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9)
2023(11012)
2022(9376)
2021(8735)
2020(7612)
2019(17545)
2018(17356)
2017(33359)
2016(18135)
2015(20389)
2014(20443)
2013(20108)
2012(18392)
2011(16516)
2010(15982)
2009(14768)
2008(14416)
2007(12834)
2006(10593)
2005(9174)
作者
(51770)
(43811)
(43432)
(41465)
(27406)
(20990)
(20107)
(17210)
(16444)
(15213)
(14921)
(14700)
(13747)
(13657)
(13621)
(13414)
(13339)
(13025)
(12596)
(12482)
(10758)
(10579)
(10511)
(9981)
(9905)
(9792)
(9560)
(9554)
(8825)
(8700)
学科
(79205)
经济(79137)
管理(50846)
(47707)
方法(40736)
(38862)
企业(38862)
数学(36908)
数学方法(36439)
(19360)
(19302)
中国(17536)
地方(17417)
(15375)
业经(15219)
(13525)
贸易(13524)
(13120)
农业(12967)
(12744)
财务(12701)
财务管理(12670)
企业财务(12021)
(11667)
环境(11488)
(11477)
技术(10762)
理论(10630)
地方经济(10177)
(10103)
机构
大学(256517)
学院(256466)
(104237)
经济(102162)
管理(101837)
理学(89150)
理学院(88193)
管理学(86421)
管理学院(85949)
研究(82011)
中国(61146)
科学(52779)
(52691)
(45687)
(43610)
(40858)
业大(40485)
中心(39978)
财经(37695)
研究所(37658)
(36919)
农业(34745)
(34290)
(32682)
经济学(32483)
师范(32316)
北京(32137)
(30123)
经济学院(29696)
(29431)
基金
项目(182487)
科学(143882)
基金(133381)
研究(129553)
(117225)
国家(116347)
科学基金(100057)
社会(82141)
社会科(78013)
社会科学(77991)
(71841)
基金项目(70943)
自然(66469)
自然科(64918)
自然科学(64898)
自然科学基金(63689)
(60865)
教育(60012)
资助(54960)
编号(52301)
重点(41465)
成果(41064)
(40300)
(39181)
(37951)
科研(36177)
创新(35610)
课题(35139)
国家社会(34411)
教育部(34281)
期刊
(103171)
经济(103171)
研究(65252)
中国(42007)
学报(41739)
科学(37565)
(37270)
(36160)
管理(34032)
大学(31164)
学学(29543)
农业(25461)
技术(23633)
教育(21980)
(18894)
金融(18894)
财经(17827)
业经(17199)
经济研究(16775)
(15243)
统计(15174)
问题(14130)
(13941)
(13491)
技术经济(13231)
(12635)
资源(12618)
图书(12510)
决策(12404)
理论(12271)
共检索到351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文玉  孔芹芹  马晓群  石涛  何彬方  刘惠敏  
蒸散的估算在区域能量平衡和水资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发展促进了区域蒸散的研究。利用安徽省气象资料、MODIS数据产品及GIS背景信息,基于SEBAL模型,按1km空间分辨率进行了面尺度的安徽省日蒸散量估算,并在GIS空间分析模块的支持下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日蒸散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遥感估算的蒸散量与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的蒸散量比较,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遥感蒸散估算值整体偏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散量间差异显著。遥感蒸散估算方法在安徽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需优化模型参数,以提高其进一步技术推广的前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长春  王晓燕  邵景力  
蒸散(发)量是水资源相互转化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又难以定量确定的要素之一。SEBS(SurfaceEnergyBalanceSystem)模型是20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利用遥感数据计算区域蒸散(发)量的重要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在较少地面信息的情况下获得蒸散(发)量的区域分布信息。本文采用SEBS模型,利用NOAA数据对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石油生产基地黄河—三角洲区域蒸散发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黄河两岸、黄河故道和滨海等地蒸散发量较大,年平均蒸散发量570mm~860mm,蒸散发量的峰值出现在6、7、8几个月份,每年的元月份是蒸散发量的低值期。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遥感手段研究黄河三角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军  刘春雨  潘竟虎  刘英英  杨东辉  
针对甘南草原生态系统水资源压力日益增大及草原退化的形势,本研究采用理论基础坚实、区域应用限制小、反演陆面蒸散发量较为合理准确的SEBS(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新一代对地观测数据MODIS应用于反演甘南草原区域地表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并对甘南草原区域7月份的日均ET进行了反演,分析了2000年和2009年间该区域ET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发展变化。同时,采用图像剖面线分形的方法描述研究区遥感ET的局部以及微观的结构特征,了解遥感ET分布的空间差异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该区域日均ET总体上是减少的,其中一些区域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学梅  王自奎  沈禹颖  杨惠敏  
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是评估区域植被耗水进而指导水资源优化管理所需的主要参数之一,但我国大部分地区标准化气象台站稀疏、部分研究点的气象资料通常难以获取,给ET_0的计算带来了很大困难。以地处内陆旱区的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利用该区4个标准气象站1981-2006年的气象资料,讨论了研究点在没有历史气象数据且现有气象数据不完备的情况下,采用临近台站气象数据估算ET_0的可靠性。估算方法分别为估算未知气象数据的FAO56Penman-Monteith方程(PM56)、基于临近台站气象数据校正的经验公式以及利用临近台站气象数据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1)在完全没有气象数据的条件下,可采用临近站点的气象数据估算研究点的ET_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43~0.52 mm d~(-1),均方根误差(RMSE)为0.56~0.63 mm d~(-1);估算精度与台站间的距离有关,利用维度信息校正太阳辐射值可提高估算精度。(2)仅有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时,估算气象数据的PM56方程计算误差较大,且站点之间表现不稳定,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估算精度最高,MAE和RMSE分别为0.14~0.22mm d~(-1)和0.17~0.29 mm d~(-1);校正后的Hargreaves公式的估算效果次之,MAE和RMSE分别为0.23~0.26 mm d~(-1)和0.30~0.31 mm d~(-1)。(3)在已知温度和辐射数据时,利用临近台站气象数据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依然表现最好,MAE和RMSE分别为0.13~0.19 mm d~(-1)和0.17~0.25 mm d~(-1),其他两种方法误差较大。在内陆干旱条件下,利用研究点的气温数据结合临近台站的历史气象信息可有效估算参考作物蒸散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梁康  聂茸  顾人颖  
蒸散发作为水文循环和能量平衡联系的纽带,对全球和区域水文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Budyko假设,采用全国71个典型流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水热模型对蒸散发估算精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阐释了不同气候和植被类型下蒸散发对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特征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水热模型加入反映下垫面特征的参数后,蒸散发的估算精度能得到显著的提高;(2)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流域蒸散发对降水最为敏感,其次是下垫面参数和潜在蒸散发;湿润流域蒸散发对下垫面参数最为敏感,其次是潜在蒸散发和降水;(3)对于不同植被类型的流域而言,森林流域和混合流域蒸散发对降水和下垫面参数变化最为敏感,草地流域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睿  刘昌明  李小文  
地表蒸散的准确估算在流域水资源的评价、干旱监测及农作物产量模拟研究中很重要,论文通过建立年蒸散量与累积NDVI及相对湿润指数之间的关系,利用1982~2000年8km分辨率的AVHRRNDVI资料及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对黄河流域近20年来地表蒸散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水文站径流观测资料对估算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蒸散量是389mm,年际间变化很大,空间分布格局是东南部蒸散量最大,其次是兰州以上区间,宁蒙河段及鄂尔多斯高原蒸散量最小;全流域平均蒸散估算误差比较小,吻合比较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嘉  张柏  宋开山  王宗明  曾丽红  
蒸散发是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计算方法只能以点为基础进行计算。为排除蒸散发空间变异特性的影响,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的SEBAL模型,对别拉洪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的日蒸散情况进行了计算模拟,获取了相关地面特征参数及日蒸散量,并根据地表实测温度和涡度相关系统测量的蒸散量对遥感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2008年三期估算结果的地表温度误差分别为1.57K、0.72K、1.73K左右,2006年一期估算蒸散量的误差为12.86%,说明SEBAL模型的精度能够满足蒸散量遥感估算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蒸散量分布情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绍民  孙中平  李小文  刘昌明  
以涡度相关法的实测资料为标准,对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空气动力学法、Penman-Monteith模型、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精度和灵敏度。结果表明:Penman-Monteith模型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精度最高,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和空气动力学法的精度较差。Penman-Monteith模型的稳定性较好,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受Δe和ΔT观测精度的影响大,风温湿观测高度以及下垫面是否均一对空气动力学法影响较大,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对各类阻抗较为敏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静  张晓萍  段建军  张橹  
论文采用多年平均流域水平衡模型,利用黄河中游河口—龙门(即河龙)区间1970~2000年水文气象资料,估算该区陆面蒸散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模型模拟值与水量平衡法计算值复相关系数达0.95,有效系数0.82,均方差19.3 mm。估算相对误差随湿润或干旱程度增强而增大。相对误差对降水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以西北干旱草原区最强,南部林区最弱。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陆面蒸散量384 mm。整个区域陆面蒸散量呈递减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减少幅度较80~90年代剧烈。空间上前期表现为多中心变异格局,而后期则大致呈现南北梯度变化。表明干旱半干旱的河龙区间陆面蒸散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变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丛生  陈建耀  曾松青  赵新锋  
论文回顾了有关"大气压强、井水位、气压系数、负荷系数、地表和地下储水量"的理论、井水位的气压响应模式、气压系数、负荷系数的计算方法;在利用Mallat分解重构算法去除了井水位趋势项的基础上,计算了3口观测井不同时期的气压系数以及气压系数随时间延迟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观测井M5、R3、R6在2006-11-05至2007-03-19具有明显的承压性;2008-03-01至04-19,M5井仍具有明显的承压性,R3井、R6井则具有明显的非承压性。此外,论文还利用观测井M5、R3井的水位变化、含水层的负荷系数、实测气压系列,计算了观测井所反映区域、含水层以上地表和地下储水量的变化,并结合实测的降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占车生  尹剑  王会肖  陈少辉  
论文以北京市沙河流域为研究区,选择1999—2007年不同季节典型日的TM/ETM+数据,辅助相关气象观测资料,以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双层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估算沙河流域地表日蒸散发反演系统。该系统包括三部分:基于双层模型的蒸发比估算;日净辐射总量估算;基于蒸发比不变法的日蒸散发估算。模拟的典型日序列中,春季晴日流域日均蒸散发约为2.28 mm、夏季2.97 mm、秋季1.59 mm、冬季0.5 mm;以林地为主的流域上游山区日蒸散发普遍高于以居民地和农田为主的下游平原区,上下游春、秋、冬季空间差别较大,夏季较小。估算结果与贾贞贞等、徐自为等利用大孔径闪烁仪和涡动相关仪的观测值对比,相对误差介于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文峰  李星敏  卢玲  
【目的】用遥感技术估算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的实际蒸散,并将估算的蒸散与参考作物蒸散进行比较。【方法】以陕西关中渭北地区2008-06-23和09-05的NOAA-18卫星遥感资料以及该地区的气象资料为供试数据,利用能量平衡单层模型,计算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的潜热通量及蒸散,并将蒸散估计值与参考作物蒸散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能量平衡单层模型中参数的反演途径直接影响着蒸散的反演精度,蒸散与植被指数的分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蒸散的变化与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结论】根据下垫面特征建立的、物理意义清楚的基于遥感和气象资料的能量平衡单层模型,更适合区域实际蒸散的估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刘明阳  李元菲  肖春柳  
准确估算潜在蒸散发(PET)是研究区域水文循环和农业灌溉管理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本文利用辽宁省及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68—2017年的历史气象数据,选用6种估算方法(Penman-Monteith(PM)法、Rohwer(Roh)法、Hamon(Ham)法、Hargreaves(Har)法、Makkink(Mak)法和Priestley-Taylor(PT)法)计算PET。并以PM法月值作为标准,对5种估算方法的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再从年、月两个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修正经验系数前后5种估算方法在辽宁省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①修正前,年尺度上,Mak法、PT法和PM法的结果较为接近,相对误差均在25%以内。月尺度上,PT法相对误差最小为13.96%,其次是Mak法。空间尺度上,5种估算方法在辽东北地区估算精度较低,整体空间差异明显,相对来说PT法估算适用性更好。②修正后,5种估算方法适用性和相关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年尺度上各估算方法与PM法计算结果年际变化大致相同,其中Mak法和PT法最为合适,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月尺度和空间尺度上,PT法都优于其他方法。因此,在计算辽宁省PET时,本文推荐使用修正经验系数后的PT法,其次是Mak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姜艳阳  王文  周正昊  
利用地面观测降水数据、流量数据,以及重力卫星(GRACE)观测的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模拟的流域蓄水量变化数据,基于流域水量平衡原理,从年与月两个时间尺度分析了MODIS全球蒸散发产品(MOD16)在中国不同流域的一致性及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MOD16/ET在中国流域(除松花江流域)与基于水量平衡估算的流域实际ET(WBET)相比呈现高估,且在不同集水区高估程度不同,与流域实际ET的差异从北方的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到南方的长江流域有从小到大的特点;2)月尺度上,MOD16/ET与WBET相比,存在低值区(20 mm/月)低估的特点;在蒸散发过程较弱的11月到次年3月,MOD16/ET产品在中国流域存在普遍性高估;而在其他月份,MOD16/ET与WBET的一致性因流域而异;3)MOD16/ET与WBET的一致性在中国不同流域存在地域性差异,总体上在外流区的一致性优于内流区,在北方松花江流域的一致性优于南方的长江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姜艳阳  王文  周正昊  
利用地面观测降水数据、流量数据,以及重力卫星(GRACE)观测的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模拟的流域蓄水量变化数据,基于流域水量平衡原理,从年与月两个时间尺度分析了MODIS全球蒸散发产品(MOD16)在中国不同流域的一致性及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MOD16/ET在中国流域(除松花江流域)与基于水量平衡估算的流域实际ET(WBET)相比呈现高估,且在不同集水区高估程度不同,与流域实际ET的差异从北方的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到南方的长江流域有从小到大的特点;2)月尺度上,MOD16/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