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7)
- 2023(13174)
- 2022(11140)
- 2021(10851)
- 2020(9321)
- 2019(21977)
- 2018(21875)
- 2017(41475)
- 2016(22178)
- 2015(25617)
- 2014(25410)
- 2013(24998)
- 2012(22864)
- 2011(20579)
- 2010(20390)
- 2009(18882)
- 2008(18549)
- 2007(16270)
- 2006(13699)
- 2005(12156)
- 学科
- 济(95085)
- 经济(94997)
- 管理(61856)
- 业(59317)
- 方法(49057)
- 企(48400)
- 企业(48400)
- 数学(44314)
- 数学方法(43619)
- 中国(25824)
- 农(24186)
- 财(23109)
- 贸(19755)
- 贸易(19744)
- 易(19310)
- 业经(18942)
- 学(17495)
- 制(16221)
- 农业(15730)
- 地方(15089)
- 务(14635)
- 财务(14570)
- 财务管理(14531)
- 理论(14375)
- 和(14047)
- 银(13950)
- 银行(13924)
- 企业财务(13720)
- 行(13268)
- 融(13214)
- 机构
- 大学(317102)
- 学院(315438)
- 济(135238)
- 经济(132749)
- 管理(125230)
- 理学(108866)
- 理学院(107712)
- 管理学(105653)
- 管理学院(105068)
- 研究(104615)
- 中国(81092)
- 京(66801)
- 科学(63324)
- 财(59072)
- 所(51645)
- 农(49728)
- 中心(49371)
- 财经(48034)
- 研究所(47303)
- 业大(45977)
- 江(44311)
- 经(43876)
- 经济学(42386)
- 北京(42167)
- 范(39450)
- 农业(39266)
- 师范(39042)
- 经济学院(38345)
- 院(37667)
- 财经大学(35832)
- 基金
- 项目(215343)
- 科学(170431)
- 基金(159183)
- 研究(155352)
- 家(139011)
- 国家(137961)
- 科学基金(119023)
- 社会(99257)
- 社会科(94314)
- 社会科学(94290)
- 基金项目(83243)
- 省(81537)
- 自然(77784)
- 自然科(76074)
- 自然科学(76052)
- 自然科学基金(74705)
- 教育(72559)
- 划(69724)
- 资助(67031)
- 编号(62654)
- 成果(50172)
- 部(48801)
- 重点(48436)
- 发(45329)
- 创(44768)
- 国家社会(42151)
- 教育部(42127)
- 科研(42066)
- 课题(42027)
- 创新(41931)
- 期刊
- 济(137284)
- 经济(137284)
- 研究(87355)
- 中国(57294)
- 学报(47528)
- 财(46355)
- 管理(44998)
- 科学(44865)
- 农(43653)
- 大学(36586)
- 学学(34304)
- 教育(30409)
- 技术(30203)
- 农业(29990)
- 融(25708)
- 金融(25708)
- 经济研究(23738)
- 财经(23449)
- 业经(21433)
- 经(20165)
- 统计(18618)
- 问题(18312)
- 业(17515)
- 贸(16790)
- 技术经济(16546)
- 策(16369)
- 图书(15707)
- 决策(14998)
- 世界(14791)
- 理论(14543)
共检索到452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刘昌明 付永锋 邱新法 刘小莽
采用2006年MODIS逐日红外与近红外大气可降水量(MOD05)数据,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中国逐月地面水汽压模拟统计模型,得到了2006年1km×1km中国逐月地面水汽压数据集。通过对全国33个台站和河南省100个加密站的验证,地面水汽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均达0.96以上,并且均有90%以上的样本相对误差平均值小于20%。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地面水汽压月平均值在3.47~17.13hPa之间,全国年平均值为8.87hPa,地面水汽压呈现出显著的地带性分布;分析了地面水汽压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变化规律,较好地反映出地面水汽压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基于MO...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耀欢 江东 庄大方 付晶莹
地表水汽压是大气科学、水文学等多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输入参数。鉴于常规观测方法对于地面气象站点依赖性强且空间不连续的缺点,采用MODIS遥感数据对海河流域的日平均地表水汽压进行估算。通过相关分析得出日平均地表水汽压与MOD07低空可降雨量数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通过对比采用二次曲线进行建模。选取2009年1-4月数据对二次曲线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估算结果与实测日平均地表水汽压1∶1曲线的相关系数R2为0.83。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基于遥感数据估算日平均地表水汽压的方法。
关键词:
地表水汽压 MODIS 海河 可降雨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洁 李国平
利用1972~2002年川渝地区地面气象资料和探空站高空气象资料,计算分析了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分布及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了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特别是夏季大气可降水量与旱涝年、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地面湿度参量拟合出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地面露点温度的统计关系式。通过检验和比较证实所建立的经验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精度和应用价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宁梓妤 徐宪立 杨东 徐超昊 李学章 李振炜
厘清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年际动态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大气干湿程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基于我国西南地区105个台站1982—201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VPD的突变特征,基于统计分析探讨突变点前后的VPD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1982—2015年VPD变化以2000年为突变年,增速由0.001 kPa/a变为0.005 kPa/a,并且VPD呈增加趋势的站点在2000年后增多。VPD在时间动态上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2000—2015年间相对湿度下降幅度增加,导致西南地区出现更干燥的气候特征。作为大气主要水汽来源的外来水汽通量和局地实际蒸散发在2000年后表现为增长趋势,但由于2000年后更高的空气温度引起饱和水汽压比实际水汽压增幅更大,即大气中实际水汽增加远低于饱和水汽容量增加,进而导致VPD增幅更大。本研究表明在突变点后西南地区VPD显著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温度上升对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明晰VPD变化背后的相关机制,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构建和未来气候变化应对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文礼朋 石泰龙 谢海娟
"营改增"克服了营业税制下相同名义税率实际税负不同的弊端,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利用投入产出表的理论模拟和税收统计都表明,"营改增"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税负,税负不降反增的行业少于社会预估。中间投入率较高的行业,进项税抵扣幅度较大,减税幅度也较大。考虑到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营改增"的减税效应有所降低。"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总体较小,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需要更多的配套改革。最近增值税率下调的减税效应比较明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蛟 刘铁 黄粤 包安明
在西北荒漠-绿洲生态系统中,山区水循环对下游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准确地理解高寒山区水文过程,以降水、温度和潜在蒸散发的遥感数据为模型输入,建立叶尔羌河流域的MIKE SHE模型。根据模型输出,从径流、积雪和蒸散发三方面探讨了流域的水文过程。结果表明:经校正后的遥感产品在叶尔羌河流域的水文模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出山口卡群站日径流的效率系数达0.71,相关系数达0.85。河道的年平均径流深为146.66 mm,其中稳定的基流补给占21.3%。流域的年平均降雪231 mm,占总降水的74%左右;7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蛟 刘铁 黄粤 包安明
在西北荒漠-绿洲生态系统中,山区水循环对下游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准确地理解高寒山区水文过程,以降水、温度和潜在蒸散发的遥感数据为模型输入,建立叶尔羌河流域的MIKE SHE模型。根据模型输出,从径流、积雪和蒸散发三方面探讨了流域的水文过程。结果表明:经校正后的遥感产品在叶尔羌河流域的水文模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出山口卡群站日径流的效率系数达0.71,相关系数达0.85。河道的年平均径流深为146.66 mm,其中稳定的基流补给占21.3%。流域的年平均降雪231 mm,占总降水的74%左右;73.9%的融雪发生在7-9月,积雪主要分布于5000 m以上区域。蒸散发以7-9月中低山区植被覆盖良好的针叶林和草地为主。选用合适的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和率定,有助于提高对资料缺失的高寒山区流域水文过程的认识。对不同水文要素进行分析验证,可更准确地理解水资源的转化、储存方式及其时空分布,以便为下游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晋
本文在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框架下分析和评价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主要障碍和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科学的激励机制设计是提高农技推广体系运转效率的关键。通过对当前改革政策措施的模拟分析发现,在低激励水平情况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会降低总努力水平,这与政策设计者期望通过限制事权范围以促进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政策优化的关键在于解决激励问题,提高基层推广机构的推广激励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予龙
该文在对国家资源安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引进PSR模型,构建了中国资源安全动态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以翔实的数据统计为依据,运用AHP和Delph i等方法对1991~2007年影响我国国家资源安全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各因素的变化轨迹实施了模拟跟踪。对跟踪结果分析表明,尽管我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采取了积极的资源安全响应对策,但是国家资源安全总体水平仍呈下降态势,根本原因在于人口、GDP、资源贸易等压力在逐年增长,导致资源安全状态较为脆弱。
关键词:
PSR模型 资源安全 轨迹模拟 成因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梦莹 王中根 党素珍
基于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构建了黑河上游山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取得了较高的模拟与验证精度,并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模拟分析黑河上游山区莺落峡水文站径流,结果表明:①HIMS在黑河上游山区具有适应性,日过程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均达0.80,月过程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均高达0.97;②莺落峡站年径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都会减少年径流量;③降水不变情景下,气温对不同月份径流量影响不同,气温降低2℃时会加剧径流年内分配不均的程度;而在气温不变的情景下,月径流量均随降水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伟荣 陈智 王智丰 梁炜 周世军 徐伟芬 沈明燕
木拱廊桥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是一种独有的创造,它有着独特的构造特点与结构受力性能。运用Sap2000分析软件,对享有世界第一跨度的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九龙木拱廊桥进行精细建模,研究廊桥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结构内力和挠度,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节苗"与"五节苗"在2类工况下均能实现各杆轴力均匀变化,而弯矩、剪力相对较小,实现了拱结构受力机制。
关键词:
大跨木拱廊桥 拱结构 数值模拟 内力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东玲 张义 方慧 杨其长 魏灵玲
为探明日光温室墙体层间温度变化及热量传递动态规律,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墙体一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利用MATLAB编制相应的模拟程序,计算出日光温室墙体各点的温度和热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模拟日光温室土墙的温度。墙体内侧存在有效蓄热层,它对日光温室室内热环境有积极的作用。墙体有效蓄热层的热流白天指向墙体外侧,夜间指向墙体内侧,因此它的厚度直接根据热流的方向确定。有效蓄热层与天气、墙体总厚度以及墙体热特性参数有关。2012-12—2013-01期间有效蓄热层厚度为0.26~0.45m不等,最大值出现在连续雪天。同时从理论上验证了3.0m厚的温室土墙内部存在热流相对稳定的"热稳定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颖锋 王玉宽 傅斌 刘勤 王跚
研究利用2000、2005和2010年逐月的MODIS/Terra和MODIS/aqua卫星的地表温度数据产品,通过等间距法进行分析,得出成都市建成区2000~2010年间昼夜热岛的时空变化以及相互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昼夜热岛存在显著差异,日间热岛主要呈散点分布,夜间热岛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日夜间热岛变化趋势有显著不同,日间热岛继续分散而夜间热岛范围则有所扩大。日间热岛分布与植被覆盖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但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地面温度的增加,夜间城市热岛范围及变化则与其下垫面组成存在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士玲 杨保国 郑路 张培 庞圣江 陈琳 闵惠琳 舒韦维 田祖为 黄荣
【目的】探索作为树干水分变化状况指标的树木水分亏缺(TWD)变化特征及其与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关系,揭示径向变化对环境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为合理指导红锥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利用径向变化记录仪记录不同分化等级红锥树干径向变化过程,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分析TWD对VPD的响应特征。【结果】不同分化等级红锥的TWD波动趋势相似,TWD随着VPD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同步。小时尺度上,TWD和VPD显著正相关(r=0.488,r=0.489,r=0.512,P≤0.01),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两个时期的TWD和VPD也显著正相关,且失水期的相关性增强(r=0.623,r=0.667,r=0.593,P≤0.01)。日尺度上,无论是否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二者均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减弱。前后1天内的时滞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分化等级,TWD与VPD显著正相关(P≤0.01);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在任何时间段考虑时滞响应时也均达到显著正相关,失水期的相关性强于复水期的相关性。未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时,不同分化等级红锥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均为3 h。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失水期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缩短,复水期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延长。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复水期的滞后时间比失水期分别长3、4和5 h。VPD大幅度波动条件(VPDL)下,随着VPD的反复升降,TWD表现为失水-复水交替出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VPD小幅度波动条件(VPDs)下,TWD变化趋势较平缓,两种条件下TWD对VPD的响应均存在时滞。无论分化等级,VPDL条件下TWD与VPD之间的相关性(r=0.550,r=0.553,r=0.584,P≤0.01)均强于VPDs下的相关性(r=0.256,r=0.260,r=0.281,P≤0.01)。VPDL条件下,考虑滞后时间后,无论是否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不同分化等级红锥TWD与VPD之间的相关性均增强。VPDs条件下,复水期的相关性低于忽略时滞效应时的相关性。【结论】TWD对VPD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在失水期和复水期,TWD对VPD的响应特征不同,且在不同分化等级间存在差异;失水期和复水期的划分有助于研究TWD与VPD的相关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东亮 刘鹏举 唐小明 朱清科 朱金兆
该研究旨在研制建立适合我国黄土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基于GIS栅格化的坡面径流路径及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异分析模拟模型 .以ViewGIS为平台 ,将流域图经栅格化处理和建立基于栅格化处理的关系型数据库 ,利用D8方法和DEMON方法 ,分析模拟径流路径 ;开发出了适于分析模拟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的模块 ,以小流域为单元对坡面径流路径进行了模拟 ,并模拟计算了通用水土流失方程的地形因子LS值在该流域坡面的分布 ,最后将计算结果存放于关系型数据库中 .该研究深入ViewGIS内核 ,在开发DEM径流分析、土壤侵蚀等功能的基础上 ,实现了对整个流域径流路径及土壤侵蚀地形地貌分异规律的计算机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