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4)
- 2023(9577)
- 2022(8026)
- 2021(7792)
- 2020(6566)
- 2019(15219)
- 2018(14795)
- 2017(27963)
- 2016(14578)
- 2015(16557)
- 2014(15908)
- 2013(15718)
- 2012(14280)
- 2011(12749)
- 2010(11980)
- 2009(10649)
- 2008(9903)
- 2007(7847)
- 2006(6332)
- 2005(5301)
- 学科
- 济(63125)
- 经济(63068)
- 管理(38656)
- 业(37188)
- 方法(33480)
- 数学(31055)
- 数学方法(30708)
- 企(29470)
- 企业(29470)
- 中国(18115)
- 农(15550)
- 财(14586)
- 贸(13927)
- 贸易(13921)
- 易(13697)
- 学(11566)
- 业经(11471)
- 农业(10252)
- 环境(9884)
- 制(9511)
- 地方(9137)
- 务(8985)
- 财务(8953)
- 和(8937)
- 财务管理(8935)
- 技术(8855)
- 融(8555)
- 金融(8553)
- 企业财务(8514)
- 银(8488)
- 机构
- 大学(201522)
- 学院(199176)
- 济(92636)
- 经济(91455)
- 管理(80242)
- 理学(71028)
- 理学院(70284)
- 研究(69415)
- 管理学(69210)
- 管理学院(68837)
- 中国(53405)
- 京(41759)
- 科学(41074)
- 财(38031)
- 所(33019)
- 财经(32099)
- 中心(31745)
- 农(31353)
- 研究所(30830)
- 经济学(30473)
- 经(29893)
- 业大(29656)
- 经济学院(27692)
- 北京(25998)
- 院(25667)
- 农业(24713)
- 江(24601)
- 财经大学(24564)
- 范(23766)
- 师范(23518)
- 基金
- 项目(148922)
- 科学(119775)
- 基金(114115)
- 研究(105393)
- 家(101050)
- 国家(100370)
- 科学基金(86889)
- 社会(70821)
- 社会科(67425)
- 社会科学(67412)
- 基金项目(60337)
- 自然(56979)
- 自然科(55733)
- 自然科学(55717)
- 自然科学基金(54733)
- 省(53420)
- 教育(47977)
- 划(46856)
- 资助(46770)
- 编号(39282)
- 部(34835)
- 重点(33910)
- 发(31634)
- 国家社会(31622)
- 创(31340)
- 教育部(30229)
- 创新(29551)
- 科研(29353)
- 中国(29345)
- 成果(29193)
共检索到271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古尼齐木·阿不迪热西提 阿里木江·卡斯木 买尔孜亚·吾买尔 高鹏文
【目的】本文以天山中部北麓为研究区,利用空间分辨率250 m、16 d合成的植被指数产品(MODIS13QI),计算2000-2017年期间研究区年度、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植被覆盖度。【方法】通过运用差值分析法研究近18年中国天山中部北麓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变化趋势定量评价模型对年度和季度植被覆盖面积进行评价。【结果】天山中部北麓植被覆盖特征空间上表现为由北部-中部-南部逐渐增加;植被生长空间变化强烈程度表现为由夏季-秋季-春季逐渐降低;年度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定量评价中,退化程度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年度退化区占全区面积的0.27%;-0.1~0.1的稳定区为:春季>秋季>夏季、年度稳定区面积占全区的84.46%;大于0.1改善区为:夏季>秋季>春季、年度的改善区面积占全区的15.27%。无显者的变化呈现为:春天>夏天>秋季、年度无显者植被面积为64.39%;明显增加趋势:夏季>秋季>春季、年度明显增加面积占全区的29.13%。【结论】通过定量评价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情况,定义了R值及其对应的植被变化程度,季度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强到弱呈现为:春季>秋季>夏季;探究研究区年度、季度的植被动态变化,为天山中部北麓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亚玲 潘志华 范锦龙 郑大玮
阴山北麓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及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监测其植被覆盖变化是研究该地区以及农牧交错带对全球变化响应问题的基础与切入点。本文基于1998年~2003年该地区SPOT-4/VEGETATION的S10数据集,通过分析年均NDVI、年最大NDVI、NDVI变化值、NDVI变化率等指标,得出:①全区年最大NDVI与全区年均NDVI具有可替代性;②1999年~2001年的全区年最大NDVI连续减少,而后两年连续增加,2003年情况与1998年基本持平;③林地、草地和耕地的年最大NDVI和年内变化幅度都是耕地>林地>草地,而6年间年最大NDVI变化幅度是林地>耕地>草地。2003年林地和耕...
关键词:
阴山北麓 NDVI 植被覆盖 动态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思远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张宗科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 ,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中国近 5a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 ,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 ,对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 ,并对森林植被时空变化的机制与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土地利用格局主要由草地、林地、未利用地和耕地为主 ,其中 ,草地面积最大 ,林地与草地在空间分布上都存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的三度空间规律性变化 ;5a中林草地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的 ,耕地的增加主要以减少林草地为代价的 ,5a间林地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 4km ,草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宇
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将转向西北,规划进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工业建设。评价这些地区开发建设的人口条件,预见新的生产布局对人口条件提出的要求,是这些地区国土开发与整治规划工作的重要方面。一、天山北麓经济建设与人口发展的历史回顾新疆自古地多人少,一直是人口地理首要特点。解放以来,全疆人口密度从1949年的每平方公里2.6人迅速提高到1982年的8.1人。这种变化最显著元地正是本文所指的天山北麓地区。1949年,整个天山北麓地区人口44.54万人,人口密度为3.5人/平方公里;1983年,这一地区人口351.67万人,人口密度提高到28人/平方公里,是原人口密度的8倍。天山北麓人口占全疆人口的比重也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云 曾源 赵炎 吴炳方 武文波
本文以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海河流域2000年-2007年的植被覆盖度(fc)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①海河流域2000年-2007年平原农业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fc介于60%~80%之间;永定河上游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fc小于30%;②近8年来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只有东南部的部分农田及城市扩展区,植被覆盖度有所减少;③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与当年3至8月的降水总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687,该时段内的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总体趋势较为相似,在绝大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植被指数 动态变化 海河流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勇 闫文德
NDVI是识别植被的一个重要参数,与植被盖度有明显的相关性。NDVI时序变化曲线反映了植被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生长和变化状况。本研究利用2000~2009年长沙市MODIS数据,采用均值变化法分析了长沙市连续10 a NDVI的时空演变。结果显示:这10 a间,植被在生长季(4~10月)总体长势较好,年均NDVI都在0.9以上;从时间角度来看,NDVI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但期间出现2个峰值和1个最低值,分别为2002年、2006年和2003年;从空间角度来看,东部NDVI最高,西部其次,中部最低,植被覆盖以中、高植被覆盖区为主,随时间变化,NDVI在空间上表现出波动变化;NDVI年代际变化率表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春 刘元波 赵晓松 吴桂平
针对鄱阳湖水情变化如何影响湖区湿地植被生长过程的问题,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蚌湖—吴城生态断面上,选取3个梯度分布MODIS像元样点,基于2001~2010年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分析了近10a来退水期植被生长动态变化过程;结合星子站水位资料,探讨了鄱阳湖退水期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样点EVI年内均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特征,多年平均值在10月份最大,高程越高的样点其EVI达到年最大值的时间越早;不同水位持续长短及其起讫时期影响植被的生长变化,EVI均值与生长期的拟合优度(0.75)高于最大值与生长期的拟合优度(0.49);样点每提前出露1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林富 谢世友 杨华 马明国
基于2000—2015年的MODIS E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结合地形差异修正,分析了重庆市植被覆盖变化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近16 a来,重庆植被以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为主,低覆盖度呈下降趋势,劣覆盖度、中覆盖度和高覆盖度呈上升趋势;2)研究区植被显著减少趋势占3.84%,基本不变占81.12%,显著增加占15.04%,植被变化总体上呈恢复趋势;3)在地势低(1 200 m)、坡度大(>15°)的区域,植被覆盖度高,变化趋势较弱,但是在高程大于1 500 m、坡度大于25°的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珊珊 姚治君 姜丽光 王蕊 刘兆飞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反映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基于2000—2010年MODIS NPP数据,结合同期年径流、气温、降水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以及径流过程指标法等方法,研究了长江源区2000—2010年植被a 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水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近11 a来,长江源区植被a NPP呈增加的趋势,增加趋势不显著,线性增长率为48.22 g C/M2;在水热条件的影响下,植被a NPP增长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增加幅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2)不同植被类型的a NPP增长趋势不同,其中针叶林、灌丛、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a NPP增长率分别为3.03、2.68、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晓临 赵娟 白红英 王涛
【目的】分析2000-2009年陕西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和生态建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对2000-2009年MODIS NDVI数据进行时序重建的基础上,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差值法获取NDVI时空变化信息,并结合DEM分级数据提取不同高程地区的NDVI变化信息,分析陕西省植被覆盖情况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1)陕西省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表现为NDVI值陕南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区>陕北黄土高原区。2000-2009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呈现改善趋势,植被覆盖变化速率表现为陕北黄土高原区高于关中平原区,关中平原区高于陕南秦巴山区。2)陕北黄土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双双 张玉凤 汪成博 王婷 延军平
论文基于2000—2019年秦岭—淮河南北MODIS-NDVI植被覆盖数据,对中国南北过渡带植被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植被动态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在趋势变化上,2000—2019年秦岭—淮河南北植被显著恢复。其中,秦巴山区植被恢复面积占比最高,其次是巫山山区和关中平原;植被退化区面积占比仅为6.4%,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城市群。(2)在气候因素上,NDVI变化与气温显著相关(P<0.05)面积占比为9.1%,低于降水(13.1%)和日照时数(14.5%)显著区域,无显著相关区域分布面积最广,说明在关键生长季(5—9月),区域水热条件较好,植被年际波动受气候变化影响区域较少。(3)在驱动因素上,受气候因素和生态建设驱动绿化占比分别为19.2%和30.0%,其中,生态建设驱动绿化区与秦巴山区、大别山生态修复工程,川东、长江中下游撂荒地空间格局一致,说明耕地转为生态用地是区域植被快速恢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量化湿润—半湿润地区植被驱动因素,优化生态建设评估模型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林山 李常斌 王帅兵 杨文瑾
通过逐象元回归和一致性检验构建1981-2010年间洮河流域NDVI序列,整编同期气温、降水等资料,采用Sen斜率、主成分、相关性及回归残差分析等方法,就洮河流域不同地理-生态区间植被动态的时空特征及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0年期间,洮河流域植被动态总体增强且空间分异明显,甘南高原植被动态增强幅度高于黄土区。从植被季节变化的趋势和幅度来看,甘南高原主要表现为植被萌发期提前,黄土区表现为萌发期提前和枯萎期延迟。在气温和降水所代表的水热要素与NDVI之间构建植被动态预测模式,率定和校验期精度良好,能够反映不同生态-地理区间植被动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数量关系。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林 熊忠平 刘霞 钱怡顺 杨蕊 韩秀 房华 徐正会
【目的】探讨新疆天山中部地区蚂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问题,为天山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探究新疆天山中部地区蚂蚁物种多样性,利用R4.1.1软件进行抽样充分性检测,计算α多样性指数和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蚂蚁物种多样性指标与生境因子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天山中部共调查采集到蚂蚁11 767头,隶属2亚科15属27种。北坡蚂蚁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大于南坡。随海拔升高,南坡和北坡各样地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多域效应现象或中域效应现象。南坡和北坡蚂蚁群落间相似性(0.222 2)处于极不相似水平,南坡和北坡各样地蚂蚁群落间相似性水平总体较低,各类植被蚂蚁群落间相似性(0~0.416 7)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不相似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物种数目和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乔木郁闭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天山中部地区蚂蚁群落α多样性在海拔和气温主导下,主要与湿度、植被性质和人为干扰因素有关,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与乔木郁闭度呈显著正相关。良好的植被能为蚂蚁群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场所,蚂蚁更喜欢生活在植被覆盖率高、气候较湿热的中海拔区域。南北坡垂直带及各类生境间蚂蚁群落分化明显。
关键词:
蚁科 物种多样性 群落 垂直带 天山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周为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要让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优先发展。天山北麓经济带(下称天北经济带)在新疆乃至西北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天北经济带的主要发展优势是:经济基础好,这一地带人口占全疆的1/4多,而GDP占全疆的46%;有区位优势和聚效应优势;交通、通讯相对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较为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有三个国家级的开发区;上市公司的88%在此区域。主要制约因素是: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体制转变慢,条块分割,协调差,融合少。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尽快使用权投资的软硬环境有一个根本的改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与增长动力,依靠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特色经济和后发优势,实现跨越。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战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昌广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汪涛 黄子杰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三峡库区2000—200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并在像元尺度上分析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植被覆盖度,并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大于60%的区域占92.35%;近10年来,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其中呈显著增加或降低趋势的像元数仅占7.16%,在20个区县中石柱、江津和丰都的植被覆盖度存在退化风险;降水是影响库区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主导因子,当年5—8月降水量与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最高,但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于库区西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MODIS数据的安徽省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基于MODIS NDVI的攀枝花市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
基于MOD13Q1数据的宁夏生长季植被动态监测
基于MODIS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干旱动态监测及对植被胁迫作用的研究
基于时序MODIS/NDVI影像的鄂东南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征
基于MODIS-NDVI的中老缅交界区近16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基于MODIS数据的济南市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MODIS积雪面积信息提取及其精度评价——以天山中段为例
基于MODIS-EVI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变化的特征
基于MODIS/NDVI的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变化及其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