳入估算模型进行计算,构建了一套估算中华鲟资源量的新方法。稳态计算结果显示,在葛洲坝截流前,长江中每年有效补充量为1 882尾,长江和海洋中育龄(雌:13~34龄,雄:8~27龄)总资源量为32 260尾,其中雄鱼15 310尾,雌鱼16 950尾,每年在长江中参与繁殖的中华鲟新老股群之和(1 727尾)占总资源量的比例约5%。计算得出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的中华鲟产卵繁殖容量仅为截流前的6.5%,1981年葛洲坝截留造成68%~80%的1980年老股群被阻隔在上游。结合葛洲坝截流后的捕捞数据推算了1981年后长江和海洋中的中华鲟资源量变迁过程。计算结果与捕捞数据反映的趋势一致,证明模型可靠有效。研究表明,葛洲坝截流后,随着捕捞量的减少,长江中的繁殖群体数量上升,1990年左右达到峰值(约2 200尾),随后迅速下降,2010年为170尾左右。葛洲坝截流后中华鲟产卵繁殖环境容量的大幅下降是近年来中华鲟资源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映军  顾卫  袁帅  林叶彬  史培军  黄树青  
海冰资源品质评定是实际工程性开采选址的有效依据,海冰理化特征分析是海冰资源品质评定的基础和内容。本文主要选择海冰全盐量、氯度、硬度、pH值、硫酸根、油类含量、悬浮物含量等7项理化特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平整冰的全盐量、氯度、硬度、硫酸根以及油类含量要高于堆积冰,但低于母体海水;冰样的硫酸根和油类含量高于母体海水。海冰全盐量、氯度、硬度、硫酸根空间分布特征为:海上>辽东湾>渤海湾;近海区总体上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加大的趋势。海冰pH值总体呈碱性:海上>辽东湾>渤海湾;近海区总体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海冰悬浮物含量:渤海湾>辽东湾>海上,迎风岸>背风岸;近海区总体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呈...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寒野  刘勇  程家骅  
针对Lesile法未考虑自然死亡因素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形式的Lesile法,使得该方法也能适用于长渔获周期的资源群体,并结合2009~2010年全国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评估的渔业统计结果和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估算东海区小黄鱼(Lartmichtlys polyaetis)资源量。结果表明,伏季休渔开捕后可供利用的小黄鱼资源量为16.99×104t,到4月底余存4.65×104t,年平均资源量7.70×104t,最大持续产量8.93×104t,全年开发率达到0.87,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增焕  李纯厚  贾晓平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4个季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项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16°00′~23°30′N、107°00′~119°30′E的大陆架海域。本文利用调查资料,选择56种主要生物种类(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动态模型、Cushing模型和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统能流模型3种方法,以季节为时间尺度,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估的渔业资源密度基本接近,以其平均值作为南海北部海域渔业资源量的评估结果。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显示明显的季节差异,以夏季资源量最高,春季最低,春、夏、秋和冬季的资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3...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春艳  罗怀良  孔静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秸秆量的估算采用作物经济产量与收获指数或草谷比来计算转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量的估算多采用比重法。(2)目前对主要作物草谷比的取值以及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作物草谷比取值差异较大,同类作物受自然条件、品种差异、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生长环境、播种面积、估算精度等因素不同,中国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有年际差异和年内差异。(3)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培军  哈斯  袁艺  周俊华  谢锋  
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十分严重,但冬季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较大范围的海冰。海冰因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很低,可能成为解决这些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淡水资源。论文根据实地观测和室内不同盐度海水的实验分析,阐述了渤海海冰盐度变化和海水成冰脱盐过程,并采用二次成冰脱盐和离心脱盐等方法,分析了海冰经进一步人工淡化的可能性,探讨了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建红  黄鑫  何旭洋  申克建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管理草地,及时准确掌握草原产草量信息和载畜平衡状况,对保障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16年5-9月青海的MODIS NDVI、EVI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按草地类型分别建立可食草鲜草产量的估算模型,通过比较基于NDVI和EVI建立的不同产草量估算模型的精度,选出了各类型草地的最优估产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类型草地的干草产量,并结合畜牧业统计数据估算了青海牧区和半牧区各县(市)的载畜平衡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NDVI的可食鲜草产量估算模型精度普遍高于基于EVI的模型,但各类型草地的最优估算模型不同。2)2016年青海省草原干草总产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干草单产在1 200kg·hm-2以上的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禾草草原和高寒草原,干草单产在300kg·hm-2以下的草地主要分布于北部的高寒荒漠以及西部的盐生草甸和高寒草原。对总产草量贡献最大的为高寒草甸,占70.35%。3)2016年青海省29个半牧区和牧区的县(市)中,有21个县(市)为载畜平衡或载畜不足,8个县(市)为超载,并且载畜平衡状况与存栏牲畜密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绍钦  王翔  许澄  商天其  
【目的】基于浙江省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时间序列数据,对浙江省竹林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为竹林碳汇遥感监测提供参考。【方法】以MODIS叶面积指数(LA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比值指数(RVI)时间序列数据为变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变量,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估算研究区竹林地上生物量。【结果】随机森林模型共筛选出43个对竹林地上生物量影响最大的变量;基于43个变量,采用radial核函数构建的SVR模型预测能力最强,模型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分别为0.76和0.7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15和8.03 Mg·hm~(-2)。浙江省全省竹林地上生物量均值为7.85 Mg·hm~(-2),总地上生物量为3.31×10~7 Mg;浙江省竹林地上生物量在各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绍兴市和宁波市的竹林地上生物量均值均大于全省均值,湖州市竹林地上生物量均值最大,为13.56Mg·hm~(-2),舟山市地上生物量均值最小,为5.72 Mg·hm~(-2)。【结论】耦合了MODIS LAI、EVI、RVI时间序列数据的SVR模型可实现浙江省竹林地上生物量较高精度的估算。图3表1参3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凌建忠  严利平  李建生  
根据2001年、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网海区站监测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东海区大陆架海域头足类及其主要种类的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1)东海区头足类资源密度2001年、2002年都以夏季为最高,分别为463.70 kg/km2和237.43 kg/km2;2001年春季和2002年冬季最低,分别为98.24kg/km2和125.43 kg/km2。(2)两年中太平洋褶柔鱼的年平均资源密度在所有头足类种类中都为最高,分别为145.07 kg/km2和101.85 kg/km2;而蛸类的资源密度为最低,分别为4.69 kg/km2和2.53 kg/km2。(3)2001年、2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斌  方春林  张燕萍  傅培峰  陈文静  熊小英  周辉明  贺刚  王生  王庆萍  
研究基于鄱阳湖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软件Fi SAT ii对翘嘴鳜的生物学参数及其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显示,鄱阳湖翘嘴鳜体长范围为77?526 mm;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1.888?10?5L3.042(R2=0.951,n=577),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渐进体长L∞=551.25 mm,生长系数K=0.210,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0.601。总死亡系数Z=1.06/A,自然死亡系数m=0.44/A,捕捞死亡系数F=0.62/A,最适开捕体长为150 mm。鄱阳湖翘嘴鳜开发率e=0.58,处于资源过度利用状态。鄱阳湖翘嘴鳜的初始资源量估算高达1.9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